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对前列腺电切术患者苏醒期恢复情况的影响
1
作者 徐长雄 屠佳惠 刘涛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35期64-67,共4页
目的探讨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URP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无阿片类药物麻醉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TURP)苏醒期躁动(emergence agitation,EA)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至2024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TURP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F组和LY组,每组39例。F组采用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mg/kg),LY组采用艾司氯胺酮(0.3 mg/kg)+丙泊酚(2mg/kg)。喉罩拔除后每5min评估1次EA发生情况、同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评估疼痛情况。记录入室(T_(0))、插入喉罩即刻(T_(1))、插入喉罩后3 min(T_(2))、插入喉罩后6min(T_(3))、插入喉罩后9min(T4)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心率(heart rate,HR),补救镇痛情况、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及复苏期间躁动、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噩梦、幻觉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F组患者比较,LY组术后EA发生率、最高VAS评分、拔管时间较低(P<0.05),LY组患者的最高镇静评分大于F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R、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阿片类药物麻醉方案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可降低患者苏醒期EA的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且不提高苏醒期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阿片类药物麻醉 前列腺电切术 苏醒期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非住院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钱金林 潘学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2期1700-1701,共2页
复正常 ,这与注药速度、剂量呈正相关[3 ] 。采用微泵静脉给药 ,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对呼吸影响小 ,且易于调节麻醉深度 ,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但由于患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 ,所以在麻醉期间应控制注药速度 ,常规面罩吸氧 ,保持呼... 复正常 ,这与注药速度、剂量呈正相关[3 ] 。采用微泵静脉给药 ,能保持稳定的血药浓度 ,对呼吸影响小 ,且易于调节麻醉深度 ,使麻醉过程更加平稳。但由于患儿对缺氧的耐受能力差 ,所以在麻醉期间应控制注药速度 ,常规面罩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加强呼吸功能监测 ,以确保患儿麻醉安全。通过本组临床观察 ,我们认为微泵静注丙泊酚 -氯胺酮麻醉效果确切 ,副作用小 ,苏醒迅速 ,可控性强 ,是小儿非住院手术麻醉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复合 氯胺酮 麻醉 非住院手术 临床观察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朱涛 梁敏运 《中国药业》 CAS 2013年第3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4~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治疗组术后给予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从0.5%开始,每2到3次呼吸增量1.0%~2.0%...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小儿手术患者10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对照组术后给予4~5 mg/kg氯胺酮肌肉注射,治疗组术后给予面罩下吸入七氟醚,吸入浓度从0.5%开始,每2到3次呼吸增量1.0%~2.0%的方法逐步升高七氟醚的吸入浓度3.0%~5.0%,吸入的最大浓度为7.0%~8.0%。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各时间段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诱导前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诱导、气管插管后HR显著慢于对照组,在诱导时Sp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其他各时间段HR及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2例出现轻微咳嗽,1例分泌物增加,2例轻微呕吐,6例发生躁动,检查肝肾功能无异常。结论七氟醚用于小儿手术麻醉的效果满意,起效迅速,苏醒快,无痛苦,无创伤,麻醉深度易控制,不良反应少,是小儿手术麻醉的理想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小儿手术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4
作者 梁敏运 屠佳慧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3403-3405,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0.4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后持续泵注0.4μg·kg^(-1)...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全身麻醉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给予0.4μg/kg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后持续泵注0.4μg·kg^(-1)·h^(-1)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脑电双频指数(BIS)、镇痛药物剂量、手术麻醉及苏醒相关指标、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量表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两组BIS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实验组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实验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 d、术后7 d两组MMSE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且术后对照组MMSE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对照组术后1 d、术后7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改善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苏醒质量,预防苏醒期躁动,同时对患者认知功能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苏醒期躁动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腔镜手术中Gas Man软件下七氟烷吸入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朱涛 熊照东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8年第12期1628-1631,共4页
