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营养条件改变逆转MRS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童明华 刘琼 +7 位作者 王敏 梁日初 胡敏 郑荣 徐霞 董政 丁海榕 彭凤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29-1031,共3页
目的改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营养条件,连续传代诱导,使MRS诱变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方法将临床分离并经确定为MRS的菌株接种于不同营养条件环境中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定期做药敏试验,观察MRS的表型变化及生化反应有无改... 目的改变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的营养条件,连续传代诱导,使MRS诱变为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方法将临床分离并经确定为MRS的菌株接种于不同营养条件环境中进行连续传代培养,定期做药敏试验,观察MRS的表型变化及生化反应有无改变。同时采用PCR法检测原菌株及通过传代诱导其脱耐诱变菌株mecA基因的携带情况并测序比对。结果 53株MRS经过不同次传代,有6株菌脱耐诱变为MSS。这6株菌在未进行诱导前检测均含有mecA基因,诱导后有2株菌未检测到mecA基因,其他4株菌mecA基因条带显示极弱。结论临床分离的MRS能通过不同营养条件的传代培养诱变脱耐转为MSS,MRS的mecA基因能随生长环境改变丢失或表达下降,MRS与其脱耐菌株在基因组学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 营养条件改变 MECA基因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患者腮腺脓肿穿刺液中分离出都柏林沙门菌1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霞 童明华 +1 位作者 蔡华 梁日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1年第16期2041-2042,共2页
都柏林沙门菌是沙门菌属D群中的一个生物型,为肠道致病菌,主要引起人胃肠道疾病[1]。最近,作者从1例患者的腮腺脓肿中分离到1株都柏林沙门菌,报道如下。
关键词 都柏林沙门菌 腮腺脓肿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生殖道B群链球菌培养筛查方法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徐霞 董政 +2 位作者 龙凤 童明华 梁日初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方法。【方法】取120例孕妇阴道分泌物,分别接种到血琼脂、显色琼脂培养基、普通增菌液和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比较GBS阳性筛检率和检出时间。【结果】... 【目的】探讨孕妇生殖道B群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筛查方法。【方法】取120例孕妇阴道分泌物,分别接种到血琼脂、显色琼脂培养基、普通增菌液和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基进行培养,比较GBS阳性筛检率和检出时间。【结果】液体增菌培养(普通增菌液和选择性显色液体)阳性筛检率高于固体培基(血琼脂、显色琼脂培养基)培养,且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最高,达11.67%。显色培养(显色琼脂培养基、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的阳性检出时间快于普通培养(血琼脂、普通增菌液)方法,且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最快,需(39.4±4.3)h。【结论】改进GBS的培养方法(选择性显色液体培养基)可有效提高筛检的阳性率,缩短检出时间,对孕妇GBS感染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女(雌)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微生物学 链球菌 无乳 细菌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方法检测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陈明 沈群 +1 位作者 刘宇 梁日初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7-109,112,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 目的:初步探讨三种方法对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性与定量检测的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TRFIA)测定2013年10月~2014年4月间于湖南旺旺医院就诊及体检的85例低浓度 HBsAg(ELISA法0.6<S/CO≤3.0)标本,三种方法测定低浓度 HBsAg定性结果分为0.6<S/CO≤1.0,0.6<S/CO≤3.0两组采用检出阳性率进行χ2检验;HBsAg定量结果分为0.6<S/CO≤1.0,1.0<S/CO≤2.0,2.0<S/CO≤3.0,0.6<S/CO≤3.0四组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两两比较;HBsAg含量相关性采用相关系数t检验进行两两分析。结果①HBsAg检出阳性率0.6<S/CO≤1.0组 CMIA法(64.0%)和TRFIA法(54.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333,P>0.05),0.6<S/CO≤3.0组 ELISA 法(70.6%)与CMIA法(89.4%)及TRFIA法(87.1%)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12,6.907,P均<0.05),CMIA法和TR-FIA法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0.227,P>0.05)。HBsAg检出阳性率 CMIA>TRFIA>ELISA。②HBsAg含量测定0.6<S/CO≤1.0,1.0<S/CO≤2.0,2.0<S/CO≤3.0三组除在2.0<S/CO≤3.0组 ELISA法与 CMIA法之间,ELISA法与TRFIA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1.743~3.671,P均<0.05),0.6<S/CO≤3.0组三种方法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53,2.766,4.459,P均<0.05),总体含量CMIA>TRFIA>ELISA。③三种方法测定HBsAg含量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t值分别为2.928,2.939,60.915,P均<0.05),其中 CMIA法与 TRFIA法之间相关性最好(r=0.989)。结论低浓度 HBsAg检测应首选 CMIA法,TRFIA法次之。对于 ELISA法检测低浓度 HBsAg标本应向临床建议用CMIA法或TRFIA法复查,避免漏检;并且不建议临床对不同方法测定定量或半定量结果间进行横向比较,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乙肝表面抗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血清指标联合分析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董政 梁日初 李海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9期2628-262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多指标联合分析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酶法、选择性抑制法,对153例CHD患者(CHO组)及3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目的探讨血清多指标联合分析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比浊法、酶法、选择性抑制法,对153例CHD患者(CHO组)及35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A1、ApoB、脂蛋白a(Lpa)、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进行分析测定。