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湿地缓解热岛效应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康晓明 崔丽娟 +5 位作者 赵欣胜 李伟 张曼胤 马牧源 雷茵茹 魏圆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22期199-205,共7页
基于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对不同地表类型的温度频率和不同湿地类型的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价北京市湿地在调节小气候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湿地的降温作用显著高于植被和裸地,可显著缓解城市热岛效应(P〈0.... 基于遥感影像和野外观测,对不同地表类型的温度频率和不同湿地类型的降温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评价北京市湿地在调节小气候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湿地的降温作用显著高于植被和裸地,可显著缓解城市热岛效应(P〈0.001),且其温度范围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温度差表现出2012〉2004〉1996的规律。2013年不同季节的实测数据也间接证明了湿地的降温作用及其距离效应(R2≥0.88,P〈0.01)。基于MODIS数据反演的4个年份的温度数据,发现湖库湿地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面比河流湿地效果更加显著(P〈0.01),其降温效果(7.5~10.9℃)显著优于河流湿地(4.4~7.2℃)。因此,未来湿地建设在增加湿地面积的同时,也要考虑不同的湿地类型,使湿地最大程度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城市化 湿地 小气候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分析
2
作者 陶然 张磊 +6 位作者 郭浩帆 路红艳 雷茵茹 翟夏杰 赵欣胜 李伟 刘刚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 2024年第4期20-26,共7页
【目的】掌握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方法】2023年3—1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莲花池公园、永定河绿堤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和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 【目的】掌握北京市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鸟类多样性时空动态变化。【方法】2023年3—11月采用样线调查法对莲花池公园、永定河绿堤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和北宫国家森林公园的鸟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记录到鸟类16目45科142种,占北京市519种鸟类的27.36%,其中国家一级和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2种和17种,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4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鸣禽49.30%、游禽16.90%、涉禽15.49%、猛禽7.04%、攀禽7.04%和陆禽4.23%。旅鸟占鸟类总数48.59%,留鸟占24.65%,夏候鸟占18.31%,居留型不唯一型占8.45%。鸟类物种数春季最多,秋季次之,夏季最少。春季永定河绿堤公园物鸟类种数最多,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最少;夏季永定河绿堤公园最多,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最少;秋季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最多,莲花池公园最少。鸟类个体总数秋季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丰台区4个典型湿地公园的鸟类Chao1指数在春季显著高于秋季,但在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春季鸟类Shannon指数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高于其他3个地点,夏季和秋季以永定河绿堤公园最高。【结论】丰台区4个湿地公园的鸟类多样性较丰富,但不同公园的鸟类多样性存在时空差异,靠近永定河的绿堤公园鸟类多样性相对较高,春秋季节相对于夏季更高,表明城市公园在为鸟类提供生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湿地 公园 鸟类丰富度 鸟类多样性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高光谱的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互花米草制图
3
作者 唐希颖 窦志国 +3 位作者 赵欣胜 王俊杰 翟夏杰 李伟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8,共11页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湿地植物物种识别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且基于湿地植物光谱特征差异的采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实现对入侵物种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 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是湿地植物物种识别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且基于湿地植物光谱特征差异的采用高光谱遥感影像实现对入侵物种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为研究区,采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野外调查获取采样点位的原始光谱曲线,并作一阶微分和连续统去除处理,通过求算均值置信区间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选择特征波段和特征植被指数。组合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特征构建特征集,基于支持向量机(SVM)、最大似然比(MLC)、马氏距离(MD)方法实现对研究区内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生长面积的提取。结果表明,利用变换后的光谱特征和植被指数特征的差异能够较好地实现江苏盐城滨海湿地恢复区内入侵物种的实时监测;整体上,互花米草分布从海水区向半围封区表征为由广密到稀疏,其中,采用SVM、MLC更能较好地实现对研究区内互花米草生长面积的提取,识别精度均为0.89。研究可为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实现滨海湿地入侵物种分布监测和制图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高光谱 光谱特征 入侵物种 物种识别 支持向量机 最大似然分类 马氏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北京市丰台区典型自然保护地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
4
作者 路红艳 李伟 +3 位作者 赵欣胜 王金枝 雷茵茹 翟夏杰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2期370-377,共8页