目的探讨在Gas Man软件的指导下,小儿腹腔镜手术中七氟烷吸入性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至2017年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3~6岁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Sev组),每组儿童30人。对照组... 目的探讨在Gas Man软件的指导下,小儿腹腔镜手术中七氟烷吸入性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至2017年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拟行腹腔镜手术的3~6岁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七氟烷组(Sev组),每组儿童30人。对照组行常规麻醉方法进行手术,Sev组采用七氟烷进行麻醉。手术结束后评估两组患儿在入室(T1)、置入喉罩之前(T2)、置入喉罩之后(T3)、手术开始时(T4)、拔除喉罩(T5)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的数值;评估两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置入喉罩时间、拔除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麻醉之后手术室停留时间(PACU),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儿在T1、T2、T3、T4、T5时间点的HR、MAP、BIS及SpO2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的意识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61,P<0.05),而两组儿童的置入喉罩、拔除喉罩、苏醒及PACU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Gas Man软件指导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过程中给予七氟烷吸入性麻醉的临床效果仅能够缩短其意识消失时间,在其他方面与未用Gas Man软件指导的麻醉方式无显著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小儿 GAS Man软件 七氟烷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考酮和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术后镇痛比较 被引量:2
6
作者 程佳佳 潘学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9年第6期760-764,共5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芬太尼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随机分为羟考酮(63例)或芬太尼(64例)术后...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芬太尼在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的患者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中的作用。方法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随机分为羟考酮(63例)或芬太尼(64例)术后疼痛治疗组。两组患者在麻醉结束时,分别加入700μg芬太尼、52.5mg羟考酮,并与150mg酮咯酸和0.6mg雷莫司琼与盐水混合至总体积100mL,之后在术后48h内接受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比较两组患者自控镇痛剂的输注量、术后不良反应和患者满意度评估术后疼痛。结果术后第一个48小时内羟考酮组患者累计经静脉自控镇痛剂输注量显著低于芬太尼组(t=20.203,P<0.05)。术后第4小时和第8小时,羟考酮组患者的疼痛数字评定量表得分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t值分别为32.214、24.508,均P<0.05)。羟考酮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芬太尼组(χ~2值分别为6.816、22.341、12.438,均P<0.05),而手术后48小时羟考酮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芬太尼组患者(χ~2=17.035,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后患者,羟考酮比芬太尼有更好的镇痛作用,较低的副作用发生率和较高的患者满意度,故羟考酮比芬太尼更适合腹腔镜妇科手术术后患者自控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羟考酮 腹腔镜妇科手术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气体吸附器在异氟醚吸入全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新强 《江西医药》 CAS 2004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评估使用麻气体吸附对异氟醚吸入全麻的病人苏醒和对手术室污染状况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 ,ASAⅠ -Ⅱ拟行异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气体的吸附器安装在回路中 ,在苏醒阶段将活瓣打开 ,同时记录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各项... 目的 评估使用麻气体吸附对异氟醚吸入全麻的病人苏醒和对手术室污染状况的影响。方法  30例病人 ,ASAⅠ -Ⅱ拟行异氟醚吸入麻醉。麻醉气体的吸附器安装在回路中 ,在苏醒阶段将活瓣打开 ,同时记录苏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各项指标。以上病人例在麻醉进行当中 ,废气排气口接废气吸收器 ,同时记录吸附器前后麻醉气体的浓度 ,计算麻醉气体的吸附率。结果 病人在清醒期苏醒时间明显缩短 ,与没有用麻醉吸附器相比 ,麻醉吸附器可以明显降低排入手术室麻醉气体的浓度。使用过程中 ,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气分析指标均正常。结论 麻醉气体吸附器的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同时在麻醉恢复期。病人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而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气体吸附器 异氟醚吸入 全麻 病人苏醒 手术室污染 活性炭吸附器 低流量 废气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痔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刘涛 张辉 谢晨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3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痔切除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痔切除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瑞马唑...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在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痔切除术中的镇静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5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痔切除术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瑞马唑仑0.2mg/(kg·h)、0.3mg/(kg·h)、0.5mg/(kg·h)静脉泵注进行镇静。比较三组的镇静效果,记录镇静前(T_(0))、给药后即刻(T_(1))、扩肛时(T_(2))、痔切除时(T_(3))、手术结束时(T_(4))及苏醒时(T_(5))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_(2))和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的变化,并记录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和B组患者的镇静苏醒时间短、镇静成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比较:三组患者T_(1)~T_(4)时的MAP、SpO_(2)、RR均降低,T_(3)~T_(5)时HR降低(P<0.05)。三组间相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相同时间点的SpO_(2)、R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马唑仑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痔切除术中的镇静效果满意,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安全性好,以0.3mg/(kg·h)剂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超声引导 骶管阻滞 痔切除术 镇静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注射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朱涛 《海峡药学》 2013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1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竞安)和丙泊酚(得普利麻),观察两组注射痛和其他不良... 目的观察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注射痛的影响。方法 1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静脉注射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竞安)和丙泊酚(得普利麻),观察两组注射痛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49.3%和6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7%和2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静脉全身麻醉用于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能明显降低注射痛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长链脂肪乳 静脉全身麻醉 股骨转子下骨折 注射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腹大手术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指导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涛 王秀华 潘慧斌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8期128-132,136,共6页
