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院校植保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植保专业为试点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立 李红玫 +1 位作者 戴良英 高必达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72-74,共3页
针对农科类大学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实践性教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以植保专业为试点,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创建了植保专业综合实习新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为综合实习,并将安排在第6~7学期完成;实习... 针对农科类大学毕业生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实践性教学安排中存在的问题,以植保专业为试点,进行实践性教学改革,创建了植保专业综合实习新模式.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将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合并为综合实习,并将安排在第6~7学期完成;实习单位联系以学校、学生联系,与用人单位上门预订联系相互结合;实习单位的确定,以学生自主选择实习单位为主,学校调整为辅;实习指导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实践表明,该实习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实习效果,更有利于拓展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院校 植保专业 实践性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湖南农业大学 试点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生物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2
作者 邓欣 赵廷昌 +2 位作者 高必达 张永军 孙福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4244-4249,共6页
概述了转基因抗虫棉的推广应用现状,并从基因漂移,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治理对策、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产品的食品安全性评价几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对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研究做了综述。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Bt 生物安全 基因漂移 害虫抗性 非靶标昆虫 土壤生态系统 食品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状况及其治理对策 被引量:14
3
作者 燕惠民 谭济才 《湖南农业科学》 2004年第6期45-47,共3页
近年来,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湖南省目前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治理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 近年来,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了湖南省目前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治理农业环境和农产品污染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环境 农产品 污染原因 预防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障碍因子分析
4
作者 杨海君 肖启明 +1 位作者 吴文平 何臣局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全省的发展状况和水平.通过分析湖南农业与农村现状,指出农业资源、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是阻碍湖南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研究结论对湖南制定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有...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全省的发展状况和水平.通过分析湖南农业与农村现状,指出农业资源、农村社会和农村经济是阻碍湖南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子,研究结论对湖南制定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政策有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农业 农村 障碍因子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湖南农业推广现存问题及解决路径
5
作者 杨海君 刘安元 侯胜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30-33,共4页
文章在分析湖南农业推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湖南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低、农技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经费严重短缺以及单一的农业推广体系是现阶段湖南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湖南农业推广... 文章在分析湖南农业推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湖南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阐明了农业推广人员素质低、农技队伍不稳定、农业推广经费严重短缺以及单一的农业推广体系是现阶段湖南农业推广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构建湖南农业推广体系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农业推广 问题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甲氧基-N-[2-(1,6-2H-1-取代-6-羰基-哒嗪-3-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卫东 李志伟 +2 位作者 李仲英 王晓光 高必达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448,共4页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农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N-甲氧基-N-[2-(1,6-2H-1-取代-6-羰基-哒嗪-3-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合物3a~3k,其结构经IR,1HNMR,LC/MS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下对小麦赤霉病菌(Gib... 为了寻找高效、低毒的农药,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的N-甲氧基-N-[2-(1,6-2H-1-取代-6-羰基-哒嗪-3-氧甲基)苯基]氨基甲酸甲酯化合物3a~3k,其结构经IR,1HNMR,LC/MS和元素分析确认.生物活性测定表明,部分化合物在50mg/L下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zeae)、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和黄瓜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甲酯 甲氧基 活性研究 苯基 甲基 哒嗪 羰基 生物活性测定 小麦赤霉病菌 黄瓜灰霉病菌 LC/MS 设计合成 元素分析 稻瘟病菌 抑菌活性 化合物 ^1H NMR 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DNA提取及宏基因组Fosmid文库构建 被引量:21
7
作者 芦晓飞 赵志祥 +2 位作者 谢丙炎 杨宇红 冯东昕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4-829,共6页
