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16种柑橘陈皮加工适宜性分析
1
作者 王雪 潘兆平 +3 位作者 陈嘉序 李涛 何双 付复华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5-370,共16页
为探究湖南16个柑橘品种的陈皮加工适宜性,建立陈皮加工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比色法、GC-MS法对16种柑橘果皮主要功能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等果皮营养品质进行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果皮品质,同时分析1... 为探究湖南16个柑橘品种的陈皮加工适宜性,建立陈皮加工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采用UPLC法、比色法、GC-MS法对16种柑橘果皮主要功能成分、抗氧化能力和挥发性香气成分等果皮营养品质进行比较。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果皮品质,同时分析16种柑橘的陈皮加工品质。结果显示,16种柑橘果皮的主要功能成分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温州蜜柑总酚(28.91 mg/g DW)、总黄酮(17.61 mg/g DW)、橙皮苷(98.64 mg/g DW)、辛弗林(12.71 mg/g DW)含量最高,椪柑中甜橙黄酮(2.29 mg/g DW)、川陈皮素(5.26 mg/g DW)、橘皮素(6.20 mg/g DW)、挥发油(8.95%)含量最高。克里曼丁红橘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30.81μmol Trolox/g DW)、油良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43.27μmol Trolox/g DW),辛女椪柑的FRAP铁离子还原力(47.46μmol Trolox/g DW)和综合抗氧化活性(96.52%)最强。从16种柑橘果皮中共检出8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不同样品中含有多种独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柑橘果皮的主体香气成分为芳樟醇、β-月桂烯、D-柠檬烯。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5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824%,结果显示主要功能成分对陈皮的加工综合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抗氧化能力和香气成分。椪柑、温州蜜柑的果皮营养品质综合得分最高。通过K-means聚类分析,将16种柑橘陈皮加工特性分为适宜和不适宜,温州蜜柑、椪柑的加工品质最好。研究结果可为寻找既适宜加工又具有高生物活性的陈皮原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陈皮 挥发性成分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茶贮藏与加工过程品质调控研究现状及趋势
2
作者 赵靓 田世平 +3 位作者 郜海燕 宛晓春 盛军 单杨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9,共11页
果蔬茶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存在产后损失大,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的品质调控,是减损增值的关键。本文综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中... 果蔬茶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存在产后损失大,产品附加值低,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等问题,制约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的品质调控,是减损增值的关键。本文综述果蔬茶贮藏加工过程中颜色、香气、滋味、质构和营养品质调控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为果蔬茶品质劣变的贮藏生物学基础,绿色贮藏加工技术对果蔬茶品质调控的基础理论,果蔬茶营养物质生物利用度提升和健康效应机理等3个方面,指出多维度解析品质调控机制,绿色加工技术集成创新,多学科交叉与智能化的新方向、新理念、新趋势。本文将为果蔬茶贮藏加工品质调控相关研究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茶 贮藏 加工 品质调控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猕猴桃农药残留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文 汤佳乐 +4 位作者 程小梅 尚雪波 张群 王仁才 罗赛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2-51,共10页
【目的】为明确湖南省猕猴桃果实农药残留及风险情况,方便日后系统性进行农药监测、监管。【方法】2019年,从湖南省25个县市43个猕猴桃果园采集63份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处理后的果实样品进行农药残留... 【目的】为明确湖南省猕猴桃果实农药残留及风险情况,方便日后系统性进行农药监测、监管。【方法】2019年,从湖南省25个县市43个猕猴桃果园采集63份样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和高效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处理后的果实样品进行农药残留量测定,结合《GB 2763-2019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分析和比较猕猴桃不同品种农药残留差异;用每日允许摄入量和急性参考剂量进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并借鉴英国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进行农药和样品排序。【结果】本次检出农残的样品数为43个,占样品总数的68.25%。共检测了70种农药,其中检出农药21种,农药品种检出率为30%。