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技术差别(附37例报告)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国平 曾群 +4 位作者 杨治权 肖军 陈健彤 杨佳宁 郭凌志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方法和技术细节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患者,其中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22例,分析术中体位,切口,骨窗,责任血管压... 目的 为了提高手术安全性和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方法和技术细节差别。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显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患者,其中三叉神经痛15例,面肌痉挛22例,分析术中体位,切口,骨窗,责任血管压迫等细节,观察二者术后疗效。结果 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立即完全缓解14例,1例延迟缓解。所有面肌痉挛患者痉挛症状术后即刻消失,无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2年,1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复发,所有面肌痉挛患者未见复发。结论 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有效治疗方法,但在术中体位、切口、骨窗、责任血管压迫等具体操作细节方面有细微差别,了解这些差别有助于增加手术安全性,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血管减压术 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脊液对鼠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国平 赵京涛 方加胜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研究脑外伤血性脑脊液和脑积水清亮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人的两种脑脊液培养,分为试验组(血性脑脊液组)和对照组(脑积水清亮脑脊液组),于不同时间观察神经干细胞在两组... 目的研究脑外伤血性脑脊液和脑积水清亮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从大鼠脑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分别用人的两种脑脊液培养,分为试验组(血性脑脊液组)和对照组(脑积水清亮脑脊液组),于不同时间观察神经干细胞在两组脑脊液中的生长及增殖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两组脑脊液中神经干细胞的分化进行鉴定和比较。结果神经干细胞在两种脑脊液中均能存活并分化,部分细胞悬浮生长达十余天之久。加脑脊液培养第二天试验组NSE阳性细胞(神经元)的比例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 5);培养第十天试验组GFAP阳性细胞(星形胶质细胞)的比例比对照组高,NSE阳性细胞的比例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神经干细胞在脑外伤血性脑脊液和脑积水清亮脑脊液中均能存活、增殖和分化。两组脑脊液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种类上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神经干细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颅内压升高患者经颅多普勒超声频谱与参数的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青 陈健彤 杨佳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6期1883-1885,共3页
目的:观察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频谱和参数的变化。方法:对66例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进行TCD检测,同时测血压并腰穿测颅内压。结果:颅内压升高时,出现典型的TCD频谱(高阻力血流频谱、舒张期血流消失频谱)。随着颅内压... 目的:观察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频谱和参数的变化。方法:对66例弥漫性颅内高压患者进行TCD检测,同时测血压并腰穿测颅内压。结果:颅内压升高时,出现典型的TCD频谱(高阻力血流频谱、舒张期血流消失频谱)。随着颅内压升高,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减慢(16.39±3.56)cm/s,血管脉动指数(2.25±0.45)及阻力指数(0.89±0.098)增大,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颅内高压治疗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升高(26.36±4.26)cm/s,血管脉动指数(1.15±0.23)及阻力指数(0.62±0.088)降低,与治疗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根据特征性TCD频谱和参数改变可间接推断颅内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高压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频谱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骨窗开颅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肖军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66-768,共3页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n=56)和大骨瓣开颅术组(n=50),对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0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方法随机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n=56)和大骨瓣开颅术组(n=50),对意识恢复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总有效率、死亡率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意识恢复时间短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3.16,P<0.01),术后1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比较,小骨窗开颅术组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t=5.75,P<0.01),小骨窗开颅术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大骨瓣开颅术组(χ2=4.92,P<0.05),其病死率则低于大骨瓣开颅术组(χ2=4.80,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小骨窗开颅术 大骨瓣开颅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江辉 杨佳宁 曾群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两种方法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50例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 目的分析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两种方法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湖南省湘潭市中心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1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行开颅夹闭术治疗的50例和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的46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电解质紊乱、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天数与开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均为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其中一种方法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无明显优劣之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 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栓塞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6
