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院校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改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彦民 韩文凤 邱泼 《农产品加工(下)》 2010年第3期92-93,96,共3页
食品分析是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食品分析是职业院校食品类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漯河食品职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在实验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对食品分析实验课程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革与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实验 改革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类中职生自主学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2
作者 韩文凤 赵俊芳 周婧琦 《农产品加工(下)》 2012年第4期156-158,共3页
通过调查食品类中职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发现,此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策略性差,也缺乏有利自主学习的客观环境条件。建议社会、家庭和学校要相互协调和配合,采取合适有利的措施来提高此类中职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 食品类 中职生 自主学习 现状 调查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实践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桂华 焦婷婷 孟亚萍 《食品界》 2020年第11期87-87,共1页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飞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市场对于食品的加工和质量检测也越发重视。微生物酶技术是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广泛应用... 随着现代经济建设的飞速推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收入不断增长,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生活品质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食品市场对于食品的加工和质量检测也越发重视。微生物酶技术是目前已经得到世界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其在食品生产加工与安全检测中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微生物酶技术在食品加工与检测中的实践应用作出简要的探讨,从微生物酶技术的概念出发,并对其实践应用进行简单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酶技术 食品加工与检测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用鹌鹑黑羽基因座与黄羽基因座互作关系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庞有志 张小辉 +6 位作者 王丽莎 赵淑娟 白俊艳 雷莹 游祥宾 王乾昆 刘坤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23,共7页
试验分别从纯系黑羽鹌鹑和纯系黄羽鹌鹑中随机选取公鹑2只,母鹑6只,按照1:3比例组成黑羽(♂)×黄羽(♀)正交和黄羽(♂)×黑羽(♀)反交试验组,每个试验组各设2个杂交重复组。正交试验中各杂交组随机选取F_(1)代公鹑5只和母鹑15... 试验分别从纯系黑羽鹌鹑和纯系黄羽鹌鹑中随机选取公鹑2只,母鹑6只,按照1:3比例组成黑羽(♂)×黄羽(♀)正交和黄羽(♂)×黑羽(♀)反交试验组,每个试验组各设2个杂交重复组。正交试验中各杂交组随机选取F_(1)代公鹑5只和母鹑15只组成自交组合。反交试验中各杂交组随机选取6只F_(1)代母鹑和2只亲本公鹑各组成1个回交组。观察记录并分析各试验组F_(1)和F_(2)代以及回交B_(1)代羽色及性别分离情况。结果表明,常染色体上控制黑羽性状基因座(H/h)与性染色体(Z)上黄羽基因座(Y/y)存在复杂互作关系。有色基因B存在下,黑羽基因座隐性纯合时(hh)对黄羽座位(Y/y)为隐性上位,hh与Y-(YY或Yy)互作使栗羽变为黑羽,与yy互作使黄羽变为深灰羽;黑羽座位杂合时(Hh)对Y/y为不完全显性上位,Hh与Y-(YY或Yy)互作使栗羽变为不完全黑羽,与yy互作使黄羽变为浅灰羽;黑羽座位显性纯合时(HH)与Y/y无互作关系,HH具有维持正常栗羽和黄羽表现的作用。上述两个基因座位之间互作涉及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基因座互作关系,为鹌鹑羽色研究新发现。依据研究结果,利用反交试验模式,生产具有羽色自别雌雄的杂交后代,对鹌鹑自别雌雄配套系育种和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用鹌鹑 黑羽基因 黄羽基因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用鹌鹑白羽基因座与黑羽基因座互作关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庞有志 赵淑娟 +7 位作者 张小辉 白俊艳 吴秋珏 雷莹 游祥宾 王丽莎 王乾昆 刘坤举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34,共7页
为探讨蛋用鹌鹑白羽基因座与黑羽基因座互作关系,试验从纯系黑羽鹌鹑和纯系北京白羽鹌鹑中随机选取公鹑2只,母鹑6只,按照1:3比例组成黑羽(♂)与白羽(♀)正交组和白羽(♂)与黑羽(♀)反交组,并作F1代自交和回交试验,每个试验组设两个重复... 为探讨蛋用鹌鹑白羽基因座与黑羽基因座互作关系,试验从纯系黑羽鹌鹑和纯系北京白羽鹌鹑中随机选取公鹑2只,母鹑6只,按照1:3比例组成黑羽(♂)与白羽(♀)正交组和白羽(♂)与黑羽(♀)反交组,并作F1代自交和回交试验,每个试验组设两个重复。结果表明,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黑羽的基因座(H/h)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白化基因座位(B/b)存在互作关系,在B/b座位白化基因b纯合时(公鹑为ZbZb,母鹑为ZbW),该基因对H/h为隐性上位,鹌鹑表现白羽。黑羽基因座(H/h)和白羽基因座(B/b)互作关系涉及两个以上基因座位间的上位作用,也涉及到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基因互作,此为基因互作关系新发现,也是鹌鹑羽色遗传研究新进展,具有重要遗传学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用鹌鹑 黑羽基因 白化基因 基因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咖啡豆红外喷动床干燥对其粉末物性品质、干燥能耗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6
