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ACCP体系在绿色食品西瓜汁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臻 郭明月 刘景景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0-152,共3页
以HACCP体系为标准,研究分析了绿色食品西瓜汁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找出了原料验收及挑选、巴氏杀菌、罐装3个关键控制点,从而确定了绿色食品西瓜汁加工过程中各CCP的控制标准以及纠偏措施。
关键词 HACCP体系 西瓜汁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食品保藏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臻 曾维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8期97-98,共2页
本文就食品保藏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实践课的改革以及考试形式和方法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为高职高专医学院校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食品保藏技术 教学改革 问题式教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食品理化检验技术》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 被引量:3
3
作者 魏永义 尹军杰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期46-47,共2页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工作岗位要求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依据,以液体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项目为例,制定出了该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的制定以工作岗位要求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为依据,以液体食品中总酸含量的测定项目为例,制定出了该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为客观公正地评定学生的技能操作成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实践技能操作 评分标准 制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设计改革 被引量:1
4
作者 尚新彬 李超敏 《继续医学教育》 2013年第9期89-90,共2页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医学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现依据医学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是一门技能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医学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之一。现依据医学院校食品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结构,整合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的整体设计进行了改革,分别从课程设计理念、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实施思路等方面介绍了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食品工艺学》课程中教师“拼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5
作者 郭明月 赵永敢 +2 位作者 王琼波 曾维丽 豆康宁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期26-27,共2页
所谓拼盘,包括有教师队伍的拼盘;教学媒介的拼盘;教材的拼盘等。一般课程教学多采用一人通讲,而教师"拼盘式"教学模式是根据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采用多位教师组合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专业实用知识。
关键词 “拼盘式”教学模式 食品工艺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蛋白水解度与大豆肽抗氧化力关系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豆康宁 石晓 王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22,共3页
摘要:通过研究酶解大豆蛋白的水解度与大豆肽的抗氧化力大小,探索大豆蛋白水解度与大豆肽抗氧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组合蛋白酶所水解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大于其中任一种蛋白酶的水解度,小于两种蛋白酶的水解度之和;组合蛋白酶制... 摘要:通过研究酶解大豆蛋白的水解度与大豆肽的抗氧化力大小,探索大豆蛋白水解度与大豆肽抗氧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种组合蛋白酶所水解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大于其中任一种蛋白酶的水解度,小于两种蛋白酶的水解度之和;组合蛋白酶制备的大豆肽抗氧化力也大于其中任一种蛋白酶制备的大豆肽抗氧化力,小于两种蛋白酶制备的大豆肽抗氧化力之和;大豆肽抗氧化力的大小和大豆蛋白的水解度、单一蛋白酶及组合蛋白酶的种类有关,大豆肽抗氧化力有最佳水解度范围(18%~19%),大豆蛋白水解度过大或过小时,大豆肽抗氧化力都会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大豆肽 蛋白酶 抗氧化力 水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原理在学生食堂食品安全保障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琼波 魏永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6期127-127,129,共2页
目的:在学生食堂中应用HACCP管理体系,保证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方法:应用HACCP原理对学生食堂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确立了4个关键控制点,原料采购及接受、烹调、成品供应中的食品和从... 目的:在学生食堂中应用HACCP管理体系,保证食品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发生。方法:应用HACCP原理对学生食堂食品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确立了4个关键控制点,原料采购及接受、烹调、成品供应中的食品和从业人员,并制订出HACCP计划表。结论:应用HACCP管理体系,将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控制点上,可以提高学生食堂的安全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P 学生食堂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色扮演法在《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维丽 张臻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第1期108-109,共2页
在《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教学中,传统授课方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文章所介绍的角色扮演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锻炼学生的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
关键词 角色扮演法 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教学法在酶工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琼波 魏永义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8期130-131,共2页
酶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模块教学法把其分为5个模块:酶学基本知识、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提取和精制、工程酶与酶反应器、综合实验设计。通过模块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 酶工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结合教学实践,采用模块教学法把其分为5个模块:酶学基本知识、酶的发酵生产、酶的分离提取和精制、工程酶与酶反应器、综合实验设计。通过模块教学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教学法 酶工程 教学 理论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理化检测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被引量:2
10
作者 石晓 魏永义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96-97,共2页
以《食品理化检验技术》课程为对象,就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式改革等方面探讨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情况。
关键词 食品理化检验技术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绿色面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臻 豆康宁 王邵敏 《现代面粉工业》 2013年第4期39-41,共3页
为了保证绿色面包生产中的质量卫生,进行了绿色面包生产过程中HACCP体系应用研究。通过危害分析,确定了原辅料验收、发酵、烘烤、冷却4个关键控制点,并制定了相应的HACCP计划表。
关键词 HACCP 绿色面包 关键控制点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食品专业实践课程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飞 罗海澜 《卫生职业教育》 2012年第14期131-132,共2页