21种农药中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吡虫啉的检出率分别为占28.57%、20.63%、14.29%、11.11%,其余17种的农药品种检出率都低于10%。湖南地区未发现禁限用农药和有机磷类农药,杀菌剂中多菌灵的检测结果临近最大农药残留限量值。在猕猴桃不同品种中,‘红阳’的农药残留检出率73.33%、农药种类12种,明显高于‘米良1号’农药残留检出率64.71%、农药种类6种。检出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平均值分别为0.0376%、1.638%,远小于100%,不会对人体产生风险。在检出的21种农药中,阿维菌素的风险得分为20.15,属于高风险农药,其余20种农药的风险得分在15以下,均属于中、低风险农药。98.41%的样品风险指数低于15,处于中、低或极低风险区域。【结论】湖南地区的猕猴桃质量安全状况良好,但在猕猴桃栽培和质量安全监管过程中需要重视高风险农药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桃 农药残留 风险评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湘西百合营养及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林静 唐汉军 +1 位作者 李高阳 吕桂芝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5-31,共7页
为探讨湖南湘西食用百合(BJBH)的品质特性,本试验系统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生、熟百合质构特性,全粉与精制淀粉的膨胀势和凝胶质构及淀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变幅内,BJBH的蛋白、淀粉及膳食纤维等主要成分含量表示出不同;... 为探讨湖南湘西食用百合(BJBH)的品质特性,本试验系统分析其主要营养成分,生、熟百合质构特性,全粉与精制淀粉的膨胀势和凝胶质构及淀粉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变幅内,BJBH的蛋白、淀粉及膳食纤维等主要成分含量表示出不同;煮熟后其质构特性变化主要是由大分子物质(淀粉、膳食纤维)吸水膨胀引起;全粉和淀粉膨胀势分别为6.2和14.5g/g,纤维素等不溶性多糖是导致两者凝胶质构显著不同的主要因素;BJBH淀粉颗粒粒径集中分布在9.09—34.57μm,平均粒径19.28μm;衍射类型属B型,相对结晶度为54.4%;DSC曲线中TO、TP、TC和AHd分别为54.0、63.2、75.0℃和13.3J/g;淀粉颗粒酶解速率先快后慢,72h后分解速率趋于稳定;淀粉颗粒的吸水速率先减慢后升快,在相对湿度为100%时吸水量约为215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合 营养成分 质构 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子水饮料配方及加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慧敏 周文化 +1 位作者 张群 李维敏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为了优化椰子水饮料的生产配方与加工技术,以解决椰子水饮料沉淀、口感和贮藏问题,以新鲜成熟椰子水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制备椰子水饮料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椰子水饮... 为了优化椰子水饮料的生产配方与加工技术,以解决椰子水饮料沉淀、口感和贮藏问题,以新鲜成熟椰子水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试验方法,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了制备椰子水饮料产品的最佳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制备椰子水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和工艺条件为:椰子汁与水的比例为2∶1(w∶w),糖度5%,pH值为4.6,杀菌条件为100℃、15 min。文中还将添加了保鲜剂与未加保鲜剂的椰子水饮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0.04%、V C0.02%、异抗坏血酸0.01%作为保鲜剂,可以使椰子水饮料更有效地保持新鲜而又有原椰子水的风味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椰子水饮料 加工技术 感官评价 保鲜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剁辣椒中优良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辣椒汁风味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弯 刘伟 +3 位作者 胡小琴 胡梓妍 杨丽 张菊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6-103,共8页
以湖南自然发酵剁辣椒为研究对象,分离筛选高产酸乳酸菌,利用形态观察和16S rDNA对其进行鉴定。通过生长曲线、耐酸性、耐盐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获得优良乳酸菌菌株,对其发酵辣椒汁过程中的乳酸菌数、pH与风味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 以湖南自然发酵剁辣椒为研究对象,分离筛选高产酸乳酸菌,利用形态观察和16S rDNA对其进行鉴定。通过生长曲线、耐酸性、耐盐性等生物学特性研究获得优良乳酸菌菌株,对其发酵辣椒汁过程中的乳酸菌数、pH与风味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自然发酵剁辣椒中分离出3株高效产酸菌株BLHN3、EJT2、PDJ1均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其中,PDJ1菌株耐胁迫能力最强;辣椒汁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数呈升高趋势,pH逐渐下降,PDJ1菌株发酵液的pH最低;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发酵辣椒汁挥发性成分比较:BLHN3(37种)>PDJ1(34种)>EJT2(28种),其中BLHN3产挥发性成分亚油酸乙酯、乙酸乙酯和辛酸乙酯相对含量最高,PDJ1产特殊呈香物质(E)-2-己烯-1-醇、香叶醇等相对含量最高,赋予辣椒汁果香、清香。