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肌腱源性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文华伟 张青松 +3 位作者 汤明 李亚楠 谈鸿飞 方禹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649-6655,共7页
背景:慢性肩袖损伤常伴有肌腱退变和肌腱干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来源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 背景:慢性肩袖损伤常伴有肌腱退变和肌腱干细胞功能受损,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对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具有调节作用。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人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来源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获取人体慢性肩袖损伤组织标本并体外分离培养肌腱干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的骨架形态,流式检测肌腱干细胞表型表达。将肌腱干细胞分成2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以5μg/mL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干预,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三系分化实验评估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对肌腱干细胞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EdU阳性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肌腱干细胞更早进入快速增殖期,细胞呈对数增长;②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组油红O染色、阿利新蓝染色、茜素红染色阳性面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③上述结果表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显著促进肌腱干细胞的增殖和成脂、成骨、成软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干细胞 肌腱源性干细胞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D 肩袖损伤 肩袖修复 工程化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疤征”对于急性后交叉韧带断裂的诊断效能及临床特征研究
2
作者 陈栗 汤晓牧 +5 位作者 文华伟 方禹舜 李亚楠 汤明 张绍华 张青松 《骨科》 2025年第2期97-103,共7页
目的 探讨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病人中“双疤征”(double scar sign,DSS)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PCL断裂病人,其中男52... 目的 探讨急性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断裂病人中“双疤征”(double scar sign,DSS)的发生率以及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纳入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武汉市第四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PCL断裂病人,其中男52例,女34例,年龄(49.2±13.9)岁(24~69岁)。通过观察病人受伤膝关节外观照片,评估胫骨结节处和髌骨前软组织是否存在两处直径≥1 cm的外伤性类圆形瘢痕,以此判断是否存在DSS,并据此将病人分为DSS阳性组和DSS阴性组。收集病人膝关节外观照片、MRI图像、性别、年龄、病程以及受伤方式等临床信息,分析DSS与急性PCL断裂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 86例病人中,DSS阳性组62例(72.1%),其中电动车事故损伤39例(62.9%),机动车事故损伤6例(9.7%),运动损伤17例(27.4%),膝关节MRI矢状位质子加权抑脂序列显示胫骨结节处和髌骨前软组织双高信号影(简称双高信号)占比100%;DSS阴性组24例(27.9%),其中电动车事故损伤4例(16.7%),机动车事故损伤5例(20.8%),运动损伤15例(62.5%),MRI双高信号占比25%。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身体质量指数(BMI)等基础信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SS阳性组中MRI双高信号占比显著高于DSS阴性组(P<0.001),且膝关节功能评分均低于DSS阴性组(P<0.001),疼痛评分高于DSS阴性组(P<0.001)。结论 DSS是一种与急性PCL断裂密切相关的重要临床警示征象,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体征,尤其对于电动车事故等屈膝位撞击损伤者,在基层医疗或影像检查受限时具有显著优势。MRI双高信号是PCL断裂的可靠间接征象,但需结合损伤机制及临床检查综合评估,避免与其他膝关节损伤混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断裂 双疤征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定位股骨隧道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召贺 方禹舜 +3 位作者 李亚楠 张绍华 谈鸿飞 张青松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定位股骨隧道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3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需行MPFL重建术的患者资料。男15例,女21例;年龄23.5(18.3,29.0)岁;脱...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定位股骨隧道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武汉市第四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的3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需行MPFL重建术的患者资料。男15例,女21例;年龄23.5(18.3,29.0)岁;脱位次数2.5(2.0,3.0)次。