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9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隆重举行中国杂交水稻研究40周年庆典 被引量:1
1
作者 罗闰良 魏科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5-75,共1页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中国 杂交水稻科研 粮食安全 “袁隆平农业科技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拉利昂总统科罗马访问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2
作者 李承夏 罗闰良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塞拉利昂 罗马 总统 中国杂交水稻 水稻产量 杂交水稻种子 生产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哥伦比亚专家参观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3
作者 廖伏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哥伦比亚 联合国粮农组织 专家 种植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新育成一批两系、三系不育系
4
作者 万宜珍 廖伏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8,共1页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三系不育系 两系不育系 育性 结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FAO参考中心
5
作者 廖伏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94,共1页
2014年9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中国农业部联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FAO参考中心授牌仪式,正式认定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等... 2014年9月5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中国农业部联合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FAO参考中心授牌仪式,正式认定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业部沼气科学研究所等5家单位为FAO研究培训参考中心。这是继FAO认定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为FAO动物流感参考中心之后,FAO在华认定的第1批农业研究培训参考中心。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被认定为"FAO杂交水稻研究培训参考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联合国粮农组织 FAO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科学研究所 对外经济合作 农业部
原文传递
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
6
作者 裴又良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93,共2页
2014年9月15日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主任董庆... 2014年9月15日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研究50周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在湖南长沙隆重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孙金龙,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李家洋,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主任董庆九等到会祝贺并致辞,湖南省第11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蔡力峰出席。来自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农业委员会、外事办、民政厅、长沙市委市政府、怀化市委市政府和全国38所涉农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30多家涉农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以及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职工共300多人参加了庆祝大会。大会由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主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长沙市 袁隆平 院士 湖南省农科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人大常委会
原文传递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5个两系不育系通过技术鉴定
7
作者 胡远艺 胡忠孝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9-39,共1页
2022年8月31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选育的5个不同类型的两系不育系赤557S、甸883S、664S、花9S和菁196S进行了现场技术鉴定。专家组现场考察了不育系千株群体、制种现场、组... 2022年8月31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对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选育的5个不同类型的两系不育系赤557S、甸883S、664S、花9S和菁196S进行了现场技术鉴定。专家组现场考察了不育系千株群体、制种现场、组合表现,进行了花粉育性镜检、套袋自交结实考察、异交结实特性调查,并听取选育情况汇报,一致认为5个不育系各项指标均达到两系不育系的技术标准,同意通过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不育系 异交结实 花粉育性 现场考察 技术鉴定 技术标准 组合表现 套袋自交
原文传递
水稻叶色基因OsClpP6的功能研究
8
作者 龚蒙萌 宋书锋 +9 位作者 邱牡丹 董皓 张龙辉 李磊 李斌 谌伟军 李懿星 王天抗 雷东阳 李莉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7-208,共12页
【目的】探究OsClpP6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为提高植物光合速率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对OsClpP6基因、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定点编辑... 【目的】探究OsClpP6在叶绿体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为提高植物光合速率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方法】对OsClpP6基因、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实时定量PCR和亚细胞定位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模式,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该基因进行定点编辑,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突变体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利用RNA-seq分析OsClpP6影响叶色途径。【结果】Clp基因家族在水稻叶绿体早期发育中起重要作用,且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OsClpP6是水稻Clps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通过研究OsClpP6的时空表达模式发现OsClpP6主要在苗期地上部分及营养生长期的茎中表达,水稻原生质体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OsClpP6定位在叶绿体。在华占水稻背景下构建了OsClpP6的CRISPR/Cas9敲除突变株系clpp6-6s-ko-1、clpp6-6s-ko-2,突变体较WT株高降低、叶色变浅、千粒重减少。对WT、clpp6-6s-ko-1和clpp6-6s-ko-2灌浆期剑叶叶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微观结构发现,突变体叶肉细胞叶绿体结构、类囊体片层结构和淀粉粒积累明显少于WT。通过对突变体和WT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光合作用通路,多个叶绿体发育的关键蛋白表达出现显著变化。【结论】OsClpP6通过参与叶绿体发育影响水稻源库的平衡,进而影响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色 OsClpP6 Clp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刍议 被引量:2
