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9
1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6 位作者 朱昕 王育坚 李典军 徐佳娈 吴小丽 姚敏 杨蕊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26-35,共10页
基于湖南省2017年省级以上公益林资源面积数据,采用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生态数据、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为依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 基于湖南省2017年省级以上公益林资源面积数据,采用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生态数据、以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公共数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为依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测算评估。结果表明,2019年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为涵养水源193.99亿m 3·a-1、固土2.24亿t·a-1、保肥655.56万t·a-1、固碳992.09万t·a-1、释氧2386.94万t·a-1、林木积累营养物质14.51万t·a-1、提供空气负离子4842.64×1022个·a-1、吸收污染物89.46万t·a-1、滞尘1484.85万t·a-1;价值量总计5165.79亿元·a-1,涵养水源价值最大,达2589.82亿元·a-1、占总价值量50.13%;其次是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815.61亿元·a-1、占总价值量的15.79%;森林游憩排第三,为725.82亿元·a-1、占总价值量的14.05%;森林防护价值最小,仅为3.63亿元·a-1、占总价值量的0.07%;不同市(州)单位面积价值量在9.38万~11.68万元·hm-2之间,张家界市的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强,衡阳市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最弱,二者相差2.30万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5
2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6 位作者 曹玉玲 王育坚 吴小丽 王景弟 周小玲 熊德福 朱昕 《湖南林业科技》 2019年第4期49-58,73,共11页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 为了更好的制定关于加强慈利县公益林保护、对公益林的提质改造以及公益林保障体系建设等相关决策,并提供基础数据与技术参考,本研究以慈利县公益林为研究对象,运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评价慈利县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慈利县的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384895.407万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01330.400万元·a^-1)>固碳释氧(112347.871万元·a^-1)>净化大气环境(42975.974万元·a^-11)>保育土壤(34339.778万元·a^-1)>林木营养积累(4860.117万元·a^-1),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占总价值量的49.30%,在不同乡镇中,江垭镇、零阳镇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体高于其他乡镇,青龙湾林场最低。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马尾松、杉木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高于其他优势树种组,桉树最低,楝树次之。慈利县各镇(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为780749.547万元·a^-1,是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8.67倍,表明在改善生态环境、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考虑大力营造混交林,尤其是营造以阔叶树为主的混交林,从而提高慈利县公益林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连清 慈利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12 位作者 黎蕾 牛艳东 徐佳娈 吴小丽 姚敏 王勇 张之浩 陈波 陈利 杨海军 颜贝 吴周旭 王安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6期50-56,共7页
为推动生态绿心地区生态效益科学量化补偿,提高林业在绿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及周边森林生态站以及辅助观测点的监测结果,采用生态连清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生态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 为推动生态绿心地区生态效益科学量化补偿,提高林业在绿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基于长株潭城市群及周边森林生态站以及辅助观测点的监测结果,采用生态连清与遥感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生态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为依据,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选取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林木养分等6项功能20个指标,对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2020年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为:涵养水源总物质量为1.01亿m^(3)·a^(-1);森林固土总物质量为59.29万t·a^(-1);减少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流失量分别为928.64 t·a^(-1)、368.12 t·a^(-1)、7671.60 t·a^(-1)和14981.80 t·a^(-1);固碳总物质量为9.29万t·a^(-1),释氧总物质量为18.83万t·a^(-1);林木氮、磷、钾固持量分别为878.26 t·a^(-1)、91.98 t·a^(-1)和381.69 t·a^(-1);提供负离子总物质量为40.64×1022个·a^(-1),吸收污染物总物质量为5995.80 t·a^(-1),滞尘总物质量为722927.90 t·a^(-1)。绿心地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总计18.39亿元·a^(-1),在6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贡献之中,其从大到小的顺序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育、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保育土壤和林木养分固持。6项森林生态功能的价值量和所占比率分别为:涵养水源7.00亿元·a^(-1),38.08%;生物多样性保育:5.98亿元·a^(-1),32.51%;净化大气环境:2.38亿元·a^(-1),12.93%;固碳释氧:1.91亿元·a^(-1),10.37%;保育土壤:0.94亿元·a^(-1),5.13%;林木养分固持0.18亿元·a^(-1),0.99%。各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所占总价值量的比例,能够充分体现出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以及森林资源结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株潭城市群 森林生态系统 服务功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关键驱动力因子甄别