食品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各大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别是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更需要各大高校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创新人才培养、办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现主要论述数年来我校食品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食品专业 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食品包装技术课程教学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超敏 《科技创新导报》 2012年第25期162-162,共1页
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食品包装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以深化教学改革、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 食品包装技术是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适应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要求,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食品包装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以深化教学改革、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技术 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CCP体系在传统泡菜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臻 李玉兰 李灿灿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11期124-126,共3页
为了提高泡菜制作管理水平和泡菜产品安全性,通过探讨HACCP体系在传统泡菜生产中的应用,从质量卫生控制方面分析了泡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包括原辅料验收及预处理、泡制、杀菌,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纠... 为了提高泡菜制作管理水平和泡菜产品安全性,通过探讨HACCP体系在传统泡菜生产中的应用,从质量卫生控制方面分析了泡菜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并确定了关键控制点,包括原辅料验收及预处理、泡制、杀菌,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方法和纠正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菜生产 HACCP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情商教育入手改革《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超敏 石晓 李林珂 《中国校外教育》 2014年第1期62-62,137,共2页
医学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属于小专业,学生人数少,实施改革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暴露出的弊端及当前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缺失,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有意识地将情商... 医学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属于小专业,学生人数少,实施改革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针对传统实验教学暴露出的弊端及当前大学生情商教育的缺失,通过优化实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有意识地将情商教育融入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情商教育 过程性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主义理论在“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王琼波 《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22-23,共2页
针对"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的教学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 针对"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的教学内容,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真实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在此过程中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各类食品的卫生及其管理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醋特征香气成分分析研究 被引量:25
17
作者 魏永义 焦驼文 +2 位作者 崔广 张莉 李超敏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9-101,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醋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得到了65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醇、酯、酸、醛、酮和杂环类化合物;根据风味贡献率理论,初步确定了8种香气成分为醋的特征香气。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联用 特征香气 风味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分析醋中香气成分 被引量:13
18
作者 魏永义 石晓 +2 位作者 马永昆 郭明月 赵永敢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3-106,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不同年份醋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得到了51种香气成分,有21种共有香气成分;不同年份醋的香气组成和含量有较大的差别,主要成分为醇、酯、酸、酮和杂环类化合物。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GC-MS联用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莲、脐橙复合果汁的护色及感官评价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琼波 郭明月 +3 位作者 李囡囡 王可可 刘素 芦利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96-298,301,共4页
在雪莲果、脐橙复合果汁中,脐橙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具有护色作用。分别研究了脐橙、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对复合果汁的护色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脐橙与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用模糊数学法对复合果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 在雪莲果、脐橙复合果汁中,脐橙可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具有护色作用。分别研究了脐橙、抗坏血酸(VC)和柠檬酸对复合果汁的护色效果,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脐橙与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用模糊数学法对复合果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复合护色剂与脐橙的联合护色效果较好,其最佳配比是0.02% VC,0.3%柠檬酸,15%脐橙,此时复合果汁中残余PPO相对酶活为0.19%。模糊数学法对复合果汁的感官综合评价结果为"优",表明该果汁的感官性能很好,易于被消费者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莲果 脐橙 护色 多酚氧化酶 模糊数学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欣 乔家驹 +4 位作者 冯汉青 张敏 关随霞 刘少阳 张素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2-65,共4页
本实验以杜仲雄花为材料,通过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探讨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经过硅胶柱分离得到的六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炭... 本实验以杜仲雄花为材料,通过打孔法和倍比稀释法,探讨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及经过硅胶柱分离得到的六种不同极性提取物对真菌和细菌的抑菌活性,并确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黑曲霉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0156、0.0156、0.0313、0.0313、0.1250g/m L,对根霉和青霉没有抑制作用。而分离得到的六种提取物按极性不同分别为1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2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3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纯甲醇洗脱所得样品、纯甲醇含氨洗脱所得样品和水洗脱所得样品,其中1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2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与乙酸乙酯提取物活性相似或有增强,30%甲醇洗脱所得样品、纯甲醇洗脱所得样品对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而只有水洗脱所得样品对根霉有抑菌作用。说明杜仲雄花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进一步的硅胶柱分离得到的不同极性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且硅胶柱的分离能得到更佳的抑菌活性提取物,为杜仲雄花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雄花 乙酸乙酯提取物 抑菌圈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