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1篇文章
< 1 2 1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邓淇中 贺胜兵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0期48-51,共4页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了商科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指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提出改革...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分析了商科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指出制约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以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提出改革教学实践、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商科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方案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商科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商学系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肖雁飞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9期35-37,共3页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层次性、差异性和联合性。本文在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百森商学院模块式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以此提出湖南科技大...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对于独立学院而言,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注重层次性、差异性和联合性。本文在阐释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百森商学院模块式教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以此提出湖南科技大学潇湘学院商学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建议,指出跨学科联合、校内校外教师联合和实践平台联合等是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创业 教育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邓淇中 叶铮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8年第6期66-69,共4页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其次,从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环节建设以及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最后,以湖南科... 独立学院管理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其次,从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训环节建设以及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探索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最后,以湖南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明确了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并从教师团队、实践教学体系和课堂教学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创新实践能力 培养模式 旅游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体系构建——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友金 刘莉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47-49,共3页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将创新教育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从教学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构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将创新教育贯穿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基于湖南科技大学产业经济学研究生创新教育的实践,从教学过程、管理过程、支持过程构建贯穿教育全过程的研究生创新教育教学体系、管理体系和支持体系,旨在为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 创新教育 教育全过程 产业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仇怡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9期105-106,共2页
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和参与情况,把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方向,从着眼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和改进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 采用问卷调查和随机走访等方式,了解和掌握近年来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和参与情况,把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发展方向,从着眼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提出加强和改进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建议方案,探索大学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效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现状调查 对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审核评估要求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莉君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6期112-115,共4页
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同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审核评估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其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具体到专业,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把握。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基于"以学生为本... 新一轮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不同于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审核评估是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其核心是质量,目的是保障质量。具体到专业,就是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把握。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基于"以学生为本位"的质量观、而不是"以教师为本位"的质量观,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教学建设质量标准和教学过程质量标准四个方面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力求确立和完善教学质量标准,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反映专业培养特色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核评估 国际经济与贸易 人才培养 教学质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享发展视角下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研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
7
作者 吴建军 黄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8期60-64,共5页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最受社会民众关注的是共享。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以此引领高校校...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最受社会民众关注的是共享。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和创新第一驱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以此引领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目前高校校园规划在文化传承、功能分区、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以共享理念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充分整合优化现有教学资源,是高校校园建设规划的路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享发展 高校校园 建设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践——以湖南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潘竟成 吴建军 张晓璇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4期85-90,共6页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不仅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抓住“双万计划”历史契机,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从培养方案、... 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不仅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地方综合性大学实现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抓住“双万计划”历史契机,以一流专业建设、一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改革,从培养方案、一流课程体系、教学科研共享平台、多维育人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和完善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机制,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积累了有益的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综合性大学 创新型应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综合性大学研究生培养生态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9