4
作者 马丰丰 邓楠 +4 位作者 黄勇 王育坚 田育新 宋庆安 吴小丽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7,共7页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驱动力分析对于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规律和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9年度湖南省公益林六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结果,分析了湖南省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公益林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与...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量驱动力分析对于揭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规律和成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19年度湖南省公益林六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评估结果,分析了湖南省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公益林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与自然气候要素的相关性,并以此为基础,选取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共计14项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驱动力指标,深入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政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是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主要驱动力,社会经济因素是次要驱动力;最干燥季降水量、最热季降水量是自然环境因素中的主要驱动力因子,公益林面积、中央财政补偿资金是政策因素中的主要驱动力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 驱动力因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被引量:5
5
作者 龙维 王育坚 +1 位作者 王景弟 罗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39-48,共10页
研究以慈利县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利用慈利县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监测的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对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 研究以慈利县重点公益林为研究对象,基于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利用慈利县2013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以及湖南慈利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监测的数据以及研究成果,对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按大小排序为涵养水源(23.70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护(12.36亿元/a)>固碳释氧(6.68亿元/a)>净化大气环境(2.46亿元/a>保育土壤(2.07亿元/a)>林木营养积累(0.30亿元/a),涵养水源功能是森林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其价值量约占总价值量的50%。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分,栎类、灌木林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量相比于其他树种组较大,而针叶类树种虽然面积相对来说较小,但是它们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并不低,可以考虑将部分阔叶林分改造为针阔混交林,以提升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价值。慈利县重点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47.57亿元/a,相当于当年慈利县财政总收入9.01亿元的5.28倍,表明公益林在改良生态环境、维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公益林 生态服务功能 生态连清 慈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年元 田育新 +6 位作者 刘博 张鹏 钟少伟 李典军 宋庆安 陈晨甜 龚发武 《湖南林业科技》 2021年第4期68-78,共11页
科学评价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充分展示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与2019年面上固定样地调查成果,通过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其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 科学评价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于充分展示公益林保护工程建设成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与2019年面上固定样地调查成果,通过分布式测算方法,对其公益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湘西自治州公益林质量处于湖南省中等水平,以永顺县最高、泸溪县最低;其物质量各项指标均占全省总物质量的1/10;总价值量为510.4339亿元·a^(-1),主要以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功能为主,三者之和约占总价值量的80%。对于各县(市)公益林,总价值量以永顺县、龙山县、保靖县排名前三,单位面积价值量以凤凰县最高,吉首市最低;对于不同起源公益林,总价值量为天然林高于人工林;单位面积价值量除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均表现为人工林高于天然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物质量 价值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
