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定量参数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分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周琼 肖凯兰 +2 位作者 张萍 王小莉 王琳玲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NETs患者54例,依据WHO 2019病理分级标准分为G1/G2级组40例和G3级组14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比较两组常...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定量参数预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s)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手术病理确诊的pNETs患者54例,依据WHO 2019病理分级标准分为G1/G2级组40例和G3级组14例,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比较两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肿瘤最大径、结构、位置、回声、边缘及有无主胰管扩张、内部血流情况)、CEUS图像特征(胰腺病变增强模式、动脉期增强程度、有无非增强坏死区域)及CEUS定量参数[相对峰值强度(rPI)、相对平均传输时间(rmTT)、相对上升时间(rRT)、相对达峰时间(rTTP)、相对曲线下面积(rAUC)]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EUS定量参数预测pNETs病理分级的诊断效能。结果两组常规超声图像特征、CEUS图像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G1/G2级组rPI、rmTT、rAUC均高于G3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PI、rmTT和rAUC预测pNETs病理分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0.687、0.932,联合应用预测pNETs病理分级的AUC为0.980。结论CEUS定量参数可准确预测pNETs病理分级,其中rPI、rmTT和rAUC联合应用对预测pNETs病理分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病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成人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
作者 倪广生 明润宇 +1 位作者 欧雅煊 杨进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报道3例原发性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RLC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原发性肋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临床特征 病理学分析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原位杂交对乳腺癌HER2基因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方宇 曾思恩 +1 位作者 肖胜军 莫文法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0-461,463,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别检测28例乳腺癌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状况和HER2蛋白表达。结果在IHC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22例标本...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乳腺癌组织中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FISH和免疫组织化学(IHC)法分别检测28例乳腺癌标本中HER2基因扩增状况和HER2蛋白表达。结果在IHC法检测HER2蛋白表达(++)的22例标本中,FISH检出6例HER2基因扩增,16例无变化。在HER-2蛋白表达(+++)的6例标本中,FISH检出5例HER2基因扩增,1例无扩增。结论对于IHC法初筛为(++)的患者应再进行FISH检测,以确定HER-2基因的状态,从而确定是否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周为 陈斌 +4 位作者 彭杰 李武 苏煦初 王杰 徐嘉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56-158,166,I0003,共5页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 目的:研究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模型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的影响,探索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实验组)和对照组4组,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致肝衰竭ITEM大鼠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4h后处死,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于造模后24h、48h、72h各取6只、7只、7只大鼠处死,检测各组肝功能、内毒素、结肠黏膜上皮咬合蛋白(occludin)及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结果:模型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组,occludin表达低于模型组(P<0.01);实验组血清ALT/AST、内毒素、MLCK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组,occludin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增强结肠粘膜上皮紧密连接功能,降低内毒素的吸收是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药效学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紧密连接 咬合蛋白 肌球蛋白轻键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半乳糖胺诱导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模型最佳剂量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周为 陈斌 +4 位作者 彭杰 李武 苏煦初 王杰 徐嘉慰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347-349,I0007,共4页
目的:以D-半乳糖胺(D-gal)不同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符合肝衰竭IETM改变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分别以不... 目的:以D-半乳糖胺(D-gal)不同剂量腹腔注射诱导建立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符合肝衰竭IETM改变的最佳造模剂量。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D-gal低、中、高、超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正常组在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24h全部处死,观察D-gal各组大鼠在造模后24h、48h死亡率、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肝组织及结肠组织病理等变化。结果:D-gal各组大鼠死亡率、肝功能、血清内毒素、肝组织及结肠组织损伤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随D-gal剂量的增加而加重。结论:1腹腔注射D-gal可诱导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2D-gal 1.8g/kg腹腔注射诱导建立的IETM模型符合肝衰竭IETM相关改变且更易于观察药物对IETM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胺 肝衰竭 肠源性内毒素血症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大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及对血清T-AOC、SOD和MDA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张翔 江兴林 +2 位作者 周利玲 吴和平 梁长健 《新中医》 CAS 2015年第1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大黄素干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共饲养实验观察12周。