结果稳定型心绞痛(SAP)组除TC、HDL-C、ApoA1、ApoB、UA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除HDL-C、ApoA1、UA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除HDL-C外,其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项血清学指标联合分析,对CHD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临床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载脂蛋白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超微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徐霞 黄生鹏 +3 位作者 徐克前 黄建军 梁日初 宋惠萍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9期1633-1635,1639,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0只5月龄SD雌鼠随机分成三组:构建对照组、去势(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三组动物模型。第13周处死大鼠,快速取左心尖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或2.5%戊二醛固定液... 【目的】研究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50只5月龄SD雌鼠随机分成三组:构建对照组、去势(去卵巢)和雌激素替代三组动物模型。第13周处死大鼠,快速取左心尖组织,置于4%多聚甲醛或2.5%戊二醛固定液中固定,分别行石蜡和超薄切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结构。【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对照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呈梭形,肌纤维排列整齐;去势组大鼠与雌激素替代组大鼠心肌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似,无明显改变;电子显微镜下:去势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水肿,肌原纤维走向不规则,结构紊乱,部分肌丝甚至局部溶解;线粒体高度肿胀、空泡变。雌激素替代组大鼠左心室心肌细胞肌原纤维较去势组排列整齐,除少部分线粒体肿胀外,大部分正常,有的区域肌原纤维结构完整,排列整齐,且线粒体正常,与对照组结构无明显差别。【结论】从形态学上阐明长期雌激素缺乏能导致心肌亚细胞结构紊乱,雌激素替代能阻止心肌结构的破坏。雌激素在维持心肌亚细胞结构的完整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超微结构 雌激素替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5561例儿童静脉全血5种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明 沈群 梁日初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41-144,共4页
目的 了解目前长沙地区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Cu,Zn,Fe)和常量元素(Ca,Mg)等5种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11年1月~11月期间于湖南旺旺医院体检的0~18岁儿童5 561例... 目的 了解目前长沙地区儿童静脉全血微量元素(Cu,Zn,Fe)和常量元素(Ca,Mg)等5种元素含量情况,为儿童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11年1月~11月期间于湖南旺旺医院体检的0~18岁儿童5 561例静脉全血的Cu,Zn,Ca,Mg和Fe 5种元素进行检测.按年龄分为0~1岁,1~2岁,2~3岁,3~4岁,4~5岁,5~11岁和11~18岁7个年龄组,每组按性别又分为男、女2组,对不同年龄段间元素含量差异分析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对不同性别间元素含量差异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不同年龄组之间Cu,Zn,Ca,Mg和Fe含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202,920.508,203.255,5.02,121.304,P均<0.01).对各年龄组之间5种元素含量两两比较显示Zn在不同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2.41~62.32,P均<0.05),Cu,Ca,Mg和Fe在部分年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2.08~28.45,P<0.05).从含量分布看,Cu和Ca含量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Zn和Fe含量呈上升趋势,Mg含量较稳定.在性别上,Cu在1~2岁组,3~4岁组和5~11岁组不同性别儿童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2,2.43,2.31,P均<0.05).Mg在3~4岁组和11~18岁组不同性别儿童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34,4.44,P均<0.01).11~18岁组不同性别儿童间Ca和Fe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4,5.58,P均<0.05).Zn含量在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长沙地区儿童Cu,Zn,Ca,Mg和Fe 5种元素总缺乏率分别为1.31%,51.65%,19.89%,0.07%,12.86%.不同年龄组儿童Zn,Fe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Ca缺乏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结论 不同年龄组儿童5种元素含量不同,含量缺乏随年龄增长有不同变化,提示应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给予有针对性的营养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 静脉全血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早中晚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及参考区间在两种检测系统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海峰 梁日初 刘庆元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480-1481,共2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制定正常妊娠早中晚期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Centaur?XP与雅培i2000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分别检测145例妊娠早期、160例妊娠中期、13...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可比性,制定正常妊娠早中晚期FT4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西门子Centaur?XP与雅培i2000化学发光检测系统分别检测145例妊娠早期、160例妊娠中期、139例妊娠晚期妇女FT4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系数均大于0.90。相同检测系统组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妊娠期FT4参考区间在西门子Centaur?XP检测系统分别为:妊娠早期(1.02~1.58ng/dL)、妊娠中期(0.95~1.34ng/dL)、妊娠晚期(0.87~1.23ng/dL);在雅培i2000检测系统分别为:妊娠早期(0.82~1.30ng/dL)、妊娠中期(0.79~1.10ng/dL)、妊娠晚期(0.67~0.93ng/dL)。结论正常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逐渐下降,妊娠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不具有可比性,分别确定妊娠期早中晚期FT4水平在不同检测系统的参考区间对临床诊治妊娠期甲状腺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游离甲状腺素 妊娠 检测系统 参考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法联合前列腺相关特异抗原检测在前列腺增生中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海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期97-98,共2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联合前列腺相关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增生(BPH)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6例BPH患者、100例健康男性血清中F-PSA、T-PSA及/T-PSA比值。结果 BPH组T-PSA、F-PSA均明...