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氧诱导因子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张宇红 邓丽玉 +3 位作者 林彬 涂胜 顾新元 唐利龙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1期43-45,59,共4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而缺氧诱导因子作为机体应对缺氧应激的适应性反应的调控因子,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的适应性保护。该文主要介绍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的缺血缺氧而发生局部坏死。而缺氧诱导因子作为机体应对缺氧应激的适应性反应的调控因子,参与了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脏的适应性保护。该文主要介绍缺氧诱导因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缺氧诱导因子 心肌细胞 细胞外基质 心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高危患者的预测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曾春芳 李巍景 +5 位作者 云美玲 曾建平 林雪峰 黄娜 林明霞 曹坚 《心电与循环》 2013年第4期260-26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高危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96例为AMI组及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DC、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数值,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高危患者心率减速力(DC)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AMI患者96例为AMI组及健康体检者90例为对照组,均进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DC、心率震荡(HRT)和心率变异性(HRV)数值,行超声心动描记术检查获取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AMI组内分为高危组和低危组。结果 AMI组DC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AMI高危组DC值低于低危组(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C是预测价值最高的指标。结论 DC值能有效地评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有利于AMI患者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率减速力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石秀兰 陈慧玲 +3 位作者 周利华 贺艳 谢亚兰 何彩云 《护理管理杂志》 2018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7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Herth希望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171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总分为(33.68±4.29)分,其中采取积极的行动维度得分为(12.20±1.64)分,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维度得分为(11.06±1.52)分,对现实和未来的积极态度维度得分为(10.43±1.91)分。工作状况、心功能分级、家庭关怀度、面对和屈服应对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希望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处于中等希望水平,医护人员应从影响患者希望水平因素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希望水平 家庭关怀度 应对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观察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少伟 周贻 《疑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室性 参松养心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修饰白蛋白——新的心肌缺血生化标志物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国文 胡佳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77-80,83,共5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一组连续进展的病症,心肌缺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只能在不可逆的细胞损害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之后才能被检出,而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这...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涵盖了一组连续进展的病症,心肌缺血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现有的心肌生化标志物(如心肌酶、心肌肌钙蛋白等)只能在不可逆的细胞损害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破坏之后才能被检出,而在短期和可逆的缺血发作时,这些标志物血中水平不升高。缺血修饰白蛋白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反映心肌缺血的生化标志物,可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辅助早期诊断,以便在疾病的可逆阶段干预治疗,达到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死亡率的目的。现对缺血修饰白蛋白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6
作者 范永臻 黄河 +7 位作者 吴名星 黄浩波 彭辉兵 谢立强 刘元 易文艳 周丽 陈海燕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6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影响。方法:入选以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并拟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50例,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性心绞痛分级<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 目的:探讨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口服尼可地尔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IMR)影响。方法:入选以稳定型心绞痛入院并拟行择期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50例,加拿大心脏病学会的劳力性心绞痛分级<Ⅳ级。将患者随机分为尼可地尔组(n=25)和对照组(n=25),在择期PCI术前均常规使用双联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和其他治疗冠心病相关药物。尼可地尔组口服尼可地尔5 mg、3次/d,30 d;对照组口服硝酸异山梨酯5 mg、3次/d,30 d。在行PCI术后,立刻以压力导丝检测两组患者的IMR,比较2组PCI术后IMR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间PCI术前基线临床特征、术前一般用药情况及PCI术中相关参数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CI术后尼可地尔组IMR显著低于对照组,为16.89±4.70对26.26±8.63,P<0.001;PCI术后IMR≥22患者所占比例尼可地尔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为5/25对12/25,P=0.036。结论:对于拟行择期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术前服用尼可地尔可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微循环阻力指数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PCI术前服美托洛尔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被引量:7
7
作者 周榕 周贻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观察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是否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80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基础心率>70次/分、无PR间期延长)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急诊... 目的:观察探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是否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RA)的发生率。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80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年龄<75岁、基础心率>70次/分、无PR间期延长)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急诊PCI前未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和美托洛尔组(急诊PCI前给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25mg嚼服)。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RA发生率。结果:美托洛尔组中32例行PCI术,8例行经腔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TCA);常规治疗组中35例行PCI,5例行PTCA,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美托洛尔组共4例发生RA,包括室颤1例;常规治疗组共15例发生RA,包括室颤4例。美托洛尔组急诊PCI术后RA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10.0%比37.5%,P=0.032)。