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udaiwi模型的修正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
作者 郭兴国 陈友明 +1 位作者 邓永强 张乐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1-95,共5页
在Fourier定律和Fick定律的基础上,考虑墙体内部相变及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墙体中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对Budaiwi模型进行了修正,弥补了质传递方程中的遗漏之处。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一个实验装置测试实际气候条件下墙体内... 在Fourier定律和Fick定律的基础上,考虑墙体内部相变及太阳辐射的影响,以墙体中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对Budaiwi模型进行了修正,弥补了质传递方程中的遗漏之处。为了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建立了一个实验装置测试实际气候条件下墙体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将实验结果跟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模型预测结果跟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良好。室外侧分界面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误差为4.44%,平均温度偏差为1.31 K,室内侧分界面处的空气相对湿度平均偏差为6.3%,平均温度偏差为1.26 K。该改进模型能较精确的预测墙体内的热湿耦合迁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 多层墙体 热湿耦合传递 实验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后钢管混凝土抗多次冲击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霍静思 何远明 +1 位作者 肖莉平 陈柏生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10,86,共6页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常温和高温后(100℃,300℃,500℃和700℃)钢管混凝土多次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量试件的应变时程曲线和应力时程曲线,分析其高温后的抗冲击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管混凝土经历多次冲...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装置进行常温和高温后(100℃,300℃,500℃和700℃)钢管混凝土多次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通过测量试件的应变时程曲线和应力时程曲线,分析其高温后的抗冲击动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管混凝土经历多次冲击后无明显强度劣化,仍具有良好的抗多次冲击力学性能,适合做为抗火灾倒塌与军事上抗高温和重复爆炸、冲击作用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冲击性能 钢管混凝土 高温后 动态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索燃烧特性和钢绞线高温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霍静思 周子健 +1 位作者 金宝 方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1-97,共7页
以某斜拉索特大桥火灾为背景,对受火损伤钢绞线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量测了断面收缩率、极限抗拉强度等指标的变异情况,并根据受火损伤钢绞线抗拉强度折减情况评估其受火程度;对完好钢索进行了火灾燃烧模拟试验,获得了钢索火灾燃烧模式... 以某斜拉索特大桥火灾为背景,对受火损伤钢绞线进行了力学性能检测,量测了断面收缩率、极限抗拉强度等指标的变异情况,并根据受火损伤钢绞线抗拉强度折减情况评估其受火程度;对完好钢索进行了火灾燃烧模拟试验,获得了钢索火灾燃烧模式和钢索燃烧时温度场分布规律;同时对未受火损伤钢绞线进行了高温下及高温后力学性能试验,评估初始施工荷载作用的影响程度;最后,对受火损伤钢绞线火灾温度场进行推定,依据极限抗拉强度、断面收缩率等力学指标推定火灾温度场的可靠性及局限性。研究结果表明:钢索的火灾危险性极大,且钢索内各根钢绞线受火程度存在明显差异,根据断面收缩率-温度关系推定的火灾温度场能较好地反映钢绞线在火灾中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燃烧特性 高温试验 钢绞线 力学性能 火灾温度场
原文传递
防撞柱实车碰撞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肖岩 陈林 +2 位作者 肖果 陈柏生 刘春霖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共6页
针对目前防撞柱研究只停留于软件分析问题,详细介绍研发的结构防撞实验设施及利用该设施完成的钢管混凝土防撞柱系统实车碰撞试验。试验用撞击卡车加配重总重6.8 t,发生撞击时速度约12 m/s,卡车货厢前沿未穿过碰撞前的防撞柱内侧边缘即... 针对目前防撞柱研究只停留于软件分析问题,详细介绍研发的结构防撞实验设施及利用该设施完成的钢管混凝土防撞柱系统实车碰撞试验。试验用撞击卡车加配重总重6.8 t,发生撞击时速度约12 m/s,卡车货厢前沿未穿过碰撞前的防撞柱内侧边缘即被完全阻止,符合规定[6]的防撞柱K4等级要求。对防撞柱进行静力推覆对比试验,获得防撞柱荷载-挠度曲线,并据此对碰撞试验的能量转换进行分析。获得卡车与柱状物撞击时卡车前部变形刚度系数及最大撞击力计算公式,并提出防撞柱的简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车炸弹 钢管混凝土 防撞柱 跑道 实车碰撞试验 对比试验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霍静思 王鹏 禹琦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99-206,共8页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进行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用FEIQUANTA 2000环境扫描电镜观测高温后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微观结构,主要研究水灰比对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进行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影响试验,用FEIQUANTA 2000环境扫描电镜观测高温后混凝土结构的典型微观结构,主要研究水灰比对不同温度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等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灰比对高温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着显著影响,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经历了低温区(20~200℃)的强度衰减和随后的强度明显恢复(200~400℃),随着温度升高(〉400℃),强度又出现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混凝土 水灰比 高温 抗压强度 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口板加强后T型管节点落锤抗冲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曲慧 霍静思 许超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8-112,共5页
