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黄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陈思琦 郎淼杰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4年第4期450-453,共4页
目的 探究珍黄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51例... 目的 探究珍黄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2例口腔溃疡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51例,采用常规疗法)和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用珍黄胶囊及康复新液)。治疗7 d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疼痛消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溃疡面积及疼痛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08%和84.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91,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退时间[(3.69±0.38) d],溃疡愈合时间[(4.99±0.18) d],治疗后溃疡面积[(1.86±0.22) mm^(2)]及疼痛评分[(1.12±0.23)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85±0.45) d,(6.34±0.22) d,(2.23±0.25) mm^(2),(1.95±0.4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065,33.917,7.935,11.729,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IL-6[(2.93±0.39) ng·L^(-1)]和TNF-α水平[(31.26±3.31) ng·L^(-1)],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4±0.48) ng·L^(-1)和(34.95±3.25) ng·L^(-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972,5.681,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96%)与对照组(3.92%)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3,P>0.05)。结论 珍黄胶囊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良好,可较好降低机体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溃疡愈合,减轻患者疼痛,不良反应少,较为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康复新液 珍黄胶囊 疗效 溃疡愈合时间 炎症因子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种植失败后治疗方案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逢佳 何福明 《口腔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733-738,共6页
种植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缺失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种植失败病例也不可避免。种植失败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受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影响,具体方案呈现多样化。本文基于50余篇文献对目前口腔种植失败后可行治疗方案、适用性及其优缺点等作出... 种植义齿是修复牙列缺损、缺失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种植失败病例也不可避免。种植失败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受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影响,具体方案呈现多样化。本文基于50余篇文献对目前口腔种植失败后可行治疗方案、适用性及其优缺点等作出梳理,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若干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失败 重植 固定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利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昌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脾胃湿热型OL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利湿汤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OL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脾胃湿热型OL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观察组给予清热利湿汤治疗。治疗后评估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症状、体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IgA、Ig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Ig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IgG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Ig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清热利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OL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OLP) 脾胃湿热 清热利湿汤 转移因子口服液 疗效 免疫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M技术的表面多孔钛金属多根牙种植体的骨结合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游嘉 方利华 +2 位作者 张青 高亦林 彭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15-322,共8页
为研制具有良好骨结合特性的多根牙种植体表面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优化设计一种三维连通多孔结构,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实现了钛金属多根牙种植体及其表面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制造。采用市售可吸收介质喷砂(RBM)表面处理的... 为研制具有良好骨结合特性的多根牙种植体表面结构,利用有限元方法优化设计一种三维连通多孔结构,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3D打印技术实现了钛金属多根牙种植体及其表面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制造。采用市售可吸收介质喷砂(RBM)表面处理的种植体作为对照组,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后肢胫骨上做同体对照植入实验,并分别于术后4、8、12周获取种植体-骨组织标本。通过微CT扫描标本,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BV/TV值;同时制作硬组织切片,甲苯胺蓝染色观察种植体周围骨形成的情况。实验结果显示:4周时可见实验组的BV/TV已高于对照组,12周时BV/TV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值达到47.83%。由拟合的曲线可见实验组的新增骨量在12周后的增长趋势强于对照组。硬组织切片观察发现,4周时骨组织开始长入至种植体表面孔隙中,8周时双根分叉区域内可以观察到骨组织。同期对照可见新增骨组织的致密性也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SLM3D打印技术加工的、表面具有三维连通多孔结构的多根牙种植体成骨效能优于市售RBM表面处理的种植体,具有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根种植体 SLM技术 孔隙结构 骨结合 微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根牙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彭伟 周乐峰 +2 位作者 徐旭 陈淼 游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3-287,共5页
