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sC、β_2-MG、U-mAlb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董虹 谢芳 +2 位作者 谢良才 刘天春 鲁锦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8期1079-108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对象排除血尿酸(Su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检测异常及尿蛋白阳性患者,共收集205例T2DM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β_2微球蛋白(β_2-MG)和尿微量清蛋白(U-mAlb)检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入选对象排除血尿酸(Sur)、血尿素氮(BUN)和肌酐(SCr)检测异常及尿蛋白阳性患者,共收集205例T2DM患者(T2DM组)及9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入选对象进行糖化血红蛋白(HbA1c)、CysC、β_2-MG和U-mAlb水平检测,并将T2DM组根据HbA1c水平分为血糖控制较差组、血糖控制一般组、血糖控制良好组,比较各组间β_2-MG、CysC、U-mAlb的差异。结果 T2DM组HbA1c、β_2-MG、CysC及U-mAlb分别为(9.52±2.96)%、(3.06±1.31)mg/L、(1.32±0.83)mg/L、(31.35±30.46)mg/L,对照组分别为(5.01±0.95)%、(0.98±0.22)mg/L、(0.95±0.18)mg/L、(10.45±1.88)mg/L;T2DM组HbA1c、β_2-MG、CysC及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血糖控制良好组、血糖控制一般组、血糖控制较差组β_2-MG、CysC、U-mAlb水平及其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 CysC、β_2-MG、U-mAlb可反映T2DM患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肾损伤 胱抑素C Β2微球蛋白 尿微量清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液脓性宫颈炎与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余慧敏 凌晟荣 艾彪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5期3516-3517,共2页
目的:研究粘液脓性宫颈炎与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和免疫法对530例粘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观察组)和300例无粘液脓性分泌物的宫颈炎患者(对照组)进行Uu、Mh、CT的检测。并将粘液脓性... 目的:研究粘液脓性宫颈炎与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感染的关系。方法:采用培养法和免疫法对530例粘液脓性宫颈炎患者(观察组)和300例无粘液脓性分泌物的宫颈炎患者(对照组)进行Uu、Mh、CT的检测。并将粘液脓性宫颈炎患者中Uu、Mh、CT检测阳性和阴性的病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多西环素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Uu共检出302株(56.98%),CT共检出80株(15.09%),Mh共检出60株(11.3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极其显著性(P<0.01)。病原体检出组多西环素治疗治愈率高达91.35%。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人型支原体与粘液脓性宫颈炎密切相关,是其主要病原体。消除以上3种病原体,粘液脓性宫颈炎可以得以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脓性宫颈炎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沙眼衣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6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支原体检出情况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余慧敏 凌晟荣 艾彪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出情况及体外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06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①支原体阳性236例,感染率为58.13%,其中UU、MH、... 目的分析女性生殖道感染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检出情况及体外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06例女性生殖道感染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和耐药性检测。结果①支原体阳性236例,感染率为58.13%,其中UU、MH、UU+MH阳性率分别占83.05%、5.93%、11.02%;②UU、MH、UU+MH对12种抗生素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16.11%、33.93%、55.13%。UU阳性者中有23.98%耐4种以上抗生素,而MH及UU+MH感染者中分别有71.43%、96.15%的病例耐4种以上抗生素。结论①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以UU为主,UU+MH次之,单纯MH感染较少;②单纯UU感染耐药率相对较低,而MH、UU+MH感染耐药率较高,且多重耐药率高。③多西环素、米诺环素、交沙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用药,而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红霉素、罗红霉素宜尽量避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道感染 支原体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tterdam标准诊断不同临床表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脂代谢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章琴 凌晟荣 易村犍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4年第2期148-149,151,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代谢差异. 方法 将2012年1-10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符合Rotterdam诊断标准的74例患者依据不同表型分为4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诊断为单纯输卵管性不孕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脂4项... 目的 研究不同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脂代谢差异. 方法 将2012年1-10月在本院妇产科就诊符合Rotterdam诊断标准的74例患者依据不同表型分为4组,选择同期就诊的诊断为单纯输卵管性不孕的18例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空腹血脂4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酰化刺激蛋白(ASP)、游离脂肪酸(FFA)及血清脂联素(APN)浓度.结果 不同表型各组TC水平虽高于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表型各组TG、HDL-C、LDL-C及FFA均高于对照组,APN、AS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PCOS有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不同表型PCOS血脂代谢情况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血脂代谢 Rotterdam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治疗输卵管妊娠112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光元 柯美秀 +1 位作者 车荣华 章汉旺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及术式。方法:回顾分析了112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结果:112例中,除2例输卵管间质妊娠和2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失败外,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其中,镜下输卵管局部注药保守治疗10例,输卵...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及术式。方法:回顾分析了112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治疗的效果。结果:112例中,除2例输卵管间质妊娠和2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失败外,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其中,镜下输卵管局部注药保守治疗10例,输卵管开窗取胚15例,81例行输卵管切除术,行清除术4例。出血量最少为0ml,最多为2500ml。结论:只要病情允许,应首选腹腔镜手术,应根据输卵管的病变情况,患者年龄及有无生育要求,采用输卵管妊娠局部注药术,输卵管开窗术,输卵管切除术和清除积血及流产物等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输卵管 腹腔镜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甾体激素避孕药物与治疗药物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文容 孙亚凌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15期1369-1370,共2页
