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樊鹏 王荣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8期26-29,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变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蔓延至全结肠。根据UC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甚相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及治疗方法的局限,大多数医生过分...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病变局限于结直肠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慢性弥漫性炎症,疾病通常先累及直肠,逐渐蔓延至全结肠。根据UC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案也不甚相同。但长期以来受传统理念及治疗方法的局限,大多数医生过分注重内科药物治疗,以及患者对手术治疗存在畏惧心理导致依从性较低,从而忽视了手术治疗的这一重要途径,影响了治疗该病的整体水平,使部分患者预后不佳。治愈UC的关键需要我们转变理念、掌握时机、采取合适的外科术式、完善手术护理及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现就以上各因素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手术治疗 IPAA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患者肠道菌群特征及合生元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伟超 刘春远 +1 位作者 高兆崴 赵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75-179,共5页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原发并且持续性的便秘,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如生活方式的改变、情绪低下、饮食方式不健康等。对于FC,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通用到所有病例,便秘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FC二... 功能性便秘(FC)是一种原发并且持续性的便秘,是由各种因素引起的,如生活方式的改变、情绪低下、饮食方式不健康等。对于FC,目前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没有一种方法能通用到所有病例,便秘的发生机制还不明确。最近的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FC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肠道菌群紊乱可能促进便秘的发生发展。而益生菌能促进肠道菌群恢复平衡,从而达到对FC的治疗作用。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介绍了肠道菌群的改变、便秘与菌群改变的相关机制、改善肠道菌群的常用方法及合生元的治疗等方面,阐述肠道菌群失调与FC之间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肠道菌群 合生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前突的临床诊疗进展 被引量:22
3
作者 赵硕 王荣华 《医学综述》 2013年第7期1250-1252,共3页
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在临床上愈来愈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直肠前突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手... 直肠前突引起的出口梗阻型便秘在临床上愈来愈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文对近几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总结直肠前突的病因、发生机制、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现状和进展,在各种治疗方法中,尤以手术治疗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消除薄弱区,加强直肠阴道隔的支撑作用。每一种手术方式各具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医师操作习惯及医疗条件等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前突 直肠阴道隔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春远 张爱红 刘腾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主要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2009年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原发性小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应用Co...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癌的诊断、治疗方法及其主要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78年-2009年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的33例原发性小肠癌的临床资料,所有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率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性比较,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除患者的构成和肿瘤的生长部位对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外,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以及治疗方法对生存率都有重要影响,P值均<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虽然小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总体较低,但早期诊断并行根治性手术可望改善预后,提高无病生存率,化疗对延长生存率作用不大,其价值有待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小肠癌 诊断 治疗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北地区60例大肠癌组织中ID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5
作者 赵硕 王荣华 +2 位作者 李保松 傅廷亮 崔运福 《医学综述》 2015年第6期1148-1150,F0003,共4页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大肠癌的成套石蜡组织标本6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的表达情况,分析IDO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 目的分析大肠癌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科诊断为大肠癌的成套石蜡组织标本60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DO的表达情况,分析IDO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结果 IDO在大肠癌原发灶、癌旁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灶及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中的IDO高表达率分别为75.0%、18.3%、35.3%、50.0%。原发灶中IDO的表达强度与N分期、Dukes分期、p53表达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原发灶中IDO和p53表达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s=0.352,P=0.006)。结论 IDO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上调,与肿瘤分期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一个指标。IDO和p53的表达关系密切,两者可能共同参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便秘的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赵硕 李保松 王荣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3期52-54,共3页