目的了解开腹大手术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本院2015年8月~2019年4月择期行开腹大手术的患者676例,其中男284例,女392例,年龄20~82岁,体重指数(BMI)15.2~32.6 kg/m^2,... 目的了解开腹大手术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的发生情况,探讨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并评价模型预测效能。方法回顾本院2015年8月~2019年4月择期行开腹大手术的患者676例,其中男284例,女392例,年龄20~82岁,体重指数(BMI)15.2~32.6 kg/m^2,ASAⅡ~Ⅲ级。依据氧合指数≤300 mmHg与否分为低氧血症组和非低氧血症组。对两组患者术前及术中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评估术后在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发生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构建ROC曲线,检验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开腹大手术患者在麻醉恢复期共187例(27.7%)发生低氧血症。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OR=1.029,95%CI 1.010~1.049)、高血压(OR=3.388,95%CI 2.214~5.185)及麻醉时间(OR=1.006,95%CI 1.002~1.011)、血红蛋白(OR=0.985,95%CI 0.971~0.999)与呼气末正压通气(OR=0.526,95%CI 0.292~0.947)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下面积0.760(95%CI=0.719~0.801,P<0.001)。结论重视围术期血压控制,合理减少手术及麻醉时间,改善贫血情况并增加呼气末正压通气使用,可能对减少开腹大手术麻醉恢复期低氧血症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腹大手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1
作者 符惠峰 王新强 《健康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558-559,561,共3页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 目的比较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阻滞时间,评估患者麻醉后相关功能。结果观察组麻醉开始作用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手术前后各时间点的血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有效率、麻醉后的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患者的髋关节置换术中,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整体疗效较全身麻醉更好、对患者影响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患者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对老年无痛胃镜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沈健斌 潘学文 《健康研究》 CAS 2017年第6期693-694,699,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对老年无痛胃镜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地佐辛组(Dezocine,D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ufentanil,S组)各10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地佐辛对老年无痛胃镜患者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200例择期行无痛胃镜的老年患者分为丙泊酚+地佐辛组(Dezocine,D组)和丙泊酚+舒芬太尼组(Sufentanil,S组)各10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即刻(T1)、麻醉诱导后10min(T2)、手术结束前即刻(T3)、苏醒即刻(T4)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同时记录2组患者术中体动、术中低血压、睁眼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PONV)、嗜睡、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T1—T4时点,S组患者SBP、DBP、HR均低于D组;D组患者睁眼时间低于S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体动、苏醒期躁动、嗜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术中低血压、PONV、皮肤瘙痒、尿潴留发生率低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地佐辛能够为实施胃镜的老年患者提供良好的镇痛效果,且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苏醒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舒芬太尼 无痛胃镜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对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3
作者 何彤云 陆会飞 +2 位作者 胡丕伟 王新强 邱雷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9期22-25,32,共5页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 目的 比较冷内镜黏膜切除术(cold snare 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S-EMR)与常规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治疗最大径<20mm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colorectal laterally spreading tumor,CLST)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内镜下切除治疗CLST患者24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EMR组和CS-EMR组,每组各124例。统计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病灶特征、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病灶整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EMR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EMR组,钛夹数量、住院费用均显著少于EMR组,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及迟发性穿孔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EMR组(P<0.05)。结论 在最大径<20mm CLST治疗中,CS-EMR既保留手术相关并发症少的优点,又具有与EMR相似的治疗效果,且减轻患者的费用负担,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切除术 冷内镜黏膜切除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72例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发生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潘学文 朱卫东 +2 位作者 邵益萍 钱金林 梁敏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887-88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单病种麻醉质控调查表 ,回顾性调查 4年内全市县级 (Ⅱ级 )以上医院行单纯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75 72例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和不同级别医院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硬膜外阻滞... 