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钟祥市盘石岭林场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兴国 陈明泉 +5 位作者 陈兴红 高涛 周瑜 史帅 徐敏 郭诗宇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3期89-91,共3页
指出了在我国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努力增加森林碳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国有林场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和碳储存库,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升森林碳汇... 指出了在我国加快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新形势下,努力增加森林碳汇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国有林场作为重要的森林资源基地和碳储存库,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是提升森林碳汇功能和碳封存能力的重要路径,探讨了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马尾松林、湿地松林和松栎混交林3种林分的近自然经营模式,以期为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按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林业部门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林业 森林经营 经营模式 目标树经营 国有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石岭林场火炬松退化林近自然修复成效调查分析
2
作者 高涛 陈兴国 +4 位作者 陈明泉 吴金虎 周瑜 史帅 郭诗宇 《南方农业》 2023年第3期240-244,共5页
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采用目标树经营法对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退化火炬松针叶纯林进行近自然修复,探索在森林连续覆盖且不进行人工植苗造林的情况下,实现针叶纯林向阔叶混交林转型的可行性。在1 hm2研究样地(100 m×100 m)... 为了实现森林的可持续经营,采用目标树经营法对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退化火炬松针叶纯林进行近自然修复,探索在森林连续覆盖且不进行人工植苗造林的情况下,实现针叶纯林向阔叶混交林转型的可行性。在1 hm2研究样地(100 m×100 m)内均匀设置100个5 m×5 m样方,调查经营前后林下天然更新情况。结果表明:1)目标树经营1年后,林下天然更新效果良好,新增43个乔灌木树种,其中乔木树种26个,灌木树种17个。2)新增天然更新总株数6 160株·hm^(-2),其中乔木树种4 060株·hm^(-2),灌木树种2 100株·hm^(-2)。3)更新数量较多且在样方中出现频度较高的树种为栓皮栎、乌桕、黄檀、刺楸,均为生长初期较为耐阴的珍贵阔叶乔木树种,这4个树种的更新密度达到2 648株·hm^(-2)。4)火炬松退化林可以通过目标树经营法进行近自然修复,最终形成以乡土珍贵阔叶树种为主组成的复层异龄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林修复 近自然经营 目标树经营 天然更新 火炬松 盘石岭林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田垂枝杉子代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及早期选择
3
作者 杨姝琦 许业洲 +3 位作者 袁慧 周瑜 段爱国 杜超群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3-200,共8页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 罗田垂枝杉独特的形态特征使其成为林木理想的株型,具有较高经济利用价值和较大的推广应用前景,但其子代测定工作不够完善,各性状的遗传参数未知,这不利于垂枝杉的遗传改良工作。本研究分析杉木遗传变异规律,从而进行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以期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以罗田垂枝杉子代测定林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家系间3年生、4年生林木树高、胸径的生长差异及其遗传规律,并展开优良家系的早期选择。结果显示:子代测定林3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3.11 m和4.07 cm,4年生平均树高、胸径分别为4.16 m和5.35 cm。各家系间生长性状在3年生和4年生时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表型变异系数为26.24%~41.83%,遗传变异系数为5.37%~9.15%,单株遗传力为0.3052~0.4318,家系遗传力为0.6099~0.7021,均受到中强程度的遗传控制。不同来源家系中,垂枝杉半同胞家系的生长性状均表现较好,且均为最大值。按照15%的入选率选出5个优良家系,分别为1-17、1-21、1-20、2-3和3-6,其入选均值分别为3.43 m(3年生树高)、4.74 cm(3年生胸径)、4.64 m(4年生树高)和6.20 cm(4年生胸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6.71%、10.25%、7.92%和11.13%,选择效果明显,选育出的优良家系可以为垂枝杉种质资源的保护和选择育种提供极佳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田垂枝杉 生长性状 遗传变异 早期选择 子代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浸提条件对荷叶茶水理化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晔 程楚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4期8235-8237,共3页
[目的]对荷叶茶水浸提技术进行优化。[方法]以绿茶型荷叶茶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条件对荷叶茶水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荷叶茶水的最适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水量80 ml/g、浸提时间20 min。[结论]该研... [目的]对荷叶茶水浸提技术进行优化。[方法]以绿茶型荷叶茶为原料,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分析了不同浸提条件对荷叶茶水理化品质的影响。[结果]荷叶茶水的最适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80℃、浸提水量80 ml/g、浸提时间20 min。[结论]该研究为荷叶茶饮料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茶水 浸提 理化成分 影响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树经营对杉檫混交林生长及天然更新影响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舒林 方文斌 +5 位作者 陈云 乐有彬 陈银竹 陈兴国 廖水龙 郭诗宇 《绿色科技》 2021年第3期105-108,共4页