多根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成功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将种植系统一阶共振频率和种植体微动值作为初期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骨质条件、接触部位和过盈量等参数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共振频率和... 多根牙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对种植成功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有限元分析为手段,将种植系统一阶共振频率和种植体微动值作为初期稳定性评价标准,研究骨质条件、接触部位和过盈量等参数对种植体初期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共振频率和微动之间呈负相关,多根牙种植体与皮质骨部位的接触配合提供了主要的初期稳定性。在同种骨质中,随着过盈量的增加,初期稳定性不断增加,但后期其增长速度逐渐变得平缓。这为之后多根牙种植体的种植窝备孔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分析 多根牙种植体 过盈 初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封闭糊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33
6
作者 孙启俊 江龙 +1 位作者 韦晓玲 胡济安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890-893,共4页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疗效。方法 163例共179颗患牙随机分组分成3组。A组为iRoot SP糊剂组(60颗),B组为AH Plus糊剂组(60颗),C组为碘仿糊剂组(59颗)。常规根管预备后即刻根充。采用SPSS 19.0统计... 目的评价3种不同的根管封闭剂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的术后反应和疗效。方法 163例共179颗患牙随机分组分成3组。A组为iRoot SP糊剂组(60颗),B组为AH Plus糊剂组(60颗),C组为碘仿糊剂组(59颗)。常规根管预备后即刻根充。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3组根管糊剂根管充填术后7 d疼痛发生率:i Root SP糊剂组低于AH Plus糊剂组和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和2年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Root SP糊剂组和AH Plus糊剂组的成功率均高于碘仿糊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SP糊剂组成功率略高于AH Plus糊剂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次性根管治疗中iRoot SP糊剂疗效略优于AH Plus糊剂和碘仿糊剂,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根管治疗 根管封闭剂 根管充填 iRoot SP AH Plu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方利华 平金良 +1 位作者 孟祥勇 温辉民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较大下颌骨缺损及伴牙脱位的下颌骨缺损后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的效果。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下颌骨缺损后未植入骨复合材料,B组为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C组为植入骨复合...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较大下颌骨缺损及伴牙脱位的下颌骨缺损后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的效果。方法:4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3组。A组为下颌骨缺损后未植入骨复合材料,B组为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C组为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同时在其上植入自体脱位牙。分别于术后4、8及12周处死动物,获取标本行大体观察、X线检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12周,A组下颌骨缺损处形成一较原截骨范围略小的骨缺损;B组下颌骨缺损区基本由新生骨组成,X线观察骨缺损区密度接近正常骨组织,组织学观察骨植入物基本形成板状骨;C组动物自体再植牙有17例无明显松动,X线观察13例根尖无透射区,组织学观察有13例出现替代性吸收。结论: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较大下颌骨缺损效果良好,在其上进行自体牙再植,近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骨复合材料 Bio—gide生物膜 自体牙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去龋法治疗恒磨牙深龋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青 区跃坚 张玲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7年第3期321-323,共3页
目的 :探讨部分去龋治疗恒磨牙深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2颗恒牙深龋进行部分去龋法结合树脂严密充填,随访6个月以上,评价其牙髓存留率及治疗主观感受。结果:随访到的97颗患牙中,90颗充填物完好,牙髓活力正常,治疗成功率为92.8%;79.9... 目的 :探讨部分去龋治疗恒磨牙深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2颗恒牙深龋进行部分去龋法结合树脂严密充填,随访6个月以上,评价其牙髓存留率及治疗主观感受。结果:随访到的97颗患牙中,90颗充填物完好,牙髓活力正常,治疗成功率为92.8%;79.9%的患者治疗感受为轻度不适或无反应。结论:部分去龋法治疗恒牙深龋,可以减少牙髓暴露的风险,减轻患者治疗时的不适,获得较好的充填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龋 不完全去龋 分次去龋 部分去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骨囊肿开窗术治疗30例体会 被引量:9
9
作者 区跃坚 方利华 刘逢佳 《口腔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329-330,共2页
