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机关干部急救知识知晓现状调查
1
作者 田馨怡 祝益民 +6 位作者 邹联洪 徐一笑 蒋宇 刘晓亮 张义雄 黄莹 韩晓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2期127-127,共1页
背景:如今在国际和国内均已达成共识的科学急救模式为“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一院前急救一院内急救”,遭遇紧急情况时,如掌握足够的急救知识,能有效减少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目的:了解机关干部学习急救知识的目的、意愿和对急救... 背景:如今在国际和国内均已达成共识的科学急救模式为“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一院前急救一院内急救”,遭遇紧急情况时,如掌握足够的急救知识,能有效减少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目的:了解机关干部学习急救知识的目的、意愿和对急救知识的知晓水平。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635名机关干部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参与调查的635名机关干部对救援电话、创伤急救和中暑的知晓率较高,分别为88.03%,54.33%,47.40%,而对气道梗阻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的知晓率最低,分别只有19.37%和14.49%。有26.77%的人遇到过需要现场急救的场面,并且有96.22%的机关干部表示想要了解急救知识。说明机关干部急救知识知晓水平总体较低,尤其是对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的急救知识需要提高,但其学习急救知识的愿望非常强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关干部 急救知识 现状调查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模式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肖薇薇 张静航 +3 位作者 陈芳 曹彦 黄婕 祝益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56-260,共5页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湖南省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第一目击者导师培训的特点及模式。方法 通过规范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课程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质量管理控制,总结导师培训的特征及考核...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湖南省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情况,探讨适合我国第一目击者导师培训的特点及模式。方法 通过规范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课程设计、信息化平台建设及质量管理控制,总结导师培训的特征及考核评价效果。结果 2018—2022年湖南省共培训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4 504名,主要由医护人员组成,占98.8%;83.42%为中级及以上职称。设计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课程和考核方式,导师经培训后考核,理论成绩为(96.11±3.61)分,心肺复苏操作评分为(90.49±2.90)分,AED使用评分为(90.37±3.09)分,创伤四项操作评分为(88.90±3.37)分。导师在理论课程、心肺复苏操作、AED使用、创伤四项操作四方面的掌握程度同质性较好。结论 第一目击者急救知识技能导师培训的模式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目击者 急救知识技能 导师培训 心肺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炎 韩小彤 +1 位作者 晏锡泉 祝益民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4年第2期187-192,共6页
脓毒症是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通常有不同感染途径,如呼吸道、泌尿道等。脓毒症通常直接或间接引起不同器官功能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临床识别肾损伤是根据患者的尿量及肌酐(Cr)... 脓毒症是急诊科及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通常有不同感染途径,如呼吸道、泌尿道等。脓毒症通常直接或间接引起不同器官功能损伤,急性肾损伤(AKI)是脓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临床识别肾损伤是根据患者的尿量及肌酐(Cr)水平的变化,然而通过尿量与Cr来识别肾损伤不仅有滞后效应,并且尿量减少与Cr水平上升并不参与肾损伤的发生过程。因此通过了解脓毒症导致肾损伤的机制来找到能早期、准确识别肾损伤发生的生物标志物或其他诊断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KI)的发生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 生物标志物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急救科普活动实践 被引量:26
4
作者 刘晓亮 蒋宇 +4 位作者 邹联洪 韩小彤 田馨怡 苏晋 祝益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634-636,共3页
本文系统回顾和介绍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三个“1”理念、《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现场急救科普主题活动的“五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急救小屋”,以及政府沟通和媒体宣传等“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 本文系统回顾和介绍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三个“1”理念、《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指南》、现场急救科普主题活动的“五进、“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联盟、急救小屋”,以及政府沟通和媒体宣传等“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的具体措施和成效,并进一步总结了“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取得的实践经验和启示,为更加规范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救护 第一目击者 科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袁李礼 蒋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2977-2980,共4页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阿霉素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采用心脉隆注射液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Caspase-3活性,...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阿霉素所致的H9C2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并采用心脉隆注射液干预。采用CCK8法测定心肌细胞活性,检测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检测Caspase-3活性,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3表达,免疫荧光分析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SOD含量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P<0.05);心脉隆注射液干预后细胞活性较阿霉素组高(P<0.05),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且呈现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阿霉素组Caspase-3活性和表达明显升高(P<0.05),LC3B绿色荧光聚积,心脉隆注射液干预后较阿霉素组Caspase-3活性和表达均降低(P<0.05),LC3绿色荧光聚积减少。