由于功能性便秘病因的多样性、症状存在的长期性,使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临床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其诊断方面,罗马Ⅲ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治疗方法,大多数的患者经... 由于功能性便秘病因的多样性、症状存在的长期性,使其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因此对其临床诊治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们的重视。其诊断方面,罗马Ⅲ诊断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于治疗方法,大多数的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即可改善症状,而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就应考虑手术治疗。现结合笔者的临床工作经历,就近年来功能性便秘的诊治进展以及出现的某些新方法(比如生物反馈治疗)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诊断 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硕 李保松 +1 位作者 崔运福 王荣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24期42-44,共3页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们观点比较一致的是,IDO可通过3种机制参与诱导肿瘤微... 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是色氨酸沿犬尿酸途径分解代谢的限速酶,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其高表达是导致肿瘤免疫耐受的原因之一,与肿瘤患者的预后较差关系密切。目前,学者们观点比较一致的是,IDO可通过3种机制参与诱导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耐受。脂多糖和多种细胞因子等物质可调节IDO的表达,1-甲基色氨酸作为IDO的抑制剂在肿瘤患者的免疫治疗中显示出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对IDO如何参与肿瘤免疫耐受具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今后制定肿瘤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免疫耐受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R导联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云文 陈丽君 +3 位作者 张贞美 张彩霞 孟莉 张文博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73-375,共3页
既往阅读心电图很少注意aV R导联的改变,近年的临床观察显示aV R导联对诊断冠脉改变、心律失常、急性肺动脉栓塞等常可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重视。下面综合文献并结合我们的临床经验体会,对此问题做一综述。
关键词 导联 心电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和肺的表达及清胰Ⅱ号颗粒剂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鹏 王玲君 兑丹华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CD4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stitis,SAP)时胰腺及肺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CD44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SAP组(B组)、治疗组(C组)。以30 g/L... 目的探讨CD44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stitis,SAP)时胰腺及肺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CD44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等分为三组:假手术组(A组)、SAP组(B组)、治疗组(C组)。以30 g/L牛磺胆酸钠逆行注入胰胆管制作大鼠SAP模型。C组以250 g/L清胰Ⅱ号颗粒剂灌胃给药(10 mL/kg),6小时1次,A组、B组用同等剂量生理盐水以相同方式灌胃。制模后24小时取材,应用免疫组织化方法检测胰腺、肺组织中CD44的表达,同时观察胰腺、肺脏组织病理改变;测定肺的湿重/干重比(W/D)。结果 SAP组胰腺及肺脏组织损伤明显,CD44的表达呈阳性,血清淀粉酶活性、肺的湿重/干重比(W/D)显著升高,与假手术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胰腺及肺脏组织中CD44的表达减弱,血清淀粉酶活性、肺的湿重/干重比(W/D)降低,与SAP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4在SAP模型大鼠肺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可抑制胰腺、肺组织CD44的表达,减轻SAP时胰腺和肺损害,对其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肺损伤 CD44 清胰Ⅱ号颗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联合多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内外作用的影响
10
作者 赵豹猛 李保文 刘春远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联合多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内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百分率;Transwell分析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 目的研究雷帕霉素联合多柔比星对人乳腺癌细胞体内外作用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治疗乳腺癌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百分率;Transwell分析检测药物对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体内实验建立人乳腺癌裸鼠抑制瘤模型,分组处理,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记录瘤重和裸鼠体重,计算抑瘤率。结果雷帕霉素和多柔比星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抑制百分率为65.54±2.47;能显著降低乳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体内实验抑瘤率为85.3%。结论雷帕霉素和多柔比星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MM231细胞有明显的抗肿瘤效应,对于乳腺癌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多柔比星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硫氧还蛋白-1表达及清胰Ⅱ号颗粒剂对肾脏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崔运福 赵硕 +3 位作者 王荣华 蒋宏 李鹏 樊鹏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50-252,290,共4页