针对管节点抗冲击性能比较差的特点,工程常采用在主管和支管相贯区域焊接环口板的方法进行加强。以环口板加强和未加强的T型管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落锤抗冲击比较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两类管节点的破坏模态和变形发展规律,并分析其冲击力... 针对管节点抗冲击性能比较差的特点,工程常采用在主管和支管相贯区域焊接环口板的方法进行加强。以环口板加强和未加强的T型管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落锤抗冲击比较试验研究。通过比较两类管节点的破坏模态和变形发展规律,并分析其冲击力、位移和应变时程曲线以及荷载-位移关系曲线,揭示环口板加强后管节点的抗冲击工作机理和冲击过程中的能量转换规律。研究成果可为正确评估该类管节点抗冲击性能和制定合理加固方法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和设计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型管节点 环VI板 加强 抗冲击 破坏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防车辆撞击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7
作者 陈林 肖岩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86,共9页
由于高速公路里程、机动车数量及其运载能力的持续增加,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桥梁,正面临着一种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即车辆对桥墩的撞击。目前中、美、英等国的设计规范均对桥墩防撞设计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分析发现:各国规范仍大都采用简... 由于高速公路里程、机动车数量及其运载能力的持续增加,作为交通运输枢纽的桥梁,正面临着一种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即车辆对桥墩的撞击。目前中、美、英等国的设计规范均对桥墩防撞设计作出了相关规定,然而分析发现:各国规范仍大都采用简单的静力设计法,没有考虑桥墩刚度、延性等参数对撞击力的影响;一些规范的理论来源非常含糊,而另一些则只是简单地参考别国规范,其有效性值得怀疑。我国规范未对桥墩防车辆撞击设计的具体条件作出明确规定,设计人员须自行判断该桥墩是否需要考虑车辆撞击力,这种消极的规定往往造成实际工程中对车辆撞击作用的忽视。有鉴于此,从桥墩防护结构和桥墩自身结构两个方面对桥墩防车辆撞击研究进行了评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防撞设计 综述 桥墩 车辆 撞击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性能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兴国 陈友明 张乐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8-21,共4页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以墙体内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建立了多层墙体中的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方程.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热湿气候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该... 以多孔介质传热传质学为基础,以墙体内的空气含湿率和温度为驱动势建立了多层墙体中的一维瞬态热湿耦合传递方程.以长沙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南方热湿气候地区一种新型木结构墙体的热湿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热湿气候地区推广应用该墙体需要注意玻璃纤维内部冷凝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湿耦合传递 含湿率 木结构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约束应力高温全过程后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伟 霍静思 郭玉荣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9-177,共9页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进行了有约束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在经历升温、降温及冷却全过程作用后的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约束应力水平和温度等级对升降温及冷却全过程中的混凝土高温变形特性与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关...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进行了有约束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在经历升温、降温及冷却全过程作用后的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主要研究约束应力水平和温度等级对升降温及冷却全过程中的混凝土高温变形特性与高温后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和应力-应变关系等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约束应力使混凝土产生明显的残余压缩变形,且对高温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有显著影响;无约束应力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经历低温衰退、强度恢复、高温衰退3个阶段,n≤0.4时有约束应力混凝土也表现出相同的规律;约束应力可提高高温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但其值仍明显低于常温弹性模量;有约束应力高温全过程后混凝土破坏突然,明显变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结构 混凝土 约束应力 高温全过程后 残余强度 残余弹性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友明 刘健 +3 位作者 程时柏 陈永康 秦建英 周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 提出了'总风量-阀位控制法'和'最大负荷率-最小风量法'分别优化变风量空调系统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并应用到一座实际建筑的变风量空调系统中.建立了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模型,利用TRNSYS对大楼典型层风系统进行模拟,用实测数据验证模型正确性,模拟分析了典型日变风量系统优化前后的风机能耗.模拟结果表明,与定静压定送风温度的原控制方法相比,优化控制能节约风机能耗,在部分负荷下效果尤为明显,冬季和过渡季试验日的节能率分别为19.38%和15.58%.对2种控制方法下的全年能耗和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试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全年的节能率为7.16%,而且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控制 能耗 热舒适 变风量系统 送风静压 送风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温方式对高温后钢筋混凝土短柱轴压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志伟 霍静思 郭玉荣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02-409,共8页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对有轴压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在升温、降温及冷却作用后的轴压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降温方式对经历不同温度等级的有轴压荷载钢筋混凝土短柱的高温变形特性、高温后轴压承载力、轴压刚度和延性等力学... 采用高温抗压试验炉对有轴压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短柱在升温、降温及冷却作用后的轴压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主要研究降温方式对经历不同温度等级的有轴压荷载钢筋混凝土短柱的高温变形特性、高温后轴压承载力、轴压刚度和延性等力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降温方式下轴压荷载使试件产生明显的残余压缩变形,且对高温后的极限承载力、轴压刚度和延性有显著影响;降温方式显著影响高温后钢筋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其中浇水降温的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力学性能 高温全过程 轴压荷载 降温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骨式钢结构梁柱节点的冲击荷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海涛 张素清 霍静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7-114,共8页