作者 江辉 赵京涛 曾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6期68-70,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微创穿刺术(53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43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预后的...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和传统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微创穿刺术(53例)和开颅血肿清除术(43例)治疗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术后并发症、死亡率、近期(术后1个月)和远期(术后6个月)预后的随访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再出血、肺部感染、癫痫等并发症、死亡率、近期预后优良率、远期预后优良率在微创组和开颅术组中分别为:7.5%和23.2%、77.3%和93.0%、3.7%和23.2%、9.4%和25.6%、37.7%和18.6%、56.6%和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及开颅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和2.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较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具有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基底节脑出血 微创穿刺术 开颅手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江辉 李青 杨佳宁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优劣。方法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随机进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疗效优劣。方法梗阻性脑积水患者60例,随机进行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或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两组患者术后主要并发症、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室内出血、气颅、硬膜下积液、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生率分别为0.0%和3.1%、7.1%和3.1%、3.6%和3.1%、0.0%和6.2%、0.0%和6.2%,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3%和84.4%,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造瘘组患者术后复发率为3.6%,低于分流组的28.1%,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治疗有效率和传统脑室腹腔分流术无明显差异,但复发率比脑室腹腔分流术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第三脑室底造瘘 分流术 梗阻性脑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被引量:9
8
作者 郭凌志 曾群 +3 位作者 杨佳宁 陈健彤 徐凡 彭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入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入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叉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多发动脉瘤 单侧翼点入路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江辉 赵京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331-332,共2页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MPO)与钻孔引流术(TDO)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6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钻孔组34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d及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MPO)与钻孔引流术(TDO)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疗效。方法本院收治6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30例,钻孔组34例,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3d及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穿刺术后气颅的发生率低于钻孔引流术,分别为6.6%和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新鲜出血、颅内感染、深部脑组织损伤、术后3d及术后7d血肿清除率和术后1月复发率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优于钻孔引流术,具有术后气颅发生率低、创伤轻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矢状窦旁脑膜瘤3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江辉 赵京涛 肖军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5期42-43,45,共3页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3月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3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30例(93.8%),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12例(37.5%),SimpsonⅡ... 目的探讨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3月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治疗3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全切肿瘤30例(93.8%),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者12例(37.5%),SimpsonⅡ级切除者18例(56.3%),余2例SimpsonⅢ级切除(6.2%)。术后随访6~8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复发病例。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熟练的显微手术技巧、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中央沟静脉是提高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全切率与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状窦 脑膜瘤 显微手术 中央沟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杨佳宁 李青 赵京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2-304,共3页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9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1)和开颅组(n=38)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3d及2周时的意识状态和死亡率,6个月后ADL分级。结果术... 目的比较微创穿刺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9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n=41)和开颅组(n=38)进行手术治疗,观察术后3d及2周时的意识状态和死亡率,6个月后ADL分级。结果术后3d,微创组意识障碍24例,开颅组意识障碍34例,两组差异有显著性;2周时,微创组意识障碍7例,死亡5例,开颅组意识障碍14例,死亡9例,差异有显著性。术后6个月,微创组ADL1~2级占67.6%(23/34),ADL3~5级占32.4%(11/34);开颅组ADL1~2级占38.5%(10/26),ADL3~5级占61.5%(16/26)。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创穿刺术可明显改善基底节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 脑出血 高血压 微创手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的硬膜外血肿24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江辉 赵京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12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部CT示血肿基本清除干净,术... 目的探讨骨瓣开颅术治疗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11年3月我院神经外科骨瓣开颅术治疗24例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4例患者术后3 d复查头部CT示血肿基本清除干净,术区无继发性出血,骨瓣均解剖复位;术后3月进行GOS评分,其中,5分18例,4分4例,3分2例,无死亡及植物生存病例。结论对血肿总量〉30 mL、幕下血肿〉10 mL或血肿量不大但有脑积水、环池受压及四脑室消失的患者应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应用跨过横窦的骨瓣开颅术方法安全可靠,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瓣 开颅术 骑跨 横窦 硬膜外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江辉 裴红霞 赵京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2年第2期151-154,共4页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两种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湘潭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开颅夹闭术治疗的45例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36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主要... 目的比较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两种方法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湘潭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开颅夹闭术治疗的45例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的36例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术后死亡率、恢复优良率、复发率和平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颅组术后动脉瘤复发率低于介入组,分别为2.2%和19.4%,开颅组和介入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6±0.9天及11±0.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术后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8.3%、31.1%和36.1%、2.2%和5.6%,死亡率分别为2.2%和2.8%,恢复优良率分别为82.2%和83.3%,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颅夹闭术和血管内介入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疗效无明显优劣之分,可按照个体化治疗原则,选择其中一种方法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 动脉瘤 开颅夹闭术 血管内介入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被引量:8
