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在许多观察性研究中表明,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尽管如此,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和探讨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从...背景:在许多观察性研究中表明,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尽管如此,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和探讨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从GWAS Catalog数据库中获取不同ID号的39种血浆凝血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从开放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IEU Open GWAS)中获取慢性肾脏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ebi-a-GCST003374),其中慢性肾脏病数据集的样本量为117165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量为2179497个。使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来探讨因果关系;同时,使用CochranQ检验来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差异性。通过孟德尔随机化-Egger截距测试来验证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水平多效性。利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是否会受到单一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干扰。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39种血浆凝血因子和慢性肾脏病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总共发现4种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相关。血浆凝血因子(FⅤ)水平(OR=0.922,95%CI:0.875-0.971,P=0.002)、血浆FⅦ水平(OR=0.719,95%CI:0.521-0.991,P=0.044)、血浆FⅩa水平(OR=1.113,95%CI:1.009-1.227,P=0.032)、血浆抗凝血Ⅲ水平(OR=0.849,95%CI:0.739-0.975,P=0.020)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未检测到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2)基于遗传流行病学方法中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凝血因子中血浆FⅦ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水平、血浆FⅤ水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凝血因子中血浆FⅩa水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3)上述结果证实,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潜在因果关系,虽然文章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是国际数据库的欧洲人群,但这些数据分析对中国慢性肾脏病与凝血因子的研究有参考价值,对慢性肾脏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创新的见解,也可为中国相关数据库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包括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等;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相关凝血因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低凝或高凝状态的评估。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健康中青年男性急进短期高原暴露(fast-advancing short-term high altitude exposure,FSHAE)前后机体的肝功能、血细胞、肺功能等主要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FSHAE对肝脏、血细胞、肺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纳入健康中青...目的观察健康中青年男性急进短期高原暴露(fast-advancing short-term high altitude exposure,FSHAE)前后机体的肝功能、血细胞、肺功能等主要相关指标的变化,并探讨FSHAE对肝脏、血细胞、肺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纳入健康中青年志愿者男性48名,在进驻高原前1d(海拔100m)、FSHAE 15d(海拔3000m)采集研究对象的生理指标并检测肝功能、血细胞、肺功能相关指标。比较FSHAE前后各系统相关参数的差异。结果与进驻高原前比较,中青年男性FSHAE15d后生理参数指标:心率明显增快、呼吸频率增加、收缩压升高、平均动脉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舒张压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均升高、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均升高,总蛋白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相关指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血红蛋白量、平均血红蛋白浓度、血红蛋白均升高,血小板计数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白细胞计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相关指标:用力肺活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下降、一秒用力呼气率升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中青年男性FSHAE可导致机体出现氧化应激,可发生急性低氧性多系统性损伤,与此同时机体各系统出现缺氧适应性调节,各器官发生自我代偿修复,且各系统间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的可能。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在许多观察性研究中表明,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密切相关。尽管如此,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尚未完全揭示清楚。目的:采用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方法评估和探讨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方法:从GWAS Catalog数据库中获取不同ID号的39种血浆凝血因子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从开放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数据库(IEU Open GWAS)中获取慢性肾脏病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数据(ebi-a-GCST003374),其中慢性肾脏病数据集的样本量为117165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数量为2179497个。使用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和简单模式法来探讨因果关系;同时,使用CochranQ检验来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差异性。通过孟德尔随机化-Egger截距测试来验证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水平多效性。利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以确定孟德尔随机化结果是否会受到单一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干扰。结果与结论:(1)通过对39种血浆凝血因子和慢性肾脏病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总共发现4种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相关。血浆凝血因子(FⅤ)水平(OR=0.922,95%CI:0.875-0.971,P=0.002)、血浆FⅦ水平(OR=0.719,95%CI:0.521-0.991,P=0.044)、血浆FⅩa水平(OR=1.113,95%CI:1.009-1.227,P=0.032)、血浆抗凝血Ⅲ水平(OR=0.849,95%CI:0.739-0.975,P=0.020)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未检测到水平多效性和异质性。(2)基于遗传流行病学方法中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凝血因子中血浆FⅦ水平、血浆抗凝血酶Ⅲ水平、血浆FⅤ水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凝血因子中血浆FⅩa水平是慢性肾脏病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3)上述结果证实,血浆凝血因子与慢性肾脏病之间存在显著的潜在因果关系,虽然文章的数据分析研究的是国际数据库的欧洲人群,但这些数据分析对中国慢性肾脏病与凝血因子的研究有参考价值,对慢性肾脏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了创新的见解,也可为中国相关数据库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包括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库等;未来研究可以重点关注相关凝血因子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低凝或高凝状态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