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金增强吸附伏安分析的电化学免疫传感技术用于蛋白分子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潇蕤 周敬良 +1 位作者 张艳丽 蒋健晖 《化学传感器》 CAS 2009年第2期18-24,共7页
基于纳米金标记和金增强表面吸附伏安分析的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人免疫球蛋白G(hIgG)为模型分析物,使固定化抗体与分析目标物hIgG及纳米金标记的hIgG抗体结合于电极表面,通过金沉积使电极表面的纳米金颗粒直径增大。由于金增强时... 基于纳米金标记和金增强表面吸附伏安分析的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人免疫球蛋白G(hIgG)为模型分析物,使固定化抗体与分析目标物hIgG及纳米金标记的hIgG抗体结合于电极表面,通过金沉积使电极表面的纳米金颗粒直径增大。由于金增强时间在几分钟内就可完成,和传统的银增强相比,缩短了增强时间,加快了分析速度。研究结果表明,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可望成为一种有潜力的新型高灵敏度免疫传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生物分子固定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萃取技术在生物制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兰立新 胡莉蓉 +1 位作者 杨孝辉 肖怀秋 《轻工科技》 2012年第4期24-25,27,共3页
双水相萃取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处理量大、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在生物制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论文介绍了双水相萃取技术及特点,综述了双水相体系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双水相体系的应用前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型... 双水相萃取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处理量大、易于连续操作等优点,在生物制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论文介绍了双水相萃取技术及特点,综述了双水相体系在生物制药方面的应用,展望了双水相体系的应用前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新型双水相体系开发、双水相萃取技术的集成与耦合、成相聚合物的回收、热力学模型的完善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萃取 生物制药 分离纯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78
3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兰立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1期121-124,109,共5页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在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如乳制品、肉制品中、烘焙食品、面制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生产以及生物聚合物基的抗菌包装... 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进行了综述。同时对其在食品工业及其它工业,如乳制品、肉制品中、烘焙食品、面制食品、罐头食品、饮料生产以及生物聚合物基的抗菌包装等方面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在今后的发展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食品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替代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呈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1 位作者 兰立新 李继睿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08年第3期119-124,共6页
本文主要从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及过量使用的危害、红曲功能特性、红曲色素的优点、在肉制品中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对今后红曲替代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的应用进行展望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红曲 亚硝酸盐 肉制品 呈色 桔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脂肪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5
作者 兰立新 肖怀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547-7548,7561,共3页
微生物脂肪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酶类,也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对脂肪酶在食品工业、有机合成、生物柴油合成、手性药物合成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近况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微生物脂肪酶 食品工业 手性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6
6
作者 游玟娟 温拥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6115-16116,16118,共3页
从教学内容整合、教学方法改进以及实验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阐述了高职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尝试。实践表明,改革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生物化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正交法及其在食品加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0年第2期31-33,40,共4页
多因素、多水平和多目标研究过程中,传统的正交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模糊数学通过将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并进行矩阵转换,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优试验条件。本文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模糊正交试验建立的步骤及其在食品加工... 多因素、多水平和多目标研究过程中,传统的正交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模糊数学通过将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并进行矩阵转换,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优试验条件。本文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模糊正交试验建立的步骤及其在食品加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正交 参数优化 食品加工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定量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食品与药品》 CAS 2010年第1期69-71,共3页
羟基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活性最强的自由基,可与生物体内多种生物大分子作用,破坏其原有功能,造成伤害。由于其存在时间短、攻击性强、破坏性大而成为自由基化学研究的热点。现对近年羟基自由基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7
9
作者 李继睿 李玉珍 肖怀秋 《广东化工》 CAS 2009年第5期229-232,共4页
文章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创新人才培养多元模式、构建要求、效能管理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当前高等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肼作为还原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莉蓉 杨孝辉 郭君 《化工时刊》 CAS 2012年第4期41-44,58,共5页
肼又名联氨,是最简单的二元胺。在碱性环境下表现为还原性,碱性越强,还原性越强。肼的加氢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价廉、催化活性高、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的发现及水合肼原料价格的降低,水合肼还原在许多应用领域逐步... 肼又名联氨,是最简单的二元胺。在碱性环境下表现为还原性,碱性越强,还原性越强。肼的加氢还原反应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价廉、催化活性高、可循环使用的催化剂的发现及水合肼原料价格的降低,水合肼还原在许多应用领域逐步替代高压加氢已经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肼 有机合成 还原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因子试验与Taguchi OA设计在SPI酶解条件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0年第1期61-64,共4页
运用逐因子试验和Taguchi OA设计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逐因子试验研究发现,在80℃预处理15min有利于酶解,在4%[S]、[E]/[S]=4000U/gSPI、50℃和4.5h时,酶解较好。在逐因子试验基础上,应... 运用逐因子试验和Taguchi OA设计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d,SPI)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逐因子试验研究发现,在80℃预处理15min有利于酶解,在4%[S]、[E]/[S]=4000U/gSPI、50℃和4.5h时,酶解较好。在逐因子试验基础上,应用TaguchiOA设计并结合方差统计分析获得了最佳酶解条件,即5%SPI、5000U.g-1SPI、55℃、4.5h。模型预测水解度为26.56%,验证试验时,实际水解度为23.8±0.024%(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guchi OA设计 逐因子试验 大豆分离蛋白 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自由基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织云 肖怀秋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8期56-58,共3页
