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等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战略与趋势分析
1
作者 朱伟群 梁攀 王丽君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640-641,共2页
中医药为我国历史瑰宝,中华文化特色浓厚。在传统中医药中十分注重结合运用医药,为此在传统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运用医药能力,教育方式多为一对一教学或师带徒,注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传统教... 中医药为我国历史瑰宝,中华文化特色浓厚。在传统中医药中十分注重结合运用医药,为此在传统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结合运用医药能力,教育方式多为一对一教学或师带徒,注重实践,强调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与临床思维能力。同时,传统教学目的在于治疗患者,提升诊疗水平。当前时代进步发展,中医药教育逐渐向临床人才教育及基础人才教育转变,形成诸多学科,具体化医学分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中医药教育 教学改革 发展战略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传统中医文化在地方综合性大学通识教育中的地位
2
作者 梁攀 朱伟群 +1 位作者 李启秀 王丽君 《科教文汇》 2021年第7期110-111,共2页
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教育界所接受,并开始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实践。中医文化由于具备自然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色彩,包括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和治疗思想、哲学思想和人文特色... 近年来,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已逐渐被我国的教育界所接受,并开始在一些高校中得到实践。中医文化由于具备自然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双重属性,因此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色彩,包括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和治疗思想、哲学思想和人文特色、疾病概念以及对疾病的预后和防护。所有概念都渗透着深厚的人文特质。将中医文化的内容纳入大学的通识教育体系,将有利于大学生提高健康意识,学习与科学健康观相关的健康知识,增强体力,提高学习效率,感受中医文化的魅力,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通识教育 综合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26
3
作者 朱伟群 王丽君 +2 位作者 梁攀 贺泽龙 晏桂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1752-1755,共4页
中药是发展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中医学从古代到现代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医学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药物应用经验。近年来,国内医学界未能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只看到社会发展的大量需求,却忽略了中药资源... 中药是发展中医药学的物质基础,中医学从古代到现代历经了几千年的时间,中医学不仅吸收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药物应用经验。近年来,国内医学界未能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只看到社会发展的大量需求,却忽略了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中药资源被严重消耗,不能实现中药资源再生,最终导致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资源 可持续发展 未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镇痛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段小毛 李茯梅 +2 位作者 卢新华 谷彬 刘思妤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3期513-514,共2页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小白鼠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实验组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小白鼠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明显降低小白鼠对热疼痛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颅通定镇痛效果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目的:研究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小白鼠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实验组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小白鼠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明显降低小白鼠对热疼痛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颅通定镇痛效果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小白鼠的活动度明显降低。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有明显的镇痛的作用,且持续时间长,兼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镇痛 药理作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仲景麻黄细辛附子汤药效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肖和平 段小毛 +1 位作者 李茯梅 卢新华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6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小白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小白鼠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明显降低小白鼠对热疼痛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颅通定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小白鼠的活动... 目的分析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小白鼠的镇痛效应。方法分别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小白鼠对疼痛的反应。结果麻黄细辛附子汤能明显降低小白鼠对热疼痛及化学刺激引起的疼痛反应,与颅通定镇痛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小白鼠的活动度明显降低。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有明显的镇痛的作用,兼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镇痛 药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仲景主以甘草命方名九首浅析
6
作者 段小毛 李茯梅 《医药世界》 2006年第5期73-74,共2页
鉴于当今不少医者于甘草而不顾,不考虑病之轻重缓急,处方之大小,需要与否,随意将经方中之甘草删减,或不研究甘草在经方中用量用法,一律3至5克了事等等。因此,本人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九首主以甘草命名的方剂进行分析,发现... 鉴于当今不少医者于甘草而不顾,不考虑病之轻重缓急,处方之大小,需要与否,随意将经方中之甘草删减,或不研究甘草在经方中用量用法,一律3至5克了事等等。因此,本人就《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九首主以甘草命名的方剂进行分析,发现九个方剂,虽然均以甘草放在第一位命名,但由于其配伍、用量、用法不同,其功效主治迥异,确给医者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仲景 甘草命名方 九首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