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减轻阿霉素所致心肌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可能与其调节自噬和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损伤 心脉隆注射液 阿霉素 自噬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手术室在创伤急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兴文 祝益民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复合手术室是复合手术的阵地,为很多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带来新的机遇。严重创伤具有病情危重、诊断和救治困难的特点。在复合手术室通过介入微创和开放手术快速诊断和控制头部、胸部、腹部及四肢严重创伤大出血,以有效止血、终止创伤性器... 复合手术室是复合手术的阵地,为很多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带来新的机遇。严重创伤具有病情危重、诊断和救治困难的特点。在复合手术室通过介入微创和开放手术快速诊断和控制头部、胸部、腹部及四肢严重创伤大出血,以有效止血、终止创伤性器官损伤加重和减少休克。这是救治过程中的重要理念和手段,也成为创伤中心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值得各创伤中心借鉴和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急救 复合手术室 复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8名微信使用者急救知识知晓现状的分析
7
作者 韩小彤 邹联洪 +6 位作者 刘晓亮 梁红英 蒋宇 易静芬 黄莹 田馨怡 祝益民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4期388-390,共3页
目的了解通过微信募集的微信使用者对急救知识的知晓水平,推动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方法自行设计的凋查问卷,以微信推送的方式,在全国微信使用者中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问卷渊查的2988名徽信使... 目的了解通过微信募集的微信使用者对急救知识的知晓水平,推动现场急救知识的普及。方法自行设计的凋查问卷,以微信推送的方式,在全国微信使用者中开展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与问卷渊查的2988名徽信使用者微信使用肯,对创伤急救和小暑的知晓率最高,分别为49.16%和47.76%,而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的知晓率最低,分别只有19.81%和18.74%。具有较高学历的水、专科和硕博研究生微信使用肴微信使刷者对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急救的知晓率相对要高。结论微信使用者对心肺复苏和气道梗阻知晓知识知晓率低,且与居住地来源、文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 气道梗阻 现场急救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各高校学生在线课程学习行为管理——以科普选修课《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谭萍 刘晓亮 +4 位作者 田馨怡 祝益民 樊麦英 晏锡泉 韩小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3年第2期88-92,共5页
自2020年3月以来依托全国主要线上教学平台智慧树开设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选修课程,为全国各高校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新途径。该课程已开课4学期,选课学校累计54所,涵盖了高校全部的学科门类,有一... 自2020年3月以来依托全国主要线上教学平台智慧树开设了《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选修课程,为全国各高校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提供系统学习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新途径。该课程已开课4学期,选课学校累计54所,涵盖了高校全部的学科门类,有一至五年级20088人次报名参加学习,19620人次完成考核,学生行政班有2618班次。平台通过科学算法自动对学生在线学习行为进行动态管理,4学期学生在线学习平均成绩82.8分以上,合格率91.3%以上,优秀率49.6%以上,学生对课程教评满意度94.9%以上。这些成绩对于一门面向各个非医学专业的医学科普选修课来说是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 慕课 在线课程 学习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死亡病例质控与急救能力提升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芳 韩小彤 祝益民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21-24,共4页
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常是进行死因分析与死亡谱变化趋势监测的重要信息来源。加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质量管理,建立规范化的死亡病例评审及质控管理制度,有助于发现医学诊疗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因此,以死亡病例质量控制为抓手,同时不... 医疗机构死亡病例通常是进行死因分析与死亡谱变化趋势监测的重要信息来源。加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质量管理,建立规范化的死亡病例评审及质控管理制度,有助于发现医学诊疗中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因此,以死亡病例质量控制为抓手,同时不断提升院内急救能力和复苏水平,做好死亡风险把控,进一步减少死亡发生率,减少不良预后,从而提高诊疗水平,维护医疗安全,提速医疗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病例 质量控制 急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治疗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行PCI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胡聪龙 尹礼义 +2 位作者 黄明君 曹彦 韩小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943-947,共5页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 目的评估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高危复杂冠心病患者(complex high-risk and indicated patients,CHIP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CHIPs并接受PCI治疗的患者,按ECMO辅助时机分为术前辅助组(n=24)和术中辅助组(n=28)。对比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术前状态、院内病死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状动脉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辅助组院内病死率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12.5%vs.64.3%,P<0.001)。术前辅助组中有5例(20.8%)联合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而术中辅助组则为14例(50%)。两组白细胞计数、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术中最差乳酸值及总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辅助组表现更佳。术前辅助组神经系统、心脏及四肢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术中辅助组(均P<0.05),但冠脉评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体外膜肺氧合上机操作时间、辅助时间及PCI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CMO辅助CHIPs患者PCI治疗时,术前应用更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及ECMO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为CHIPs患者的治疗提供一种更为优化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复杂高危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中毒导致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11
