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对神经胶质瘤的影响作用
1
作者 刘祚仁 郭塨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3年第1期58-63,共6页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了颅内原发肿瘤的35%~60%。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I~Ⅳ级,其中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目前对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 神经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一类肿瘤,占了颅内原发肿瘤的35%~60%。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将胶质瘤分为I~Ⅳ级,其中Ⅲ、Ⅳ级为恶性胶质瘤,大约占所有胶质瘤的77.5%。目前对神经胶质瘤的临床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虽然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但存在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等问题,总体预后仍然较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维生素C(VC)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日益进展,国外的医疗工作者已将其作为肿瘤治疗的补充和替代疗法之一,并报道了静脉注射维生素C治疗神经胶质瘤、卵巢癌、肾细胞癌、乳腺癌、大肠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前列腺癌、膀胱癌等肿瘤的临床病例,认为其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就维生素C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作用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神经胶质瘤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额外伤后颅底重建术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向鹏 丁有才 +1 位作者 印达宁 梅敏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7期1300-1301,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外科学 颅底/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实施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丁有才 向鹏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276-277,共2页
目的:分析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实施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9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接受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实施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14年7月1日我院收治的97例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接受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与其预后的关系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本研究中的97例患者在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后,有37例患者存活,有60例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61.9%。在本研究的患者中,自发生双瞳孔散大至进行开颅减压手术的时间<30分钟患者的死亡率(25.7%)与该时间为30~60分钟患者的死亡率(61.5%)相比较差异显著(x2=5.31,P<0.05);该时间为90~120分钟患者的死亡率(80%)与该时间为>120分钟患者的死亡率(100%)相比较差异显著(x2=3.96,P<0.05)。讨论:发病后120分钟是为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双瞳孔散大患者实施开颅减压手术治疗的时间极限。在确诊此病患者的病情后应尽早为其行开颅减压术治疗,以改善其预后,避免使其发生严重残疾或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型颅脑损伤 双瞳孔散大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裂区域脑挫裂伤并大面积梗死36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李京湘 向鹏 +4 位作者 印达宁 丁有才 石中辉 邓一平 傅迎旭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6年第1期126-127,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并发症 脑梗塞/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周兰 全雪雯 +2 位作者 陈曦 梁鹏 李健芝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目的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41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 目的调查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脑卒中预警症状及危险因素知识问卷、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410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114.17±17.28)分,条目总均分(2.20±0.80)分,各维度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自我实现、人际间关系、压力管理、营养、运动锻炼、健康责任。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付费方式、收入患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警知识(r=0.315,P<0.01)、自我效能(r=0.429,P<0.01)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付费方式、收入、文化程度、预警知识、自我效能、年龄是脑卒中高危人群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医务人员应针对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持续、科学的干预,要注意高危人群自我效能、预警知识水平的提高,加强运动锻炼,以促使其养成良好生活方式,降低脑卒中的发生与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危人群 生活方式 自我效能 健康促进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加强脑出血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菲 常旭 李曼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935-937,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加强脑出血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加强脑出血患者危急值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5/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1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9,P=0.005<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日为(19.2±1.1)d,低于对照组的(21.5±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宣教、治疗方案知晓、疾病恢复进展、护理质量、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加强脑出血患者的危急值管理有利于改善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较高临床应用的意义,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 危急值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兰 常旭 +1 位作者 刘蓉 龚艳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6期157-158,共2页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均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均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NIHSS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后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陷,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土豆片外敷疗法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5期2-2,共1页