设计采用FEMA标准过焊孔构造的2个削弱型狗骨式全焊连接的钢结构梁柱节点试件,对试件施加落锤冲击荷载来模拟结构的动态倒塌效应,考察狗骨式节点削弱程度对钢框架梁柱节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冲击荷... 设计采用FEMA标准过焊孔构造的2个削弱型狗骨式全焊连接的钢结构梁柱节点试件,对试件施加落锤冲击荷载来模拟结构的动态倒塌效应,考察狗骨式节点削弱程度对钢框架梁柱节点抗冲击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获得节点试件的破坏形态及其冲击荷载和位移时程曲线,分析试件冲击过程动态响应规律以及节点动态转角和耗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节点试件的主要破坏形态是钢梁塑性铰截面上翼缘屈服的面外变形和腹板扭曲变形;2个节点试件均具有良好的抗冲击转动能力,其最大转角均远远超过FEMA350标准抗震设计的转角限值(θ=0.077 rad)要求;削弱型狗骨式全焊连接节点相对普通全焊接节点的耗能能力和延性均明显提高。采用ABAQUS软件建立了狗骨式梁柱节点子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分析狗骨式梁柱节点在冲击作用下内力发展规律可知,狗骨式节点设计有助于构件向悬链线效应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框架梁柱节点 狗骨式 动力性能 延性 有限元 内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系统不同控制方法下的实测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健 程时柏 +3 位作者 陈友明 陈永康 秦建英 周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5-69,共5页
对香港地区某办公建筑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改造,在冬季及夏季分别选取两天,现场分别采用定静压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和改造后的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入输送系数评价节... 对香港地区某办公建筑变风量(VAV)空调系统控制方法进行改造,在冬季及夏季分别选取两天,现场分别采用定静压定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和改造后的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进行测试。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下系统的运行情况。引入输送系数评价节能效果,采用ADPI值评价室内热舒适性。结果表明,采用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后室内热舒适性得到明显提高,且变静压变送风温度控制方法在部分负荷下节能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系统 变静压控制 变送风温度控制 试验测试 节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高温损伤机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金宝 霍静思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9-363,共5页
研究了高温后钙质骨料混凝土(C30)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借助热重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对与钙质骨料混凝土同水灰比和经历相同高温冷却条件处理的硬化水泥浆(HCP)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CP在中低温段(100... 研究了高温后钙质骨料混凝土(C30)残余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借助热重试验、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对与钙质骨料混凝土同水灰比和经历相同高温冷却条件处理的硬化水泥浆(HCP)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HCP在中低温段(100~300℃)的二次水化反应对钙质骨料混凝土在该温度区段的残余抗压强度有很大影响.钙质骨料混凝土高温后残余抗压强度和高温后HCP孔隙率之间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骨料混凝土 高温 残余抗压强度 微观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降温阶段混凝土轴压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霍静思 王志伟 黄国旺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4-57,60,共5页
利用普通压力机和特制高温炉进行了混凝土在高温降温阶段的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混凝土在经历升温、降温和恒温过程中的高温变形特性和经历高温再降温过程中的高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高温变形特性和以往文献规... 利用普通压力机和特制高温炉进行了混凝土在高温降温阶段的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试验测试了混凝土在经历升温、降温和恒温过程中的高温变形特性和经历高温再降温过程中的高温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高温变形特性和以往文献规律相同,降温阶段的抗压强度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上波动范围较小,降温阶段高温抗压强度值基本与其所遭受的最高温度下的抗压强度值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高温降温段 抗压强度 膨胀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345钢材和Ⅱ级对接焊缝动态拉伸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英 霍静思 刘瑞娟 《建筑钢结构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9,共6页