植物是自然保护地的核心组成,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资源。本文基于2021和2022年对北京市丰台区4处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绿堤公园、莲花池公园、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中植物物种的实地调查结果,整理... 植物是自然保护地的核心组成,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资源。本文基于2021和2022年对北京市丰台区4处代表性的自然保护地(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绿堤公园、莲花池公园、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中植物物种的实地调查结果,整理出丰台区典型自然保护地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本数据集涉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物种73科179属255种,包含自然保护地名称、植物科中文名、科学名、属中文名、属学名、种名、拉丁名等信息。同时基于多源的植物志数据库与文献资料和专家评审相结合,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对丰台区重要自然保护地植物物种的全面摸底调查和监测,为北京市生物多样性时空格局、植物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名录 自然保护地 生物多样性 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房山区湿地景观格局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龚明昊 文菀玉 +6 位作者 张伟 赵乾龙 王嘉晨 李惠鑫 刘刚 梁国靖 王宇航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第4期41-44,48,共5页
以北京市房山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指数形态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湿地资源现状、景观格局及连通性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山区湿地占全区面积的2.75%,天然湿地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1.62%;湿地最大斑块面积1230.... 以北京市房山区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湿地资源调查数据,采用景观指数形态空间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湿地资源现状、景观格局及连通性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房山区湿地占全区面积的2.75%,天然湿地占全区湿地面积的61.62%;湿地最大斑块面积1230.71 hm^2,最小斑块面积0.12 hm^2,斑块间面积差异较大;全区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分布在区域的东部及南部,湿地类斑块间连通性较低。研究发现房山区湿地资源存在总量低、类型简单、景观破碎、斑块间交流困难及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景观指数与形态学空间分析方法为湿地景观格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资源 景观格局 形态空间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地生态系统水质净化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价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欣胜 崔丽娟 +5 位作者 李伟 康晓明 雷茵茹 马琼芳 孙宝娣 于菁菁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38,共8页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水质净化功能可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通过集成目前已有的湿地净化价值计算方法,提出了替代法计算吉林省湿地水质净化价值。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的水质净化总价值为4...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其中水质净化功能可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通过集成目前已有的湿地净化价值计算方法,提出了替代法计算吉林省湿地水质净化价值。结果表明,吉林省湿地的水质净化总价值为44.2188亿元,各市县水质净化总价值排序为:延边市(15.0982亿元,34.14%)>松原市(11.6017亿元,26.24%)>白城市(9.0938亿元,20.56%)>长春市(4.2491亿元,9.61%)>吉林市(1.0255亿元,2.32%)>通化市(0.9898亿元,2.24%)>白山市(0.8951亿元,2.02%)>辽源市(0.7685亿元,1.74%)>四平市(0.4973亿元,1.12%);各种类型湿地水质净化总价值排序为:沼泽湿地(25.0671亿元,56.69%)>湖泊湿地(10.2821亿元,23.25%)>河流湿地(7.7033亿元,17.42%)>人工湿地(1.1662亿元,2.64%);单位面积水质净化价值以松原市最大,四平市最小;人均占有水质净化价值以延边市最高,四平市最低;不同湿地类型的单位面积水质净化价值差异较大,最高的能够达到3.1741万元/km2(延边市沼泽湿地类型),最低的不足0.0001万元/km2(辽源市沼泽湿地类型);不同湿地类型的人均水质净化价值最高的能够达到0.0447万元/人(白城市湖泊湿地),最低的不足0.0001万元/人(辽源市和松原市沼泽湿地类型)。研究成果能够为吉林省的湿地保护与恢复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能为吉林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 水质净化 价值评价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滨海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概述 被引量:44
7
作者 李伟 崔丽娟 +4 位作者 赵欣胜 张曼胤 马牧源 康晓明 王义飞 《林业调查规划》 2014年第4期24-30,共7页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 滨海湿地是海陆交界的生态过渡带,具有特殊的水文、植被、土壤特征。滨海湿地在我国滨海的9个省、2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均有分布。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全国滨海湿地面积579.59万hm2,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2.42%。由于人为开垦与改造、污染物排放、泥沙淤积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原因,中国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滨海湿地的科学定义及分类入手,分析了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2方面分别阐述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评估。针对现有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应从构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体系、滨海湿地生态特征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内在机制研究、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重复性计算、制图与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评价方法 价值评估 评估体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汉石桥湿地恢复区土壤种子库初探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伟 许可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7年第1期51-54,共4页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北京汉石桥湿地恢复区土壤垂直分布的种子库储量进行了研究,将土壤分为3个层次,距地表分别为0~5 cm,5~10 cm,10~15 cm。结果表明:共萌发10种植物,其中3种植物由于在幼苗期死亡,处于待鉴定状态。其他7种植物分别是打碗花... 采用种子萌发法对北京汉石桥湿地恢复区土壤垂直分布的种子库储量进行了研究,将土壤分为3个层次,距地表分别为0~5 cm,5~10 cm,10~15 cm。结果表明:共萌发10种植物,其中3种植物由于在幼苗期死亡,处于待鉴定状态。其他7种植物分别是打碗花-旋花科、水稗-禾本科、毛马唐-禾本科、毛茛-毛茛科、苘麻-锦葵科、小藜-藜科、委陵菜-蔷薇科。0~5 cm土壤层萌发出10种植物,从鉴定出的植物可以看出,5~10 cm土壤层中,出现了4种植物,水稗占的比例较大;10~15 cm土壤层中,仅出现了1种植物,即禾本科的水稗。汉石桥湿地恢复区的物种数量较多,禾本科占据主要地位。湿地恢复区的种子库在维持地表植被植物多样性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石桥湿地 恢复区 土壤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恢复的适宜性评价——以北京延庆蔡家河湿地恢复工程为例
