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非外交行为与经贸合作互动关系——基于外交事件文本数据的量化研究
1
作者 肖皓 叶新建 +1 位作者 赖明勇 吴卓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 通过手动整理2000-2019年11437条中非外交往来事件文本数据,考虑外交事件类型异质性和衰减特征的累积效应,首次多维动态量化评估中非外交行为,并实证检验中非外交行为与经济合作间的互动关系。结果显示,中非外交经历快速发展期、波动韧性期和逆势上升期三个阶段,从主体、领域与形式上看公共外交、经济外交和政党外交、规则治理外交的贡献度不断上升;中非外交与经贸合作存在动态正反馈的机制,体现出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非洲 经贸合作 外交 新型国际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贸易及福利效应
2
作者 马野青 庄金凤 范子杰 《中国工业经济》 2025年第3期22-40,共19页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构建具备生产率、市场需求、市场进入等多重企业异质性及宏观福利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时考虑中间品与最终品两个市场,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六种区域贸易协定的... 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是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构建具备生产率、市场需求、市场进入等多重企业异质性及宏观福利的一般均衡模型,同时考虑中间品与最终品两个市场,在此基础上量化分析了六种区域贸易协定的宏观贸易及福利效应,并分解为微观层面的中国对外贸易利益,有效解决宏观经济冲击与微观企业贸易表现割裂问题,提供打通宏微观分析的贸易政策评价新范式。研究发现:关税削减对最终品和中间品市场的影响在竞争效应、规模梯度效应、内销损失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投入产出联系会导致关税的供应链传导和两市场协同放大,产生关税溢出效应。六种区域贸易协定下,最终品企业淘汰率和内销损失高于中间品企业,且前者规模梯度效应更明显;贸易利益主要集中在大规模和区域内企业;各协定均正面提升中国居民福利,对贸易摩擦负面效应有缓解效果但无法完全抵消。本文揭示了中间品与最终品关税的作用机制,明确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及新质生产力发展对贸易增长及福利改善的重要性,为优化开放布局、平衡利益分配、培育外贸新动能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异质性企业模型 对外贸易利益 福利效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