作者 余祖艳 任广跃 +5 位作者 许韩山 段续 李琳琳 岳燕霞 樊小静 王喆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7,共9页
为获得高品质干燥咖啡豆,采用红外喷动床组合干燥技术对咖啡豆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风速对咖啡粉色泽、堆积密度、休止角、得粉率、持水能力和水溶性指数、微观结构、干燥能耗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口温... 为获得高品质干燥咖啡豆,采用红外喷动床组合干燥技术对咖啡豆进行干燥处理,研究不同进口温度和进口风速对咖啡粉色泽、堆积密度、休止角、得粉率、持水能力和水溶性指数、微观结构、干燥能耗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进口温度和进口风速可以加快干燥速率,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能耗。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共检测出7大类(酸类、酯类、醛类、醇类、酮类、杂环类及其他类)挥发性化合物,其中酸类、酯类、醇类、杂环类4类为咖啡豆主要挥发性化合物且含量较高。综合对比得出最佳干燥条件为进口温度75℃,进口风速7.5 m/s,在此条件下,L*值和堆积密度取得最大值,分别为106.59和0.65 g/mL,休止角取得最小值36.87°,得粉率、持水能力和水溶性指数取得最大值,分别为43.43%、5.4 g/g和41.27%,干燥能耗取得最小值336.53 kJ/g,形态结构保存较为完整,壁面光滑平整,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高达70种,含量为38 487.028 49 ng/g(以干基计),咖啡豆综合品质最佳。该研究可为红外喷动床干燥技术在咖啡豆干燥加工及工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喷动床干燥 生咖啡豆 物性品质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可食性膜在果蔬保鲜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岳燕霞 崔胜文 +1 位作者 罗双群 刘建学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95-200,共6页
介绍糖类复合膜、蛋白质类复合膜以及混合复合膜的保鲜机理及其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为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技术借鉴。
关键词 复合可食性膜 糖类 蛋白质 果蔬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褐孔菌提取物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效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吴晓宗 郝莉花 +1 位作者 路源 孙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35,共4页
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nonotus obliquus extracts,IOE)对食用油脂(猪油和大豆油)氧化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将IOE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OE能够抑制食用油脂氧化,延长诱导期,增强抗氧化能力,并与其... 研究桦褐孔菌提取物(Inonotus obliquus extracts,IOE)对食用油脂(猪油和大豆油)氧化的抑制作用;此外,还将IOE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OE能够抑制食用油脂氧化,延长诱导期,增强抗氧化能力,并与其添加量成正比。IOE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的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为0.04%IOE>0.02%TBHQ>0.02%IOE>0.02%PG>0.02%PA。因此,IOE可作为一种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应用到食用油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桦褐孔菌提取物(IOE) 食用油脂 过氧化值 诱导期 抗氧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皮的综合利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彦民 韩文凤 +1 位作者 邱泼 李喜宏 《保鲜与加工》 CAS 2009年第4期49-52,共4页
介绍了西瓜皮的营养成分和医用价值,并对西瓜翠衣汁、西瓜皮果胶、酱瓜皮、西瓜皮果酱、西瓜皮果脯、西瓜皮糖条、西瓜皮果醋等加工工艺和操作要点进行阐述,以期合理地研发利用西瓜皮资源。
关键词 西瓜皮 加工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腌制方式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唐雪燕 任丽影 +2 位作者 王丽莎 于栋 高愿军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14-119,共6页
为了选择适合企业生产要求和安全高效的肉制品腌制工艺,本试验以新鲜猪背脊肉为原料,分别采用真空腌制(-86 kPa),高压腌制(150 MPa)以及传统腌制方式,分析腌制效果(水分含量、食盐含量、亚硝酸钠残留量)、PH、食用品质(保水性、色泽、... 为了选择适合企业生产要求和安全高效的肉制品腌制工艺,本试验以新鲜猪背脊肉为原料,分别采用真空腌制(-86 kPa),高压腌制(150 MPa)以及传统腌制方式,分析腌制效果(水分含量、食盐含量、亚硝酸钠残留量)、PH、食用品质(保水性、色泽、嫩度与质构)、腌肉中盐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影响。结果表明:真空腌制可显著提高猪肉pH值和食用品质,真空腌制对猪肉的嫩度、TPA和色泽有显著影响(P<0.05),腌肉中的盐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腌制6 h时,真空腌制肉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传统腌制和高压腌制(P<0.05)。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随着腌制时间延长,也呈上升趋势。在腌制6 h时,高压腌制液中的盐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真空腌制组(P<0.05)。真空组含量均显著高于传统腌制和高压腌制肉样的亚硝酸钠含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腌制方式 猪肉 品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法对植物产品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邢颖 岳珍珍 +2 位作者 徐怀德 王景华 周素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342-347,共6页