青藏高原土壤中富含特殊的微生物资源,因大多数未能得到培养而无法利用.提取微生物总DNA及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的方法是研究未培养微生物的重要方法(免培养法).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中腐植酸、有机质含量非常高,DNA提取非常困难,本研究... 青藏高原土壤中富含特殊的微生物资源,因大多数未能得到培养而无法利用.提取微生物总DNA及构建宏基因组文库的方法是研究未培养微生物的重要方法(免培养法).西藏米拉山高寒草甸土壤中腐植酸、有机质含量非常高,DNA提取非常困难,本研究表明直接法提取该样品的DNA片段小,杂质含量高,不能满足构建大插入片段文库的要求;结合低速离心和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先分离出微生物细胞的间接法虽然DNA产率降低,但是纯度高,片段长,多样性丰富,更适合于构建大插入片段文库.在间接法提取高质量西藏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DNA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一个包含30624个克隆、库容量超过1Gbz稳定性好的宏基因组Fosmid文库,为从西藏高原土壤中挖掘和利用新的功能基因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米拉山 高寒草甸 土壤微生物 宏基因组 FOSMID文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多样性与病菌致病型的关系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亚 刘二明 +2 位作者 戴良英 李成云 刘林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用8对SSR引物对23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UPGMA聚类分析,在相异系数为0.23水平上,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其中Ⅰ、Ⅴ、Ⅵ宗谱为优势宗谱,所占比例分别为23.9%、23.5%和23.0%,Ⅳ和Ⅶ宗谱中分别只有1个和5个菌株,其所... 用8对SSR引物对23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经UPGMA聚类分析,在相异系数为0.23水平上,供试菌株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其中Ⅰ、Ⅴ、Ⅵ宗谱为优势宗谱,所占比例分别为23.9%、23.5%和23.0%,Ⅳ和Ⅶ宗谱中分别只有1个和5个菌株,其所占比例仅为0.43%和2.17%。用7个全国统一鉴别品种对从230个菌株中选出的77个菌株进行致病型鉴定,结果表明湖南稻瘟病菌分属ZA、ZB、ZC、ZD、ZE、ZF、ZG等共7群30个致病型。其中ZA、ZB、ZC 3个种群的分化较强,分别含6、10、7个致病型,其中ZG1为优势致病型,出现频率为26.5%。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以及以不同鉴别品种表型来划分的致病型结果表明,菌株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致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影响 被引量:59
9
作者 卢伟 侯茂林 +1 位作者 文吉辉 黎家文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1,共5页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就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对植食性昆虫影响的研究状况及其进展进行综述报道,以便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 植物挥发性次生物质 植食性昆虫 寄主选择 取食 交配 产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不同植被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于光 王慧敏 +2 位作者 李迪强 肖启明 刘学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20-425,共6页
利用PCR_RFLP和测序分析法对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森林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经过PCR_RFLP分析固氮基因nifH ,在3个样品中共得到2 33个克隆和9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 利用PCR_RFLP和测序分析法对位于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山森林等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固氮微生物的群落组成进行了探讨。经过PCR_RFLP分析固氮基因nifH ,在3个样品中共得到2 33个克隆和9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 ,NQ_1样地具有最多的克隆数和OTUs,多样性为4 9 74 % ,在所有样品中分别具有1~2个明显的优势种群(占总克隆数>15 % ) ,并且具有4个共同的OTUs。选取了2 6个克隆进行基因测序分析,通过DNAMAN比较表明,这些序列间具有6 6 %~98%的相似性,并且在GenBank数据库中没有发现完全匹配的序列,因此这些序列可能代表着新的固氮生物株系。最后利用ClustalW与Mega软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这些序列被分为4个不同的簇,部分序列与属于蛋白细菌(Proteobacteria)的已知细菌具有近的亲缘关系,但是更多的序列与已知细菌具有较远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H基因 植被类型 群落 PCR-RFLP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育微生物菌种 被引量:28
11
作者 谭周进 杨海君 +2 位作者 林曙 吴铁 WU Tie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79,共5页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等的方法 ,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提高抗生素生产效价、酵母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多功能菌株的选育以及污水处理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就原生... 对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遗传标记筛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原生质体融合等的方法 ,以及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提高抗生素生产效价、酵母菌工程菌株的构建、多功能菌株的选育以及污水处理工程菌的构建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就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微生物育种技术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育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利用 菌株 微生物菌种 遗传标记 筛选 抗生素生产 制备 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 被引量:48
12
作者 任佐华 张于光 +2 位作者 李迪强 肖启明 蔡重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232-3238,共7页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情况,同时探讨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不同(3400—4200m)的4个样地,分... 为了揭示青藏高原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微生物量碳、氮情况,同时探讨气候变化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高寒草原土壤为研究对象,选择土壤质地、植被类型基本一致,海拔高度不同(3400—4200m)的4个样地,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部分生理功能微生物群)数量、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土壤酶(纤维素酶、蛋白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均含有较丰富的土壤有机碳和养分,微生物数量多少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主要功能微生物菌群数量为氨化细菌>好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样地间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除与亚硝酸细菌具有弱正相关性外,海拔高度与其它因子均具有负相关性,其中与细菌和氨化细菌具有极显著负相关性,与好气性固氮菌和硝酸细菌具有显著负相关性。因此,温度的升高可能明显的影响了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原的土壤微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 高寒草地 微生物活性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对张家界索溪峪景区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影响 被引量:16
13
作者 谭周进 肖启明 +1 位作者 杨海君 李倩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85-890,共6页
为了探明旅游对张家界景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放牧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了0~5cm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总数,活动区的细菌和真菌等主要有机质分解菌明显低于缓冲区和背景区,而背景区的放线... 为了探明旅游对张家界景区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进行了放牧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影响了0~5cm土壤的细菌、放线菌、真菌总数,活动区的细菌和真菌等主要有机质分解菌明显低于缓冲区和背景区,而背景区的放线菌明显高于缓冲区和活动区。在5~15、15~25cm土壤层中,细菌和放线菌总数没有受到放牧的影响,但背景区和缓冲区的真菌总数均显著高于活动区,活动区的细菌在5~15cm土壤中最多,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均表现为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在缓冲区和背景区土壤中,3类微生物的数量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放牧也对表层土壤中的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嫌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好气性固氮菌、硝化细菌以及反硝化细菌等微生物生理群造成了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度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在0~5和5~15cm2个土壤层中,缓冲区和活动区的微生物活度均明显高于背景区,而缓冲区的微生物活度与活动区的微生物活度没有显著性差异,微生物活度表现为活动区>缓冲区>背景区;在15~25cm土壤层中,活动区与缓冲区的微生物活度没有显著性差异,缓冲区与背景区的微生物活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活动区的微生物活度明显高于背景区的微生物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张家界 索溪峪景区 微生物活度 放牧 旅游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喷施生物叶面肥效果 被引量:16
