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丝氨酸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初治肺结核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痰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尹光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26-127,131,共3页
目的:研究环丝氨酸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细胞亚群、痰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 目的:研究环丝氨酸胶囊联合2HRZE/4HR方案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细胞亚群、痰液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肺结核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观察组选择环丝氨酸胶囊联合2HRZE/4HR治疗方案。比较两组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T细胞亚群、痰液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肺部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更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D_(4)^(+)和CD_(4)^(+)/CD_(8)^(+)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CD_(8)^(+)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干扰素(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4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环丝氨酸胶囊联合2HRZE/4HR治疗方案疗效更佳,能有效提高病灶吸收率和痰菌转阴率,增强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丝氨酸胶囊 2HRZE/4HR 肺结核 T细胞亚群 痰液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及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尹光辉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81-182,185,共3页
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并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予介入治疗,记录成像特征并统计治... 目的:观察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支气管镜特征,并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时予介入治疗,记录成像特征并统计治疗效果;收集全部患者一般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影响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均顺利完成支气管镜检查并确诊,其中有41例(68.33%)呈多肺叶受累,19例(31.67%)呈单肺叶受累,镜下可见大量突出性白色干酪样坏死物,且支气管黏膜肿胀,并被此类坏死物覆盖,管腔狭窄;60例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经介入治疗后,治疗有效48例(80.00%),治疗无效12例(20.00%);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介入治疗疗效为因变量,以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服药依从性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糖尿病、吸烟史、服药依从性为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介入治疗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支气管结核镜能直接显示溃疡坏死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结核特征,一定程度上能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且经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史、服药依从性是其治疗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应当针对上述因素采取针对性方案,以期为提高治疗效果提供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坏死型 支气管结核 支气管镜 成像特征 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效果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PON1以及sTREM-1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叶松伟 周青莹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1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对氧磷酶1(PON1)以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56例给... 目的探讨联合利奈唑胺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对氧磷酶1(PON1)以及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12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56例给予基础治疗联合阿米卡星、莫西沙星治疗,利奈唑胺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利奈唑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治疗前后血清PON1活性及sTREM-1表达水平,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利奈唑胺组病灶吸收时间、痰培养转阴时间、涂片转阴时间和空洞闭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性细胞因子值均降低(P<0.05),且利奈唑胺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TREM-1水平均降低、PON1水平均升高(P<0.05),且利奈唑胺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基础上应用阿米卡星、莫西沙星联合利奈唑胺用于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能有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反应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缩短肺部组织恢复时间,改善预后,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多药肺结核 利奈唑胺 炎性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方案在老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肺功能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叶松伟 周青莹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11-114,共4页
目的 探究莫西沙星方案在老年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肺功能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7例老年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 目的 探究莫西沙星方案在老年耐多药结核病(MDR-TB)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肺功能及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漯河市传染病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7例老年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8例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莫西沙星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肺功能指标、血清T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FEV1和PEF指标水平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患者的CD4^(+)CD25^(+)/CD4^(+)、CD4^(+)CD25^(+)CD127^(low)/CD4^(+)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方案对老年MDR-TB患者临床疗效良好,能够改善肺功能并调节血清T细胞亚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西沙星 左氧氟沙星 耐多药结核病 肺功能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任红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9期1243-1244,共2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5例。对照组予抗结核及胸腔积液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1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5例。对照组予抗结核及胸腔积液引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胸水引流时间更短,引流量更高,拔管后胸膜厚度以及与胸膜粘连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FEV1、FVC、FEV1%pred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FEV1、FVC、FEV1%pred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促进胸水吸收,减少胸膜粘连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结核性胸膜炎 胸腔注射 胸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分析
6
作者 赵卫萍 陈瑛 扶伟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2期1241-1245,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白介素-22(interleukin 22,IL-2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sCD14-ST)、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肺结核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 目的:探究血清中白介素-22(interleukin 22,IL-22)、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oluble CD14 subtype,sCD14-ST)、对氧磷酶-1(paraoxonase-1,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肺结核患者的救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60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另根据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低耐药组(24例)、中耐药组(17例)和高耐药组(19例);又根据患者的治疗结局,将观察组患者再分为治愈组(34例)和未治愈组(26例);比较不同时期各组患者的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22、sCD14-ST水平明显较高,而PON1水平显著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耐药程度耐药肺结核患者血清中IL-22、sCD14-ST、PON1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IL-22、sCD14-ST水平随耐药情况加重而升高,而PON1水平随耐药情况加重而降低;治愈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血清中IL-22、sCD14-ST水平明显低于同组入院时和同期未治愈组(P<0.05),而血清中PON1水平则明显高于同组入院时和同期未治愈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采用治疗3个月后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联合预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AUC值为0.911,而其约登指数为0.787;而治疗6个月后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联合预测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结局的AUC值为0.924,而其约登指数为0.699。结论:血清IL-22、sCD14-ST、PON1水平对复治耐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患者的转归情况,从而为下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2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对氧磷酶-1 复治耐药肺结核 治疗结局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miR-432、VEGF、CA125水平联合检测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赵卫萍 陈瑛 扶伟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61-364,378,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32(miR-43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432(miR-43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在肺结核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漯河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0例肺结核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7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依据肺结核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分为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及结核患者。对比两组入院时血清miR-432、VEGF、CA125水平及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对比不同病程分型患者入院时血清各指标水平,并分析入院时各指标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入院时血清miR-432、VEGF、CA125、CRP、TNF-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病例组血清miR-432、VEGF、CA125与CRP、TNF-a均呈正相关(P<0.05);活动期肺结核患者入院时血清miR-432、VEGF、CA125水平均高于潜伏期肺结核患者(P<0.05);入院时血清miR-432、VEGF、CA125水平联合诊断肺结核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7。结论 血清miR-432、VEGF、CA125联合检测可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效能,对临床诊断有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32 VEGF CA125 肺结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