作者 胡聪龙 傅泽辉 +3 位作者 尹礼义 刘轶群 曹彦 韩小彤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7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蘑菇中毒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与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23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蘑菇中毒患者211例,根据中毒后有无心肌损伤情况分为两组,比较两组... 目的 回顾性分析蘑菇中毒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构建与验证预测模型。方法 将2012年7月至2023年9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蘑菇中毒患者211例,根据中毒后有无心肌损伤情况分为两组,比较两组中毒患者的一般资料、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蘑菇中毒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并据此构建与验证危险因素预测模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心肌损伤组患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心电图异常均高于非心肌损伤组患者(P均<0.05),血红蛋白、血钙均低于非心肌损伤组患者(P均<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合ROC曲线分析表明,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水平升高,血钙水平降低,以及心电图异常是蘑菇中毒导致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Hosmer-Lemeshow检验,模型的内部一致性良好,拟合优度高(P>0.05)。结论 肌红蛋白、肌钙蛋白Ⅰ、血钙、心电图异常是预测蘑菇中毒导致心肌损伤的重要因素。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高危因素的识别,监测相关指标,并及时采取干预治疗,以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中毒 心肌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Ⅰ 血钙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医务人员呼吸治疗相关感染防控知识与行为调查分析
12
作者 毛淑贞 文辉 +3 位作者 刘智群 刘晓华 高敏 袁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1期1661-1664,共4页
【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对呼吸治疗相关的感染防控知识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月15日至30日,选取全国学术委员会、学组等专业微信群内的249例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呼吸治疗相关感染防控知识与行为问卷对临... 【目的】探讨临床医务人员对呼吸治疗相关的感染防控知识与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0年5月15日至30日,选取全国学术委员会、学组等专业微信群内的249例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呼吸治疗相关感染防控知识与行为问卷对临床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249例问卷总评分为(53.84±6.02)分。参加呼吸治疗感控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知识评分高于未参加者,专职从事呼吸治疗工作医务人员知识评分高于非专职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治疗相关感染防控行为中,个人防护措施规范使用率100%,呼吸治疗专业设备材料使用率中最低的3项分别为无创通气使用具有封闭式自动续水功能或自制的半自动湿化罐、无创通气采用密闭面罩+细菌过滤器+呼气阀的连接方式、专用雾化装置采用率。【结论】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对呼吸治疗相关的感染防控知识总体掌握情况较好,但感染防控行为的实施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务人员 交叉感染/预防和控制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F11调控NF-κB通路影响巨噬细胞M1极化介导的炎症反应
13
作者 肖雯 田源 +1 位作者 蒋宇 陈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2-348,354,共8页
目的探讨生长转化因子11(GDF11)对巨噬细胞M1极化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100 ng/mL LPS+30 ng/mL IFN-γ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并将细胞分成对照组、LPS+IFN组、GDF11组及LPS+IFN+GDF11组。流... 目的探讨生长转化因子11(GDF11)对巨噬细胞M1极化介导的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100 ng/mL LPS+30 ng/mL IFN-γ诱导巨噬细胞M1极化,并将细胞分成对照组、LPS+IFN组、GDF11组及LPS+IFN+GDF11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极化,实时PCR检测IL-6、TNF-α、NF-κB及GDF1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GDF11、NF-κB及P-NF-κB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细胞GDF11、NF-κB的蛋白表达和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IFN组巨噬细胞M1极化比例增加,IL-6、TNF-α及NF-κB mRNA表达升高,GDF11 mRNA及蛋白表达降低,NF-κB、P-NF-κB蛋白表达升高,P-NF-κB/NF-κB比值升高,NF-κB入核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GDF11组巨噬细胞M1极化比例、IL-6、TNF-α、NF-κB mRNA表达及P-NF-κB/NF-κB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与LPS+IFN组相比,LPS+IFN+GDF11组RAW264.7巨噬细胞M1极化比例显著降低,IL-6、TNF-α、NF-κB mRNA表达降低,NF-κB、P-NF-κB蛋白表达降低,P-NF-κB/NF-κB比值降低(P<0.05)。结论GDF11可减轻巨噬细胞M1极化介导的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脓毒症 生长转化因子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耐药菌导致成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14
