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高校政治理论课主体式教学
1
作者 朱丽翔 《有色金属高教研究》 1999年第3期78-79,共2页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许多高校政治理论课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许多高校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其实际成效形成极大反差。尽... 高校政治理论课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我国许多高校政治理论课陈旧的教学内容和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许多高校政治理论课流于形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与其实际成效形成极大反差。尽管许多高校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费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政治理论课 主体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职业形象的迷失、定位与重建 被引量:5
2
作者 沈又红 黎钰林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4年第5期74-77,共4页
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 ,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是教师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应当着眼于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职业形象进行重新定位 ,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 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发展水平的体现 ,教师职业形象的合理化建构是教师职业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我国教师职业形象存在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应当着眼于教师职业本身对教师职业形象进行重新定位 ,在教师职业基本形象的基础上探求教师职业形象的时代特征 ,进而构建以专业自我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教师职业形象 重建 专业自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灿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1期30-33,共4页
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效性,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与教学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明确课程性质与特征是增强其实效性的前提,分析课程发展现状是增强其实效性的关键,改革教学模式是增强其实效性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 形势与政策 实效性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生命伦理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陈灿军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共4页
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现代挑战,德育中对生命伦理长期忽视,德育出现了许多违背生命伦理的行为和现象。生命伦理教育通过生命文化建设,培育新型的生命价值观,开展生命情感和意志教育等,激励人们注重生命、尊重生命,形成健康的生命伦理。
关键词 大学生 生命伦理教育 生命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师专业成长:校本研究目标整合的内在结点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又红 黎钰林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5-128,共4页
校本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渊源。理论建构与实践改进作为校本研究的两大目标经常处于冲突境地,理论与实践各执一端的局面不利于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从教师在教育生活和校本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看,提升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校本研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渊源。理论建构与实践改进作为校本研究的两大目标经常处于冲突境地,理论与实践各执一端的局面不利于校本研究的深入开展。从教师在教育生活和校本研究中的独特地位看,提升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可望成为实现校本研究目标整合的内在结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本研究 目标整合 教师专业成长 结点 理论与实践 理论建构 独特地位 教育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消费与和谐社会之构建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雨燕 黄波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可持续消费,它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可持续消费从消费的角度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走可持续消费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可持续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抵制消费...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存在着各种不可持续消费,它对构建和谐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可持续消费从消费的角度凸显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和谐,走可持续消费之路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可持续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抵制消费主义的侵蚀;要采用多种手段促进公平消费;给予积极的消费引导;要从法律和政策上规范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 不可持续消费 可持续消费 和谐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刘铁明 《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3,36,共5页
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表达,特别是作为一门课程和教材来建设时,如何避免这门课程和这本教材成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简单串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马... 在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来进行研究和表达,特别是作为一门课程和教材来建设时,如何避免这门课程和这本教材成为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简单串联,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还是侧重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我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黎钰林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132-134,共3页
职业指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和成功,提高就业率,为经济社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方式方法简单、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需要提高认识,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通过... 职业指导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助于大学生成才和成功,提高就业率,为经济社会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方式方法简单、理论研究薄弱等问题。需要提高认识,把职业指导作为一项学校制度来推行,通过构建三维体系、创新有效载体、加快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来改进和推动高校职业指民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职业指导 意义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与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制定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初卿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6期6-8,共3页
邓小平在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了特殊的作用,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确立了制定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政治前提,促进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良好风尚的形成,明确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和作用。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新时期知识分子政策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校园的伦理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恩湘 《学习月刊》 2007年第16期105-106,共2页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高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校园 诚信友爱 学校认同 构建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及其关系的理解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青 许小主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23-26,共4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发展既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中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在当代中国,发展既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是辩证统一的,"中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中心","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本",二者互为前提,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以学生为中心的四环节主题教学模式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铁明 《机械工业高教研究》 2001年第2期43-45,共3页
结合邓小平理论教改实践经验 ,强调在指导思想上要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并提出了四环节主题教学模式的构想。具体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即 :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 ,内容是突出主题教学 ,形式有准备、阅读。
关键词 教学改革 以学生为中心 四环节主题教学模式 高等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的人文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丽翔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215-217,共3页
德育蕴涵丰富的人文内涵,此乃德育本体价值;德育的人文价值对人具有不可或缺性,是人之为人的必要条件和重要条件,此乃德育的工具性价值;以实践彰显德育人文价值,此乃德育的认识论价值。
关键词 德育 人文价值 学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消费伦理观之我见 被引量:2
14
作者 戴恩湘 《消费导刊》 2007年第2期13-13,10,共2页
面对繁华的都市生活,无比热情的大学生在注重理性消费的同时,非理性消费行为逐渐蔓延,消费伦理观的错位日渐明显。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培育大学生健康的消费伦理观,是高等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大学生 消费伦理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和谐高校的道德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戴恩湘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36-138,共3页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高校,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必须增强高校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校园和谐理念;必须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 当前我国高校在教育管理、师德建设、学生德育等方面存在不和谐的现象。构建和谐高校,离不开道德的导向性、调节性、激励性和辩护性等价值功能。因此,必须增强高校管理中的道德性,实践以德治校的校园和谐理念;必须强化师德意识,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必须增强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构建健康活泼和谐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高校 道德 实践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人民公社到经济特区——毛泽东、邓小平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之比较
16
作者 许小主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5-98,共4页
人民公社、经济特区体现了毛泽东、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观的不同理解;人民公社、经济特区是毛泽东、邓小平探索实现人的主体性的实践形式;经济特区是对人民公社这一实现人的主体性实践形式的辩证否定。
关键词 人民公社 经济特区 人的主体性思想 毛泽东 邓小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经济政策创新思想之研究(二)
17
作者 刘铁明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20-27,共8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共同富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经济政策 创新思想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马克思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员工忠诚与和谐企业的构建
18
作者 戴恩湘 《经济师》 2007年第6期179-179,共1页
员工忠诚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前提。当前,员工忠诚度不高集中表现在稳定性不够、责任心不强和奉献精神差等方面,这些已经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重大障碍。要针对员工忠诚度不高的成因,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和谐企业的构建。
关键词 员工忠诚 和谐企业 奉献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党执政基本规律的几点思考
19
作者 王飏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5年第6期12-14,共3页
影响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执政规律有:理论创新;执政为民;兴国要务;从严治党;依法治国;稳定团结。这些规律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及其客观必然性。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执政 基本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体现的价值功能——兼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20
作者 刘振强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5期161-164,共4页
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的实质是发挥人民的创造性,推进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并在伦理制度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体现的过程,就是伦理制度逐步民主化的过程,亦即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 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的实质是发挥人民的创造性,推进伦理道德的制度化,并在伦理制度化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化进程。伦理制度化中主体性体现的过程,就是伦理制度逐步民主化的过程,亦即人民当家做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本质逐步实现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制度化 主体 主体性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