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段元明 黄军铭 李志勇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6年第5期473-474,共2页
关键词 胫骨 PILON骨折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克雷氏骨折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曾令明 《当代医学》 2012年第32期64-65,共2页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克雷氏骨折疗效区别。方法将收治的90名克雷氏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区别。结果手术组评价为优共39例(86.67%),高于非手术组(86.89%)(P<0.05)。而...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与手术治疗克雷氏骨折疗效区别。方法将收治的90名克雷氏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手术组与非手术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区别。结果手术组评价为优共39例(86.67%),高于非手术组(86.89%)(P<0.05)。而在两组优良率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并发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在疗效上无明显区别。对不愿手术治疗患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对粉碎性骨折患者尽可能建议采用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氏骨折 手术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髋骨骨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远良 卢铁柱 杨小林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与髋骨骨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有无髋骨骨折分为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患者,每组50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仰卧正...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与髋骨骨折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1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有无髋骨骨折分为单纯骨质疏松症患者和骨质疏松性髋骨骨折患者,每组50例。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仰卧正位L2~4、髋部股骨颈、转子、转子间、整髋、Ward三角区的BMD值,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髋骨骨折组患者髋部股骨颈、转子、转子间、Ward区、整髋4个区域及腰椎L2的BMD值均显著低于无髋骨骨折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L3、L4的BM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Ward区BMD是骨质疏松患者髋骨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 髋骨骨折患者的髋部股骨颈、转子、转子间、Ward区、整髋4个区域及腰椎L2的BMD值显著降低,且髋骨Ward区BMD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病理生理学 骨密度 髋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痹健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礼 唐齐良 黄杰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2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痹健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旨在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与更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5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 目的探讨痹健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旨在为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更科学、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与更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54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7例。实验组采用自拟痹健膝汤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膝关节X线影像Ⅰ、Ⅱ、Ⅲ、Ⅳ、Ⅴ级疼痛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膝关节X线影像Ⅰ、Ⅱ、Ⅲ、Ⅳ、Ⅴ级疼痛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X线影像Ⅰ~Ⅳ级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膝关节X线影像Ⅴ级疼痛评分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胫骨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痹健膝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健膝汤 膝骨性关节炎 膝关节 慢性积累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8例
5
作者 黄新光 曾令明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3772-3772,共1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法与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28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治疗组);其余2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最后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法与传统切开复位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56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选取其中28例采用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治疗组);其余28例采用传统切开复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最后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平均切口长6.29 cm,平均出血量33.92 ml,术后随访1~3年,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标准,功能优良率为92.9%(26/28);观察组平均切口长14.63 cm,平均出血量118.20 ml,膝关节功能依照Rasmussen评分标准,功能优良率为82.1%(22/28)。结论:经皮微创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较小、腿部肿胀较轻、术后疼痛感较小、外观疤痕较少、腿部功能恢复较快、复位和固定效果优良等诸多特点,如果病情符合,建议优先采用此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接骨板 胫骨平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