9
作者 罗闰良 周承恕 《湖南农业科学》 2000年第4期9-10,共2页
湖南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开发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有很强的发展优势 ,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研究现状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两系法 发展 湖南 科研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穗萌发生原因与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10
作者 郭雨馨 陶湘 +3 位作者 张樱 葛灿 陈哲 姚栋萍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102-106,共5页
穗萌是中国南方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由杂交水稻穗萌问题所带来的损失也日益受到重视。从种子的裂颖性、种子休眠性、水解酶类、植物激素、品种遗传特性、种子含水量、外界温度及氧气等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穗萌的发生原因与机制;并从抗... 穗萌是中国南方水稻生产中的突出问题,由杂交水稻穗萌问题所带来的损失也日益受到重视。从种子的裂颖性、种子休眠性、水解酶类、植物激素、品种遗传特性、种子含水量、外界温度及氧气等方面综述了杂交水稻穗萌的发生原因与机制;并从抗穗萌品种选育、选择合适的播种期、加强田间管理、正确使用“九二○”和穗萌抑制剂、加强制种管理技术等角度总结了穗萌的调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萌 机制 调控 杂交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新组合卓两优1126百亩片单产17.79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建武 辛业芸 +4 位作者 李文友 王福昌 李君 李浩华 张玉烛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5-107,112,共4页
卓两优1126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用小粒不育系卓201S与大粒恢复系R1126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 卓两优1126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农业大学用小粒不育系卓201S与大粒恢复系R1126选配而成的强优势新组合。该组合株叶形态好,剑叶挺直,穗层相对较低,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稻米品质好,具有优异的抗倒伏能力和较大的高产潜力。同时,该组合的小粒型不育系可进行轻简机械化制种,实现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种子成本,促进水稻生产方式转型。2023年卓两优1126在云南省蒙自市进行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平均单产达17.79 t/hm^(2)。本文详细阐述了卓两优1126百亩片单产17.79 t/hm^(2)超高产栽培技术,并提出栽培种植过程中获取高产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卓两优1126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现状研究 被引量:72
12
作者 廖伏明 周坤炉 +1 位作者 阳和华 徐秋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38,共4页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6 个不育系和9 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4 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现有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组合的大多数米质性状均表现良好:在分析的11 个性状中有5 个(糙米率、精米率、精米长、糊化温度、直... 以具广泛代表性的6 个不育系和9 个恢复系及其配制的54 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现有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米质状况。结果表明,参试组合的大多数米质性状均表现良好:在分析的11 个性状中有5 个(糙米率、精米率、精米长、糊化温度、直链淀粉含量)全部达到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2 个性状(精米长宽比和蛋白质含量)二级达标率在77.8% 以上。但在垩白粒率、垩白大小、整精米率、胶稠度等4 个性状上达标率低,存在明显的不足。提出了在杂交稻优质育种中不育系应注重降低垩白、提高胶稠度,恢复系应把降低垩白粒率、提高整精米率作为主攻目标,兼顾蛋白质含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米质性状 达标率 育种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策略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杰 邓华凤 +2 位作者 张武汉 孙平勇 何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3期5682-5683,5686,共3页
介绍国内外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技术的研究现状,概述实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几种途径及其不足之处,探讨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对策及应用前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粒形 机械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杂交水稻亲本成熟期种子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南南 黎妮 +4 位作者 曹艳花 张欣 肖明 刘洋 王伟平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6-64,共9页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深08S"、"和620S"及"16A007"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多样性。"深08S&qu...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深08S"、"和620S"及"16A007"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具有多样性。"深08S"种子内生细菌含40个分类操作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Actinobacteria及Bacteroidetes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Rhizobium,丰度为15.83%,第二优势菌属为Bacillus,第三优势菌属为Sphingomonas和Curtobacterium。"和620S"种子内生细菌含20个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及Actinobacteria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Curtobacterium,丰度为25.33%,第二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Microbacterium和Pantoea。"16A007"种子内生细菌含24个OTU,分属Firmicutes、Proteobacteria及Actinobacteria类群,其中,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35.00%,第二优势菌属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Micrococcus和Pseudomonas。相比处于灌浆期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成熟期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更丰富,种类更多。