7
作者 徐佳娈 田育新 +5 位作者 薛萍 肖亚琴 吴峰 姚敏 周杰平 周根苗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87-96,共10页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 以湖南省216个国有林场为例,基于2022年的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参照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了计算和分析。2022年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评价结果为:支持服务包括保育土壤固土33537703.03t,保肥1063578.00t,林分养分固持22144.76t;调节服务包括涵养水源调节水量255780.73万m^(3)、净化水质255780.73万m^(3),固碳释氧固碳1822771.55t、释氧4171342.57t,净化大气环境提供负离子696.99×10^(22)个、吸收气体污染物125307.85t、滞尘2191475.84t。通过对比分析可知,生态价值中的涵养水源、森林康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占据主导地位。国有林场森林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单位面积总价值量处于“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9个,“较高”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27个,“中”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107个,“较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69个,“低”等级的国有林场共有4个。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监测评价为促进湖南国有林场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决策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国有林场森林质量监测评价
8
作者 徐佳娈 田育新 +4 位作者 薛萍 肖亚琴 吴峰 周杰平 李典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6期66-70,共5页
湖南省国有林场是湖南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产地、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采用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生物量两个指标对湖南省国有林场的森林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有国有林场216个,2022年... 湖南省国有林场是湖南省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优质生态产品的重要产地、生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采用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单位面积生物量两个指标对湖南省国有林场的森林质量进行了监测评价,结果显示:湖南省有国有林场216个,2022年林地总面积715020.0157 hm 2,森林总蓄积量78732331.6 m^(3)、单位面积蓄积量为110.11 m^(3)·hm^(-2),国有林场森林单位面积蓄积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按等差系列划分5个等级,其中“高”等级65个,“较高”等级92个,“中”等级45个,“较低”等级11个,“低”等级3个;森林总生物量64719565.39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90.51 t·hm^(-2),国有林场森林单位面积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按等差系列划分5个等级,其中“高”等级50个,“较高”等级93个,“中”等级52个,“较低”等级14个,“低”等级7个。2022年国有林场各优势树种(组)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的为杉木(156.73 m^(3)·hm^(-2))、最低的为灌木组(2.13 m^(3)·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林场 森林质量 监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主要经济林树种滞留PM2.5等颗粒污染物能力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4 位作者 李锡泉 周小玲 曾掌权 陈建华 韩云娟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以湖南省7种常见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单位叶面积上对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为揭示湖南省主要经济林树种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污染物能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吸附PM2.5的量各不相同,主要受其叶... 以湖南省7种常见经济林树种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单位叶面积上对空气中PM2.5等颗粒物的滞留量,为揭示湖南省主要经济林树种降低空气中PM2.5等颗粒污染物能力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树种单位叶面积吸附PM2.5的量各不相同,主要受其叶表微结构、枝叶密集度、叶质地、叶面倾角等因素的影响。各树种单位叶面积吸附PM2.5量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板栗(0.144μg/cm^2)、柑橘(0.038μg/cm^2)、油茶(0.034μg/cm^2)、花椒(0.03μg/cm^2)、枣(0.029μg/cm^2)、杜仲(0.023μg/cm^2)、光皮树(0.019μg/cm^2)。各树种单位叶面积吸附TSP、PM1、PM10量大小排序规律基本相同。板栗单位叶面积吸附TSP、PM1、PM10量最大,分别达到1.088、0.04、0.47μg/cm^2,光皮树单位叶面积吸附的TSP、PM1、PM10量最小,分别为0.119、0.006、0.048μg/cm^2。就叶习性而言,单位叶面积吸附的TSP、PM1、PM10、PM2.5量表现为常绿树种大于落叶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树种 PM2.5 颗粒污染物 叶面积 滞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毛竹林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曾掌权 田育新 +6 位作者 戴成栋 彭湃 孟勇 黄峥嵘 叶初建 马丰丰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6期56-59,共4页