14
作者 蔡利娅 肖力争 +1 位作者 肖文军 谭济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2,共3页
采用生物叶面肥喷施茶树,研究生物叶面肥对茶树产量因子与品质因子及其鲜叶加工成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生物叶面肥能够缩短萌发时间,增加芽头密度,提高百芽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含成分含量,提高名优绿茶的感... 采用生物叶面肥喷施茶树,研究生物叶面肥对茶树产量因子与品质因子及其鲜叶加工成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喷施生物叶面肥能够缩短萌发时间,增加芽头密度,提高百芽重和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内含成分含量,提高名优绿茶的感官品质,其中以活性氨基酸叶面肥的效果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生物叶面肥 产量因子 品质因子 感官品质 喷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分子生态学研究的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 被引量:35
15
作者 张于光 李迪强 +1 位作者 王慧敏 肖启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56-960,共5页
利用SDS高盐法和变性剂加SDS高盐法对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了提取,然后通过电泳加树脂柱回收和连续2次树脂柱回收方法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变性剂加SDS高盐法的DNA提取效率明显高于前者,电泳加树脂柱法的纯化效果更好.通过PCR扩增表明,... 利用SDS高盐法和变性剂加SDS高盐法对土壤微生物总DNA进行了提取,然后通过电泳加树脂柱回收和连续2次树脂柱回收方法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变性剂加SDS高盐法的DNA提取效率明显高于前者,电泳加树脂柱法的纯化效果更好.通过PCR扩增表明,经过纯化后的DNA,都可以进行16SrDNA扩增和nirK、nosZ、nifH等功能基因的扩增.因此,变性剂加SDS高盐法是一种更为高效、可靠且适合于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的DNA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态学 土壤微生物 D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有机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比较 被引量:25
16
作者 邓欣 刘红艳 +2 位作者 谭济才 陈辉玲 孙少华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6,共4页
对湖南湘阴县兰岭茶厂古桐岭不同种植年限的4年生、10年生、16年生有机茶园,分别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6年生有机茶园土壤在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等各项指标上均高于10年生和4年生有... 对湖南湘阴县兰岭茶厂古桐岭不同种植年限的4年生、10年生、16年生有机茶园,分别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类群数量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16年生有机茶园土壤在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钾等各项指标上均高于10年生和4年生有机茶园土壤.霉菌、细菌、可培养微生物总量、好气性自生固氮菌、嫌气性自生固氮菌、好气性纤维分解菌、嫌气性纤维分解菌均以16年生茶园最多,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硝化作用也以16年生茶园最强.说明按照有机农业生产规程管理,随着种植年限延长,能够促进有机茶园土壤的良性循环,有利于活性土壤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有机茶园 种植年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亚罗林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被引量:70
17
作者 张于光 张小全 肖烨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29-2033,共5页
为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分析了川西米亚罗林区原始冷杉林、20世纪60年代云杉人工林、20世纪80年代云杉人工林和农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状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 为了解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影响,分析了川西米亚罗林区原始冷杉林、20世纪60年代云杉人工林、20世纪80年代云杉人工林和农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状况.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地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原始林最高,其次为60年代人工林和80年代人工林,农地最低.农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比原始林、60年代人工林和80年代人工林低83%、53%和52%,微生物量碳含量分别低23%、25%和21%.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两者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可作为衡量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指标,而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可作为衡量土壤肥力和土壤质量变化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有机碳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8
作者 肖烨 洪艳云 +1 位作者 易图永 黎定军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5-20,共6页
番茄青枯病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化学防治效果不佳,且对环境不友好。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应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菌株、拮抗细菌和生物技术等方法对番茄青枯病进行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并对生物防治存在的相关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青枯病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及其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于光 李迪强 +1 位作者 肖启明 刘学端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基因芯片因其具有高密度、高灵敏度、快速 (实时 )检测、经济、自动化和低背景水平等特点 ,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目前 ,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基因芯片主要有功能基因芯片 (FGAs)、系统发育的寡核苷酸芯片 (POAs)和群落基因组... 基因芯片因其具有高密度、高灵敏度、快速 (实时 )检测、经济、自动化和低背景水平等特点 ,而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目前 ,应用于环境微生物研究的基因芯片主要有功能基因芯片 (FGAs)、系统发育的寡核苷酸芯片 (POAs)和群落基因组芯片 (CGAs)。综述了基因芯片在环境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包括自然环境中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分析、比较基因组分析和混合微生物群落的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环境微生物 群落结构 功能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踩踏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谭周进 肖启明 祖智波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旅游活动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土壤微生物 微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