综述了干燥方法对植物产品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常规干燥方法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日晒、阴干、冷冻干燥及联合干燥方法如微波-热风、热风-真空、冷冻-微波联合干燥对植物产品中VC、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 综述了干燥方法对植物产品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常规干燥方法如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日晒、阴干、冷冻干燥及联合干燥方法如微波-热风、热风-真空、冷冻-微波联合干燥对植物产品中VC、蛋白质、类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及酚类物质、挥发性物质、多糖等活性成分的影响,为植物产品的干燥技术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法 植物产品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法制备黑豆粕粉多肽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栋 高洋 何新蕾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3-147,共5页
该试验以黑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考察酶解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豆粕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 该试验以黑豆粕粉为原料,以蛋白水解度为评价指标,从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中筛选水解效果最好的蛋白酶。考察酶解pH、加酶量、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黑豆粕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对黑豆粕粉多肽的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最适合酶解黑豆粕粉多肽,其最佳酶解条件确定为酶解温度55℃、酶解pH 9、酶解时间260 min、加酶量4.3%。在此最佳条件下,蛋白水解度为35.23%,较优化前蛋白水解度提高1.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粕粉 酶解工艺 多肽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米发酵对米粉凝胶品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彦民 韩文凤 +1 位作者 邱泼 孙庆杰 《粮食加工》 2010年第1期49-50,67,共3页
大米经发酵作用后会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表明,大米在43℃条件下经12h发酵后,淀粉、蛋白质、脂肪、灰分含量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降低。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采用发酵大米为原料制作米粉所得的产品的凝胶品质更好。
关键词 大米 成分 发酵 米粉 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洋葱多酚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曹艳华 程丽丽 张小芳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4-170,共7页
以洋葱为原料,研究其超声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出,超声提取洋葱多酚的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0.8 h、固液比1∶45(g/mL)、乙醇浓度75%。在此条件下,洋葱多酚的得率为12.77 mg/g... 以洋葱为原料,研究其超声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出,超声提取洋葱多酚的最佳的工艺参数为:超声功率320 W、超声时间0.8 h、固液比1∶45(g/mL)、乙醇浓度75%。在此条件下,洋葱多酚的得率为12.77 mg/g。洋葱多酚的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在0.05 mg/mL^0.3 mg/mL的浓度范围内,洋葱多酚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性,表明洋葱多酚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多酚 响应面 超声提取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二氧化碳技术对预包装红烧肉菜肴储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杨立新 赵亚许 王建中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4-176,共3页
为探讨冷杀菌技术在中式菜肴中的保鲜效果,研究高密度CO2处理后预包装红烧肉菜肴在储藏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高密度CO2处理可明显延长预包装红烧肉的货架期至90d以上。相对高温处理,高密度CO2处理能有效... 为探讨冷杀菌技术在中式菜肴中的保鲜效果,研究高密度CO2处理后预包装红烧肉菜肴在储藏过程中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和感官品质变化。结果表明:高密度CO2处理可明显延长预包装红烧肉的货架期至90d以上。相对高温处理,高密度CO2处理能有效减少预包装红烧肉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及脂肪氧化,并保持产品原有口感、气味、质构等感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杀菌 高密度二氧化碳 预包装 红烧肉 储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葡萄降酸酵母菌的筛选、鉴定及酿造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银德 赵俊芳 秦令祥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0-124,共5页