为准确测算湖南省毛竹碳汇林的固碳能力,促进湖南省毛竹碳汇林业的均衡稳定发展,在湖南省毛竹主产区设置标准样地,并根据胸径、龄阶实测258株毛竹的生物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毛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及其各器官生物量的一元(以胸径为自变... 为准确测算湖南省毛竹碳汇林的固碳能力,促进湖南省毛竹碳汇林业的均衡稳定发展,在湖南省毛竹主产区设置标准样地,并根据胸径、龄阶实测258株毛竹的生物量,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毛竹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及其各器官生物量的一元(以胸径为自变量)、二元(以胸径和龄阶为自变量)模型。通过模型评价与检验,各模型均符合适用精度,具有适宜的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模型 毛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低产林养分需求和时间配置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罗佳 周小玲 +4 位作者 田育新 宋庆安 陈永忠 陈隆升 牛艳东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45-1953,共9页
以常宁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茶低产林树体各器官及土壤养分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茶低产林树体在不同生长期需求的大量元素均为全N、Ca和全K最多,而需求的Mg和全P最少;需求的微量元素均为Mn和Fe最多,Cu和Cd最少;春梢期供... 以常宁油茶低产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油茶低产林树体各器官及土壤养分时间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茶低产林树体在不同生长期需求的大量元素均为全N、Ca和全K最多,而需求的Mg和全P最少;需求的微量元素均为Mn和Fe最多,Cu和Cd最少;春梢期供应的土壤养分元素是速效N和Mg,夏梢期主要供应的土壤元素是速效K、全N、全P、Fe和有机质,果实成熟期主要供应的土壤养分元素是全K,开花期主要供应的土壤元素是速效P和Ca;不同时间油茶低产林养分需求为春梢期(28.36%)>夏梢期(26.17%)>果实成熟期(22.75%)>开花期(22.73%);土壤养分供应为夏梢期(2999.83±87.04 mg/kg)>果实成熟期(2703.93±292.26 mg/kg)>开花期(2554.60±508.84 mg/kg)>春梢期(2385.88±199.62 mg/kg);油茶低产林在不同生长期需要的养分和土壤供应的养分并不一一对应。研究结果可为油茶低产林的施肥时间配置和养分时间变化提供科学依据,在春梢期多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宁 油茶低产林 养分需求 时间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造林模式水源涵养功能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5 位作者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陈艺 何先进 姚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5,共7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以平江县3种不同造林模式(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模式M2与珍贵树种模式M3)为研究对象,对3种不同模式森林涵养水源功能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监测期间,各林分之间灌草层持水量差异不明显,灌草层持水量最大的模式是M3,灌草层持水量达3.514 mm,最小的是M1,灌草层持水量3.43 mm,两者相差0.084 mm。(2)造林模式各林分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显著,由大到小排序M3(14 mm)>M2(8.4 mm)>M1(6.65 mm)。枯落物持水量最大的造林模式是M3,枯落物层持水量达14 mm,最小的是M1,枯落物持水量6.65mm。(3)造林模式林地的贮水能力M3与M1、M2之间差异显著,M1与M2之间差异不大。造林模式林地与对照CK1之间,除了M3差异较大之外,其它差异不大,其大小排序为:珍贵阔叶M3(20.740 mm)>针叶+珍贵阔叶M2(17.280 mm)>针叶+一般阔叶M1(16.170 mm)。(4)各林分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为M3(992.042mm)>M2(821.091 mm)>M1(792.621 mm)>CK1(668.990 mm)。M3树种组成丰富、林下灌草盖度相对较高、枯落物储量多,水源涵养能力最高,达到992.042 mm,约占年降雨量的75%。各造林模式采取全垦整地造林方式,地被物显著减少,裸露地明显增加,破坏了灌草层和枯落物层结构和功能,严重降低了灌草层、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能力,水源涵养总能力均不高,M1水源涵养能力最差,仅为792.621 mm,造林各模式水源涵养能力强于对照。本研究旨在定量分析不同造林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为不同造林模式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功能 造林模式 平江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2 位作者 周小玲 曾掌权 姚敏 《生态科学》 CSCD 2019年第5期145-150,共6页
对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降雨量达到1971.80 mm,降雨次数为83次。不同植被类型杜仲林、枫樟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89.75 mm、358.78 mm和351.46 mm,林... 对女儿寨小流域3种植被类型林冠层林冠层对降水再分配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内降雨量达到1971.80 mm,降雨次数为83次。不同植被类型杜仲林、枫樟混交林和马尾松林的林冠截留量分别为289.75 mm、358.78 mm和351.46 mm,林冠截留率分别为14.69%、18.19%和18.79%。随着降雨量增大,不同植被类型的林冠截留量也增大,二者呈正相关关系。混交林的穿透雨量和林冠截留量大于纯林,而纯林的树干茎流量大于混交林;不同植被类型林冠层对降雨的分配表现为穿透雨最多,其次是林冠截留,树干茎流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降雨再分配 林冠层 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退化天然林空间结构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丰丰 宋庆安 +5 位作者 张弓乔 邓楠 田育新 田菲 邓成 成其书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26,共11页
