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疾病与生存质量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凌江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9期1304-1306,共3页
对精神病患者、家庭照料者生存质量研究的进展及选择生活质量评估工具的几点重要原则做以介绍。
关键词 生存质量 精神病 评估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患者自杀行为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3
2
作者 蒋少艾 高北陵 +1 位作者 刘破资 苏林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住院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比率,临床特征及自杀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和定式评定的方法,确定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者64例,抑郁症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5年后追踪调查其... 目的:比较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住院病人自杀行为的发生比率,临床特征及自杀死亡率的差异。方法:采用病史询问、精神状态检查和定式评定的方法,确定精神分裂症有自杀行为者64例,抑郁症3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在5年后追踪调查其自杀死亡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分裂症自杀行为的发生率为33%,其中自杀未遂者为12.9%;抑郁发作的自杀行为发生率为89.5%,自杀未遂者为57.9%。影响住院精神分裂症的自杀行为的主要因素为幻觉妄想;影响抑郁症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除情绪障碍外,有8~11%的病人伴有妄想症状。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伴有自杀行为的追踪病例中病程在6年内自杀死亡的比率分别为2.9%和5.6%。结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自杀行为是精神科临床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师应当重视发病期精神症状对自杀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自杀行为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心理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卢晓虹 李凌江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1998年第1期77-79,共3页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心理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卢晓虹李凌江心理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系统造成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而从察觉威胁到出现反应是通过脑机制的中介来实现...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心理应激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卢晓虹李凌江心理应激是个体“察觉”环境对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系统造成负担时的整体现象,所起的反应可以是适应的或适应不良的。而从察觉威胁到出现反应是通过脑机制的中介来实现的,虽然目前对“观念的”心理社会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C-FOS 免疫 即刻早期基因 神经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盐酸二苯美仑片剂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
4
作者 赵靖平 陈晓岗 +3 位作者 陈远光 朱荣华 陈晋东 薛志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 150mg国产与进口盐酸二苯美仓片剂,进行国产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片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国产片和... 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交叉口服 150mg国产与进口盐酸二苯美仓片剂,进行国产片的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血药浓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国产和进口片剂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血管外给药一室模型,国产片和进口片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11.35±8.03和14.74±11.12ug·L~-1,T_ peak分别为3.22±0.89和2.85±1.86 h, T_1/2Ke分别为2.76±0.91和3.01±1.24 h,AUC分别为110.80 ± 78.06和114,71± 81.79 u g·h· L~-1。两种片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国产盐酸二苯美仓片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96%±23.41%。结果提示国产与进口制剂基本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盐酸二苯美仑片剂 相对生物利用度 血药浓度 药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局部脑血流的研究 被引量:50
5
作者 赵靖平 杨德森 +3 位作者 刘哲宁 陈远光 苏见知 何建军 《中华精神科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134-137,共4页
目的 动态观察药物对局部脑血流量 (rCBF)的影响 ,探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潜隐的局部脑功能异常。方法 对 2 1例符合Andreason阴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 (以下简称患者组 )于氯氮平治疗前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 目的 动态观察药物对局部脑血流量 (rCBF)的影响 ,探索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潜隐的局部脑功能异常。方法 对 2 1例符合Andreason阴性精神分裂症标准的患者 (以下简称患者组 )于氯氮平治疗前后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 ,以 40名正常人为对照组 (其中 2 8名为WCST对照组 ,12名为SPECT对照组 )。结果 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前后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总分与持续错误数 (r=0 .45 ,P <0 .0 1)及总测验次数 (r=0 .45 ,P <0 .0 1)存在显著性正相关。氯氮平治疗使患者组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和非持续错误数减少 (P <0 .0 5或 0 .0 1)。患者组氯氮平治疗前后双侧额叶和双侧颞叶的放射性相对定量值及双侧额叶的局部脑区血流变化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缺陷和额叶及颞叶的rCBF灌注降低 ,有前额叶功能减退。氯氮平能改善阴性症状和认知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阴性症状 局部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6
