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1
作者 靳文凭 周烽松 +2 位作者 王豫华 张弦 罗佳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1期121-128,共8页
为对湖南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资料收集和层析分析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并依据专家咨询优化评价体系,以创新基础、创... 为对湖南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通过资料收集和层析分析法初步建立指标体系,并依据专家咨询优化评价体系,以创新基础、创新机制、创新成果和绿色通道等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2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完成对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技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有力支持,也为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创新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地理信息 企事业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 综合评价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地理空间数据CGCS2000坐标系转换技术研究
2
作者 刘延婷 陈春花 +1 位作者 吴志文 敖敏思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8期17-20,共4页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现行法定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对统一全国测绘基准、促进成果共享交换具有关键意义。省级地理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不仅精度要求高,同时还存在数据量大、区域广、格式复杂等问题须解决。结合湖南...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是我国现行法定统一的大地坐标系,对统一全国测绘基准、促进成果共享交换具有关键意义。省级地理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转换工作不仅精度要求高,同时还存在数据量大、区域广、格式复杂等问题须解决。结合湖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以数据摸底、参数计算、软件研发、质量检定和入库发布为主要步骤的技术方法,通过构建全省统一布尔沙模型、研制批量转换和质量检定软件提高转换精度效率,实现了全省地理空间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全面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标转换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地理空间数据 布尔沙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湖南省永州市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金卫华 唐国滔 刘微微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6期43-47,共5页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路线,提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对永州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路线,提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建立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对永州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果和持续状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永州市的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近年来不断提高,投入强度、利用程度和产出效果也都处于整体上升态势,但持续状况却在逐渐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指标体系 永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化与耕地保护的相关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郑光伟 唐国滔 刘微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159-160,共2页
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在介绍城市化的内涵及量度基础上,研究了城市化水平和耕地资源的相关关系,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不断提高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变外延扩张为内涵挖潜,同时要加强耕地的保护。
关键词 城市化 耕地保护 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冯达 段亚锋 李婷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9年第3期57-60,共4页
结合湖南省耕地利用实际情况,选取耕地面积、农村从业人员、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湖南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耕地利用效率较高的结论,并提出提高湖南省... 结合湖南省耕地利用实际情况,选取耕地面积、农村从业人员、农业机械动力、化肥施用量、粮食、棉花、油料产量和农业总产值等指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湖南的耕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得出耕地利用效率较高的结论,并提出提高湖南省耕地利用效率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法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体系建设及思考
6
作者 何庆 欧阳霖 +3 位作者 陈春花 靳文凭 张玉冰 史照清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是重要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HNCORS)经过多年发展,其网型结构不断优化,用户并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 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是重要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对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湖南省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HNCORS)经过多年发展,其网型结构不断优化,用户并发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服务领域不断拓展。随着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高精度位置服务需求日益旺盛,HNCORS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如在监管机制、基础设施、自主创新和共享融合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湖南开展了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服务体系建设。本文首先描述了HNCORS服务体系建设背景;然后从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三个方面阐述建设过程,总结出在服务模式、应用领域和共享融合方面取得的成效;最后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并从要素保障、自主创新、发展与安全三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可为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和相关部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导航 定位基准站网 高精度位置服务体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分异规律研究——以湖南省岳阳市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申海建 郭荣中 +1 位作者 刘刚 周华平 《河北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92-94,97,共4页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岳阳市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 基于信息熵的基本原理,利用1996—2005年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实例分析。结果表明:①从整体上看,岳阳市耕地面积所占比例呈递减趋势,居民点、工矿用地及交通用地所占比例呈递增趋势,园地、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有增有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岳阳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设的占用和生态退耕。