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0篇文章
< 1 2 1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独立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改革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红梅 邓玲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第27期53-54,共2页
本文在明确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选修课程特点的基础上,审视当下独立学院专业选修课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若干改革建议,以期为探索独立学院课程考核方式提供些许借鉴,推动改革进程,充分发挥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独立学院 经管类专业选修课 考核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林院校经济管理实验课程建设与考核机制初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焦娜 《商业经济》 2016年第7期161-163,共3页
本研究旨在以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整合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以仿真实验为突破口,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形成由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沙盘库、数据库、软件库等组成的实验教学工具体系,手工手段与电... 本研究旨在以打破专业学科界限,整合知识、能力、素质三大目标,以仿真实验为突破口,拟对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和建设,形成由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沙盘库、数据库、软件库等组成的实验教学工具体系,手工手段与电子手段相匹配、模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并存、传统手段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的实验教学手段体系,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博弈式教学等组成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经管类人才的培养开辟新的途径按照一定逻辑组织成若干实验课程,从而形成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专业 实验教学体系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辉 兰浩林 《大学教育》 2020年第5期152-155,共4页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更加激烈,经济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日益提高。课题组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总结了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并针对性地...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才竞争压力更加激烈,经济学人才培养标准也日益提高。课题组通过分析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总结了在此人才培养模式下所取得的各项成效,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T’型经济学人才,强化经济学专业国际化教育"的相关优化建议,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农业院校 经济学 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探索——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路军 《老区建设》 2015年第2期49-50,共2页
文章探索了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及实践教学监督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及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实... 文章探索了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从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教学及实践教学监督评价四个方面分析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于农业院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及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等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验教学 实习基地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地方高校经济学专业创新教育的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创新实验班为例
5
作者 马昊 《教育教学论坛》 2010年第24期145-146,152,共3页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实践,就经济学创新教育的思路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经济学专业创新教育要实现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创新;...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本文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创新实验班的教学实践,就经济学创新教育的思路进行探讨。本文认为经济学专业创新教育要实现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的创新;教学内容及教学体系的创新;教学管理及机制的创新;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经济学专业 创新实验班 实践教学 创新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形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6
作者 刘辉 周长艳 彭排 《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10X期146-147,共2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加快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深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形式进行探讨,提出经...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是保证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加快人才培养的关键。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经济类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需要不断改进和深化。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践形式进行探讨,提出经济类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及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类专业 教学方法 实践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研究——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改革的建议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卫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1-75,共5页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发展,整个金融业风险加剧以及金融业国际竞争的新动向,对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使金融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金... 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金融业务向网络化、电子化和全球化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发展,整个金融业风险加剧以及金融业国际竞争的新动向,对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使金融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金融理论已经从宏观的抽象理论转向了市场化的研究,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改变,朝着一个技术化、实证化和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样对金融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以上新动向出发,结合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的生源素质水平不高、师资力量不足、学科建设起步晚、办学条件有限等方面的客观现实,对湖南农业大学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方向,从学科体系建设、学生知识体系培养、教学内容更新、学生技能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金融教育改革 金融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一种新模式——来自湖南农业大学“双百工程”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刘纯阳 王奎武 杨金海 《中国农村科技》 2006年第9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 富民工程 农村建设 农业高校 服务 社会主义 “三农”问题 农村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涛 王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4年第5期197-201,共5页
近几年农业推广硕士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相继呈现。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进行初步分析,指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内外专业... 近几年农业推广硕士招生数量不断增加,农业推广硕士培养问题相继呈现。在已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的实际情况,对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进行初步分析,指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不足,并借鉴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提出"项目绑定"、"订单式跟踪"、"基地孵化"、"工作站"等农业推广专业培养模式,为湖南农业大学农业推广专业硕士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推广 湖南农业大学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农业院校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能力立体化培养模式构建——以湖南农业大学经管类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喻言 徐莎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第30期149-150,共2页
文章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和必要性出发,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培养体系为例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从而构建出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标点,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线,包含四大板块面,最终培养出具备六大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型科研人才的"点... 文章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和必要性出发,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培养体系为例进行分析并找出问题,从而构建出以培养科研能力为目标点,以经管类专业为主线,包含四大板块面,最终培养出具备六大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型科研人才的"点—线—面—体"立体化培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农业大学 经管类专业 科研能力 立体化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投资学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何平均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0年第11期81-83,共3页
新时代投资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对投资学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近年来投资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双双提升。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为农业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有利于突出涉农投资... 新时代投资学科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对投资学人才的需求更多、要求更高。近年来投资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双双提升。新农科建设的提出和实施为农业院校的投资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有利于突出涉农投资学人才培养特色,提升培养质量。文章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在分析投资学人才培养的主要举措及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深化投资学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培养模式创新,健全人才培养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提升投资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投资学 人才培养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院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与思考——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个案