对两种不同厚度的Q345钢材和Ⅱ级对接焊缝连接件分别进行了落锤冲击动态拉伸试验,并与相同规格钢材试件静态拉伸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应变率对钢材和对接焊缝的破坏形态、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及伸长率等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 对两种不同厚度的Q345钢材和Ⅱ级对接焊缝连接件分别进行了落锤冲击动态拉伸试验,并与相同规格钢材试件静态拉伸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应变率对钢材和对接焊缝的破坏形态、屈服强度、极限强度及伸长率等动态拉伸力学性能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钢材在动态拉伸时表现出脆性断裂破坏趋势;对接焊缝连接件的破坏发生在母材区,焊缝保持完整,因此II级及以上对接焊缝试件的强度和延性可视为与母材相同。与静力拉伸试验结果相比,10mm厚钢材的伸长率稍有增大,断面收缩率变化不大;18mm厚钢材的伸长率变化不大,断面收缩率明显减小。随着应变率的增大,两种厚度钢材的屈服强度和极限强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而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有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焊缝 动态拉伸试验 脆性断裂 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 强度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框架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冲击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宁 陈英 霍静思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51-56,共6页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框架节点(全焊节点和栓焊节点)进行了非线性动态响应数值仿真模拟分析,模型合理考虑了螺栓预紧力、接触、非线性大变形及应变率效应等因素。采用该模型模拟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冲击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显示求... 基于有限元软件ABAQUS对钢框架节点(全焊节点和栓焊节点)进行了非线性动态响应数值仿真模拟分析,模型合理考虑了螺栓预紧力、接触、非线性大变形及应变率效应等因素。采用该模型模拟梁柱节点子结构抗冲击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显示求解器可获得较好精度和稳定性,有限元模拟的破坏模态、冲击力和位移时程曲线等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在大变形下过焊孔趾部是节点应力集中最显著的部位,是整个构件破坏的起始点。通过仿真分析,可获得梁柱节点子结构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和内力发展过程,该数值分析方法为深入研究钢结构抗倒塌工作机理并为合理评估其抗倒塌变形和耗能能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有限元 动力性能 延性 应变率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风量空调风系统控制优化与模拟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健 程时柏 +3 位作者 陈友明 陈永康 秦建英 周强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0-104,共5页
提出采用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优化控制方法实现对空气处理机组优化控制的策略。以一栋实际建筑为例,对其变风量空调风系统进行了优化,利用TRNSYS对标准层的风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用于计算变风量系统优化控制前后的风机能耗,用实测数据验... 提出采用送风静压和送风温度优化控制方法实现对空气处理机组优化控制的策略。以一栋实际建筑为例,对其变风量空调风系统进行了优化,利用TRNSYS对标准层的风系统建立了仿真模型,用于计算变风量系统优化控制前后的风机能耗,用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模型的可靠性。以现场采用的优化控制后的送风量和静压设定值作为变风量模型的输入参数,在冬季实验日工况下,标准层优化控制后的节能率模拟结果为19.38%,整个建筑实测节能率为27.88%,表明该优化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少风机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风量空调系统 控制优化 送风温度 节能 变静压 定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性能试验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鸥 王朝阳 霍静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9,共10页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下的黏结性能,制作了25个中心拉拔试件及8个温度场试件,同时制作了标准立方体试块.对钢筋、标准立方体试块及中心拉拔试件分别进行室温(20℃)、100℃、200℃、400℃和600℃加温,完成了高温后钢筋抗拉强度试...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下的黏结性能,制作了25个中心拉拔试件及8个温度场试件,同时制作了标准立方体试块.对钢筋、标准立方体试块及中心拉拔试件分别进行室温(20℃)、100℃、200℃、400℃和600℃加温,完成了高温后钢筋抗拉强度试验、高温下标准立方体试块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温度场试验及中心拉拔试验.根据温度场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简易的高温下中心拉拔试验的方法,阐述不同温度下钢筋强度、混凝土抗拉劈裂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退化规律,并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退化角度分析了高温环境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以割线刚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高温对黏结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筋强度在低于400℃时变化不大,高温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线性下降,且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变化趋势与混凝土抗拉强度衰减趋势相近.以滑移量0.015mm为临界点,黏结刚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呈现两种不同变化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下 抗拉强度 黏结强度 黏结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下角焊缝动态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英 刘瑞娟 霍静思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35,共5页
对焊喉处受拉和受剪两种受力状态的角焊缝连接件进行动态拉伸试验,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受力状态对角焊缝破坏形态、断面角度、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静态力学性能比较发现,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角焊缝受拉和受剪极限强度均明显提高... 对焊喉处受拉和受剪两种受力状态的角焊缝连接件进行动态拉伸试验,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受力状态对角焊缝破坏形态、断面角度、极限强度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静态力学性能比较发现,动态冲击荷载作用下,角焊缝受拉和受剪极限强度均明显提高,即动态应变率效应显著;受拉角焊缝的破坏面角度均为45°,与静力试验结果(90°左右)有显著差异.角焊缝受拉下的应变率效应比受剪时明显,且角焊缝动态极限强度增大系数随应变率的影响规律与以往文献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荷载 动态拉伸 极限强度 应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