作者 刘轶群 曹彦 +2 位作者 曹静 李林奇 谢和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11期1326-1331,共6页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导致成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本地区门急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从2017年至2021年湖南省某三甲医院治疗的成人... 目的 探讨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s, MDRO)导致成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为本地区门急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从2017年至2021年湖南省某三甲医院治疗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患者共900例,根据检出菌的药敏结果将其分为MDRO组与非MDRO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并分析影响成人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社区获得性多重耐药菌血流感染的比例为20.78%(187/9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吸烟、血液病、3个月内血流感染史、降钙素原、球蛋白、尿酸与成人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OR=1.71,95%CI:1.10~2.67)、有血液病史(OR=1.85,95%CI:1.06~3.23)、降钙素原升高(OR=0.99,95%CI:0.99~1.00)是成人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原菌中MDRO的比例较高,早期识别社区获得性MDRO血流感染患者,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耐药菌 社区获得 血流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与杂志共成长——贺《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创刊三十周年
15
作者 祝益民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401-401,共1页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创刊30周年可喜可贺。回顾创刊时,杂志名称为《小儿急救医学》,那时我是一名年轻的儿科医师,也是担任医院PICU主任的第一年,不但我自己每期必读,还要求科室每个医师读。查房时我会针对杂志报道的疾病诊疗进展...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创刊30周年可喜可贺。回顾创刊时,杂志名称为《小儿急救医学》,那时我是一名年轻的儿科医师,也是担任医院PICU主任的第一年,不但我自己每期必读,还要求科室每个医师读。查房时我会针对杂志报道的疾病诊疗进展或焦点问题结合具体患儿进行提问,杂志成了我们全科学习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医师 小儿急救医学 诊疗进展 PICU 查房 第一年 杂志创刊
原文传递
湖南地区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知识需求和意愿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樊麦英 邹联洪 +7 位作者 刘晓亮 韩小彤 黄莹 蒋宇 冯展 张义雄 田馨怡 祝益民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606-609,共4页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 855名湖南地区公众以微信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公众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很高,愿意很强烈。58....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公众现场急救知识的知晓情况,为建立一套长期、有效、规范化的急救知识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对2 855名湖南地区公众以微信推送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公众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很高,愿意很强烈。58.35%和35.91%的公众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和阅读购买的急救相关科普书籍。而71.66%和74.29%的公众最期望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分别是学习学校开设急救相关的课程和红十字会、医院等专业机构组织组织的急救知识培训。公众对急救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拨打救援电话(89.81%)、创伤包扎止血(53.90%)、中暑(52.64%)和溺水(40.42%)、心肺复苏(17.65%)、气道梗阻(25.29%)和急性中毒(27.74%)。公众最想要获取的急救知识比率分别是:心肺复苏(63.87%)、气道梗阻(42.86%)和急性中毒(47.34%)。对于缺乏急救知识的原因,78.00%的公众认为是缺乏参与专业的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和演练的机会,57.98%认为国家、政府、社会对急救知识普及的宣传和投入力度过少和53.35%认为学校缺少开设急救内容的课程。结论:湖南地区公众急救知识知晓程度低。公众希望并愿意通过学校、红十字会、医院等机构组织的专业急救知识培训获得急救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目击者 现场急救 培训体系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MiRNA let-7a对人喉鳞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马丽娟 周恩 +2 位作者 邹联洪 尹娟 肖旭平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3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 let-7a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对人喉鳞癌细胞株TU212增殖的影响。方法合成let-7a模拟体(let-7a mimics)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瞬时转染入喉癌TU212细胞,裸鼠皮下注射TU212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RT-qPCR和Western ... 目的探讨miRNA let-7a调控高迁移率族蛋白2(HMGA2)对人喉鳞癌细胞株TU212增殖的影响。方法合成let-7a模拟体(let-7a mimics)并采用阳离子脂质体法瞬时转染入喉癌TU212细胞,裸鼠皮下注射TU212细胞,构建裸鼠移植瘤模型。RT-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转染后TU212细胞及移植瘤内let-7a和HMGA2的表达。结果在过表达let-7a的喉癌TU212细胞中,HMGA2的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细胞增殖能力降低。体外成瘤实验证实,与let-7a NC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转染let-7a mimics的喉癌细胞TU212成瘤组织的质量和体积均显著下降;let-7a过表达的TU212成瘤组织中HMGA2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明显下调。结论let-7a能显著抑制HMGA2的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显著抑制喉癌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TU212细胞 裸鼠移植瘤 miRNA let-7a HMG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区域性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的必要性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晓亮 祝益民 丁健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5年第10期969-971,共3页