羟基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活性最强的自由基,可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大分子产生作用,从而破坏其原有功能,造成伤害。由于其存在时间短、攻击性强、破坏性大而成为自由基化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尚未有精确测评的方法,在检测方法的探讨... 羟基自由基是生物体内活性最强的自由基,可与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大分子产生作用,从而破坏其原有功能,造成伤害。由于其存在时间短、攻击性强、破坏性大而成为自由基化学中的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尚未有精确测评的方法,在检测方法的探讨上还需进行大量研究,本文对近几年羟基自由基(.OH)的主要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自由基 检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正交法及其在食品加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酿酒科技》 2010年第4期73-75,共3页
多因素、多水平和多目标研究过程中,传统的正交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模糊数学通过将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并进行矩阵转换,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优试验条件。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模糊正交试验建立的步骤及其在食品加工工艺... 多因素、多水平和多目标研究过程中,传统的正交方法无法满足研究需要,模糊数学通过将正交试验结果模糊化并进行矩阵转换,可以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获得最优试验条件。从模糊数学的基本原理、模糊正交试验建立的步骤及其在食品加工工艺优化中的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正交 参数优化 食品加工工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曲替代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呈色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1 位作者 兰立新 李继睿 《肉类工业》 2008年第6期38-41,共4页
主要从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危害、红曲功能特性、红曲色素的优点、在肉制品中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且根据当前研究现状,对今后红曲替代亚硝酸盐在肉制品加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红曲 亚硝酸盐 肉制品 呈色 桔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5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兰立新 《肉类工业》 2007年第10期33-36,共4页
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保水性、乳化性、吸油性、凝胶性、发泡性等功能特性以及其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对大豆分离蛋白今后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提出几点展望与建议。
关键词 大豆分离蛋白 功能特性 肉制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在促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玉珍 肖怀秋 林亲录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
为探讨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在促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中的可行性,利用2709碱性蛋白酶和中性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经干燥、粉碎后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状况和发酵情况表征效果。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复合酶解... 为探讨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在促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中的可行性,利用2709碱性蛋白酶和中性纤维素酶复合酶解大豆蛋白,酶解产物经干燥、粉碎后添加到培养基中,通过接种微生物观察其生长状况和发酵情况表征效果。研究发现,大豆蛋白复合酶解产物可以促进微生物生长和发酵产酶,试验结论为微生物培养提供了新的代谢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产物 商用蛋白胨 大豆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杰山 苏敏 曾子茜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4期36-37,共2页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阐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走彻底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通过分析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基本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出了... 本文分析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阐述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走彻底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通过分析辅导员的基本职责、基本工作和典型工作任务,对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提出了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导员队伍建设 现状 典型工作任务 专业化 职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停流光谱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松长 李继睿 《广东化工》 CAS 2007年第12期96-99,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快速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技术——停流光谱法。此类仪器主要由液路和光路两个系统组成:前者可将反应物在数毫秒内混合,而后者的作用则是及时检测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增加。在实验中,可根据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选用适当... 本文介绍一种研究快速反应动力学的实验技术——停流光谱法。此类仪器主要由液路和光路两个系统组成:前者可将反应物在数毫秒内混合,而后者的作用则是及时检测反应物的减少或生成物的增加。在实验中,可根据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选用适当的滤波片,根据化学反应的半寿期设定扫描时间;对于较长的扫描时间,可采用动态预热减小信号漂移。此外,本文还介绍了处理数据时应注意的事项,并列举了一个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反应 动力学 停流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不同地区柑桔皮中总黄酮的提取与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莉蓉 杨孝辉 +2 位作者 郭君 张文翔 陈彬 《轻工科技》 2012年第5期13-14,共2页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醇为萃取剂提取桔皮中的总黄酮,优化了提取工艺。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湖南各地不同品种桔皮中总黄酮的含量,比较发现怀化大红皮中总黄酮的含量较高,可作为柚皮苷提取的原料,为农产品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关键词 总黄酮 柚皮苷 提取 含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脂肽化学结构及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怀秋 李玉珍 《四川食品与发酵》 2008年第6期1-5,共5页
环脂肽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由亲水的肽环与亲油的脂肪烃组成。除具有良好的降低界面张力外,还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在医药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查阅大量... 环脂肽是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由亲水的肽环与亲油的脂肪烃组成。除具有良好的降低界面张力外,还具有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等生物学功能,在医药学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环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基础上,对环状脂肽化学结构及鉴定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脂肽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物学活性 化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