9
作者 马牧源 崔丽娟 +2 位作者 魏圆云 杨思 张曼胤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2-117,共6页
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的前提。以北京市蔡家河湿地恢复工程为研究对象,构建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对蔡家河湿地的恢复潜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通过态势分析法确定恢复方案。结果表明:3个拟恢复地... 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是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建设的前提。以北京市蔡家河湿地恢复工程为研究对象,构建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对蔡家河湿地的恢复潜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并通过态势分析法确定恢复方案。结果表明:3个拟恢复地块均处于非常适宜恢复状态,植物条件和土地利用类型是恢复建设的主要限制因子;恢复方案设计中,地块1以恢复湿地近自然景观为主,兼顾科普宣教、观赏休闲功能,地块2和地块3则以恢复湿地鸟类栖息地为主要目的。研究表明湿地恢复适宜性评价与态势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对湿地恢复方案进行综合评估,为合理规划湿地恢复目标,确定湿地景观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恢复后的湿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性评价 湿地恢复 景观规划 河流湿地 蔡家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的常用方法和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4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雷茵茹 李晶 王金枝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9,共11页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囊括了自然形成为主的沼泽、河湖、滨海滩涂与人工构建为主的水稻田、水库、池塘等多样的亚系统类型。湿地因与珍稀水禽等生物在繁衍迁徙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生态净化作用... 湿地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陆生和水生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性地带,囊括了自然形成为主的沼泽、河湖、滨海滩涂与人工构建为主的水稻田、水库、池塘等多样的亚系统类型。湿地因与珍稀水禽等生物在繁衍迁徙方面的紧密联系和生态净化作用而被称为“鸟类乐园”和“地球之肾”。在人为干扰和自然环境变化的耦合作用下,全球范围内湿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演变,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科学评价是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系统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依托经济学、生态学的基础理论,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过程、功能和价值进行判断、分析并得出结论,进而满足湿地保护、恢复与管理等方面的需求。目前湿地生态系统的相关评价研究较为繁杂,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较为系统地总结凝练了湿地生态系统相关评价的概念、类型及其方法与应用,针对目前湿地生态系统评价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评价 湿地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单元定义及其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4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李春义 窦志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752-7759,共8页
生态单元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阐述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湿地生态单元的特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生态单元、湿地“外援”生态单元和人工重建湿地生态单元等在湿地恢复中的应... 生态单元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和生物保护中被广泛应用。通过阐述湿地生态单元的定义、内涵和外延,分析了湿地生态单元的特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内部生态单元、湿地“外援”生态单元和人工重建湿地生态单元等在湿地恢复中的应用案例,并对湿地生态单元未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湿地保护与精细化管理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单元 湿地恢复 人工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型湿地生态系统的固碳价值研究
12
作者 翟夏杰 崔丽娟 +3 位作者 李伟 赵欣胜 张曼胤 康晓明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共8页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 为探讨我国不同湿地生态系统类型固碳价值的分异特点及其在总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的占比规律,探讨湿地生态系统固碳价值的影响因素,以我国典型内陆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2011年Landsat TM 5遥感影像分析和前期研究,系统梳理了其固碳价值和分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1400~43360元/hm^(2),最高值在太湖湿地,其次是若尔盖湿地(19990元/hm^(2)),最低值在白洋淀湿地;固碳价值在总服务价值的占比最高的是四川若尔盖湿地(10.08%),占比不足1%的有贵州草海湿地、湖南洞庭湖湿地、河北白洋淀湿地、新疆博斯腾湖湿地、青海青海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年固碳价值为3711.50~6448.00元/hm^(2),平均4880.57元/hm^(2),固碳价值在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占比(最低为10.72%,平均值为13.19%)明显高于内陆湿地。研究结果可为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和管理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固碳 价值评价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太阳能电站设施对关键生态因子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作者 翟夏杰 王天石 +2 位作者 崔丽娟 张曼胤 李伟 《环境生态学》 2025年第3期66-73,共8页