目的探讨开窗治疗在颌骨囊肿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开窗术治疗,使囊肿变小,然后采用小手术彻底剜除囊肿,随访0.5-2.0年。结果除3例因开窗小致开窗口愈合,无法引流而改为刮除术外,余27例均在半年左右囊... 目的探讨开窗治疗在颌骨囊肿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开窗术治疗,使囊肿变小,然后采用小手术彻底剜除囊肿,随访0.5-2.0年。结果除3例因开窗小致开窗口愈合,无法引流而改为刮除术外,余27例均在半年左右囊肿缩小明显,然后在局麻下行残存囊壁组织剜除术,全部病例无复发。结论囊肿开窗术不仅适合单囊患者,也适合多囊患者,特别是巨大的颌骨囊肿,除了疗程稍长外,具有手术简单,术后复发率低,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牙颌的完整性,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窗术治疗 颌骨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区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利华 平金良 +1 位作者 刘逢佳 陈关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颞下颌关节区的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作者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认为本病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应广泛切除肿块周围组织包括关节囊、滑膜等,术... 颞下颌关节区的关节外弥漫性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在临床上极为罕见,作者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本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认为本病在MRI上有特征性表现,可确诊。治疗以手术为主,应广泛切除肿块周围组织包括关节囊、滑膜等,术后辅以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颢下颌关节 腱鞘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骨缺损肋骨移植术后种植设计及生物力学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淼 方利华 +1 位作者 张青 游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目的:通过对单侧肋骨移植术后种植体植入的下颌骨进行几何模拟和有限元分析,评价其生物力学情况以指导,此类颌骨的种植修复。方法:基于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下颌骨缺损肋骨修复的几何和有限元力学模型。结合修复需要,利用计算机模... 目的:通过对单侧肋骨移植术后种植体植入的下颌骨进行几何模拟和有限元分析,评价其生物力学情况以指导,此类颌骨的种植修复。方法:基于CT扫描和图像处理技术,建立下颌骨缺损肋骨修复的几何和有限元力学模型。结合修复需要,利用计算机模拟种植部位并进行有限元分析,评价该种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生物力学性能。结果:该患者下颌骨肋骨移植术后可进行种植修复,种植后应力集中于35近中区域,可垂直肋骨植入,后期需进一步制作赝复体,调整咬合关系。结论:可通过术前CT图像处理技术及生物力学分析,设计种植体位置和角度,后期制作赝复体、调,减少应力,提高肋骨移植术后下颌骨种植修复的精确性和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缺损 肋骨移植 三维有限元 应力分析 种植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兔下颌骨缺损(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利华 平金良 +1 位作者 孟祥勇 温辉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4101-4104,共4页
背景:近年来虽然有用不同方法处理过的异体骨、异种骨及各种组织工程材料骨问世,但临床上对颌骨缺损后骨量不足的治疗仍然没有较理想的解决方法。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较大下颌骨缺损及伴牙脱位的下颌骨缺损后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 背景:近年来虽然有用不同方法处理过的异体骨、异种骨及各种组织工程材料骨问世,但临床上对颌骨缺损后骨量不足的治疗仍然没有较理想的解决方法。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较大下颌骨缺损及伴牙脱位的下颌骨缺损后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动物实验,于2006-03/07在浙江大学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Bio-oss骨代材料与自体骨骨粉混合的比例为1∶1,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冻干粉溶于自体新鲜血液的比例为0.25mg∶1mL。将骨粉混合物用含人骨形成蛋白的血液湿润,以容易粘到药匙上方便塑形为度。方法:取10只新西兰大白兔,在双侧下颌骨体部下缘各造成15mm×6mm×5mm连续性骨缺损,随机选取一侧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该侧作为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组。另一侧缺损直接拉拢缝合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30只新西兰大白兔为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及再植牙组,在一侧下颌骨下缘上方造成15mm×6mm×8mm的骨缺损伴牙脱位,植入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并将脱位牙齿再植于原处。主要观察指标:大体观察植入材料部位和材料结合情况及有无成骨、再植牙松动等。X射线摄片和组织学观察骨缺损处新骨形成情况。结果:术后12周空白对照组下颌骨缺损处形成一较原截骨范围略小的骨缺损,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组下颌骨缺损区基本由新生骨组成,X射线观察骨缺损区密度接近正常骨组织,组织学观察骨植入物基本形成板状骨,骨复合材料加Bio-gide膜及再植牙组动物自体再植牙有17只无明显松动,X射线观察有13只根尖无透射区,组织学观察有13只出现替代性吸收。结论:该种骨复合材料结合生物膜即刻修复较大下颌骨缺损效果良好,在其上自体牙再植近期效果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缺损 骨复合材料 Bio-gide生物膜 自体牙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逢佳 区跃坚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5-757,共3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面颈部淋巴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其中西医组仅仅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加丁胺卡那等西药治疗,...