BLHN3和PDJ1菌株发酵辣椒汁相对EJT2菌株风味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剁辣椒 耐酸乳酸菌 分离鉴定 发酵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加工副产物源碳点制备及在食品智能活性包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可 葛帅 +3 位作者 孔慧 王蓉蓉 单杨 丁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02-214,共13页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兴的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致发光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光催化剂和食品检测等领域。食品加工副产物来源广泛,容易获得,且其制备的CDs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与杂... 碳点(carbon dots,CDs)作为新兴的纳米颗粒,由于其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光致发光性,被广泛应用于化学传感、生物成像、药物递送、光催化剂和食品检测等领域。食品加工副产物来源广泛,容易获得,且其制备的CDs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官能团与杂元素,这一特点赋予了CDs更优异的光催化、抗氧化和抗菌特性。近年来,CDs被作为食品包装添加物以增强食品包装紫外屏蔽、机械强度、抗氧化和抗菌等性能。本文综述了可用于制备CDs的食品加工副产物种类和添加CDs的天然聚合物基薄膜,以及CDs在活性和智能包装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加工副产物源CDs的制备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食品加工副产物 天然聚合物 食品包装 食品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莓花色苷生理活性、提取纯化及稳态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李梓旋 郭佳婧 +1 位作者 苏东林 单杨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7-417,共11页
花色苷是蓝莓中的主要酚类活性成分,因其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护眼等活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花色苷容易受到光照、氧气、pH值、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且人体吸收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综述了蓝莓花色苷的功能活性、提取纯化... 花色苷是蓝莓中的主要酚类活性成分,因其良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护眼等活性而备受关注,然而花色苷容易受到光照、氧气、pH值、金属离子等因素的影响,且人体吸收利用率低,限制了其应用。本文综述了蓝莓花色苷的功能活性、提取纯化方法及稳态化技术,为蓝莓花色苷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花色苷 功能活性 提取纯化 稳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技术及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淑淑 吕想 +1 位作者 刘伟 张菊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0-371,共12页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类黄酮化合物,是果蔬等植物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果蔬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护视力、预防肥胖、保护神经以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该文系统介绍了不同果蔬来源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的... 花色苷是一种水溶性类黄酮化合物,是果蔬等植物中的主要呈色物质。果蔬花色苷具有抗氧化、改善心血管健康、保护视力、预防肥胖、保护神经以及抗肿瘤等生理功能。该文系统介绍了不同果蔬来源花色苷的理化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功能活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其在食品和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花色苷 结构 理化特性 提取 功能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酱油中降生物胺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长特性研究
10
作者 吕想 刘伟 +4 位作者 林树花 邹谋勇 张淑淑 王珂瑶 张菊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86-196,共11页
为获得在酱油发酵中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乳酸菌,该研究从酱油和酱醪样品中筛选具有降生物胺功能的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长曲线、耐盐、耐酸等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稀释分离法、双层显色培养法、生物胺氧化... 为获得在酱油发酵中具有降解生物胺能力的乳酸菌,该研究从酱油和酱醪样品中筛选具有降生物胺功能的菌株,对目标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生长曲线、耐盐、耐酸等生长特性及降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稀释分离法、双层显色培养法、生物胺氧化酶定性检测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定量分析筛选得到5株高效降解生物胺的菌株,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均为发酵乳杆菌;其中,菌株L2112、L31B2和L41B对酱油中主要生物胺——酪胺、组胺、亚精胺和苯乙胺的降解率分别达到63.76%、59.09%、43.38%和35.12%,菌株L2112和L41B耐酸耐盐能力均较好,在37℃、40 g/L NaCl和300 mg/L生物胺质量浓度时菌株L2112降生物胺能力最佳,在37℃、130 g/L NaCl和500 mg/L生物胺质量浓度时菌株L41B降生物胺能力最佳。该研究有望为酱油发酵体系中生物胺调控提供优良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油 乳酸菌 降解生物胺 菌株鉴定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分选用金秋梨统计分析和冷藏保鲜研究