目的:探讨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土豆片外敷疗法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使用20%的甘露醇进行输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目的:探讨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土豆片外敷疗法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例使用20%的甘露醇进行输注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进行预防,为观察组患者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土豆片外敷疗法进行预防。然后,比较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在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有24例,发生率为48%。在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有4例,发生率为8%。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云南白药气雾剂联合土豆片外敷疗法预防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好,可以降低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并可减轻患者的疼痛。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白药气雾剂 土豆片外敷疗法 甘露醇 静脉炎患者 预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坡区脑膜瘤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赵子进 袁贤瑞 +7 位作者 邹华元 姜维喜 廖艺玮 罗端午 彭泽峰 李学军 刘定阳 刘庆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08-513,共6页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坡区脑膜瘤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5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7±11)岁.病程1周...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坡区脑膜瘤后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采用显微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性18例,女性53例;年龄15 ~ 68岁,平均(47±11)岁.病程1周至180个月,平均(32±30)个月.肿瘤最大径15 ~72 mm,平均(44 ±11)mm.主要表现为头痛、平衡功能障碍、轻偏瘫、饮水呛咳或声嘶、面部麻木或疼痛、面瘫及听力下降等.采用Karnofsky生存质量评分(KPS评分)评估患者生存质量.术前KPS评分40 ~ 100分,平均(69±11)分.手术主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天幕)入路共65例(91.5%).采用组内x2检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逐步回归多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肿瘤全切除48例(67.6%),术后死亡1例.术后KPS评分20~ 100分,平均(73±16)分.术后主要神经功能障碍为不同程度的颅神经麻痹及偏瘫等.获得随访64例,随访时间4~132个月,平均(61±48)个月.末次随访KPS评分50~ 100分,平均(83±13)分,死亡7例,肿瘤复发6例,进展8例.肿瘤切除程度(OR=0.280,95% CI:0.081 ~0.967,P=0.044)、术前脑干是否水肿(OR =0.100,95% CI:0.027 ~0.372,P=0.001)、是否包裹神经血管(OR=0.288,95% CI:0.084 ~0.985,P=0.047)及是否侵犯海绵窦(OR =0.254,95% CI:0.061~1.057,P=0.048)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围绕手术入路的选择、肿瘤的切除程度、瘤周神经血管结构的保护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肿瘤 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子进 袁贤瑞 +6 位作者 邹华元 姜维喜 罗端午 彭泽峰 李学军 廖艺玮 刘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及影响肿瘤切除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男:女为1.0:2.9,平均年龄... 目的 分析显微手术切除岩斜区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及影响肿瘤切除相关因素,总结治疗经验,以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1年7月至2010年4月手术治疗的71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 男:女为1.0:2.9,平均年龄(47.0±11.2)岁,病程平均(32.5±3.0)个月.肿瘤大小平均44.4 mm.手术入路主要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65例,91.5%).肿瘤全切除48例(67.6%),其中采用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全切除47例(72.3%),围手术期死亡1例(1.4%),术后KPS评分平均(73.2±15.6)分.随访64例,随访平均时间(60.7±47.5)个月,末次随访KPS评分平均(83.2±13.4)分.肿瘤复发6例,进展8例,死亡7例.患者术后6个月、1年、3年、5年和10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100%、91.3%、89.2%、88.5%和85.7%.肿瘤的质地(P=0.09)、类型(P=0.088)、是否侵犯海绵窦(P =0.001)及是否包裹神经血管(P=0.033)是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独立因素.结论 明确影响肿瘤切除程度的因素,个体化地选择手术入路,可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其中枕下乙状窦后(经小脑幕)入路是一种重要而实用有效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骨斜坡脑膜瘤 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和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5
11
作者 丁有才 《中国临床神经科学》 2015年第1期74-76,81,共4页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将收治的50例典型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同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5例):择... 目的观察分析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其预后。方法将收治的50例典型脑外伤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入院后3个月内择期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及同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5例):择期先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3个月后择期进行颅骨修补术。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疗效、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50例患者入院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颅骨缺损及脑积水。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观察组:为3~5分6例,6~8分19例;对照组为3~5分7例,6~8分18例。治疗后GCS评分,观察组(13.21±1.67)与对照组(10.85±1.92)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优良率、并发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脑室-腹腔分流术同期联合颅骨修补术治疗脑外伤伴颅骨缺损和脑积水疗效显著,预后较分期手术佳,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脑积水 颅骨修补术 脑室-腹腔分流术
原文传递
131例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病人救治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向鹏 丁有才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775-775,778,共2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病人气管插管,颈动脉注射甘露醇,颅骨钻孔减压,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状况。结果治愈好转率为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诊断与处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残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病人气管插管,颈动脉注射甘露醇,颅骨钻孔减压,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状况。结果治愈好转率为23.7%(31/131)、死亡率64.9%(85/131)。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双瞳孔散大病情极其危险,死亡率高,决定病人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双侧瞳孔散大的持续时间与外科手术时间窗和减压效果,治疗上应采取综合疗法,注意保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及时手术解除脑受压、加强手术前后监护,以期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病理学/治疗 瞳孔散大/病因学/治疗
原文传递
维生素C联合维生素K3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祚仁(综述) 郭塨(审校) 《肿瘤研究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280-283,共4页
维生素C(vC)和维生素K3(VK3)在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止血等方面被广泛应用.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它们也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VC与VK3联合给药比例为100:1时,具有最佳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能大幅降低剂量,不会增加机体的不... 维生素C(vC)和维生素K3(VK3)在抗氧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止血等方面被广泛应用.20世纪40年代,人们发现它们也具有抗肿瘤作用.研究表明,VC与VK3联合给药比例为100:1时,具有最佳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并能大幅降低剂量,不会增加机体的不良反应.能够对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这种组合已被申请了专利并进行了Ⅰ/ⅡA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能延长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不良反应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就VC联合VK3的协同抗肿瘤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维生素C 维生素K3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