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行急诊PCI术前服用美托洛尔可降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再灌注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龙湘鹏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7期65-66,共2页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新活素和硝普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 目的探讨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新活素和硝普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实验组治疗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结论新活素治疗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活素 硝普钠 急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早期诊断及预后的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吴名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方法选择90例连续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重症肺炎分为:合并肺炎组54例,合并有重症肺炎;对照组36例,无重症...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方法选择90例连续在我院就诊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重症肺炎分为:合并肺炎组54例,合并有重症肺炎;对照组36例,无重症肺炎。所有患者在入院后第1、3、7天分别检测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计算肺炎严重程度评分(PSI),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钱)分析PCT最佳诊断界值以及PCT、CRP、IL-6与PSI的相关性。随访患者6个月,根据预后不同分为死亡组及存活组,在出院后第30、60、90天分别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合并肺炎组的PCT、CRP、IL-6及PSI各时间点均较高(P〈0.05);合并肺炎组的PCT峰值在第1天出现,而CRP、IL-6及PSI峰值在第3天出现(P〈0.05),对照组则均无明显变化(P〉0.05)。ROC曲线分析PCT的AUC为(0.929±0.032),最佳诊断界值PCT为〉0.5μg/L。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与PSI评分相关(P〈0.05),而CRP、IL-6则无相关性(P〉0.05)。死亡组PCT及PSI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而CRP、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可以作为判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的早期指标,而且对判断预后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急性心力衰竭 重症肺炎 预后
原文传递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7例近期疗效(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德祥 黄河 +5 位作者 刘平 曾建平 彭枝柳 刘元 刘利华 孙建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7期7517-7520,共4页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 背景:有实验表明移植心肌梗死区的骨髓干细胞可以定向分化为具有正常生理功能的心肌细胞并可促进新生血管形成,达到修复梗死心肌并改善受损的心脏功能。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设计:自身前后对照。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对象:选择2004—06/2006—12在湘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16例,女11例,年龄34-74岁,平均(61±9)岁;纳入标准:①入选发病超过6h。②心电图、酶学动态的改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③心功能在Ⅰ-Ⅱ级之间。(多发病后急诊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且梗死相关血管血流恢复至TIMI级。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方法:手术过程: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周后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术后评价:移植前、后分别行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移植前和移植后6,12个月检测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恢复及并发症情况。主要观察指标: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②24h动态心电图评估结果。③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2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灌注缺损指数:术后6,12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均高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灌注缺损指数均低于移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动态心电图结果:患者均无新的-12,律失常类型出现,无心律失常的增多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出现。㈣随访评估:经冠状动脉内移植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无患者支架内狭窄。结论:经皮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可行,术后能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骨髓干细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I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利华 冯金城 谭新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B04期255-255,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I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PCI术后患者9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48例... 目的研究分析I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实施PCI术后患者90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48例,实验组42例,参照组给予急性。肌梗死PCI术后的常规护理,实验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实施I期心脏康复七步训练法干预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在院期间。律失常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ccu监测与留院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术后首次排泄时间明显早于参照组(P〈O.01)。结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后患者采取。脏康复七步训练法能有效的缩减其监测与住院时间,同时能预防患者术后便秘,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PcI 心脏康复训练法 术后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平 曾建平 +6 位作者 黄河 廖德祥 吴名星 彭枝柳 周新福 陈炜 孙建萍 《中国医刊》 CAS 2007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缺血性心肌病、已行冠脉介入成行术3个月以上且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30例,入院后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2),... 目的观察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可行性与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缺血性心肌病、已行冠脉介入成行术3个月以上且合并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患者30例,入院后分为骨髓干细胞移植组(n=18)和对照组(n=12),骨髓干细胞移植组经皮腔导管技术建立梗死相关动脉通道,用指引导丝将微灌注导管送入支架内后,将分离的骨髓干细胞悬液经微导管中心腔内注入梗死血管远端。分别予移植前、后6个月测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移植前、移植后左室射血分数由46.2±7.5增加到52.3±5.4(P<0.05)、左室舒张末内径由60.2±5.4mm降低至55.1±3.0mm(P<0.05),单光子放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提示心肌灌注缺损指数由11.1±3.4降低至7.5±2.9(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善。结论经皮腔冠状动脉内移植骨髓干细胞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可行,术后能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心肌缺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心脏病 骨髓干细胞 移植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少伟 胡佳林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476-478,46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长期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28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肘照组,两组抗心衰基础治疗相似,观察组加服左旋甲状腺索12.5~25mg/d,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目的:观察小剂量左旋甲状腺素长期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择128例重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肘照组,两组抗心衰基础治疗相似,观察组加服左旋甲状腺索12.5~25mg/d,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6min步行试验,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心率变化,再住院人次,病死率和不良反应。