11
作者 夏旭 罗超 +3 位作者 杨建琳 向军军 朱向荣 李柯嫱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4年第10期32-35,共4页
为机械分选金秋梨提供数据支撑及了解分选后不同大小金秋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怀化金秋梨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冷藏保鲜研究。研究统计分析了金秋梨质量和直径等相关数据,研究了4℃冷藏条件下1-MCP处理对不同大小金秋梨的失重速率和... 为机械分选金秋梨提供数据支撑及了解分选后不同大小金秋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以怀化金秋梨为样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和冷藏保鲜研究。研究统计分析了金秋梨质量和直径等相关数据,研究了4℃冷藏条件下1-MCP处理对不同大小金秋梨的失重速率和腐败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秋梨的质量成正态分布,平均质量为301.5 g,平均直径为83.5 mm,平均高度为81.0 mm,机械分选时应以金秋梨的直径为依据可以忽略其高度;分选后梨的大小并不能决定其失重速率的快慢;1-MCP处理能有效降低金秋梨的腐败率且大梨比小梨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秋梨 机械分选 统计分析 冷藏保鲜 1-MC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蛋全蛋液辐照冷杀菌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黄小波 马美湖 +2 位作者 傅鹏 于美娟 李逢振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基于全蛋液的制取在保证无杂菌污染的前提下,用低剂量辐照技术取代巴氏热杀菌处理,试图达到在0~4℃储存条件下延长全蛋液保鲜期,同时消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污染隐患的目的,主要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对全蛋液感官性质的影响,以及全蛋液中... 基于全蛋液的制取在保证无杂菌污染的前提下,用低剂量辐照技术取代巴氏热杀菌处理,试图达到在0~4℃储存条件下延长全蛋液保鲜期,同时消除沙门氏菌等致病菌污染隐患的目的,主要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对全蛋液感官性质的影响,以及全蛋液中微生物菌落数特别是沙门氏菌的影响作用,分析了辐照剂量与全蛋液保鲜期的关系及对其品质指标的影响,得出了全蛋液的最佳辐照剂量范围为0.4~0.6k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蛋液 辐照 保鲜 沙门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结合香气活度值分析膜分离精制技术对桂花净油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郭英杰 郭智鑫 +5 位作者 卞建明 谢秋涛 李高阳 汪凯 郭佳婧 朱向荣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5-262,共8页
为探究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的精制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的香气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桂花净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净油样品中含有66种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不同组分的VOC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 为探究通过膜分离技术得到的精制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的香气品质差异,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桂花净油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桂花净油样品中含有66种挥发性成分(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VOC),不同组分的VOC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进一步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成功区分3种不同的桂花净油组分,预测准确率达到93.6%。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值>1筛选出了10种差异性化合物,通过聚类热图分析出桂花净油原液、截留液和透过液含量突出的VOC分别为9、3、1种;经过抗絮凝实验与流变学分析可知,桂花净油透过液具有良好的抗絮凝性与稳定的流变趋势,且其含有的棕榈酸及其衍生物含量最低。根据香气活度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对各样品的香气成分进行评估,发现桂花净油原液样品的花香味、果香味、油脂香味和古龙样香气强度最为显著,其OAV分别为1 371 871.65、41 885.15、37 199.21和3 050.71;而桂花净油透过液样品的草香味强度最为突出,其OAV为3 241 379.60。本研究结果可为膜分离技术应用于纯化桂花净油以及桂花净油膜分离后各样品的特征香气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净油 膜分离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香气活度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野生酸橙株系的品质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杨水芝 周长富 +4 位作者 龚碧涯 李高阳 李绮丽 单杨 余应弘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43-49,共7页