以通山县大幕山林场国家储备林为研究对象,按蓄积采伐强度设置对照(0%)、低强度(15.7%)、中强度(27.0%)、高强度(36.0%)、超高强度(45.6%)5个处理建立20块固定样地,对杉檫混交林目标树经营成效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作业样地2020年与201... 以通山县大幕山林场国家储备林为研究对象,按蓄积采伐强度设置对照(0%)、低强度(15.7%)、中强度(27.0%)、高强度(36.0%)、超高强度(45.6%)5个处理建立20块固定样地,对杉檫混交林目标树经营成效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作业样地2020年与2019年相比,目标树平均胸径生长量增加0.52 cm/年,单位面积蓄积生长量增加4.38 m^(3)/(hm^(2)·年);同时,2020年4种采伐强度作业样地平均每100 m^(2)天然更新树种数6.25个,新增天然更新株数21株,而对照样地每100 m^(2)天然更新树种数仅3个,新增天然更新株数仅12株。由此可见,目标树经营既促进了林木胸径生长,增加了林分蓄积量,同时又改善了林下天然更新,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可为国家储备林项目营林措施的选择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国家储备林 固定样地 天然更新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女贞繁育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凌云 杨杨银 《科学种养》 2018年第10期25-27,共3页
大叶女贞又名冬青树、大叶冬青,为木犀科,女贞属植物,干形挺拔,枝叶浓密,是园林绿化中的优良树种之一。笔者从事大叶女贞培育工作10多年,现将总结出的大叶女贞繁育技术介绍如下.
关键词 大叶女贞 繁育技术 大叶冬青 优良树种 园林绿化 培育工作 木犀科 女贞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树冠连续覆盖的火炬松林更新改造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兴国 陈明泉 +3 位作者 陈兴红 周瑜 史帅 高涛 《南方农业》 2021年第22期130-132,共3页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采取大面积皆伐的方式实施林分更新改造被严格禁止。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出现了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松材线虫病害威胁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面积采伐并更换树种。基于此...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采取大面积皆伐的方式实施林分更新改造被严格禁止。湖北省钟祥市盘石岭林场现有火炬松林出现了林下生物多样性减退、冰冻灾害应对能力差、松材线虫病害威胁等问题,需要进行大面积采伐并更换树种。基于此,以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和目标树经营方法为指导,探讨了树冠连续覆盖下火炬松林更新改造的4种模式,以期为生态林树种更新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目标树经营法 更新改造 经营模式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树经营对火炬松人工林天然更新的初期影响
8
作者 高涛 陈兴国 +4 位作者 陈明泉 吴金虎 周瑜 史帅 汪洋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3期173-177,共5页
火炬松人工林是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火炬松种植15 a后生长缓慢。为探究林下天然更新能力以实现火炬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以盘石岭林场1 hm^(2)固定样地内62个25 m^(2)样方(5 m×5 m)天然更新数据为基础,对比目... 火炬松人工林是钟祥市盘石岭林场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火炬松种植15 a后生长缓慢。为探究林下天然更新能力以实现火炬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以盘石岭林场1 hm^(2)固定样地内62个25 m^(2)样方(5 m×5 m)天然更新数据为基础,对比目标树经营1 a后不同间伐强度即:轻度间伐LT(14.4%)、中度间伐MT(25.3%)、强度间伐HT(36.0%)和对照CK(0%)对林下天然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物种种数均高于CK,乔木更新种的植物种数的增幅大于灌木层物种;增大间伐强度促进了天然更新的乔木物种优势,落叶更新物种在数量和优势度上均远高于常绿物种,且平均苗高逐渐增大。物种丰富度随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大;随间伐强度增大,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呈减小—升高—减小趋势;不同间伐强度天然更新株树密度均高于CK。据此可见,间伐促进了物种天然更新,目标树经营适合火炬松人工林的近自然化改造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树经营 天然更新 间伐强度 多样性 火炬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工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泉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0期182-182,共1页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人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城市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工程也逐渐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进行探讨,进而提高园林... 在当前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的进程中,人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对城市居住的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工程也逐渐成为人们广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本文主要对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新工艺的应用进行探讨,进而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施工工艺 新工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叶女贞繁育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银虎 胡志安 +1 位作者 陈泽艳 罗湘钟 《科学种养》 2018年第1期25-27,共3页