作者 刘友金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30-135,共6页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关乎民族和国家发展大局,是国之大者。从教育生态学的新视角,探讨了地方综合性大学高层次人才培...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人才资源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第一资源。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关乎民族和国家发展大局,是国之大者。从教育生态学的新视角,探讨了地方综合性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地方综合性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的生态性缺失困境,并通过湖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生态体系构建的多年探索与实践,讨论地方综合性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生态体系构建的方法与路径,为同类型大学经济管理类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创新提供有益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研究生培养 生态体系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推进机制
10
作者 邓明君 刘微 +1 位作者 蒋秉寰 张卓 《社会科学前沿》 2025年第1期237-243,共7页
湖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面对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增收乏力、农村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等挑战,湖南省急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本文系统分析了湖南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推进机制以... 湖南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面对农产品质量不高、农民增收乏力、农村资源环境问题突出等挑战,湖南省急需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本文系统分析了湖南智慧农业助推乡村振兴的规划引导机制、平台推进机制以及技术创新推进机制。规划引导机制将明确智慧农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平台推进机制通过智慧农业信息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和政策扶持平台的建设,将实现农业信息的高效共享与协同、农业生产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农业政策的精准落实;湖南在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上取得了多方面的重要突破,但还需进一步完善。Hunan, as a prominent agricultural province in China, holds a pivotal role in execu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onfronted with notable challenges encompassing the inferior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stagnant income growth among farmers, and pressing concerns related to rural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Hunan Province finds it imperative to vigorously advance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agriculture. This scholarly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s the planning guidance mechanism, platform promotion mechanism,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motion mechanism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Hunan, with the objective of facilita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planning guidance mechanism aims to delineate the development trajectory and aspirations of smart agriculture. The platform promotion mechanism,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smart agriculture information platforms, technical service platforms, and policy support frameworks, strives to achieve efficient sharing and coordination of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digitization and intellectualiz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precise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policies. Hunan has witnessed several seminal breakthroughs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ithin the realm of smart agriculture, yet there remains ample scope for further enhancement and refin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乡村振兴 规划引导机制 平台推进机制 技术创新推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的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成鹏飞 刘敏 《新余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39-49,共11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 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是大学科技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在梳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的内在关系基础上,从成果转化环境、成果转化过程、成果转化效益以及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四个维度构建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TOPSIS法对2011—2021年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果转化环境向好、成果转化效益增加是成果转化绩效逐年提升的主要原因,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能力不足是制约成果转化绩效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提升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成果转化绩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协同创新 成果转化 绩效评价 熵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良知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培育的启示
12
作者 潘攀 许言一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期146-151,共6页
培育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人的应然之举。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内蕴弘扬主体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体现责任担当的精义,可为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的培育提供有益启示。从致良知思想视角培... 培育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新人的应然之举。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内蕴弘扬主体精神、坚持求真务实、体现责任担当的精义,可为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的培育提供有益启示。从致良知思想视角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历史主动精神,应遵循树立信仰,根植内在良知,积极行动,注重事上磨练;担当有为,投身社会实践;超越私我,达至崇高境界的逻辑理路。实施教育引领,树立远大志向;关爱鼓励,加强现实践履;提供条件,强化社会实践;优化环境,提升思想境界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良知 新时代 大学生 历史主动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调查与优化对策——以H大学为例
13
作者 郭云贵 邓烈胜 杨铭溢 《当代教研论丛》 2025年第1期83-86,共4页
以H大学经管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总体情况、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三个方面对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对科研参与有着较强兴趣,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参与... 以H大学经管类专业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方法,从总体情况、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三个方面对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参与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经管类专业本科生对科研参与有着较强兴趣,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参与率较低。要优化经管类专业本科生科研参与工作,高校应采取多种举措,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改善科研条件,营造良好科研氛围;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师生参与热情。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发挥课程的科研育人功能;增强责任意识,积极满足学生的科研训练需求。大学生应合理安排时间,主动加入科研团队;树立崇高理想,积极投身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管类专业 本科生 科研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黎明 陈福莲 +1 位作者 杨宇航 赵瑞霞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4年第3期233-241,共9页