搜集了湖南省14个野生酸橙株系,通过与3个果园实生繁殖栽培株系熟果的品质指标包括色度(L~*值、a~*值、b~*值)、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黄酮类物质(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分析,并... 搜集了湖南省14个野生酸橙株系,通过与3个果园实生繁殖栽培株系熟果的品质指标包括色度(L~*值、a~*值、b~*值)、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黄酮类物质(芸香柚皮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抗坏血酸进行比较分析,并对上述12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野生株系之间以及野生与实生株系之间在品质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主成分分析得出排名前5的株系包括野生株系‘宜章-Ⅰ’、‘长沙-Ⅰ’和‘衡东-Ⅰ’和实生株系‘湘阴-Ⅰ’和‘湘阴-Ⅱ’。聚类分析将14个酸橙株系聚为3类,其中主成分综合得分在前2位的株系‘宜章-Ⅰ’和‘湘阴-Ⅰ’聚为了一类,得分排名3~5位的株系‘长沙-Ⅰ’、‘衡东-Ⅰ’和‘湘阴-Ⅱ’聚为了一类,与主成分分析的结果一致。通过综合得分评价筛选出了3个野生株系‘宜章-Ⅰ’、‘长沙-Ⅰ’、‘衡东-Ⅰ’综合品质较好,可作为较理想的加工型酸橙株系进行推广繁殖与驯化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橙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营养成分及淀粉理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林静 唐汉军 +1 位作者 李高阳 周虹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58,共5页
系统分析甘薯(YS86)的基本营养成分、多糖等营养特性,以及淀粉的膨胀性、颗粒分布、晶体结构、衍射分布、吸水特性等基本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淀粉、高纤维、高脂肪、低蛋白及低可溶性糖等特性;淀粉和全粉膨胀势分别为1... 系统分析甘薯(YS86)的基本营养成分、多糖等营养特性,以及淀粉的膨胀性、颗粒分布、晶体结构、衍射分布、吸水特性等基本理化特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淀粉、高纤维、高脂肪、低蛋白及低可溶性糖等特性;淀粉和全粉膨胀势分别为15.9g/g和8.9g/g;直链淀粉含量约26.7%,平均聚合度约94.3;粒径集中分布于6.21~20.56μm,平均粒径14.88μm;其晶体结构类型为Ca型,相对结晶度为41.0%;吸水特性类似豆类淀粉,在0.44nm处特征吸收强度较弱且最大吸水量约288.4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营养成分 淀粉 理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蜜柑复合柑橘汁开发及品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其乐 曹艳 +4 位作者 李英迪 付复华 洪雅雯 陈剑兵 张俊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2-194,共13页
为改善尾张、宫川两个主栽温州蜜柑品种制汁后口感欠佳和风味不足的问题,分别以两种温州蜜柑汁为基料,添加冰糖橙汁或纽荷尔脐橙汁进行复配,开发温州蜜柑复合柑橘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复配比例的柑橘汁中总酚、黄酮、可溶性糖、VC... 为改善尾张、宫川两个主栽温州蜜柑品种制汁后口感欠佳和风味不足的问题,分别以两种温州蜜柑汁为基料,添加冰糖橙汁或纽荷尔脐橙汁进行复配,开发温州蜜柑复合柑橘汁。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复配比例的柑橘汁中总酚、黄酮、可溶性糖、VC、可滴定酸、pH、可溶性固形物、悬浮稳定性及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感官评价和主成分分析法优选口感和风味兼具的复配比例。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添加冰糖橙或纽荷尔脐橙,可以有效改善尾张、宫川的理化营养指标。宫川∶冰糖橙以及宫川∶纽荷尔脐橙的复配组合感官评价得分较高。在宫川∶冰糖橙复配组合中,两种柑橘汁按4∶1进行复配感官评价得分最优,而在宫川∶纽荷尔脐橙复配组合中以3∶2比例进行复配感官评价最优。由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综合得分较高的复配方案是宫川∶冰糖橙3∶2,宫川∶冰糖橙7∶3,宫川∶纽荷尔脐橙3∶2,宫川∶纽荷尔脐橙7∶3,尾张∶冰糖橙3∶2,所得果汁营养价值较高,口感风味较好。由不同复配果汁挥发性成分分析可知,宫川和冰糖橙不同配比之间无明显差异,加大宫川复配比例,差异取决于萜品烯-4-醇和γ-松油烯。尾张和冰糖橙配比的区别是2-己烯醛。宫川∶纽荷尔脐橙和尾张∶纽荷尔脐橙不同配比中,纽荷尔脐橙在复配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C柑橘汁 复配 理化指标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媛媛 毛妍 +4 位作者 梁曾恩妮 杨成林 邬静 袁志航 袁莉芸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998-3006,共9页