【目的】天然林生态功能退化可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结构决定功能,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对于修复林分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最近4株相邻木空间关系的空间结构调整方法,运用经营迫切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结构、年龄结构、林分组... 【目的】天然林生态功能退化可导致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结构决定功能,调整林分空间结构对于修复林分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最近4株相邻木空间关系的空间结构调整方法,运用经营迫切性评价方法,从空间结构、年龄结构、林分组成、林分密度、林分长势、顶极种竞争、林分更新和林木健康8个方面对湖南省退化天然林的典型林分类型进行评价,并确定其经营方向和制定经营措施。【结果】马尾松天然纯林和混交林均呈随机分布,栎类次生林呈团状分布;马尾松天然纯林和混交林垂直结构均为多层,栎类次生林为复层;马尾松天然混交林的混交度最高,处于中度混交向强度混交过渡的状态,马尾松天然纯林次之,处于弱度混交向中度混交过渡的状态,栎类次生林混交度最低,处于弱度混交状态;3种退化天然林型林木大小分化不明显,但均十分密集;马尾松天然纯林、天然混交林、栎类次生林的经营迫切性指数分别为0.54、0.36、0.26;根据林分经营迫切性等级,马尾松天然纯林只有林分更新这1个指标不符合标准,可以经营;马尾松天然混交林有3个指标不符合标准,分别为林分密度、顶极种竞争和林分更新,需要经营;栎类次生林有4个指标不符合标准,分别为空间结构、林分组成、顶极种竞争、林分更新,十分需要经营。【结论】本研究可为湖南省退化天然林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天然林 空间结构特征 经营迫切性评价 典型林分类型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兴市不同森林恢复与发展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初探 被引量:6
15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5 位作者 周小玲 邓鹰鸿 曾掌权 陈建华 何先进 韩云娟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3期16-24,2,共9页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系统地研究了资兴市为恢复雪灾受损森林资源构建的不同森林经营模式水源涵养功能,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森林恢复与发展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 采用野外调查与长期定位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整体系统地研究了资兴市为恢复雪灾受损森林资源构建的不同森林经营模式水源涵养功能,旨在定量分析不同森林恢复与发展模式水源涵养功能大小,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各林分不同雨强条件下林冠层截留量各不相同,差异明显,最大的是M8,达54.8 mm,最小的是M6,仅48.59 mm;各林分灌草层持水量存在差异,M6(3.168 mm)最大;枯落物层持水量差异明显,M8(31.838 mm)最大,M6(23.13 mm)最小;林地土壤贮水能力M8与M6、M7之间差异显著,M6与M7之间差异不大。各林分水源涵养总能力大小为M8(1 123.624 mm)>CK8(1 068.543 mm)>M7(1 047.623 mm)>CK7(1 039.983 mm)>M6(1 001.815 mm)>CK6(965.779mm),以M8水源涵养能力最大,达到1 123.624 mm,约占年降雨量的84%,各模式林分引用了适生树种,具有完整的林冠层、灌草层和枯落物层,形成了多功能复层混交林,改变了林分对降雨的再分配,水源涵养总能力较强。各模式水源涵养能力略强于对照,但由于项目执行时间不长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功能 不同森林恢复与发展模式 资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建群种生物量模型构建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佳 戴成栋 +5 位作者 田育新 彭湃 马丰丰 曾掌权 周小玲 张珉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12-16,21,共6页
根据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类型,充分利用"八五"-"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成果,同时开展补充调查,以项目林28个主要建群种为研究对象,依据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386个固定样地,按径阶组分... 根据湖南碳汇项目林主要类型,充分利用"八五"-"十二五"期间课题组自有成果,同时开展补充调查,以项目林28个主要建群种为研究对象,依据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386个固定样地,按径阶组分不同的树高级选取目标径阶标准样木2 139株,实测标准木生物量,利用11种形式的生物量模型分别对各树种单株生物量进行拟合,得出拟合效果最优的单株生物量模型,通过评价与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模型 构建 碳汇项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数量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佳娈 田育新 +4 位作者 王育坚 瞿跃辉 李典军 陈利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36-46,共11页
根据湖南省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数据库,分析了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数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公益林保护率在国土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湖南省14个市(州)国土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2个市(州)、较高等级的有2个市(州... 根据湖南省2017年公益林完善落界成果数据库,分析了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数量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公益林保护率在国土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湖南省14个市(州)国土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2个市(州)、较高等级的有2个市(州)、中等级的有7个市(州)、较低等级的有2个市(州)、低等级的有1个市(州);122个县(市、区)国土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1个县(市、区)、较高等级的有6个县(市、区)、较低等级的有58个(市、区)、低等级的有52县(市、区)、无等级的有4个县(市、区);流域国土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1个流域、中等级的有5个流域、低等级的有1个流域。公益林保护率在森林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湖南省14个市(州)森林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3个市(州)、较高等级的有4个市(州)、中等级的有3个市(州)、较低等级的有2个市(州)、低等级的有2个市(州),122个县(市、区)森林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3个县(市、区)、较高等级的有8个县(市、区)、中等级的有40个县(市、区)、较低等级有49个县(市、区)、低等级的有18个县(市、区)、无等级的有4个县(市、区)。流域森林空间公益林保护率中处于高等级的有2个流域、中等级的有4个流域、低等级的有1个流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空间分布格局 保护率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省级以上公益林质量监测结果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典军 田育新 +3 位作者 朱昕 王育坚 周满 罗佳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6-25,共10页