6
作者 赵靖平 杨德森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8-59,共2页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赵靖平杨德森70年代初,Galhofer首先提出,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第3个症状成分,即认知功能障碍;但在临床工作中长期未被重视。50~80年代,Schneider提...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赵靖平杨德森70年代初,Galhofer首先提出,精神分裂症除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外,还存在第3个症状成分,即认知功能障碍;但在临床工作中长期未被重视。50~80年代,Schneider提出了“一级症状”。因为属于阳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研究
原文传递
精神病学与儿科学界之间的儿童心理卫生文献比较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万国斌 李雪荣 刘富强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3-174,共2页
儿童心理卫生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国内在解放后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直到80年代以后发展才比较迅速,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1]。目前国内涉及该方面的有精神病学、儿科学、儿少卫生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基础学科[2]。本研... 儿童心理卫生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学科,虽然国内在解放后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但直到80年代以后发展才比较迅速,形成了一门专门学科[1]。目前国内涉及该方面的有精神病学、儿科学、儿少卫生学、心理学以及其他基础学科[2]。本研究分析了国内有关杂志1987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理卫生 文献 统计分析
原文传递
西北二县农村育龄妇女绝育术对象心身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破资 杨德森 +7 位作者 岳伟华 米荣 金爱连 林淑琴 张瑞清 王世陈 顾林晰 王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汉、回民族农村育龄妇女输卵管绝育手术受术者的心身状况。方法:应用神经症筛选表、SCL-90等调查工具,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原则,术前抽样调查了748例农村育龄妇女,并于术后一年按盲法随访。结果:...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汉、回民族农村育龄妇女输卵管绝育手术受术者的心身状况。方法:应用神经症筛选表、SCL-90等调查工具,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原则,术前抽样调查了748例农村育龄妇女,并于术后一年按盲法随访。结果:整个样本群组中术前58.4%的受术者有轻度以上的心身反应,术后一年13.2%的受术者仍有轻度以上的心身症状;汉族群组与回族群组术前心身反应构成比分别为61.0%和55.2%,术后心身症状构成比分别为12.5%和14.0%。两群组术前心身反应与术后心身症状构成比的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绝育术 心身反应 农村妇女 育龄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7
9
作者 刘铁桥 杨德森 +2 位作者 郝伟 王小平 陈凤华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系统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0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评估。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近期结局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随访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社... 目的系统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近期结局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系列标准化评定工具对20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在出院后1年时进行随访评估。结果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近期结局的主要因素依次为:随访期间的服药情况、家庭社会支持、注意障碍、意志减退、病前职业功能水平、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及起病形式(R2=0.5526)。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结局受生物、心理及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可干预因素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随访 预后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不育妇女精神状况与个性的探讨 被引量:23
10
作者 陆亚文 杨玲玲 +5 位作者 卢光 徐立礼 孙雅歆 李秀蓉 肖红梅 曾设民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7,共4页
采用不育妇女问卷、90项症状清单、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及Eysenck个性问卷,对130例不育妇女和54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的精神状况及个性进行测评。结果:不育妇女中83.8%感到有精神压力,她... 采用不育妇女问卷、90项症状清单、焦虑自评量表、Hamilton抑郁量表及Eysenck个性问卷,对130例不育妇女和54例正常生育妇女(对照组)的精神状况及个性进行测评。结果:不育妇女中83.8%感到有精神压力,她们比对照组精神症状多,焦虑频度高,抑郁程度重;并有神经质和偏于内向的个性缺陷。提示:在对不育妇女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也应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精神状况 个性 女性
原文传递
以阳性或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 被引量:22
11
