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农业地质研究 解决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童潜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1期8-13,共6页
按“李比希最小养分律”,农业地质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是一个最小的因子。本文将农业地质如此定位,就是试图对湖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勘查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耕地的隐形流失、洞庭湖湿地生态的演替、... 按“李比希最小养分律”,农业地质在现阶段的农业生产中是一个最小的因子。本文将农业地质如此定位,就是试图对湖南省可持续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农业结构的调整、勘查地球化学资料的应用、耕地的隐形流失、洞庭湖湿地生态的演替、新型农用矿产资源的应用等不囿于传统农业技术,而以农业地质新思路进行,以求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可持续发展 农业地质 农业结构调整 数据库 耕地 隐形流失 湿地生态 农用矿产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
2
《国土资源导刊》 2012年第2期12-12,共1页
日前,以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为主承担的“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该项目历时六年,以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洞庭湖区(面积3.96万平方公里)为调查对象,通过1:25万... 日前,以湖南省国土资源规划院为主承担的“湖南省洞庭湖区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荣获国土资源部2011年度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二等奖。该项目历时六年,以包括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洞庭湖区(面积3.96万平方公里)为调查对象,通过1:25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等4个二级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国土资源部 洞庭湖区 科学技术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国土资源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3
3
作者 李明德 童潜明 +1 位作者 汤海涛 何英豪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2-44,共3页
通过人工模拟污染、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能显著促进空心菜的生长,抑制空心菜对镉的吸收,降低空心菜植株体内镉的浓度,同时,由于海泡石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较大的吸附量,可降低土... 通过人工模拟污染、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海泡石对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海泡石能显著促进空心菜的生长,抑制空心菜对镉的吸收,降低空心菜植株体内镉的浓度,同时,由于海泡石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较大的吸附量,可降低土壤镉的有效性。海泡石可作为镉污染土壤的改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泡石 镉污染土壤 土壤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学和土地学相结合利用土地 被引量:2
4
作者 童潜明 胡东风 蔡悦林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1年第5期1-4,共4页
通过对土地的主要部分是土壤、地质学是土壤学的基础理论的阐述,提出了以地质体为基础的土壤类型更能反映土地的本质,是土地利用的基础。
关键词 地质学 土地学 土壤 类型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的演化与生态 被引量:15
5
作者 童潜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3年第6期1-7,共7页
洞庭湖会消亡,三峡水库运行只能延长其寿命,是目前的主导认识。根据构造沉降和泥沙淤积的相对关系,近100年来洞庭湖的演化经历了下荆江裁弯前后的萎缩和基本保持不变两个阶段;三峡水库蓄水135m高程标志着进入湖的扩大阶段;洞庭湖湿地生... 洞庭湖会消亡,三峡水库运行只能延长其寿命,是目前的主导认识。根据构造沉降和泥沙淤积的相对关系,近100年来洞庭湖的演化经历了下荆江裁弯前后的萎缩和基本保持不变两个阶段;三峡水库蓄水135m高程标志着进入湖的扩大阶段;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受洞庭湖演化、“泥沙淤积搬家”和三峡水库年内下泄量变化等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在其综合作用下,湿地生态系统由顺向演替转化为逆向演替。如此,三峡水库运行将使洞庭湖的生态问题出现一系列新的变化,将成为湖区可持续发展等同于防洪的重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构造沉降 泥沙淤积 湿地生态系统 演替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江段泥沙淤积搬家与洞庭湖的防洪 被引量:5
6
作者 童潜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年第3期19-25,共7页
下荆江裁弯以后,本应淤积在洞庭湖的部分泥沙搬家到湖口城陵矶河段淤积,从而引起了洞庭湖调蓄量的被动增大而恶化了防洪形势;三峡水库运行后,坝下泥沙虽有变化,但泥沙淤积搬家现象仍然存在。为此,提出恢复一万年前的嘉鱼九宫湖—鄂州樊... 下荆江裁弯以后,本应淤积在洞庭湖的部分泥沙搬家到湖口城陵矶河段淤积,从而引起了洞庭湖调蓄量的被动增大而恶化了防洪形势;三峡水库运行后,坝下泥沙虽有变化,但泥沙淤积搬家现象仍然存在。为此,提出恢复一万年前的嘉鱼九宫湖—鄂州樊口段长江古河道,以疏浚城陵矶河道泥沙,作为三峡水库防洪的配套工程而形成“上堵洪水下疏泥沙”堵与疏相结合的防洪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荆江裁弯 冲刷 泥沙淤积搬家 洞庭湖 三峡水库 长江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