关键词 甾体激素 避孕药物 治疗药物 相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宫颈癌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茅敏 易村犍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11期826-827,共2页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介入性化疗栓塞治疗,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4例均有效,其中2例期患者经介入栓塞后癌灶明显局限缩小,为根治术创造条件,术后病检报告阴道断端无癌细胞。另有1例...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例中晚期宫颈癌的介入性化疗栓塞治疗,观察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4例均有效,其中2例期患者经介入栓塞后癌灶明显局限缩小,为根治术创造条件,术后病检报告阴道断端无癌细胞。另有1例无法止血的Ⅲb患者治疗后迅速有效止血,1例Ⅱb期感腰骶部剧痛者治疗后2d疼痛明显缓解,出院时无腰痛。结论介入性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它使病灶局限缩小,浸润范围明显局限,为手术创造条件。对无法控制的癌灶大出血,动脉栓塞可起到立即止血的作用,并可迅速有效的缓解病灶所导致的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介入治疗 化疗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瘤样变1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克明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7年第3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宫颈上皮瘤样病变 宫颈环型电切术 妇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例术后盆腔假性囊肿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易村犍 王晓雯 陈哲 《华中医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39-339,共1页
目的 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生机制、术前诊断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2 7例盆腔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 ,仅 14 .8%。经正确手术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发生机制、术前诊断和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 2 7例盆腔假性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并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盆腔假性囊肿术前诊断率低 ,仅 14 .8%。经正确手术治疗效果佳。结论 盆腔假性囊肿多继发于术后或感染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假性囊肿 术后 术前诊断 临床分析 感染后 术中 患者 继发 随访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症20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凌晟荣 易村犍 张亚 《华中医学杂志》 2007年第6期447-448,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208例,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病变进行相应治疗。结果208例中,盆腔粘连159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盆腔结核4例。经手术处理后双侧输卵管通畅112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输卵管性不孕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输卵管性不孕208例,进行腹腔镜手术,对病变进行相应治疗。结果208例中,盆腔粘连159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盆腔结核4例。经手术处理后双侧输卵管通畅112例,单侧通畅45例,双侧通而不畅36例,双侧不通15例。208例患者均全部随访,随访时间1-24个月,已受孕106例(51.0%),正常妊娠84例,流产15例,宫外孕7例,术中发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45例,术后1-12个月妊娠30例(66.7%),4例结核患者均行内科抗结核治疗未孕。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性不孕明显优于开腹手术,准确诊断和熟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获得较好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输卵管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盆腔假性囊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车荣华 易村犍 田冬梅 《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盆腔假性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盆腔假性囊肿中有6例行粘连分解术及囊肿剥离术,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6例行囊壁与腹膜缝合术,疗效较好。随访1年仅2例行... 目的:探讨盆腔假性囊肿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盆腔假性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盆腔假性囊肿中有6例行粘连分解术及囊肿剥离术,2例行单侧附件切除术,6例行囊壁与腹膜缝合术,疗效较好。随访1年仅2例行粘连分解术及囊肿剥离术者复发。结论:根据术中所见决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囊壁与腹膜缝合术可能作为对此类病例进行手术治疗的一种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假性囊肿 包裹性积液 囊壁与腹膜缝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父母学校健康教育对母乳喂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绍媛 《医学信息》 2009年第11期2508-2509,共2页
目的通过父母学校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教育手段促进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父母学校以提问的方式教学,有奖问答的方式促进掌握,以问卷的方式促进理解,电话随访的的方式进行统计。结... 目的通过父母学校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教育手段促进母亲掌握母乳喂养知识,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方法父母学校以提问的方式教学,有奖问答的方式促进掌握,以问卷的方式促进理解,电话随访的的方式进行统计。结果我院父母学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系统反复的教育模式,促进孕产妇及其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论加大父母学校的宣传力度,使所有的孕产妇都能参加父母学校的培训,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学校 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母乳喂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腹腔镜治疗单纯附件囊肿20例分析
13