目的 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中并发症的发生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单病种麻醉质控调查表 ,回顾性调查 4年内全市县级 (Ⅱ级 )以上医院行单纯胆囊切除手术患者 75 72例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和不同级别医院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硬膜外阻滞组患者神经反射、心血管抑制、呼吸抑制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与全麻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而全麻患者术毕时麻醉苏醒期血压、心率明显升高 (P <0 0 1)。在不同级别医院手术的患者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单纯胆囊切除术选择全麻比硬膜外阻滞麻醉并发症要少 ,但苏醒期存在着隐患。因此 ,必须重视术前准备 ,加强围术期麻醉管理与监测 ,采取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胆囊切除 并发症 麻醉方法 硬膜外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对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学文 赵雪君 +1 位作者 王新强 邵益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8期660-661,共2页
关键词 麻醉方法 不良反应 罗哌卡因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膝关节置换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新强 李恒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膝关节置换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手术前两组患者均未用药。对照组:手术切皮后,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手...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膝关节置换术全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膝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手术前两组患者均未用药。对照组:手术切皮后,输注生理盐水。观察组:手术切皮后,静脉输注参麦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9.8±2.2)min少于对照组术后意识恢复时间(15.2±3.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3天及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肝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7天,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术后3d,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观察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7.5%低于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不仅能够提高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全麻术后认知功能,缩短术后意识恢复时间,而且可降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膝关节置换术 全身麻醉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喉罩气管导管在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强 潘学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临床应用 后腹腔镜 气管导管 手术中 喉罩 人工气道 急救复苏 通气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神经阻滞对肺叶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新强 潘学文 周俊 《浙江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573-574,共2页
椎旁神经阻滞术(para vertebra lblock,PVB)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椎间孔旁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此方法用于肺叶切除者术后镇痛并与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 椎旁神经阻滞术(para vertebra lblock,PVB)是将局麻药物注射在椎间孔旁的脊神经附近(椎旁间隙)从而阻滞该侧的运动、感觉和交感神经,达到同侧躯体麻醉效果的一种方法。本文将此方法用于肺叶切除者术后镇痛并与传统的静脉自控镇痛(PCIA)进行比较,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术后镇痛 肺叶切除 静脉自控镇痛 神经阻滞术 椎旁间隙 药物注射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可尼喉镜与直接喉镜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梁敏运 潘学文 +1 位作者 熊照东 张辉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0年第3期293-294,共2页
视可尼喉镜由Shikani博士发明,该装置光导芯尖端有普通纤支镜可视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可塑性,提供即时可视的气道和喉头解剖结构,可引导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操作简单、活动度大、可视性好、对张口度要求低。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视可尼喉镜由Shikani博士发明,该装置光导芯尖端有普通纤支镜可视的优点,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可塑性,提供即时可视的气道和喉头解剖结构,可引导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操作简单、活动度大、可视性好、对张口度要求低。为困难气管插管患者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手段。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视可尼经口气管插管时对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困难气管插管患者 血流动力学影 高血压患者 视可尼喉镜 临床观察 直接喉镜 气管导管插入 经口气管插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腹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每搏变异度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炜玲 朱卫东 《浙江创伤外科》 2015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CO_2气腹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每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7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8-12次/分。于气腹前以及气... 目的观察CO_2气腹对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每搏变异度(SVV)和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VI)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患者7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潮气量10ml/kg,呼吸频率8-12次/分。于气腹前以及气腹后两个时间点采用FloTrac/Vigileo系统测量SVV,同步采用Masimo Radical 7脉搏血氧仪测量PVI。结果与气腹前比较,气腹后患者SVV、PVI值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气腹前后SVV、PVI分别与CO呈负相关(依次为r=-0.619,P<0.01;r=-0.753,P<0.01);而PVI与SVV均呈正相关(r=0.638,P<0.01)。结论 CO_2气腹后SVV、PVI均显著升高,且与气腹前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性,但气腹不影响PVI与SVV的良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气腹 每搏变异度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 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