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治疗消化性溃疡及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刘想虎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2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方案为三九胃泰+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方案为枸橼酸钾+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方案为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运用...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方案为三九胃泰+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B组方案为枸橼酸钾+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C组方案为雷尼替丁+阿莫西林+甲硝唑。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B组方案成本—效果比较低,有效率高。结论B组方案为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方 成本——效果分析 治疗 雷尼替丁 阿莫西林 消化性溃疡 甲硝唑 方案 同一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德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3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用药方式进... 目的探讨药剂师干预在提升慢性疾病用药中所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一般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用药方式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通过药剂师干预对患者进行用药治疗,对两组的用药依从性以及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依从性以及治疗后6个月的复发率相较于对照组更具优势,两组有显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疾病患者进行用药治疗的过程中,可将药剂师干预纳入到临床用药之中,从而使患者的依从性提升,并降低因用药不科学合理造成的复发事件的可能性,进而使用药治疗的效果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师干预 慢性疾病 临床用药 依从性 复发率 常规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桂萍 齐同珍 《中国药物警戒》 2014年第10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全文期刊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4年5月报道,关键词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并进行... 目的探讨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全文期刊数据库中2001年1月至2014年5月报道,关键词为“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Ⅱ)”和“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1篇,病例23例。其中,涉及脂溶性维生素2个品种,分别是脂溶性维生素(Ⅰ)和脂溶性维生素(Ⅱ);50岁以上患者构成比最大,占47.82%,发生不良反应的男女性别比为1:1.09;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致过敏性休克最常见,有16例。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多在用药后1~15min内,占56.52%;不良反应累及皮肤、呼吸、循环、神经、消化等多个系统。结论脂溶性维生素以过敏反应居多(特别是过敏性休克),不良反应与性别无关,与年龄、过敏史、用药时间有关。故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用前询问过敏史,在遵照说明书使用的前提下,注意观察用药的不良反应,尤其是用药15分钟内的不良反应,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确保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Ⅰ) 注射用脂溶性维生素(Ⅱ)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他啶及头孢曲松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万正兰 齐同珍 梁雪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复达欣)和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1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即头孢他啶(A)组和头孢曲松(B)组,运用成本-效果... 目的评价头孢他啶(复达欣)和头孢曲松(罗氏芬)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确诊的184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即头孢他啶(A)组和头孢曲松(B)组,运用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头孢他啶和头孢曲松治疗支气管肺炎总有效率分别为91.01%和95.79%,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成本-效果比为10.06(头孢他啶组)和5.54(头孢曲松组);药品费用下降15%,两组的成本-效果比仍具一致性。结论头孢曲松组治疗儿童支气管肺炎比头孢他啶组更经济,更符合药物经济学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啶 头孢曲松 支气管肺炎 儿童 成本-效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加替沙星滴鼻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5
作者 马新国 冉红兵 李万江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8期927-928,共2页
目的研制复方加替沙星滴鼻剂,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拟定处方并制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检测波长(289±1)nm,线性范围10~26μg·mL^-1;采用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线性范围0.5%~1.5%(g·mL^-1... 目的研制复方加替沙星滴鼻剂,考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拟定处方并制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检测波长(289±1)nm,线性范围10~26μg·mL^-1;采用旋光法测定盐酸麻黄碱的含量,线性范围0.5%~1.5%(g·mL^-1);将所制备的滴鼻剂用于55例鼻炎患者,并观察疗效。结果加替沙星的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64%;盐酸麻黄碱的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0.50%。55例患者总有效率92.7%。结论该处方合理,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麻黄碱 盐酸 滴鼻剂 制备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曲康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想虎 冉红兵 肖学成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 制备伊曲康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加热搅拌法,在酸性条件下将伊曲康唑制备成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制备颗粒一般方法制备伊曲康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颗粒。采用紫外分... 目的 制备伊曲康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颗粒,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加热搅拌法,在酸性条件下将伊曲康唑制备成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采用制备颗粒一般方法制备伊曲康唑 羟丙基 -β -环糊精包合物颗粒。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伊曲康唑 羟丙基- 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制备工艺简单,增加伊曲康唑的溶出度,质量控制方法简单易行。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便,增加了伊曲康唑的溶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颗粒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 地塞米松 罗哌卡因臂丛麻醉与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罗云 盛传洪 +8 位作者 万青 黄振安 王兰 潘长春 李俊华 马德波 冉红兵 李家柱 邹蔚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4年第4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臂丛麻醉 罗哌卡因 临床研究 吗啡术后镇痛 臂丛神经阻滞 2003年 2001年 临床应用 静脉注射 硬膜外腔 临床报道 手术患者 混合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神经梅毒的药学监护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德波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21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神经梅毒的药学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的308 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对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08 例患者中,发生不良... 目的探讨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神经梅毒的药学监护。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19年2月在我院接受大剂量青霉素钠治疗的308 例神经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回顾分析的方法对产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08 例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病例共计94 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51%。不良反应的出现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存在,其中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最短的为首剂青霉素使用治疗后16min 发生。结论大剂量青霉素钠会产生较高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类型和发生时间难以预测。临床药师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全面掌握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药学监护,对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及时发现和鉴别,并对不良反应的严重度进行评估,从而使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得到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青霉素钠 神经梅毒 药学监护 不良反应 类型 发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文献分析
9
作者 李俊华 刘强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5期346-346,共1页
目的:对文献报道中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8~200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文期刊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方剂,对其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 目的:对文献报道中的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药物筛选和合理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998~2002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文期刊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中药方剂,对其中药使用频率、剂型及配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共检索到有关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文献68篇,其中处方明确的中药方剂75个,涉及中药99种。②方剂中使用频率列前10位的中药依次为大黄、厚朴、枳实、芒硝、莱菔子、桃仁、赤芍、木香、甘草和当归。③统计分析显示临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方剂中中药配伍数约10种。④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以汤剂为主。结论:中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处方繁多、配伍复杂、疗效不一,如何确立疗效确切、组方合理的中药方剂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肠梗阻 粘连性 文献分析/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联用致严重肢端肿胀与青紫3例
10
作者 齐同珍 潘莉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期264-264,共1页
关键词 药物联用 肢端肿胀 青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11
作者 刘强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153-153,共1页
研究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对策。方法 本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我院门诊西药房收治的14602张门诊处方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结果 1460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30张,原因主要是药物选择不... 研究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对策。方法 本文对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我院门诊西药房收治的14602张门诊处方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原因。结果 14602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130张,原因主要是药物选择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剂量不合格等相关内容。结论 应明确门诊西药治疗中不合理用药原因,应建立用药体系、合理使用抗生素等相关改进对策,以此保证用药的安全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西药房 用药处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