②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在1996—2005年期间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③未利用地、园地和交通用地所占比例是影响岳阳市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主要因素。④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最大值分布在岳阳楼区、汨罗市和云溪区;其次是临湘市、湘阴县、华容县、岳阳县和君山区;最小值分布在平江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土地利用结构 岳阳市 洞庭湖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规范》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华明 冯达 《现代农业》 2009年第11期59-60,共2页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和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评审,在湖南省各地试行。该《规范》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 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和湖南省测绘科技研究所共同起草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地方标准通过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评审,在湖南省各地试行。该《规范》作为湖南省乃至全国首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测绘标准,标志着湖南省土地利用研究的深入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该论文对该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 测绘 土地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改水田项目中新增水田的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地改水田项目为例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君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4期55-56,共2页
以湖南省华容县梅田湖镇北剅口村、金鸡村旱改水项目为例,通过划分评价单元,构建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区规划新增水田进行适宜性评价,为旱改水项目和其它土地整治项目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旱地改水田 土地整治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建设用地的时空结构分异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达 吴凌辉 张毅 《国土资源导刊》 2006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运用年均变化强度指数这一指标,对湖南省建设用地的时空结构进行分析,得出在今后几年内,湖南省城镇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和西部水利设施用地扩张的速度还将增大;农村居民点用地将大幅减少。
关键词 湖南省 建设用地 时空结构分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湖南省湘潭县为例
11
作者 曾嵘 张小红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05B期40-43,共4页
本文结合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机制及湘潭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构建了湘潭县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选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湘潭县白石乡为例,应用模... 本文结合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机制及湘潭县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构建了湘潭县土地利用现状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权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选取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湘潭县白石乡为例,应用模型对其进行了环境敏感性等级划分,最终得出了湘潭县所辖的22个乡(镇)环境敏感性等级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 环境影响评价 湘潭县 湖南省 模糊综合评判法 环境敏感性 评价结果 客观赋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湖南省耕地坡谱演变规律研究
12
作者 冯达 段亚锋 李婷婷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5期29-37,共9页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文章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结合坡谱分析方法,构建了耕地上山指数,分析了2000—2020年耕地坡谱在省和区域2个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耕地坡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时间段内,湖南省...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文章利用土地利用数据和数字高程数据,结合坡谱分析方法,构建了耕地上山指数,分析了2000—2020年耕地坡谱在省和区域2个尺度上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耕地坡度变化的因素。结果显示:(1)2000—2020年时间段内,湖南省耕地的平均坡度增加了0.09°,高坡度(10°以上)地区耕地面积比例增加了0.68%,湖南省耕地逐渐向高坡度地区发展。(2)在区域尺度,经济相对发达的长株潭地区和地形较复杂的大湘西地区,耕地上山现象明显;经济较发达、以平原为主的洞庭湖地区,耕地上山现象不明显;湘南地区受到地形限制和经济快速发展双重影响,耕地上山程度仅次于长株潭地区。(3)退耕还林、非农建设、土地综合整治是影响耕地坡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可通过积极稳妥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合理引导建设用地上山、严控新增耕地管理等措施,来减缓耕地在高坡度区域增加趋势,即减缓耕地上山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坡度 坡谱 耕地上山指数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大区域三维水汽层析反演及降雨预报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皓 陈必焰 +3 位作者 黄宁 谭井树 靳文凭 陈春花 《中国防汛抗旱》 2024年第4期8-16,共9页
水汽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大气总量中仅占据很小的比例,但在时空上变化显著,且在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层析技术可有效获取高精度、高时空分... 水汽是地球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大气总量中仅占据很小的比例,但在时空上变化显著,且在灾害性天气的形成和演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层析技术可有效获取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水汽三维分布,已成为当下GNSS气象学的一个研究热点。基于卫星探测技术能够获取大范围的水汽图像,尤其是地球静止卫星兼具空间覆盖范围广和时间连续性高的优点,使其成为水汽监测研究的重要数据源。基于融合风云4A水汽产品和GNSS观测数据的层析模型,利用湖南省连续运行基准站(Hunan 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HNCORS)观测数据进行水汽层析实验,获取了湖南省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水汽密度三维分布场,验证了该技术可有效提升水汽密度场的反演精度;基于层析水汽产品构建了多参数神经网络降雨落区预测模型,进一步挖掘层析技术在降雨预测中的应用潜力。该研究将促进暴雨等灾害天气监测预判能力的提升,对水利工程洪水监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汽密度 层析反演 降雨预报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湖南省耕地安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林才雄 左文进 曾嵘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5期29-32,共4页
近10年以来,湖南省耕地面积连年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接近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人均耕地警界线,耕地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分析全省耕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一元回归分析模型对全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耕地... 近10年以来,湖南省耕地面积连年减少,人均耕地面积接近众多专家学者提出的人均耕地警界线,耕地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通过分析全省耕地安全存在的问题,同时利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和一元回归分析模型对全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耕地供给量和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在2010、2015和2020年耕地需求量大于供给量,耕地安全指数分别是93.0%、87.3%和84.0%,耕地安全保障形势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耕地安全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设计