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面颈部淋巴结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其中西医组仅仅给予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加丁胺卡那等西药治疗,而中西医结合组则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加味消毒饮口服,肿胀严重者外敷金黄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消肿及发热消退时间、局部压痛时间、临床治愈时间,分析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患者的局部消肿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局部压痛消退时间较西医组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23、2.95、6.61,P<0.05)中西医结合组患者中痊愈10例,占31.25%,显著进步14例,占43.75%,好转6例,占18.75%,总有效率达93.75%;经统计分析发现中西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西医组(68.7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56,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临床治愈时间[(4.11±1.10)d]较西医组[(5.68±2.11)d]明显缩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8,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颈部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缩短总体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面颈部 淋巴结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扩弓对于功能性下颌偏斜的治疗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平秀 孟祥勇 鞠铎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13期27-28,30,共3页
目的观察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治疗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门诊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期患者19例,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方法治疗。结果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Cs-ANS距离... 目的观察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治疗功能性下颌偏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口腔科门诊2005年1月~2009年5月收治的混合牙列和早期恒牙期患者19例,采用慢速扩大上颌牙弓方法治疗。结果扩弓前后两侧Cs、Go至ANS距离差异比较:治疗后Cs-ANS距离差(两侧髁突顶点和下颌角点至前鼻棘中点的线距差)、Go-ANS距离差(下颌骨两侧对应结构的线距差)减小,两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偏斜度降低。治疗后Cs-Go长度差(即两侧升支长度差)比治疗前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s-Me长度差(即下颌综合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o-Me长度差(颌体长度差)治疗后下降明显,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下颌偏斜,采用扩大上颌牙弓的方法,可以使下颌骨的不对称得到一定改善,是早期纠正下颌功能性偏斜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牙弓 下颌偏斜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药耐药基因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潘娟新 徐炜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12-13,75,共3页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36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其中高分化组21例、低分化组各15例)以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MDR1/P-gp的表达。结果MDR1/P-gp... 目的探讨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EnVision法)检测36例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其中高分化组21例、低分化组各15例)以及15例正常涎腺组织中MDR1/P-gp的表达。结果MDR1/P-gp在粘液表皮样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阳性部位主要见于细胞膜。高分化粘液表皮样癌、低分化粘液表皮样癌和正常涎腺组织MDR1/P-gp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1.0%(17/21)、73.3%(11/15)和26.7%(4/15),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MDR1/P-gp是涎腺粘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产生的重要细胞机制,检测MDR1/P-gp可为临床拟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判断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多药耐药基因MDR1/P—gp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第一磨牙折裂半切术后两种不同修复方式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启俊 胡济安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008-1010,共3页
磨牙折裂多发生在上颌,而上颌第一磨牙因特殊的解剖结构、颌位关系、应力创伤等,折裂发生率最高[1],且以纵折为主要表现。针对磨牙折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拔除或半切术后修复治疗。鉴于上颌第一磨牙在口腔中的重要作用,其折裂后宜... 磨牙折裂多发生在上颌,而上颌第一磨牙因特殊的解剖结构、颌位关系、应力创伤等,折裂发生率最高[1],且以纵折为主要表现。针对磨牙折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拔除或半切术后修复治疗。鉴于上颌第一磨牙在口腔中的重要作用,其折裂后宜采取保守治疗,即半切术后修复治疗。本研究对上颌第一磨牙半切术后采用单冠或第一、二磨牙联冠方式进行修复治疗,分析比较这两种修复方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磨牙折裂 临床疗效 修复方式 术后 半切 修复治疗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抑制炎性因子对牙周炎症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玲 刘逢佳 张青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牙周炎症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无特定病原级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1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含脂多糖(...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牙周炎症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50只无特定病原级雌性大鼠分为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对照1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生理盐水)、对照2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含脂多糖(LPS)的生理盐水]、实验1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含LPS的生理盐水和浓度为0.1μg/mL的黄芩苷)、实验2组(于右侧上颌第2磨牙颊侧正中龈沟底注射含LPS的生理盐水和浓度为1.0μg/mL的黄芩苷),每组10只。