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近电平逼近调制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中高压变频调速系统运行控制 被引量:26
1
作者 易灵芝 黄晓辉 +2 位作者 黄守道 荣飞 刘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03-1315,共13页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是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电平数较少时,NLM的输出电压电流谐波严重畸变,使其无法用于电平数较少的变频调速场合。该文通过详细分析NLM下无差拍电流控制的开关过程,指出NLM调制下MMC无差拍...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NLM)是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MC)中最常用的调制方式。电平数较少时,NLM的输出电压电流谐波严重畸变,使其无法用于电平数较少的变频调速场合。该文通过详细分析NLM下无差拍电流控制的开关过程,指出NLM调制下MMC无差拍电流控制具有滞环特性。定量分析了NLM下MMC无差拍电流控制的滞环环宽,得到了滞环环宽和输出电流波动范围的表达式。同时,设计了MMC背靠背变频调速系统的综合控制方案。与传统方案相比,所提方案具有控制结构简单、开关频率低、环流抑制容易实现和动态特性好等优点。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了十一电平背靠背MMC中高压变频调速模型,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中高压变频调速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 无差拍控制 滞环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降维观测器的永磁同步电机反推控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兰永红 陈乾 +1 位作者 王亮亮 陈才学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43-1849,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观测器的反推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输出值构造全维Luenberger观测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获得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然后,基...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速度跟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观测器的反推控制器设计方法。首先,利用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输出值构造全维Luenberger观测器,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获得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的观测器设计方法。然后,基于获得的全维观测器,利用矩阵分解技巧设计降维观测器,并运用反推控制策略来设计闭环系统控制器,实现电机转速输出对期望输出信号的高精度跟踪。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器能使系统的输出快速跟踪参考转速,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观测器 无速度传感 反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双有源桥宽增益范围的电流应力最小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才学 刘旭 邓成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3-70,共8页
针对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直流变换器在变压器原副边电压不匹配时会出现电流应力急剧增大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可以使得DAB在宽增益范围内电流应力最小。首先,在分析DAB直流变换器漏感两... 针对双有源桥DAB(dual active bridge)直流变换器在变压器原副边电压不匹配时会出现电流应力急剧增大现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最小电流应力控制策略,可以使得DAB在宽增益范围内电流应力最小。首先,在分析DAB直流变换器漏感两侧物理模型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DAB高频链数学模型,将求解电流应力转化为一个多维的含非线性约束的数学优化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灰狼算法,用于求解上述问题的全局最优解;最后,通过与3种常规控制策略的仿真对比和动态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有源桥(DAB) 电流应力 灰狼算法 宽增益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阶段博弈的多微电网配电系统功率互济协调优化方法
4
作者 王逸群 彭寒梅 +1 位作者 谭貌 苏永新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2-101,共10页
多微电网配电(MMGD)系统能源协调与共享对提升区域电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单一博弈调度策略难以兼顾多主体利益诉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博弈的能量协调优化方法,全面考虑了各主体间既相互竞争又协同合作的现实场景。第1阶段... 多微电网配电(MMGD)系统能源协调与共享对提升区域电网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单一博弈调度策略难以兼顾多主体利益诉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两阶段博弈的能量协调优化方法,全面考虑了各主体间既相互竞争又协同合作的现实场景。第1阶段以最大化个体收益为目标,构建了配电网与余电微电网的非合作电价博弈模型,系统在不同策略组合下选择不同的运行模式;第2阶段建立MMGD点对点合作博弈模型,旨在最小化系统传输损耗,运用拉格朗日乘子法与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处理复杂约束,并应用Shapley值法实现合作利润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兼顾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并显著提升系统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微电网配电系统 能量交易 两阶段博弈 协调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输出电流谐波优化调制策略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易灵芝 刘罗 +3 位作者 黄晓辉 李旺 陈章 杨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85-94,共10页