光伏/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我国西北干旱区光资源丰富,理论上是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理想之地。但鉴于西北等干旱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太阳能电站设施对局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并不明晰。本研究通过系... 光伏/光热发电是利用太阳能辐射直接转变成电能的发电方式。我国西北干旱区光资源丰富,理论上是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理想之地。但鉴于西北等干旱区同时也是生态脆弱区,太阳能电站设施对局域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并不明晰。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得出以下结论:1)干旱区太阳能电站对植被演替的影响研究缺乏长期监测数据,短期表现为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增加等积极影响;2)太阳能电站运行期间,清洗、放牧或割草等人为干扰和光伏电板对生态系统产生耦合作用;3)太阳能电站改变了所在区域下垫面的结构,进而影响局地气温的变化规律;4)太阳能电站的耗水量限制了其在缺水区域的大规模布设。未来应加强光伏电站的水、土、气、生物等生态要素的持续观测,以期为发挥太阳能电站的生态效应、科学布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站 干旱区 生态因子 植被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微湿地研究综述:定义、类型及生态系统服务 被引量:71
14
作者 崔丽娟 雷茵茹 +1 位作者 张曼胤 李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077-2085,共9页
小微湿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虽然小微湿地面积较小,但是却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针对小微湿地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湿地科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介绍了小微湿地研究兴... 小微湿地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日益关注。虽然小微湿地面积较小,但是却发挥着独特的生态功能。针对小微湿地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拓展湿地科学的研究尺度,促进学科体系发展。介绍了小微湿地研究兴起的背景,总结了小微湿地的面积范围和分类体系,归纳了小微湿地的累加作用和景观特征,着重分析了小微湿地在维持关键物种种群、提供生物迁移踏脚石、调节雨洪、改善水质,以及营造城乡优美景观等方面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提出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小微湿地生态过程和相关机理研究,将小微湿地建设与现行湿地保护体系和城乡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促进小微湿地建设的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湿地 面积范围 特征 分类系统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功能分析及其价值评估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欣胜 崔丽娟 +5 位作者 李伟 康晓明 雷茵茹 李惠 梁兆瑞 程兆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27-33,66,共8页
湿地通过调节流量、减缓流速和蓄积水资源,在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林省湿地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在调蓄洪水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通过核算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价值及其在各区县的空间分配规律,阐... 湿地通过调节流量、减缓流速和蓄积水资源,在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吉林省湿地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在调蓄洪水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通过核算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价值及其在各区县的空间分配规律,阐明了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价值整体特征。结果显示,吉林省调蓄洪水突出区域主要分布于中部和北部,其中中部突出区域面积为0.7万km^2,北部为1.2万km^2。吉林省湿地调蓄洪水总价值为2 910.1亿元,排序为人工湿地(1 218.72亿元)>湖泊湿地(815.28亿元)>沼泽湿地(510.97亿元)>河流湿地(365.13亿元)。各区县调蓄洪水价值排序为白城市(798.52亿元)>松原市(768.19亿元)>长春市(413.46亿元)>吉林市(302.08亿元)>延边市(214.94亿元)>通化市(175.06亿元)>四平市(112.60亿元)>辽源市(68.93亿元)>白山市(56.32亿元)。另外,各区县单位面积调蓄洪水价值以松原市最大,白山市最小;人均占有调蓄洪水价值白城市最高,四平市最低。各种湿地类型其单位面积和人均调蓄洪水价值空间分布,各区县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调蓄洪水 湿地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 吉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势种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空间异质性研究——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为例 被引量:10
16
作者 蔺琛 龚明昊 +2 位作者 刘洋 潘旭 朴正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677-4683,共7页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认识区域的保护价值及重要性,但目前可借鉴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空间异质性评价方法和经验偏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物多样性丰富... 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生态系统的主导功能之一,对生物多样性空间异质性的研究有助于准确认识区域的保护价值及重要性,但目前可借鉴的生物多样性价值空间异质性评价方法和经验偏少。以长白山生态功能区核心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生物多样性丰富区域优势物种的分布及其环境因子,通过Maxent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将研究区域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价值区、中价值区和一般价值区,并开展景观分析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护高价值区域占总面积的42.9%、主要分布于长白山保护区内,保护区内的高价值斑块也较保护区外完整、面积大;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高价值斑块的平均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远高于中价值区和一般价值区,其斑块景观较完整、破碎化水平相对较低,是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基础。