小叶女贞为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其枝叶密、圆整,常常被修剪成球形、圆柱形、波浪形绿篱等以供观赏,亦是制造盆景的优良树种。小叶女贞为半常绿灌木,枝条铺散,小枝具短茸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圆锥... 小叶女贞为木樨科,女贞属植物,其枝叶密、圆整,常常被修剪成球形、圆柱形、波浪形绿篱等以供观赏,亦是制造盆景的优良树种。小叶女贞为半常绿灌木,枝条铺散,小枝具短茸毛;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倒卵状长圆形,全缘,边缘略向外反卷;圆锥花序顶生,近圆柱形,花白色;果实倒卵形或近球形,紫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女贞 低温层积催芽 遮阳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林业工程造林的管理内容和措施探析
11
作者 陈明泉 《花卉》 2019年第12期236-236,共1页
现代林业工程造林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现代林业工程中造林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了更好提升造林效果,必然需要围绕着具体造林过程加强详细管理和控制,确保现代林业工程造林更为流畅合理,尤其是需要把握好造... 现代林业工程造林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现代林业工程中造林成为了比较重要的一项任务,为了更好提升造林效果,必然需要围绕着具体造林过程加强详细管理和控制,确保现代林业工程造林更为流畅合理,尤其是需要把握好造林过程中存在的不同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 林业工程 内容与措施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自然视角的矮林经营技术研究
12
作者 郭诗宇 陈云 +3 位作者 王传吉 陈兴国 陈士云 石林曌 《绿色科技》 2021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指出了矮林由于质量差、长势差、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差,急需通过森林经营提高林分质量。提出了老龄矮林由于其已失去天然更新的能力,主要依靠渐进式人工造林的方式,逐步改造为乔林;中龄矮林则主要依靠天然更新进行转变经营,逐步转化为乔... 指出了矮林由于质量差、长势差、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差,急需通过森林经营提高林分质量。提出了老龄矮林由于其已失去天然更新的能力,主要依靠渐进式人工造林的方式,逐步改造为乔林;中龄矮林则主要依靠天然更新进行转变经营,逐步转化为乔林;幼龄矮林可先采用目标树经营法进行经营,并同时促进天然更新,并在天然更新成功后逐步转变为乔林。探讨了在矮林向乔林转变的过程中,需持续关注乡土树种和珍贵阔叶树种的培育、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保护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近自然林业 矮林 乔林 转变经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模式下林业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13
作者 陈兴红 《花卉》 2019年第12期195-196,共2页
时代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社会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高。经济快速发展,让生态资源也不段的遭到破坏,导致生态资源不断减少,人们意识到要对林业栽培技术进行加强发展,重视到林业栽培管... 时代的发展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也不断提升,社会各个方面对生态环境的意识也越来越高。经济快速发展,让生态资源也不段的遭到破坏,导致生态资源不断减少,人们意识到要对林业栽培技术进行加强发展,重视到林业栽培管理技术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能更好的提高我国林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模式 林业栽培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雷达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概况
14
作者 陈兴国 洪聪慧 张应东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28期64-66,共3页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持续增加,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依赖于大量的野外调查,费时费力,无法应用于大尺度监测和评估。激光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加剧导致生态系统承受的压力持续增加,生态系统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丧失。长期以来,生物多样性监测和评估依赖于大量的野外调查,费时费力,无法应用于大尺度监测和评估。激光雷达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生物多样性大区域监测和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手段。本文主要介绍了激光雷达的分类、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中的应用价值、激光雷达在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以及在林业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森林生物多样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