作者 易村犍 王晓雯 《华中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372-372,共1页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在治疗附件囊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 2 0 0 3年 4月~ 2 0 0 3年 11月经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2 0例附件囊肿病例。结果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一样 ,但创伤更小 ,并发症更少。结论...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在治疗附件囊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 2 0 0 3年 4月~ 2 0 0 3年 11月经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 2 0例附件囊肿病例。结果 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相比微型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一样 ,但创伤更小 ,并发症更少。结论 微型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需要临床上更大样本的观察与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腹腔镜 手术治疗 附件囊肿 并发症 临床价值 术中 创伤 月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霉菌素泡腾阴道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200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京群 《医药导报》 CAS 2000年第5期444-444,共1页
关键词 霉菌性阴道炎 药物疗法 制霉菌素沧腾阴道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子宫血管破裂保胎成功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克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446-446,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晚期 子宫血管破裂 保胎治疗 断裂血管缝扎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内给药治疗产后尿潴留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书芳 郭明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2年第10期898-899,共2页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 膀胱内给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联合宫颈长度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易清华 凌晟荣 +1 位作者 黄晓燕 易村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3807-3809,共3页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 目的:探讨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宫颈长度(CL)单独和联合检测对双胎妊娠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在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8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于妊娠22~30周检测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fFN、B超检测宫颈长度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宫颈阴道分泌物fFN阳性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82.8%、阳性预测值为87.8%、阴性预测值为61.5%、准确度为75.0%。宫颈长度<20 mm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61.4%、准确度为76.2%。两者联合检测预测双胎妊娠早产的敏感度为82.3%、特异度为82.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72.7%、准确度为82.5%。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fFN及宫颈长度联合检测较两项单独检测预测早产的敏感度、准确度提高,提示可联合应用于临床筛查双胎妊娠早产高风险孕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胎妊娠 早产 胎儿纤维连接蛋白 宫颈长度
原文传递
C-Kit和PDGFR-α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易村犍 凌晟荣 陈克明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 PDGFR-Α C-KIT 临床意义 上皮性卵巢癌 治疗手段
原文传递
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ABCB1、ABCG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亚 何雅静 +1 位作者 赵婷婷 姜涛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99-1602,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B1(ABCB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BCG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卵巢癌标本ABCB1、ABCG2的表达,并...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B1(ABCB1)、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超家族G家族第2个成员(ABCG2)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3例卵巢癌标本ABCB1、ABCG2的表达,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ABCB1、ABCG2在卵巢癌标本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22%、40.78%,显著高于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P<0.05),且与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但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组织类型无关(P>0.05),二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785,P<0.05)。结论:肿瘤干细胞相关基因ABCB1、ABCG2参与了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二者表达具有一致性,且与该病的恶性分化程度及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肿瘤干细胞 ABCB1 ABCG2
原文传递
子宫颈癌ⅠB~ⅡB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余慧敏 易村犍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3070-307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B~ⅡB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以及转移途径,了解盆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选择性淋巴结切除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7年10月的子宫颈癌ⅠB~ⅡB期291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 目的:探讨宫颈癌ⅠB~ⅡB期淋巴结转移的高危险因素以及转移途径,了解盆腔淋巴结的转移规律,为选择性淋巴结切除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对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0年1月~2007年10月的子宫颈癌ⅠB~ⅡB期291例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91例患者中,盆腔淋巴结转移64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2.0%。转移部位以闭孔最多,占18.2%(53/291),其余依次为髂内4.8%(14/291)、髂总3.4%(10/291)、髂外3.1%(9/291)、腹股沟深淋巴结1.7%(5/291),宫旁淋巴结0.7%(2/291)。淋巴结转移与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相关,而患者组织学病理分级、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与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闭孔淋巴结是子宫颈癌最常见转移部位,可能是宫颈癌的前哨淋巴结。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分期、间质浸润深度是影响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而对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盆腔淋巴结 转移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