普通饲料组全程每天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它5组前8周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后4周改为每天普通饲料喂养,... 目的:旨在探讨大黄素干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SPF级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共饲养实验观察12周。普通饲料组全程每天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它5组前8周每天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后4周改为每天普通饲料喂养,并进行药物干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3个组,分别给予大黄素80 mg/kg、40 mg/kg、20 mg/kg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0.3 mg/kg灌胃,高脂饲料组和普通饲料组不给药物干预,仅给予等量(2 m L)生理盐水灌胃。6组在实验前和实验后第4、8、12周观察体质量的变化;第12周末处死动物,测其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 dehyde,MDA)的含量;切片观察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改变情况。结果:实验前各组大鼠间体质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的第4周、8周、12周周末各组大鼠体质量均有增长,其中第4周末各组大鼠的体质量与实验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周末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P<0.05);第12周末大黄素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的体质量显著高于普通饲料组(P<0.05)。第12周末血清测定结果,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高脂饲料组T-AOC、SOD的含量均高于普通饲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DA的含量,高脂饲料组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大黄素大/中/小剂量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饲料组大鼠动脉壁形态正常,高脂饲料组呈明显的AS,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下迁移,内膜水肿,并可见明显的泡沫状脂质颗粒沉积。大黄素大剂量组、阿托伐他汀组动脉壁形态接近正常。结论:大黄素与阿托伐他汀均可干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两者作用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大黄素 大鼠 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tor综合征合并HBsAg携带者1例报道 被引量:1
7
作者 曾祥源 张涛 +1 位作者 孙克伟 方宇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446-447,共2页
Rotor综合征(Rotor syndrome,R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遗传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先天性缺陷,造成慢性良性间歇性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尤其是当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 Rotor综合征(Rotor syndrome,R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遗传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因肝细胞摄取游离胆红素和排泄结合胆红素先天性缺陷,造成慢性良性间歇性黄疸。临床上较少见,易误诊,尤其是当合并有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时。现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1例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OR综合征 HBS Ag携带者 遗传性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影像技术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志学 王月爱 +1 位作者 方宇 向丽丽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176-1180,共5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及两者联合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完成手术或穿刺活检的641例患者,均被病理证实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对比超声、MRI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准确率。结果在诊断肉芽肿乳腺炎...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及两者联合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完成手术或穿刺活检的641例患者,均被病理证实为肉芽肿性乳腺炎,对比超声、MRI及二者联合应用诊断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准确率。结果在诊断肉芽肿乳腺炎的641例患者中,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为86.9%,MRI诊断准确率为85.5%,超声和MRI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96.4%,彩色多普勒超声和MRI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和MRI诊断准确率(P<0.05)。超声特征:大多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的非均质肿块。MRI特征,病灶在T_(1)WI呈低信号,T_(2)WI抑脂序列呈高信号,DWI呈不均匀高信号,对应ADC呈低信号,增强扫描不均匀性强化并内部分隔渐进性强化,TIC曲线呈III型314例、II型168例、I型15例,并乳晕区皮肤增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能较高显示肉芽肿性乳腺炎内部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特征,两者可以相互补充。两者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磁共振成像 肉芽肿性乳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疼痛伴吞咽困难
9
作者 李萍 陈锋 +4 位作者 朱镇华 谢祁琛 王述湘 苏煦初 谢小兵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03-205,共3页
患者男,48岁、主诉“咽喉疼痛1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5天”,曾存外院予以消炎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未见好转,于2014年8月24口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门诊检查发现双侧扁桃体肿大,间接鼻咽镜检未见肿物,C... 患者男,48岁、主诉“咽喉疼痛1个月加重伴吞咽困难5天”,曾存外院予以消炎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治疗,未见好转,于2014年8月24口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经门诊检查发现双侧扁桃体肿大,间接鼻咽镜检未见肿物,CT扫描阴性,初步诊为扁桃体周围脓肿,住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困难 咽喉疼痛 扁桃体周围脓肿 CT扫描阴性 消炎药物 住院治疗 中医药大学 扁桃体肿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