为全面评估湖南省公益林质量,完善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监测体系,在公益林生态连清数据库、资源连清数据库和社会公共数据集以及湖南省10个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等间距布设公益林长期面上固定样地683... 为全面评估湖南省公益林质量,完善湖南省公益林生态监测体系,在公益林生态连清数据库、资源连清数据库和社会公共数据集以及湖南省10个生态定位观测研究站的数据基础上,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照等间距布设公益林长期面上固定样地683块。对样地进行现场调查,采集样地的林分郁闭度、平均年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等数据,采取分级测算统计公益林数量与质量。结果显示:湖南省公益林活立木蓄积量为380025409.4 m 3、单位面积蓄积量为76.85 m 3·hm-2,湖南省公益林生物量为310171800.72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62.72 t·hm-2。湖南省14个市(州)、122个县(市、区)的公益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在空间上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有长沙市、湘潭市、邵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娄底市等8个市以及57个县(市、区)的公益林平均单位面积蓄积量、生物量均高于湖南省平均水平。研究结果将为各级政府与行业主管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 质量 监测结果 分布格局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3 位作者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姚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均以叶为主要积累凋落物方式,其次是枝条,碎屑最小,而坡耕地有别于各森林植被类型,坡耕地碎屑排第三,最小的是落果... 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均以叶为主要积累凋落物方式,其次是枝条,碎屑最小,而坡耕地有别于各森林植被类型,坡耕地碎屑排第三,最小的是落果积累的方式。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总厚度以枫樟混交林最大,坡耕地的最小;枯落物总储量马尾松林最大,为18. 75 t·hm^(-2);其次是枫樟混交林,为13. 59 t·hm^(-2);坡耕地的最小,仅为5. 81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均表现为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坡耕地。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在5. 59~21. 05 t·hm^(-2)之间,枫樟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最大,为21. 05 t·hm^(-2),其次为杜仲林、马尾松林,坡耕地的最大持水量最小,为5. 59 t·hm^(-2)。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均值表现为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坡耕地;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中半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249. 07%)>马尾松林(234. 29%)>枫樟混交林(203. 27%)>坡耕地(195. 92%),未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301. 10%)>枫樟混交林(268. 01%>马尾松林(192. 56%)>坡耕地(102. 94%);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220. 64%)>未分解层(216. 15%),说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大于未分解层。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对数关系(R>0. 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枯落物 持水特性 湘西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地表径流与土壤贮水能力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掌权 田育新 +5 位作者 邓鹰鸿 罗佳 牛艳东 吴子剑 杨蕊 罗萍 《湖南林业科技》 2016年第4期81-85,共5页
于湖南省平江县选取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M2)、珍贵阔叶树种(M3)等3种重建造林模式;于湖南省资兴市选取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M6)、竹、乔混合经营(M7)、人工促进天然... 于湖南省平江县选取针叶树种+一般阔叶树种混交林(M1)、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M2)、珍贵阔叶树种(M3)等3种重建造林模式;于湖南省资兴市选取针叶树种+珍贵阔叶树种混交林(M6)、竹、乔混合经营(M7)、人工促进天然更新(M8)等3种恢复培育模式作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研究不同模式径流产生特征与土壤持水能力。结果表明:造林模式M1、M2与M3的年地表径流量相差不大,其排序为CK1(73.07 mm)>M3(66.47 mm)>M2(62.51 mm)>M1(61.74 mm)。培育模式M7、M6、M8的年径流量相差不大,排序为为M7(22.76 mm)>M6(21.88 mm)>M8(20.16 mm)。造林模式在30~40 mm和≥50 mm降雨区间产流量较多,占全年径流的25.89%~30.42%。造林模式20~30 mm和≥50 mm降雨区间产流量较多,占全年径流的27.83%~35.09%。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模式下产生径流量较对照小,说明森林植被重建和恢复有利于降低林地地表径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林模式 培育模式 地表径流 森林经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