15
作者 刘延婷 陈春花 +1 位作者 曾翔强 敖敏思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17期70-72,共3页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行业的融合,为国土空间治理创造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条件,这有利于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自然资源部提出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了基于空间规划和用途...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自然资源行业的融合,为国土空间治理创造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条件,这有利于提升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自然资源部提出建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形成了基于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信息系统,为国土空间和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云计算 信息系统 大数据 物联网 用途管制 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研究——以湖南省泸溪县为例
16
作者 李婷婷 刘美玲 冯达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2年第3期7-11,共5页
论文以湖南省泸溪县为研究区,在考虑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泸溪县人均永久基本农田需求面积2025年为0.037 3公顷、2035年为0... 论文以湖南省泸溪县为研究区,在考虑区域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计算出区域永久基本农田需求面积;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要求,开展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适宜性研究。结果表明,(1)泸溪县人均永久基本农田需求面积2025年为0.037 3公顷、2035年为0.036 8公顷,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2025年为11 481.67公顷,2035年为12 116.45公顷;(2)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要求,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面积为14 651.40公顷;(3)从耕地质量状况、区位条件、空间形态三个方面选取6个评价指标构建适宜度评价体系,对可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进行适宜度评价,泸溪县Ⅰ类适宜区面积为8 292.67公顷,占比为56.60%;Ⅱ类适宜区面积为4 969.09公顷,占比为33.92%;Ⅲ类适宜区面积为1 389.64公顷,占比为9.48%。Ⅰ类和Ⅱ类适宜区占比90%以上,面积为13 261.76公顷,可满足2025年、2035年永久基本农田总面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国土空间规划 泸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城市土地利用效率DEA分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冯达 黄华明 +1 位作者 张毅 任锐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7年第1期51-54,共4页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土地利用效率较差的城市主要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低与... 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C2R模型对湖南省2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整体较高;空间上表现为东高西低;土地利用效率较差的城市主要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减;城市土地利用效率高低与城市等级没有必然联系;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主要应采取节约资本投入,或增加财政收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 被引量:9
18
作者 申海建 郭荣中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6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研究湖南省1996—2011年耕地资源的变化过程,定量分析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对该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利用湖南省近16a的土地利用... [目的]研究湖南省1996—2011年耕地资源的变化过程,定量分析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并对该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生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利用湖南省近16a的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料,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选取了总人口、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机械化水平等14个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分析,最后采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研究区域耕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1996—2011年湖南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趋势明显,由1996年的0.066 9hm2减少到2011年的0.058 0hm2,该省耕地数量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耕地面积变化驱动力主要由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农业生产能力、人民生活水平4个方面构成。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2014—2020年的耕地面积继续呈下降趋势。[结论]湖南省耕地减少速度快,土地垦殖率高,且后备资源贫乏,应加大耕地的保护力度,以促进区域的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面积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法 GM(1 1)模型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郭荣中 申海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8年第6期82-85,共4页
根据1996-200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湖南省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 根据1996-200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利用Costanza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和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表,研究了湖南省近十年来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评价了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结构的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湖南省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从宏观角度来看是基本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依然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严格调控土地利用结构和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资源变化驱动力研究——以湖南宁远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仕利 吕晓 +1 位作者 唐国滔 李振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925-4927,共3页
依据湖南省宁远县1996-2004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县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社会进步及工业发展等是宁远县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
关键词 耕地资源变化 驱动力 主成分分析 宁远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