根据在MPFL重建术中是否使用机器人辅助定位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采用机器人辅助定位股骨隧道重建MPFL)和对照组(19例,采用C型臂X线机术中透视定位股骨隧道重建MPF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导针定位次数、术后1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3 d的髌骨倾斜角(PTA)、术后1~3 d的股骨隧道中心点与股骨理想Schöttle点的距离,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的膝关节主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0(10.3,13.0)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64.1±16.7)min]、导针定位次数[1.0(1.0,2.0)次]、疼痛VAS[2.5(2.0,3.0)分]、股骨隧道插入点与理想插入点间的距离[(4.7±1.2)mm]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84.2±19.7)min、3.0(2.0,4.0)次、3.5(3.0,4.0)分、(6.1±1.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TA、Lysholm评分、IKDC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器人辅助定位股骨隧道在MPFL重建术中能够获得满意的疗效。与C型臂X线机术中透视定位相比,机器人辅助定位能够减少导针定位次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建立股骨隧道的精准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脱位 韧带 关节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机器人
原文传递
可注射型肌腱干细胞-壳聚糖水凝胶促进兔肩袖腱-骨愈合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文华伟 张青松 +3 位作者 汤明 李亚楠 谈鸿飞 方禹舜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chitosan,CS)负载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构建的可注射型水凝胶(以下简称TDSCs/CS水凝胶)促进兔肩袖腱-骨愈合的效果。方法取3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肩袖组织,采用Henderson分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DS... 目的探讨以壳聚糖(chitosan,CS)负载肌腱干细胞(tendon-derived stem cells,TDSCs)构建的可注射型水凝胶(以下简称TDSCs/CS水凝胶)促进兔肩袖腱-骨愈合的效果。方法取3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肩袖组织,采用Henderson分步酶消化法分离培养TDSCs,并经多向分化及流式细胞术鉴定。以CS包裹第3代TDSCs构建TDSCs/CS水凝胶,体外培养1~5 d以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水凝胶中TDSCs增殖情况,并以单纯TDSCs作为对照,评估TDSCs/CS水凝胶细胞相容性。另取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n=12),分别为肩袖修复组(对照组)、肩袖修复+CS水凝胶注射组(CS组)、肩袖修复+DSCs/CS水凝胶注射组(TDSCs/CS组)。3组建立肩袖损伤+单排技术修复模型后,CS组及TDSCs/CS组将对应水凝胶注入腱-骨界面处修复肩袖,对照组不作其他处理。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4、8周取材,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检测腱-骨界面成肌腱相关基因(腱调蛋白、转录因子),成软骨相关基因(蛋白聚糖、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9),成骨相关基因(ALP、人Runt相关转录因子2)表达;另于8周取材行HE、Masson染色观察并行组织学半定量评分,生物力学测试修复肩袖极限载荷和失效部位,评价组织愈合情况和生物力学特性改变。结果CCK-8法检测示共培养后CS水凝胶可促进TDSCs增殖(P<0.05)。术后各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术后4、8周,TSDCs/CS组的成肌腱、成软骨、成骨相关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CS组和对照组(P<0.05),TSDCs/CS组组内术后8周上述基因相对表达量亦高于术后4周(P<0.05)。组织学染色示TDSCs/CS组腱-骨界面处有清晰的软骨组织和致密有序胶原形成,半定量分析结果示TDSCs/CS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数量、胶原纤维分布以及组织学评分增高(P<0.05),血管数量降低(P<0.05);TDSCs/CS组与CS组相比,胶原纤维分布以及组织学评分均增高(P<0.05),而细胞数量、血管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力学检测示所有样本测试过程中均在修复部位失效,TDSCs/CS组极限载荷高于对照组(P<0.05),但与C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SCs/CS水凝胶可以诱导兔肩袖肌腱和骨之间的软骨再生,促进腱-骨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修复 肌腱干细胞 壳聚糖 水凝胶 腱-骨愈合
原文传递
生物材料增强肩袖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文华伟 汤明 +3 位作者 方禹舜 李亚楠 张绍华 张青松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2023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由于具有功能梯度的腱骨界面无法再生,肩袖修复术后具有较高的再撕裂发生率。幸运的是,生物材料的发展为促进肩袖腱骨愈合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生物材料可以模仿天然腱骨界面的独特结构特征,为界面再生提供细胞外基质直至填补缺损,同时防... 由于具有功能梯度的腱骨界面无法再生,肩袖修复术后具有较高的再撕裂发生率。幸运的是,生物材料的发展为促进肩袖腱骨愈合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生物材料可以模仿天然腱骨界面的独特结构特征,为界面再生提供细胞外基质直至填补缺损,同时防止应力集中。因此,各种具有特殊结构和理化特征的生物材料被开发和评估以用于肩袖腱骨愈合。本文就近几年来自体组织移植、细胞外基质、无机支架和有机支架等生物材料在肩袖腱骨愈合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腱骨愈合 自体组织移植 细胞外基质 无机支架 有机支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