观察6~30个月,每3个月复查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心功能均改善,运动耐量增加,但观察明显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血清T3、T4均恢复至正常范围,但其水平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心率,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再住院人次,观察组较对照减少49.26%(P〈0.01).而且观察组治疗过程无甲亢表现。结论:长期补充小剂量甲状腺素对于慢性重症心力衰竭,不仅能显著改善心功能、生活质量,而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甲状腺素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率对Revolution CT心肌桥-壁冠状动脉形态学评价和辐射剂量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智 曾伟华 +5 位作者 欧阳欣 李雄 刘慧 左志超 吴彦平 唐云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2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70 bpm),Ⅱ... 目的探讨实时心率对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形态学的可诊断性及有效辐射剂量(ED)。方法收集经Revolution CT冠状动脉成像检出左前降支MB-MCA受检者154例,记录即时心率分为Ⅰ~Ⅳ组,Ⅰ组43例(<70 bpm),Ⅱ组41例(70~80 bpm),Ⅲ组37例(81~90 bpm),Ⅳ组33例(>90 bpm)。评价各组间MB-MCA的形态学及可诊断性,并分析ED的差异。结果Ⅰ~Ⅳ组间MB-MCA的形态学主观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MCA的可诊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分别为(2.04±0.75)mSv、(3.42±1.57)mSv、(2.67±1.00)mSv、(3.59±1.44)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时心率Revolution CT单个心动周期MB-MCA形态学评估可满足临床诊断,提高MB-MCA可诊断率的同时降低了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 Revolution CT 心肌桥-壁冠状动脉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相关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易文艳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年第11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临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82.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平均缩短了4~5 d左右;医疗费用降低了10%左右;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且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的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荷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浩波 欧阳繁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776-778,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择期行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分析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预处理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择期行PCI术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一周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80mg/d),而后即行PCI术;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20mg/d),而后即行PC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肌钙蛋白(cTnI)水平差异,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记录患者术后主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主包括心肌梗死、血运重建、心源性猝死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cTnI水平(O.12±0.13vs.0.21±0.56,P=0.381〉0.05)及术后一月主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0%vs12.5%,P=0.723〉0.05)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对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择期PCI术前给予负荷剂量他汀预处理没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伐他汀/治疗应用 心绞痛/药物疗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病例分析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7
作者 谢立强 黄河 陈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年第12期1580-1581,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诊病例临床特点、抢救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1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急诊的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以感染为急诊症状患儿79例,缺氧发...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急诊病例临床特点、抢救治疗方法及转归。方法:对2012年4月-2013年8月我院儿科急诊就诊的113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总结分析,包括急诊的症状、体征、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以感染为急诊症状患儿79例,缺氧发作11例,心力衰竭10例,以其他症状就诊13例;死亡6例,其中4例以心跳、呼吸停止为急症首发症状,另2例分别以咯血、惊厥为急诊首发症状,经过治疗后107例患儿急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伴发感染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急诊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伴发喘憋者异丙托溴铵雾化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心力衰竭的患儿可应用米力农,肺动脉压高致缺氧发作不缓解,应用前列地尔可以有效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分析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单纯右心室心肌梗死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建平 庄亚纯 江智文 《心电学杂志》 1998年第1期49-50,共2页
患者女,52岁。因突发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疼痛6h就诊。经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门诊心电图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超急期)?体检:血压20/12kPa(150/90mmHg),呼吸稍促。颈静脉怒张。肝肋下2cm,质中,压痛(+)。入院后查心肌酶谱CK 395.61U/L,C... 患者女,52岁。因突发胸骨后持续性压榨样疼痛6h就诊。经含服硝酸甘油无效。门诊心电图诊断: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超急期)?体检:血压20/12kPa(150/90mmHg),呼吸稍促。颈静脉怒张。肝肋下2cm,质中,压痛(+)。入院后查心肌酶谱CK 395.61U/L,CK-MB 7.6%;LDH 428.2 IU/L,LDH_1 49.3%,LDH_2 26.6%,LDH_2/LDH_2>1。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右心室内径增大,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呈同向运动。X线胸片无异常。入院后1h心电图(附图上)示:V_1—V_3导联ST段抬高0.3—0.45mV,V_4导联ST段抬高0.1mV,Ⅰ、Ⅱ、aV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右心室 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朱腊梅 柳碧云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44-545,共2页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起搏器 人工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
20
作者 陈慧斐 《心电与循环》 2015年第5期355-357,共3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可有效恢复病变冠状动脉血流,而且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疗效[1-2]。但该术式经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3]。本研究旨在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作为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可有效恢复病变冠状动脉血流,而且经过临床实践证实具有良好疗效[1-2]。但该术式经相关临床研究证实可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3]。本研究旨在分析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后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微循环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治疗 急诊 缺血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