由研究可见,种子内生细菌的种类随种子成熟度而变化,成熟期的水稻种子具有丰富的内生菌资源,可为开发新的植物益生菌剂奠定基础,且水稻种子内生细菌的组成与水稻品种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 成熟期 种子内生细菌 可培养方法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异杂交水稻亲本灌浆期种子内生细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南南 黎妮 +4 位作者 赵燃 袁隆平 肖明 刘洋 王伟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0-25,共6页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处于灌浆期的杂交水稻亲本"深08S"、"和620S"及"16A007"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处于灌浆期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仍然存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qu...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处于灌浆期的杂交水稻亲本"深08S"、"和620S"及"16A007"种子内生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研究。实验表明,处于灌浆期的杂交水稻亲本种子仍然存在内生细菌群落结构的多样性。"深08S"种子内生细菌含6个OTU,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52.04%,第二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Pseudomonas和Rhizobium;"和620S"种子内生细菌含10个OTU,第一优势菌属为Pantoea,丰度为69.02%,第二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并列第三优势菌属为Rhizobium和Sphingomonas;"16A007"种子内生细菌含11个OTU,第一优势菌属为Pseudomonas,丰度为45.12%,第二优势菌属和第三优势菌属分别为Pantoea和Sphingomonas。由研究结果可见,具有遗传相关性的水稻种子"深08S"和"和620S"内生细菌的第一和第二优势菌属相同,同时,三种水稻亲本种子优势菌属都有Pantoea和Pseudomonas,表明水稻种子基因型对其内生细菌结构多样性具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亲本 灌浆期 种子内生细菌 可培养方法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选育的技术路线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尹华奇 武小金 邓小林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9,共2页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选育的技术路线尹华奇,武小金,邓小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长江流域是我国稻谷主要产区之一,早稻播种面积每年约533万hm2,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7%左右。因...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Ⅴ.长江流域杂交早稻选育的技术路线尹华奇,武小金,邓小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长江流域是我国稻谷主要产区之一,早稻播种面积每年约533万hm2,占全国水稻播种面积的17%左右。因此,早稻生产在长江流域具有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法 杂交水稻 早稻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八五”回顾及其“九五”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坤炉 徐秋生 阳和华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4,共4页
回顾了湖南省“八五”期间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就三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所面临的困境作了技术分析,并展望了“九五”以及提出了“九五”
关键词 三系法 杂交水稻 产量 米质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培特的配套研究与开发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白德朗 罗孝和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6-8,共3页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培特的配套研究与开发应用白德朗,罗孝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两优培特原名“培两优特青”(培矮64S/特青),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法杂交籼爪组合,1994年1月通过...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两优培特的配套研究与开发应用白德朗,罗孝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两优培特原名“培两优特青”(培矮64S/特青),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两系法杂交籼爪组合,199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培特 研究与开发 新组合 水稻核不育系 育性转换 稻粒黑粉病 制种 敏感期 原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Ⅲ.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罗孝和 白德朗 《湖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8,共4页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Ⅲ.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罗孝和,白德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从1973年秋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在一季晚粳农垦58大田中发现三株自然不育株,并育成农垦58S,到1995年8月... 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Ⅲ.两系杂交水稻的选育罗孝和,白德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长沙410125)从1973年秋湖北省沔阳县沙湖原种场石明松在一季晚粳农垦58大田中发现三株自然不育株,并育成农垦58S,到1995年8月袁隆平院士在湖南召开的“863”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 杂交水稻 选择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在美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邓小林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30,共2页
杂交水稻在美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ResearchonHybridRiceandItsProspectsinU.S.A邓小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在中国杂交水稻成功的鼓舞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国... 杂交水稻在美国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ResearchonHybridRiceandItsProspectsinU.S.A邓小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410125)在中国杂交水稻成功的鼓舞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许多国家相继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其中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选育 种子生产 研究现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