目的检测内源性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模型血液、胰腺和肾组织的表达;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ANP胰腺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Trx-1表达的影响。方... 目的检测内源性硫氧还蛋白-1(thioredoxin-1,Trx-1)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大鼠模型血液、胰腺和肾组织的表达;并观察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剂对ANP胰腺和肾脏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Trx-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n=24)、假手术组(B组,n=24)、ANP组(C组,n=24)及治疗组(D组,n=24)。在制模后1小时治疗组给予250g/l清胰Ⅱ号颗粒剂灌胃(10ml/kg),6h1次,共3次,正常组、假手术组、ANP组三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于制模后6h、12h、24h测定各组血清中Trx-1的水平;制模后24小时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织化方法对胰腺以及肾脏中Trx-1的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 24小时内正常组、假手术组血清中Trx-1的表达较稳定,ANP组呈现一个持续升高的趋势,而治疗组Trx-1的表达则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2h治疗组Trx-1的表达较其它三组明显升高(P<0.05),24hANP组血清中Trx-1的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5),而24h治疗组血清中Trx-1的表达又较ANP组降低(P<0.05),但仍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ANP组胰腺及肾脏组织损伤明显,Trx-1的表达呈阳性,较正常组、假手术组、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rx-1在ANP模型大鼠肾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中药清胰Ⅱ号颗粒可提前促进胰腺、肾脏组织Trx-1的表达,减轻ANP时胰腺和肾脏损害,对其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肾损伤 硫氧还蛋白-1 清胰Ⅱ号颗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耿龙龙 王荣华 +2 位作者 蒋宏 李保松 任鹏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6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变进展,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合理的治疗不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目前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首选的治疗手段。选择怎样的个体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难题...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病变进展,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降低。合理的治疗不仅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还能为患者减少不必要的花费。目前手术切除仍是直肠癌首选的治疗手段。选择怎样的个体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面临的一个难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直肠癌影像学术前分期日渐成熟,而且可以为选择手术术式、制订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本文就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所应用的几种影像学技术及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术前分期 直肠指诊 影像技术
原文传递
靶向survivin基因微小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运福 郝涛 +3 位作者 王荣华 李宝松 马冲 樊鹏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 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微小RNA(mi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miRNA序列,定向克隆至pcDNATM6.2-GW/Em 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靶向survivin的miRNA... 目的 构建靶向survivin基因的微小RNA(miRNA)真核表达载体,探讨其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针对survivin基因的miRNA序列,定向克隆至pcDNATM6.2-GW/Em GFP-miR真核表达载体上,构建靶向survivin的miRNA重组质粒.HT-29细胞接种于6孔板,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试剂组、空质粒组(阴性对照组)以及目的基因组(阳性对照组)4组.瞬时转染后收集各组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指数及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surviv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HT-29细胞转染后,目的基因组增殖指数与正常组、转染试剂组、空质粒组相比明显降低(17.98%±2.35% vs 38.04%±2.11% vs36.73% ±2.51% vs36.57%±3.05%;t=20.05,P <0.01;t =18.75,P<0.01;t=18.59,P<0.01),凋亡率明显增高(19.54%±1.74% vs 3.13%±0.29% vs 3.70% ±0.44% vs 3.61%±0.50%; t=16.40,P<0.01;t=15.84,P<0.01;t=15.92,P<0.01).目的基因组survivin mRNA与其他各组相比明显降低(=0.68,P<0.01;=0.58,P<0.01;t =0.61,P<0.01),蛋白的表达亦明显降低(t=0.64,P<0.01;t =0.62,P<0.01;t =0.67,P<0.01).结论 靶向沉默结肠癌HT-29细胞的survivin基因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结肠肿瘤 细胞增殖 SURVIVIN
原文传递
质粒介导苯唑西林酶-48型细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保松 王荣华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苯唑西林酶(OXA)-4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D类碳青霉烯酶,具有较强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水解活性。编码该酶的基因位于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因子上,使得该类酶基因可在细菌间广泛传播;且产此类酶的细菌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 苯唑西林酶(OXA)-48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的D类碳青霉烯酶,具有较强的碳青霉烯类药物水解活性。编码该酶的基因位于质粒等可移动遗传因子上,使得该类酶基因可在细菌间广泛传播;且产此类酶的细菌对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此文就OXA-48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粒 OXA-48 肠杆菌科 肺炎克雷伯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