作者 薛志敏 赵靖平 +4 位作者 杨德森 周云飞 朱荣华 苗国栋 马崔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阳性 )或以阴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阴性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脑脊液 (CSF)中高香草酸 (HVA)和 5 羟吲哚乙酸 (5 HIAA)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 2 8例阳性患者和 18例阴性患者进行 ...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阳性 )或以阴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阴性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氯氮平治疗前后脑脊液 (CSF)中高香草酸 (HVA)和 5 羟吲哚乙酸 (5 HIAA)浓度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 2 8例阳性患者和 18例阴性患者进行 8周的氯氮平治疗。用高效液相色谱 电化学方法测定患者的HVA和 5 HIAA浓度。以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量表 (SAPS)和阴性症状量表 (SANS)为评定工具。以 12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肌病、周围神经炎患者为对照组。结果 治疗前阳性组HVA[(2 7± 2 0 )mg/L]高于对照组 [(10± 6 )mg/L]和阴性组 [(7± 6 )mg/L],P <0 0 1;阴性组 5 HIAA[(5± 4)mg/L]低于对照组 [(40± 19)mg/L]和阳性组 [(38± 47)mg/L],P <0 0 1。治疗后阴性组 5 HIAA[(8± 5 )mg/L]较治疗前增高 (P <0 0 5 ) ,SANS减分率与 5 HIAA的增高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 =0 5 8,P <0 0 5 )。结论 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存在DA功能亢进 ,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有 5 羟色胺(5 HT)功能减退。阴性症状的改善与 5 HT功能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单胺类神经递质 HVA 5-HIAA
原文传递
国产丁螺环酮片与安定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被引量:53
12
作者 陈远光 陈晓岗 +14 位作者 王传跃 谢光荣 陈晋东 赵靖平 朱熊兆 张婷婷 杨彦春 陈佐明 戴斯烈 邓河晃 王文甫 陈益红 付力牧 宫玉祥 刘炳仑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与安定的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广泛性焦虑症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107例)和安定组(99例... 目的评价国产丁螺环酮片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采用与安定的随机双盲对照方法,将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广泛性焦虑症标准的206例患者随机分为丁螺环酮组(107例)和安定组(99例),治疗4周。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及临床疗效和治疗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疗效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丁螺环酮与安定的疗效相近。丁螺环酮对精神性焦虑症状的起效时间较安定稍慢,但没有明显的镇静、嗜睡及体重增加作用,对焦虑症状的治疗具有选择性,尤适用于门诊治疗。丁螺环酮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口干及头昏和眩晕等,偶可致窦性心律不齐,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丁螺环酮治疗焦虑症有效,副作用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丁螺环酮 安定 药物疗法
原文传递
精神应激的脑记忆痕迹与致病机制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李凌江 杨德森 +2 位作者 赵敏 蔡伟雄 卢晓虹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2-254,共3页
关键词 精神应激 脑记忆痕迹 致病机制
原文传递
阅读障碍儿童神经发育异常与临床评定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志伟 李雪荣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阅读障碍(RD)儿童发育异常的生物测量指标及其评定方法。方法根据遗传发育神经生物学理论和有关文献编制发育异常评定量表(DAS),对101例汉族RD儿童和66名正常儿童作发育异常的评定分析。结果RD儿童各项评分... 目的探讨阅读障碍(RD)儿童发育异常的生物测量指标及其评定方法。方法根据遗传发育神经生物学理论和有关文献编制发育异常评定量表(DAS),对101例汉族RD儿童和66名正常儿童作发育异常的评定分析。结果RD儿童各项评分均高于正常儿童(P<0.01)。部分手项目评分在RD儿童中存在性别及左右侧的差异。DAS的重测信度达0.98,评定者一致性Kappa=0.92。评定灵敏度为84.6%~92.9%;特异度86.3%~94.1%。结论阅读障碍儿童较多存在胚胎期神经发育不良。DAS对神经发育异常评定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和可靠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障碍 儿童 神经发育异常 遗传标记
原文传递
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
15
作者 刘哲宁 杨玲玲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0期636-637,共2页
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刘哲宁,杨玲玲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显著特点[1],但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模式、性质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我们对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型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 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型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对照研究刘哲宁,杨玲玲认知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显著特点[1],但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模式、性质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我们对双相情感障碍和偏执型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的认知功能作了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性精神病 偏执型 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广泛性焦虑患者单胺递质、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亚林 赵靖平 +3 位作者 杨德森 卢晓红 张向晖 曹玉萍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 (EPH)、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和白细胞介素Ⅱ (IL 2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2 9例患者接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 6个月 ... 