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关于消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问题 |
王美涵
|
《求索》
|
1984 |
0 |
|
2
|
消费体制改革是整个经济改革的“红线” |
任天飞
袁培树
|
《改革》
|
1986 |
2
|
|
3
|
论商品经济及其历史命运——兼评卓炯同志关于商品经济的思想 |
尹世杰
袁培树
|
《求索》
|
1985 |
0 |
|
4
|
消费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学科 |
李新家
|
《求索》
|
1985 |
0 |
|
5
|
路是人走出来的——评《社会主义微观经济学》 |
熊海斌
|
《图书馆》
|
1988 |
0 |
|
6
|
关于社会主义消费的几个理论问题——兼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修订版)(南方本)“社会主义的消费”一章 |
晓原
|
《经济科学》
|
1983 |
2
|
|
7
|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时期地方政府的经济功能 |
曹茉莉
胡长青
|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8
|
论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取向 |
胡长青
夏杰长
|
《湖湘论坛》
|
1992 |
0 |
|
9
|
论价格体系决定于社会再生产的比例 |
曾令华
|
《求索》
|
1986 |
0 |
|
10
|
建议创立城效经济学 |
赵湘晷
贾社
|
《学术论坛》
|
1986 |
0 |
|
11
|
社会主义家庭经济问题的开拓性探索——《家庭经济学》评介 |
高敬海
|
《求索》
|
1987 |
0 |
|
12
|
“消费既是终点又是起点”新论——学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札记 |
蔡畅元
|
《求索》
|
1984 |
0 |
|
13
|
我国消费规模经济初探 |
綦尤礼
高敬海
|
《求索》
|
1985 |
0 |
|
14
|
论城市化不是唯一的道路——兼与宗寒同志商榷 |
陈可文
陈湘舸
|
《求索》
|
1982 |
6
|
|
15
|
论精神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
范贤超
国世平
|
《求索》
|
1984 |
3
|
|
16
|
建立我国合理的小康消费模式的难点和途径 |
左柏云
|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
|
|
17
|
战后日本的消费调控 |
王启云
|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4
|
|
18
|
关于消费结构的几个理论问题 |
郑必清
|
《求索》
|
1984 |
1
|
|
19
|
论教育体制的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 |
袁培树
|
《改革》
|
1985 |
1
|
|
20
|
社会消费方式及其演变 |
陈湘舸
|
《江汉论坛》
|
1986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