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联合前列腺相关特异性抗原(PSA)检测对前列腺增生(BPH)的早期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106例BPH患者、100例健康男性血清中F-PSA、T-PSA及/T-PSA比值。结果 BPH组T-PSA、F-PS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PSA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PSA在4.0~10μg/L时,以F/T-PSA<0.15为诊断界限,具有较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论化学发光法检测P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BPH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化学发光法 前列腺相关特异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18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湖南旺旺医院2012—2016年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815株,经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2012—2016年共分离出815株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方法选取湖南旺旺医院2012—2016年送检的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815株,经菌株鉴定与药敏试验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结果2012—2016年共分离出815株铜绿假单胞菌,占分离细菌株的9.1%,其中640株来源于痰液,占78.5%。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耐药率高于2012年(P<0.05)。其中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的耐药率2012年为8.3%,2016年增至19.8%。2016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低于2012年(P<0.05)。多重耐药菌株从2012年的6.6%增加至2016年的10.4%,泛耐药菌株从2012年1.6%增加至2016年的4.2%。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易产生多药耐药菌株和泛耐药株,建议加强对其耐药性监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加强预防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多药耐药株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患者坏死皮肤组织中分离出斯氏假单胞菌1例
11
作者 董政 童明华 梁日初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2年第9期1139-1139,共1页
斯氏假单胞菌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分布于水及土壤中,可引起原发性和继发性感染。最近,作者从1例患者的坏死皮肤组织中分离到1株斯氏假单胞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男,24岁。因车祸致伤,全身多处疼痛,流血近2h入院。
关键词 斯氏假单胞菌 坏死皮肤组织 细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与病毒DNA检测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日初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4期369-371,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5项、前S1蛋白(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20例HBVM5项的不同阳性模式分为A、B、C组,采用ELISA法检测HBVM5项,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re-S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5项、前S1蛋白(Pre-S1)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320例HBVM5项的不同阳性模式分为A、B、C组,采用ELISA法检测HBVM5项,双抗体夹心法检测Pre-S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HBVM检测结果为HBsAg、HBeAg和抗-HBc阳性,共94例;B组(HBsAg、抗HBe和抗-HBc阳性)200例;C组(HBVM其他模式)26例。3组中HBVDNA检出率分别为97.9%(92/94)、48.0%(96/200)和7.7%(2/26)。190例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检出率为51.6%(98/190),HBeAg阳性率为41.6%(79/190)两者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VDNA拷贝数的对数值与Pre-S1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HBVDNA检测是反映HBV复制最直接的分子生物学指标,相对于HBeAg,Pre-S1抗原能更灵敏地反映HBV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PCT、hs-CRP与白细胞计数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群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7期342-342,共1页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应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儿童150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非细菌感染组101例,细菌感染49... 目的:对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细胞计数(WBC)应用于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确诊为呼吸道感染儿童150例,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分为非细菌感染组101例,细菌感染49例,并对两组患儿的PCT、hs-CRP以及 WBC进行检测并对比。结果 WBC和CRP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均低于PCT,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约登指数均高于WBC与hs-CRP,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对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细菌感染的诊断优于WBC与hs-CRP,对儿童呼吸道细菌感染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HS-CRP WBC 呼吸道感染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政 童明华 梁日初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我院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BD BACTEC 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目的:探讨我院血培养标本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和耐药性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采用BD BACTEC 9120型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细菌培养,经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2242例血培养标本共检出阳性菌株118株,阳性率为5.2%。其中革兰氏阳性菌53株、革兰氏阴性菌65株,分别占总数的44.9%和55.1%,革兰阳性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奎奴普汀/达福普汀较敏感,革兰氏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我院血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有较高的耐药率,提醒需要加强对血液感染病原菌的监控,督促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培养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