从夏黑葡萄自然发酵液分离的酵母中筛选降酸酵母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发酵性能、耐受性、糖苷酶活性和降解L-苹果酸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4株降酸菌株XH3、XH8、XH10和XH15,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XH3、... 从夏黑葡萄自然发酵液分离的酵母中筛选降酸酵母菌,对筛选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其发酵性能、耐受性、糖苷酶活性和降解L-苹果酸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筛选出4株降酸菌株XH3、XH8、XH10和XH15,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菌株XH3、XH8、XH10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XH15为黄皮毕赤酵母(Pichia scutulata)。菌株XH3产酒精力为7.9%vol,总CO_(2)产生量为19.75 g,最高可耐受14%vol乙醇,其完整细胞β-葡萄糖苷酶活为5.5μmol/(g·min);菌株XH8最高可耐受250 g/L葡萄糖、200 mg/L的SO_(2),其胞内β-葡萄糖苷酶活为13.2μmol/(g·min),且降酸能力强,可降解L-苹果酸0.55 g/L。综上,酵母菌XH3可作为葡萄酒酿造的潜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葡萄 降酸 酵母菌 筛选鉴定 酿造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法在秋葵饮料加工工艺中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孟楠 樊振江 +1 位作者 张明玉 周婧琦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2-64,共3页
以秋葵为主要原料,采用模糊数学和正交试验,研究秋葵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料水比1:12(g/g)、羧甲基纤维素钠0.15%、黄原胶0.07%、单甘酯0.05%、蔗糖酯0.07%、白砂糖6.5%,在121℃下灭菌15 min时,得到的秋葵饮料稳定性及... 以秋葵为主要原料,采用模糊数学和正交试验,研究秋葵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当料水比1:12(g/g)、羧甲基纤维素钠0.15%、黄原胶0.07%、单甘酯0.05%、蔗糖酯0.07%、白砂糖6.5%,在121℃下灭菌15 min时,得到的秋葵饮料稳定性及感官品质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葵 饮料 模糊数学 感官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β-葡聚糖涂膜对芒果保鲜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崔胜文 罗双群 +2 位作者 张彩芳 李翠翠 岳燕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69-173,共5页
以不同浓度燕麦β-葡聚糖在常温(温度为20℃~22℃,湿度为80%~85%)下对小芒果进行保鲜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对照。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明显,在常温条件下贮藏35 d,失重率为5.34%,好果率为89.9%,可溶性果胶含量为0.5... 以不同浓度燕麦β-葡聚糖在常温(温度为20℃~22℃,湿度为80%~85%)下对小芒果进行保鲜试验,同时做空白试验对照。结果表明,燕麦β-葡聚糖浓度越高,保鲜效果越明显,在常温条件下贮藏35 d,失重率为5.34%,好果率为89.9%,可溶性果胶含量为0.504 3%,V_C18.71 mg/100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76%,可滴定酸含量仍有0.43%,呼吸高峰1周后才出现,总糖高峰第21天时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Β-葡聚糖 芒果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酶法制备α-环糊精及其分离纯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玉青 孟小兵 +1 位作者 张小芳 施瑶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139-145,共7页
以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α-CGTase)为催化剂,研究其作用于马铃薯淀粉产出α-环糊精的酶法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不同条件对α-环糊精转化... 以α-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α-cyclodextrin glycosyltransferase,α-CGTase)为催化剂,研究其作用于马铃薯淀粉产出α-环糊精的酶法生产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法设计响应面试验,分析不同条件对α-环糊精转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α-CGTase的反应温度为50℃,pH值为5.5时,α-CGTase呈现最好的酶活性质,α-环糊精的转化率最高。反应体系中加入有机溶剂正癸醇,底物浓度为1.0%,加酶量为200 U/g淀粉,反应时间为14 h时,α-环糊精的转化率可达40.6%。通过水蒸气蒸馏法进一步分离纯化α-环糊精产物,经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鉴定分析,转化率可达到20%~40%,纯度达到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糊精 响应面 转化率 分离纯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薯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双双 王娇 张大强 《农产品加工》 2019年第11期40-41,45,共3页
为获得超声提取紫薯多糖的最佳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得出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25,超声时间45min,超声温度50℃时,紫薯多糖的得率最高;并对紫薯粗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得出紫薯粗多糖对·OH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具备... 为获得超声提取紫薯多糖的最佳条件,利用单因素试验得出超声功率400W,料液比1∶25,超声时间45min,超声温度50℃时,紫薯多糖的得率最高;并对紫薯粗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检测,得出紫薯粗多糖对·OH和DPPH·均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具备开发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薯多糖 超声提取 优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