目的 探讨广泛性焦虑患者于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前后的血浆肾上腺素 (EPH)、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ACTH)、皮质醇 (CS)和白细胞介素Ⅱ (IL 2 )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 收集 2 9例患者接受中国道家认知疗法治疗 6个月 ,于治疗前后取血测定上述生化指标 ,选择2 9名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结果 患者组治疗前EPH为 (5 91± 34 5 )ng/L、ACTH为 (2 4± 2 1)ng/L ,IL 2为 (2 2 3± 2 0 1)U/L ,均高于对照组 [(35 2± 10 9)ng/L、(12± 11)ng/L、(88± 86 )U/L],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CS为 (79± 49)U/L ,低于对照组 (138± 74)U/L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NE为 (741± 390 )ng/L ,与对照组 (75 1± 2 11)ng/L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患者经 6个月治疗焦虑症状缓解后 ,ACTH [(14± 9)ng/L]和IL 2 [(133± 76 )U/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 (P <0 0 5 ) ,CS[(148± 10 7)U/L]水平增高 (P <0 0 5 ) ,均接近于对照组水平 (P >0 0 5 )。结论 广泛性焦虑患者存在生化指标EPH、ACTH、CS和IL 2的异常 ,中国道家认知疗法可使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生化指标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症 生物胺神经递质类 氢化可的松 IL-2
原文传递
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损害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32
17
作者 胡建 杨德森 郝伟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损害的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和颅脑 C T 扫描的方法测量88 例慢性酒精中毒男性患者。结果 88 例患者大脑损伤指数( D Q) 为052 ±025 ,63 例(72 % ...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导致大脑损害的程度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神经心理测验和颅脑 C T 扫描的方法测量88 例慢性酒精中毒男性患者。结果 88 例患者大脑损伤指数( D Q) 为052 ±025 ,63 例(72 % ) 大脑功能损害程度为中度及其以上,71 例(80 % ) 大脑白质萎缩程度为中度及其以上。大脑萎缩度数(535 ±127) 与每日饮酒最多次数、首次住院戒酒年龄、酒精依赖期饮酒量、酒精依赖年数和 D Q 呈正相关( P< 005 ~001) 。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会导致广泛性大脑损害。酒精依赖期较长、饮酒量较多、饮酒频率较高 、首次住院戒酒年龄较晚和住院戒酒次数较少等与大脑损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 酒精中毒性 脑损害 神经心理 CT
原文传递
对海洛因依赖者康复训练的半年随访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敏 杨德森 +8 位作者 郝伟 张亚林 李凌江 谌伟文 刘成 任洪俞 高利国 邓小雄 邓锴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评估康复训练对海洛因依赖者的疗效。方法 对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2月在劳教所戒毒的 87例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为期 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 (康复组 ) ,对另 91例吸毒劳教人员行单纯劳动教养 (劳教组 )。解教后半年对两组进行随访。... 目的 评估康复训练对海洛因依赖者的疗效。方法 对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2月在劳教所戒毒的 87例吸毒劳教人员进行为期 6个月的系统康复训练 (康复组 ) ,对另 91例吸毒劳教人员行单纯劳动教养 (劳教组 )。解教后半年对两组进行随访。采用成瘾行为严重度指数表和成瘾行为个案调查表分别于入组前及随访时进行评定。结果 随访时 ,康复组的操守率 (31% )高于劳教组(16 % ;χ2 =4 2 0 ,P <0 0 5 ) ;康复组较劳教组在职业功能 [分别为 (0 5 6± 0 31)分和 (0 77± 0 31)分 ]、海洛因滥用 [分别为 (0 6 6± 0 44 )分和 (0 86± 0 18)分 ]、违法犯罪 [分别为 (0 16± 0 17)分和 (0 2 7±0 2 3)分 ]、家庭社会关系 [分别为 (0 2 8± 0 12 )分和 (0 31± 0 10 )分 ]、精神健康 [分别为 (0 12± 0 0 8)分和 (0 14± 0 13)分 ]五个方面有改善 (P <0 0 1,0 0 5 )。结论 在劳教基础上合并康复训练的疗效优于单纯劳教 ,戒毒工作应以社会心理康复、预防复吸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海洛因依赖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进展 被引量:28
19
作者 苏林雁 李雪荣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2-184,共3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国外报道患病率为5%~10%,国内对湖南省7~16岁儿童ADHD流行病学调查(...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卫生问题之一,国外报道患病率为5%~10%,国内对湖南省7~16岁儿童ADHD流行病学调查(1990)患病率为7.2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精神病 注意缺陷多功能 ADHD 治疗
原文传递
海洛因对人体细胞免疫的影响及其机理 被引量:19
20
作者 吴玲 郝伟 杨德森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静脉注射海洛因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为指标,检测22例长期静脉注射海洛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并与正常人相对... 目的探讨长期静脉注射海洛因对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T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一氧化氮(NO)为指标,检测22例长期静脉注射海洛因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变,并与正常人相对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外周血中的CD+4T细胞数(29.1±12.7)较对照组(53.0±10.1)降低,CD+4/CD+8比值倒置,有丝分裂原诱导的IL2水平(37.8±11.4μg/L)较对照组(3.8±0.6μg/L)降低,IL6水平(55.0±10.4mg/L)较对照组(2.9±0.5mg/L)增高,NO含量(71.1±13.3μmol/L)较对照组(54.6±17.7μmol/L)增高。结论长期使用海洛因可抑制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性T淋巴细胞1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2之间的功能失调可能是其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的中介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细胞免疫 白细胞介素 T淋巴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