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中广泛使用了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与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当子模块数较少时,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通过优化调制策略来改善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输出2N+1电平最近电平逼近、滞环控制原理最... 在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中广泛使用了最近电平逼近调制与载波移相脉宽调制。当子模块数较少时,输出电流谐波含量高,通过优化调制策略来改善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比分析了输出2N+1电平最近电平逼近、滞环控制原理最近电平逼近、改进型载波移相脉冲宽度调制、混合型最近电平逼近-脉冲宽度调制以及一种无差拍电流控制调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然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5种调制策略在子模块数较少时的仿真模型;其次,针对阀控周期、子模块数、开关频率以及电感值等参数对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输出特性的影响,分析了不同调制策略之间输出电流谐波特性的差异及共模电压等;最后,总结了5种调制策略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 最近电平逼近调制 载波移相脉宽调制 输出谐波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C谐振的新型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 被引量:13
6
作者 易灵芝 李青平 +1 位作者 胡炎申 龙辛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1-27,共7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户用储能系统中电池端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LLC谐振的新型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有效降低了变压器匝比,提高了转化效率,在非对称半桥拓扑下可实现双向LLC特性,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均能... 为了进一步提升户用储能系统中电池端双向DC-DC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LLC谐振的新型软开关双向DC-DC变换器。该变换器有效降低了变压器匝比,提高了转化效率,在非对称半桥拓扑下可实现双向LLC特性,变换器中所有开关管均能实现软开关。同时该变换器结构简单,并可应用同步整流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描述了所提变换器软开关的实现过程,进而分析了谐振特性和相关参数以及软开关的实现条件。最后制作了一台高压侧350~400 V、低压侧45~50 V的500 V·A实验样机,验证了所提变换器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用储能 双向DC-DC变换器 LLC谐振 软开关 推挽半桥 倍压半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 被引量:1
7
作者 易灵芝 姜康宁 胡炎申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1-47,共7页
软开关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满足工业应用高功率和高频化要求的最佳选择。但目前三电平逆变领域软开关技术鲜有应用且缺点尚多,如辅助开关器件繁多、控制复杂化、振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提出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 软开关技术可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功率密度,是满足工业应用高功率和高频化要求的最佳选择。但目前三电平逆变领域软开关技术鲜有应用且缺点尚多,如辅助开关器件繁多、控制复杂化、振荡以及开关管电压应力大等。提出一种新型无源软开关三电平逆变器,辅助电路简单且无需改变调制方式,能够平稳实现所有开关管的零电压关断和零电流开通。依据各模态的等效电路,详述了所提软开关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总结了软开关实现的基本条件。最后,原理样机试验表明该软开关逆变器能够实现所有功率管的软开关动作,功率管电压应力限制在安全裕度以内,中点电压波动较小,换流过程不会出现高频振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逆变器 软开关 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GRU的光伏电站电压轨迹预测 被引量:14
8
作者 冯裕祺 李辉 +3 位作者 李利娟 周彦博 谭貌 彭寒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63-171,共9页
光伏电站出力随机性易引发并网点电压大幅度波动,通过趋势预测提前调控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电压趋势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 光伏电站出力随机性易引发并网点电压大幅度波动,通过趋势预测提前调控是提高电压稳定性的有效途径。为了提升电压趋势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和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的电压轨迹预测方法。首先,通过采集单元提取电压数据构建时间序列;然后,计算电压时间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及其与外部变量间的最大信息系数(maximal information coefficient,MIC),分析电压时间序列与外部变量在时序上的关联性;再通过CNN网络提取输入数据的高层特征;最后输入至GRU网络完成电压轨迹预测。通过某地光伏电站实测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模型与GRU、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CNN-LSTM、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等模型相比预测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电站 电压轨迹预测 最大信息系数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补偿的三电平NPC逆变器中性点平衡策略 被引量:3
9
作者 贾永青 游坤奇 +3 位作者 熊殷 周东访 姜鹏 易灵芝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20年第12期92-97,共6页
三电平NPC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由于耐压水平低、电网侧并网电压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整流场合。中性点电压平衡问题一直是该拓扑的研究关键。通过对每一个开关阶段直流侧两电容充放电的电荷波动数值检测,再通过公式变换,对传... 三电平NPC逆变器的开关器件由于耐压水平低、电网侧并网电压谐波含量少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功率整流场合。中性点电压平衡问题一直是该拓扑的研究关键。通过对每一个开关阶段直流侧两电容充放电的电荷波动数值检测,再通过公式变换,对传统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正负小矢量分次运行时间进行调整,使平衡点上下两电容充放电时间能够保持一致,达到中性点平衡控制的目的。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抑制中性点电压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电平NPC逆变器 电荷补偿 中性点平衡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