实验第9天处死一部分大鼠取上颌骨,Micro-CT扫描检测牙槽骨吸收情况;另一部分大鼠取其静脉血培养巨噬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m 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白细胞介素-1β(IL-1β)、胱天蛋白酶-1(Caspase-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表达。结果:对照1组各检测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1组比较,对照2组大鼠骨体积、骨表面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巨噬细胞TGF-β蛋白及mRNA、IL-1β、Caspase-1、HMGB1表达均下降(P<0.05),而骨小梁模型因子及骨小梁间隙均上升(P<0.05)。与对照2组比较,实验1组、实验2组大鼠骨体积、骨表面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巨噬细胞TGF-β蛋白及mRNA、IL-1β、Caspase-1、HMGB1表达均增加(P<0.05),骨小梁模型因子、骨小梁间隙均减小(P<0.05)。与实验1组比较,实验2组大鼠骨体积、骨表面体积比、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巨噬细胞TGF-β蛋白及mRNA、IL-1β、Caspase-1、HMGB1表达均增加(P<0.05);骨小梁模型因子、骨小梁间隙均减小(P<0.05)。结论:黄芩苷可促进巨噬细胞分泌TGF-β,激活Caspase-1/IL-1β通路,促进诱导的破骨细胞形成减少,从而减少牙槽骨破坏和吸收,减轻牙周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症 黄芩苷 炎性因子 动物实验 大鼠 细胞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聚糖抑制变形链球菌的致龋能力 被引量:1
18
作者 鞠铎 关晓旭 王慧明 《口腔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587-590,共4页
目的研究壳寡聚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变形链球菌标准株ATCC 25175,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COS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 目的研究壳寡聚糖(chitooligosaccharide,COS)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选用变形链球菌标准株ATCC 25175,采用对倍稀释法测定COS对变形链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采用菌落计数法,通过时间—杀菌曲线的变化,分析COS对细菌生长速度的影响;将COS及变形链球菌菌悬液各1 m L接种于无菌试管内厌氧培养,使COS的终浓度分别达到1/2 MIC、1/4 MIC、1/8MIC,测定上清液p H变化并绘制p H曲线;采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壳寡聚糖对变形链球菌粘附羟磷灰石能力的影响。结果 COS对变形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2.00 g/L和4.00 g/L;COS能有效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较高浓度时对细菌还具有杀菌作用。亚抑菌浓度的COS可显著影响变形链球菌的产酸性和粘附能力,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结论 COS对变形链球菌的生长、产酸和粘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壳寡聚糖 生长 产酸 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体积测算在评估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矿 施建芳 周玮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2期93-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体积测算在评估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6例为研究组,根据Child-Pugh分级不同将其分为A级组、B级组及C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行肝脏检查的肝功能正... 目的探讨钆塞酸二钠增强MRI结合体积测算在评估肝癌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96例为研究组,根据Child-Pugh分级不同将其分为A级组、B级组及C级组,并选取我院同期行肝脏检查的肝功能正常患者20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患者行MRI平扫及钆塞酸二钠增强扫描,对各肝段信号强度(SI)进行记录,对全肝不同时相肝脏相对强化程度(RE)进行计算,测量患者肝脏体积(LV)。结果对照组患者相同时间内SI值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相同时间内随分级升高SI值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相同时间内RE值与研究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组内比较,相同时间内不同分级之间RE值存在明显差异(P<0.05);肝功能LV及LV/SLV在对照组患者及研究组不同分级患者中无明显差异(P>0.05);LV、LV/SLV与ICG-R15无明显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I、RE、LV×RE及LV/SLV×RE与ICG-R15存在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肝癌患者进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可对患者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可通过SI、RE反映患者肝脏储备功能,集合肝脏体积可提高RE与肝脏储备功能的相关性,在肝功能损伤程度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塞酸二钠 增强MRI 体积测算 肝癌 肝脏储备功能 肝脏相对强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老年人拔牙术后凝血影响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逢佳 区跃坚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3期298-300,共3页
阿司匹林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常用剂量100mg/d即可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毒性[1-2]。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拔牙前是否需停用阿司匹林及具体停药时间,在临床中尚存在争议。拔... 阿司匹林作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已被广泛应用于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常用剂量100mg/d即可获得最佳疗效和最小毒性[1-2]。长期口服阿司匹林的老年患者拔牙前是否需停用阿司匹林及具体停药时间,在临床中尚存在争议。拔牙术前停药降低了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可能,但同时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拔牙 阿司匹林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