植被是对研究区域生物多样性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其次是土层厚度和海拔。从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过程连续性保护的需要,保护区南部缓冲区可考虑调整为核心区,保护区外还有较大面积的生物多样性高价值和中价值区域也应纳入保护区进行保护;长白山西坡是生物多样性高价值斑块最破碎的区域,应在未来的保护工作中予以特别关注。本研究表明关联优势种空间分布及环境因子是认识生物多样性价值及空间异质性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方法可为生态红线划定和国家公园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价值 生态服务 空间格局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公园建设中的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伟 崔丽娟 +4 位作者 赵欣胜 张曼胤 王义飞 康晓明 张亚琼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4年第2期13-16,共4页
从湿地公园定义及效益分析入手,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保护及恢复措施。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隐蔽条件建设、生境岛营造、繁殖巢构建、建设生态廊道、野外投食以及建设生态围栏和警示牌等,达到保护湿地生物的目的;恢复措施主要包括基质... 从湿地公园定义及效益分析入手,分析了湿地公园建设中的保护及恢复措施。保护措施主要是通过隐蔽条件建设、生境岛营造、繁殖巢构建、建设生态廊道、野外投食以及建设生态围栏和警示牌等,达到保护湿地生物的目的;恢复措施主要包括基质恢复、植被恢复、水环境恢复以及岸坡恢复等。湿地保护与恢复措施的实施可为我国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公园 建设 保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7种湿地植物的颗粒物附着能力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春义 崔丽娟 +4 位作者 张骁栋 朱怡诺 李伟 雷茵茹 康晓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967-1973,共7页
湿地植物的附着作用是削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方式。为了定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附着大气细颗粒物(PM)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见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tec... 湿地植物的附着作用是削减大气细颗粒物浓度的有效方式。为了定量研究不同湿地植物附着大气细颗粒物(PM)的能力,选择北京市常见的7种湿地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水葱Scirpus validus、黄花鸢尾Iris tectorum、茭白Zizania latifolia、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慈姑Sagittaria sagittifolia,采用水洗测量法测定植物表面颗粒物滞留量及其粒径组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在高真空模式下观察植物表面的结构特征,比较7种湿地植物表面结构特征与单位面积的滞尘量及粒径组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湿地植物附着颗粒物组分的能力存在差异,凤眼莲和慈姑附着PM、PM_(10)和PM_(2.5)的能力最强。(2)湿地植物表面滞留的PM组分以10-100μm的颗粒物为主,占PM组分的比例为64.2%-87.1%;其次是PM_(2.5-10),占8.6%-29.5%;PM_(2.5)颗粒物最少,占1.06%-3.92%。(3)湿地植物气孔宽度对植物附着颗粒物的能力起主导作用,气孔宽与PM、PM_(10)和PM_(2.5)附着量分别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植物表面粗糙程度越大、表面结构越复杂,越有利于PM_(2.5)的滞留。该研究精确量化了7种湿地植物附着PM的能力,可为北京市未来的湿地规划建设和合理的湿地植物配置,以及PM_(2.5)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物 颗粒物 PM_(2.5) PM_(10)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辽宁双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影响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欣胜 崔丽娟 +1 位作者 李伟 张曼胤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6-23,共8页
以1988年、2002年和2007年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选择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反映压力、状态及响应等方面的指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湿地空间信息数据库,对研究区湿地... 以1988年、2002年和2007年遥感影像作为信息源,选择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作为研究方法,建立了一套湿地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选取反映压力、状态及响应等方面的指标,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湿地空间信息数据库,对研究区湿地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期研究区人为干扰压力不断加强,造成人工湿地增加,天然湿地减少。在1988—2007年期间,研究区天然湿地减少了18 257.4 hm^2,大部分转变成农田和城市、住宅、工交用地。如果按照每年912.87 hm^2的退化速度计算,目前的12.54万hm^2的天然湿地在100年以后将基本消失。特别是近20年以来,研究区湿地内部结构和状态发生显著变化,湿地景观异质性不断增加,破碎化及退化严重。湿地对于人类活动干扰的响应是湿地面积不断减少,人类对于湿地变化的响应是建立湿地保护区。研究成果可为湿地保护、恢复以及城市规划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双台河口湿地 河口 滨海湿地 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为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杰峰 张曼胤 +3 位作者 康晓明 李伟 雷茵茹 崔丽娟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人为干扰方式进行了系统辨识,详细阐述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人为干扰造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破坏、服务减少,其中,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干... 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人为干扰方式进行了系统辨识,详细阐述了不同人为干扰方式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服务的影响。综合分析了人为干扰造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改变、功能破坏、服务减少,其中,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干扰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并提出了滨海湿地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人为干扰 生态系统服务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