12
作者 张红云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7年第3期72-74,77,共4页
高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服务格局和运行机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需要,沉重的后勤负担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产制度、劳动用工和... 高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后勤服务格局和运行机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办学需要,沉重的后勤负担已经成为当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关键在于创新后勤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产制度、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等,实现后勤资源的重组和优化配置,建立严格规范的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运行机制和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分配激励机制。改革中必须始终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做到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实事求是,因校制宜。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消除师生思想疑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制定改革方案;扶持政策优惠,确保分离规范到位;多方筹措资金,加强设施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提高后勤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社会化 改革 农业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赋能粮食增产:效应与机制——基于湖南省14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
13
作者 邓玲 李明贤 肖化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2期40-49,共10页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可以较好地应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和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该结论经平...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可以较好地应对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效应减弱和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本文基于2011—2020年湖南省1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进行检验,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能显著促进粮食增产,该结论经平行趋势检验、敏感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通过信贷支持和经营主体培育机制显著促进粮食增产;异质性分析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对稻谷增产作用显著,而对其他种类粮食增产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增产 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 经营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驾校大学生客户满意度的调查与研究实证——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纪玉昭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第7期57-59,共3页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驾校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练的言语辱骂行为会对驾校客户的满意度会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综合实证研究结果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提高驾校客户的满意度,...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利用Logistic模型对驾校客户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教练的言语辱骂行为会对驾校客户的满意度会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综合实证研究结果和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提高驾校客户的满意度,以及加强教练综合素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校 客户满意度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得益:概念、机理和分析——基于湖南农业大学学生的实验
15
作者 刘晴 李星星 《当代经济》 2017年第31期145-147,共3页
本文基于损失厌恶、禀赋效应、锚定理论等行为经济学理论,对现有假设进行放宽(从理性到一般理性),提出了心理得益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心理因素(得益)对一般决策者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模型和行为经济学实验得出计算这种得益的大致估计方法,... 本文基于损失厌恶、禀赋效应、锚定理论等行为经济学理论,对现有假设进行放宽(从理性到一般理性),提出了心理得益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心理因素(得益)对一般决策者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模型和行为经济学实验得出计算这种得益的大致估计方法,最后以湖南农业大学的学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得益 实际得益 总得益 贴现 满意度 动态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关系的研究——以湖南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罗光强 段慧兰 莫鸣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1-101,共11页
根据经济波动有关理论,通过对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的特征与国民经济波动的特征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间的同步相关系数很高;农业经济波... 根据经济波动有关理论,通过对湖南农业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波动的实证分析,发现农业大省农业经济波动的特征与国民经济波动的特征具有显著的相似性;进一步分析显示,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间的同步相关系数很高;农业经济波动引致或助推国民经济波动规律成为农业大省的重要特性。因此,农业大省应当实施由农业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积极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国民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农户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为例
17
作者 王哲宇 刘辉 《山西农经》 2025年第3期202-207,共6页
在国家日益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同虚设,未能满足小农户的需求。以湖南省小农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农户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层抽样法,通过问卷收集了268份有效样... 在国家日益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形同虚设,未能满足小农户的需求。以湖南省小农户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小农户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分层抽样法,通过问卷收集了268份有效样本,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小农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满意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63.0%的小农户对当前农业社会化服务表示满意,但仍有21.1%的小农户不满意,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存在提升空间。2)影响小农户满意度的因素可归纳为四个维度,即个体特征和经济状况、家庭结构和政策支持、认知和市场预期以及健康状况和社会影响,其中家庭结构和政策支持对农户满意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认知和市场预期及个体经济特征。3)健康状况和社会影响对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优化家庭结构和政策支持、提升小农户认知水平和市场预期、区分不同个体与经济特征和优化服务等政策建议,以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质量和农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满意度 小农户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大省农村公共产业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湖南农村公共产业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光强 《全国商情》 2005年第11期62-65,72,共5页
从产业经济发展视角对湖南农村公共产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农村公共产业发展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周期、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增长路径的至关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公共产业投入、降低农村公共产业周期波动幅度、保持农村公共... 从产业经济发展视角对湖南农村公共产业与农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农村公共产业发展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周期、农业经济转型和农业经济增长路径的至关重要因素。加大农村公共产业投入、降低农村公共产业周期波动幅度、保持农村公共产业与私人品产业的协调发展是促进农业大省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共产业 私人品产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蔡洋萍 廖艳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59-67,共9页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重视数字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湖南省目前对数字农业的发展高度关注。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现实困境,提出加强数字金融支持湖... 在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重视数字农业发展的背景下,湖南省目前对数字农业的发展高度关注。探究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影响机理,深入分析数字普惠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现状及现实困境,提出加强数字金融支持湖南省数字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 数字农业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政策对农业低碳生产效率的驱动效应与机制——基于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20
作者 古川 苏湘仪 匡远配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2024年第19期210-220,共11页
在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产经营压力等多重约束下中国农业必须走兼顾低碳排放和产业效益的道路。为平衡农业生产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应当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来分析促进农业低碳生产相关的效果,通过考察剔除排碳量后的农业产出效率来定量判... 在粮食安全、社会安全、生产经营压力等多重约束下中国农业必须走兼顾低碳排放和产业效益的道路。为平衡农业生产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应当从投入产出的视角来分析促进农业低碳生产相关的效果,通过考察剔除排碳量后的农业产出效率来定量判断政策的效应。为此,选择中国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对象,基于2008—2022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数字经济政策对包含碳排放非期望产出的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机制,同时探究数字经济政策对功能定位、地理区位、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影响的差异。结果发现:数字经济政策显著提升农业低碳生产效率,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且这一促进作用在非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政策能够通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改善基础设施、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来提高农业低碳生产效率。因此,建议中国政府部门要更充分地使用数字经济政策工具,着力促进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使用,带动农业提高生产水平并减少碳排放,实现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政策 低碳生产效率 农业 政策驱动效应 双重差分法 绿色低碳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