14
作者 曾群 赵京涛 +5 位作者 陈勇 肖军 李晚文 陈健彤 杨佳宁 邓水英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0年第1期67-68,共2页
作者对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术后痊愈和好转 3 1例 ,死亡 6例。根据病情结合CT体表定位 ,小骨窗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有助于提高疗效 ,并就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进行探讨。认为术后... 作者对 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CT定位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术后痊愈和好转 3 1例 ,死亡 6例。根据病情结合CT体表定位 ,小骨窗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残余血肿有助于提高疗效 ,并就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势进行探讨。认为术后并发症是有些手术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CT定位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尿激酶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国平 赵京涛 +1 位作者 曾群 肖军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0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32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术中术后应用药物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13例(40.63%),脑积水2例(6.25%),...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分析32例接受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并发症,术中术后应用药物对并发症进行预防及处理。结果本组动脉瘤夹闭术后脑血管痉挛13例(40.63%),脑积水2例(6.25%),颅内血肿3例(9.38%),低钠血症11例(34.38%),高钠血症6例(18.75%),低钾血症11例(34.38%),颅内感染2例(6.25%)。结论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脑积水、颅内血肿、颅内感染、电解质紊乱等,术中操作及术后合理的治疗措施是减少并发症及其危害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术后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3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佳宁 李青 赵京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9年第8期1482-1483,共2页
【目的】探讨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76例重型颅脑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于伤后3个月... 【目的】探讨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76例重型颅脑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记分(GCS)3~8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于伤后3个月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GOS评分。【结果】亚低温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5例,中残7例,重残及植物生存9例,死亡7例。对照组38例患者,恢复良好11例,中残6例,重残及植物生存8例,死亡13例。【结论】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有较好的脑保护作用,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治疗 低温 人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血管造影辅助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群 江辉 +2 位作者 徐凡 姜维民 罗可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11期1708-1711,共4页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应用荧光血管辅助显微手术夹闭的90例前循环动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患者术后3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在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湘潭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应用荧光血管辅助显微手术夹闭的90例前循环动牀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患者术后3 d内行头部CTA或脑血管DSA评估动脉瘤夹闭效果;术后3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预后。【结果】6例患者初次夾闭后有载瘤动脉狭窄,通过更换合适的动脉瘤夹或调整动脉瘤夹位置后再次荧光造影显示载瘤动脉通畅;4例患者发现有动脉瘤瘤颈残留,此4例患者2例增加了一个动脉瘤夹,另2例及时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最终将动脉瘤完全夹闭。9例患者穿支血管误夹,造影后通过调整动脉瘤夹的位置避免了误夹。术后复查结果显示90例患者均无载瘤动脉狭窄、瘤颈残留和穿支血管损伤。手术后3个月进行随访,对所有患者进行GOS评分判断预后,其中GOS评分为4分、5分共68例,即轻度残疾但可独立生活或恢复正常生活属于恢复优良,本研究患者恢复优良率为75.6%(68/90)。【结论】吲哚菁绿荧光血管造影辅助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载瘤动脉狭窄、动脉瘤颈残留、穿支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外科学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宁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临床评价
18
作者 曾群 陈勇 +1 位作者 邓映霞 赵京涛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02年第2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维宁佳注射液 呼吸系统感染 合并症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脑星形细胞瘤中Gal-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19
作者 郭凌志 曾群 +3 位作者 杨佳宁 陈健彤 徐凡 彭龙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275-278,共4页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Gal-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46例标本取自首次行星形细胞瘤切除的患者,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取自颅脑外伤行内减压的患者,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Gal-3和Bcl-2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病理分级的... 目的研究人脑星形细胞瘤中Gal-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46例标本取自首次行星形细胞瘤切除的患者,8例正常脑组织标本取自颅脑外伤行内减压的患者,应用SP法免疫组化检测标本中Gal-3和Bcl-2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不同病理分级的星形细胞瘤中表达。结果正常脑组织中无明显Gal-3和Bcl-2表达,Gal-3的阳性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的病理分级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不同病理分级星形细胞瘤中Bcl-2阳性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Gal-3与Bcl-2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Gal-3在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可能对肿瘤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可能通过调节Bcl-2蛋白的水平来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乳糖凝集素-3 BCL-2 星形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手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200例临床分析
20
作者 李晚文 林清法 +3 位作者 赵京涛 曾群 肖军 陈健彤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1999年第2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血肿 外伤性 非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