为更有效地推进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内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影响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对360位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样本数据进... 为更有效地推进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以员工的基本心理需要、内部动机为中介变量,构建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影响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运用层次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对360位高科技企业员工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柔性人力资源管理对高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本心理需要和内部动机不仅在两者之间分别独立地起到中介作用,而且还共同地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结合分析结果,高科技企业应发挥柔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作用;高科技企业管理者和人力资源从业者应重视研发人员的基本心理需要;高科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应注重对员工内部动机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人力资源管理 基本心理需要 内部动机 技术创新 高科技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高科技化背景下金融硕士人才培养策略探析
15
作者 刘莉君 高晓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129-134,共6页
金融与科技的加速融合与渗透使得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作为高端金融人才的重要后备军,金融硕士的培养是否紧随金融科技发展步伐直接关系其人才质量且影响其岗位适应。通过分析金融高科技化背景下社会对金融硕士人才培... 金融与科技的加速融合与渗透使得金融行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作为高端金融人才的重要后备军,金融硕士的培养是否紧随金融科技发展步伐直接关系其人才质量且影响其岗位适应。通过分析金融高科技化背景下社会对金融硕士人才培养提出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技术型实操能力、创新型思维方式新要求,揭示当前金融硕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体系设计与金融科技行业岗位需求不甚匹配、课程教学方法与金融科技创新培养要求不相适应、师资力量配备与金融科技人才培养目标脱节、专业实践环节与金融科技技能培养要求不够契合等问题,提出优化金融科技课程体系、完善金融科技实训教学方法、加强金融科技双导师队伍建设、建立金融科技联合实习基地等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高科技化 金融硕士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科技城政企学研协同创新三方演化博弈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成鹏飞 王懿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5-150,共6页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构建大学科技城管委会、企业和学研方三方的演化博弈模型,考量三方共同作用的演化稳定策略和博弈演化过程。结果发现: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演化策略是三方主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只研究单一主体的演化决策具有局限性;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的相关政策有关;学研方和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与大学科技城主体的互信程度有关;大学科技城管委会选择监管的意愿与监管收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演化博弈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典型大学科技城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3
17
作者 成鹏飞 付浩 +1 位作者 苏昌贵 朱强华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72-79,共8页
大学科技城是一种新型区域创新组织,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大学科技城能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并加快技术与成果扩散,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城... 大学科技城是一种新型区域创新组织,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大学科技城能有效聚集创新要素,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并加快技术与成果扩散,引领和带动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我国大学科技城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与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城相比,其功能发挥和创新绩效仍存在较大差距。借鉴国外典型大学科技城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现阶段加快发展大学科技城有很好的启示作用:一是要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激发协同创新热情;二是要依托本地创新资源,促进创新成果转化;三是要聚集外部创新资源,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四是要培育创新创业企业,提升成果转化效率;五是要发展区域产业集群,优化协同创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美国硅谷 法国索菲亚大学科技城 岳麓山大学科技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环境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成鹏飞 付浩 +2 位作者 姚又尹 金铭轩 周向红 《商学研究》 2020年第4期40-48,共9页
区域环境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全面分析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区域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耦合关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利用熵权赋值法获得各指标权重,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 区域环境与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全面分析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区域环境耦合关系的基础上,构建耦合关系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利用熵权赋值法获得各指标权重,应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区域环境计算耦合度和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目前处于高协调耦合度阶段,区域环境、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逐步向极度耦合协调发展,区域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但区域环境内部协调性、产学研协同程度和成果转化效率有待提高,据此提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的发展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耦合协调模型 成果转化 区域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VIKOR方法的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伙伴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成鹏飞 熊宇林 +1 位作者 成思婕 周向红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6-69,共14页
大学科技城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有利于降低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在系统分析影响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和VIKOR评价模型,... 大学科技城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创新伙伴选择有利于降低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风险,提升协同创新效率。在系统分析影响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伙伴评价指标体系和VIKOR评价模型,并实证检验了VIKOR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研究表明,基于多源异构VIKOR方法的协同创新伙伴选择决策模型,能协助大学科技城协同创新主体从众多候选伙伴中选择最佳协同创新伙伴,从而有效提升协同创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科技城 协同创新伙伴选择 多源异构 VIKOR群决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人格特质研究
20
作者 郭云贵 蔡宁伟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2期70-75,共6页
“钱学森之问”对我国高校能否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不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在“挑战杯”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拔尖大学生。特质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 “钱学森之问”对我国高校能否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提出质疑,但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高校涌现出不少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在“挑战杯”上取得突出成绩的拔尖大学生。特质是人格的基本要素,对个体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归纳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共同特质,可以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生招生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提出衡量“科技创新素质拔尖”的三项标准,并依据扎根理论,采取三阶段编码,从媒体报道中获取了193个初始代码、139个聚焦编码和22个轴心编码,进而构建了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模型。科技创新素质拔尖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可以概括为核心特质和边缘特质两大类属,其中,核心特质包括严谨勤奋、专心好学、自信敢为三个亚类属,是该群体普遍具备的特质,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取得起着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素质 拔尖大学生 人格特质 扎根理论 三阶段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