紫花地丁是堇菜科植物,又被称为辽堇菜、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其用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植物,其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等。近年来通过现代... 紫花地丁是堇菜科植物,又被称为辽堇菜、野堇菜、光瓣堇菜等,其用药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的中草药植物,其味苦、辛、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等。近年来通过现代药理学研究以及在人和动物的临床治疗中显示出紫花地丁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另外,自2020年起,中国规定在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并禁用部分抗生素兽药,减少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维护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而中兽药产品取自天然植物及动物,具有多组分、多功能、多靶点的优势,并且针对动物整个机体用药,而不是单纯地针对病原体用药。作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紫花地丁的相关药理作用研究资料,对紫花地丁的抗菌、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癌等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后续紫花地丁作为中兽药或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抗菌 免疫调节 抗炎 抗氧化 抗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枳实中橙皮苷与辛弗林的工业化联产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菊华 杨荣文 +2 位作者 刘伟 单杨 李志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9-173,共5页
为了提高枳实的综合利用价值,在已有的枳实中橙皮苷提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枳实中辛弗林与橙皮苷联产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和辛弗林含量,枳实原料经粉碎后pH 0.3盐酸溶液浸提,滤液采用Dowex 50(H+)强酸阳离子交换、真... 为了提高枳实的综合利用价值,在已有的枳实中橙皮苷提取工艺的基础上,研究枳实中辛弗林与橙皮苷联产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橙皮苷和辛弗林含量,枳实原料经粉碎后pH 0.3盐酸溶液浸提,滤液采用Dowex 50(H+)强酸阳离子交换、真空浓缩得到辛弗林;滤渣采用碱提酸沉的方法制得橙皮苷,对联产工艺关键参数进行优化,重复16批次联产中试。联产工艺获得的橙皮苷纯度95.0%-98.0%,提取率为24.0%-28.0%;辛弗林纯度20.0%以上,辛弗林工业化提取率3.0‰以上。与传统工艺相比,产品质量得到提高,联产工艺收益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枳实 橙皮苷 辛弗林 联产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ARE介导的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应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涛 邓放明 +3 位作者 覃思 吴艳阳 单杨 李绮丽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1-207,共7页
氧化应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黄酮类化合物因能激活人体内调节众多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关键性防御通道——Nrf2-ARE信号通道,对抗氧化应激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文章介绍了Nrf2-ARE信号通道的激活、调控Nrf2-ARE激活的相关信号通路、受Nrf... 氧化应激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而黄酮类化合物因能激活人体内调节众多抗氧化基因表达的关键性防御通道——Nrf2-ARE信号通道,对抗氧化应激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文章介绍了Nrf2-ARE信号通道的激活、调控Nrf2-ARE激活的相关信号通路、受Nrf2-ARE调控的下游基因以及Nrf2-ARE介导的黄酮类化合物对炎症和凋亡反应的影响,同时对Nrf2-ARE介导的八大类主要黄酮化合物在抗氧化应激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主要科学问题及解决策略,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预防和治疗氧化应激相关性疾病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化合物 Nrf2-ARE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协同作用防控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高志鹏 陈康勇 郭佳婧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16-121,共6页
生物膜(Biofilm)是指微生物为适应周围环境,黏附于介质表面并被其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包裹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高度异质的聚合结构。生物膜对宿主防御和药物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使用单一药物防治往往效果不显著,而利用协同作用将不同抗... 生物膜(Biofilm)是指微生物为适应周围环境,黏附于介质表面并被其自身分泌的胞外基质包裹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高度异质的聚合结构。生物膜对宿主防御和药物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使用单一药物防治往往效果不显著,而利用协同作用将不同抗菌药物的优势联合起来用于生物膜的防控则优势明显。重点阐述了抗生素与抗生素、抗生素与中药、抗生素与噬菌体、抗生素与酶的协同作用研究,以期为生物膜的防控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作用 生物膜防控 抗生素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