我国市、县一级“120”院外急救系统通过近十年国家的的大力投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省一级多数是空白。各地急救中心依托独立的120指挥调度系统,既没有与上一级120急救中心联网,也没有相互联网。省与市、县急救机构之间基本上是... 我国市、县一级“120”院外急救系统通过近十年国家的的大力投入,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省一级多数是空白。各地急救中心依托独立的120指挥调度系统,既没有与上一级120急救中心联网,也没有相互联网。省与市、县急救机构之间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独立作战,没有建立起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急救信息网络平台,严重削弱了合理、有效利用院外急救信息。遇有重大、特发性事件发生时,如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重大灾祸事故等往往不能及时互通信息,相互支援,造成急救应急滞后与不畅;交界地区的急救呼救往往会造成信息的混乱和急救的延误。鉴于此,实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网络化,形成以国家应急指挥系统为中心、省级应急指挥系统为骨干、市级应急指挥系统为节点的三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达到卫生应急信息资源共享、指挥决策高效。我国已有12个省建立了本省的省一级的医疗救援中心,需要加大省级医疗救援中心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 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B1通过上调SIRT1减轻H_(2)O_(2)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衰 被引量:4
19
作者 侯常苗 刘更盛 +4 位作者 蒋宇 刘艳娟 邹联洪 陈芳 刘协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929-1937,共9页
目的:观察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B1是否减轻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衰,并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信号通路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人脐静... 目的:观察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B1是否减轻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诱导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衰,并从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信号通路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常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0μmol/L H_(2)O_(2)组和H_(2)O_(2)+HSPB1过表达组。通过RT-qPCR法检测p16和p21的mRNA表达;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SA-β-Gal活性;Western blot检测p53、p16、p2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同时,通过沉默SIRT1基因,观察SIRT1对HSPB1减缓H_(2)O_(2)诱导HUVECs衰老的影响。结果:与H_(2)O_(2)组比较,HSPB1过表达可减轻H_(2)O_(2)诱导的HUVECs损伤,包括p16和p21 mRNA水平降低、SA-β-Gal活性及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同时,HSPB1过表达可使p53、p16、p21、VCAM-1和ICAM-1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沉默SIRT1基因可逆转HSPB1对p16和p21 mRNA表达及组蛋白H2AX磷酸化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同时,沉默SIRT1基因导致HSPB1抑制SA-β-Gal活性作用也显著减弱(P<0.01)。另外,SIRT1 siRNA逆转了HSPB1对p53、p21及p16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结论: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B1能够有效减轻H_(2)O_(2)诱导的HUVECs早衰,其机制与激活SIRT1信号通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早衰 HSPB1蛋白 SIRT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中心成立对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附3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救治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唐先意 侯琨 +1 位作者 张义雄 韩小彤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317,共5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心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脑卒中中心收治的31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20例... 目的探讨脑卒中中心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院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脑卒中中心收治的310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卒中中心成立前收治的90例患者为对照组,以中心成立后收治的22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按普通急诊流程就诊;观察组到达急诊后立即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按脑卒中中心流程救治。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血压、血糖、血脂、既往病史、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入院干预措施和可控因素〔包括急诊科滞留时间、发病至急诊时间、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溶栓和介入治疗例数、发病到院至溶栓时间(DNT)、急诊至股动脉穿刺时间(DPT)、发病到院至再灌注时间(DRT)〕;主要观察指标为病死率,次要观察指标为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及正常出院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与入院NIHSS评分差值、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除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病至急诊时间、介入治疗比例、病死率、住院费用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溶栓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33.2%(73)比10.0%(9)〕,且急诊科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DNT、DPT、DR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急诊科滞留时间(h):2.3(1.4,4.1)比6.1(2.9,12.5),住院时间(d):8(6,11)比11(8,13),急诊至取血化验结果报告时间(min):14.0(11.0,19.0)比49.0(33.5,62.8),急诊至CT检查报告时间(min):54.0(30.3,86.0)比105.0(73.5,148.0),DNT(min):27.8±16.2比130.9±58.3,DPT(min):95.2±37.8比214.7±64.6,DRT(min):178.3±58.6比366.2±113.9,均P<0.05〕。两组中正常出院患者出院时NIHSS评分、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出院患者住院时间更短〔d:9.0(7.0,11.0)比11.0(8.5,13.0)〕,出院和入院NIHSS评分差值更小〔分:-2(-4,0)比-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建立可以提高AIS患者院内救治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中心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院内救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