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促凝物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公宝 郭宝强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1997年第1期14-15,共2页
以新鲜全血制备白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甲襞微循环检查肯有白色微小务珠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及凝血时间缩短明显(P〈0.001),证实白细胞确有促凝物质的存在并参予了... 以新鲜全血制备白细胞冻溶上清液,进行其促血小板聚集和促凝血时间的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临床甲襞微循环检查肯有白色微小务珠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明显增高及凝血时间缩短明显(P〈0.001),证实白细胞确有促凝物质的存在并参予了白色微小血栓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栓形成 白细胞促凝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巨噬细胞M1极化
2
作者 王晓旭 李超然 +3 位作者 王惠 杨春娟 刘凤霞 徐栋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3-679,共7页
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作用。方法:将hUC-MSCs与佛波酯(PMA)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样细胞(p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增殖实验(... 目的:探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作用。方法:将hUC-MSCs与佛波酯(PMA)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样细胞(pTHP-1巨噬细胞)共培养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增殖实验(CCK-8和EdU)分析hUC-MSCs对pTHP-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hUC-MSCs对LPS刺激的pTHP-1巨噬细胞炎症因子TNF-α表达及抑炎因子IL-10表达的影响。qRT-PCR及流式细胞术探究hUC-MSCs对pTHP-1巨噬细胞M1/M2相关分子表型的作用。结果: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发现hUC-MSCs与pTHP-1细胞共培养后M1相关基因TNF-α(P<0.05)、HLA-DRA(P<0.01)明显下调,M2相关基因ARG1(P<0.05)明显上调,提示hUC-MSCs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极化。GO和KEGG富集分析提示这些表达失调的基因参与调控炎症与免疫应答。hUC-MSCs抑制pTHP-1巨噬细胞增殖,且抑制TNF-α表达(P<0.001),促进IL-10表达(P<0.001)。qRT-PCR及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hUC-MSCs共培养后,pTHP-1细胞HLA-DRA(P<0.05)和CD68(P<0.01)mRNA表达明显下调,且CD14+CD11c+M1型细胞比例下调,而CD163(P<0.001)和CD206(P<0.001)mRNA表达及CD14+CD163+M2型细胞比例明显上调。结论:hUC-MSCs体外抑制巨噬细胞向M1促炎表型极化,诱导向M2抗炎表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pTHP-1 转录组测序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脑血管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4
3
作者 马风杰 于建业 +2 位作者 陈彦 许福亮 马传香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30例、脑梗死 2 8例、脑出血 2 4例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患者 2 6例作为对照组 ,进行血浆vWF水平测定。结果 TIA、脑梗...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对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30例、脑梗死 2 8例、脑出血 2 4例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患者 2 6例作为对照组 ,进行血浆vWF水平测定。结果 TIA、脑梗死、脑出血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上述脑血管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 ,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脑血管病 内皮细胞 血浆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抑制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贵仁 张少斌 +3 位作者 马传香 祝寿荣 季恩美 万修华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6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影响,方法:对i990年1月至1995年5月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218例患者中68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和冬虫夏草组进行比较。结果:植片透明率虫草组为91%(31/34),激素组为70.5... 目的:探讨冬虫夏草对穿透性角膜移植的影响,方法:对i990年1月至1995年5月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218例患者中68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和冬虫夏草组进行比较。结果:植片透明率虫草组为91%(31/34),激素组为70.5%(24/3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虫草组排斥反应发生率为17.5%(6/34),激素组为35%(12/34)(P<0.01)。视力0.3以上者虫草组76%(26/34),激素组为53%(18/34)(P<0.05)。用药后T淋巴细胞总数、T辅助细胞及T抑制细胞比用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冬虫夏草有较强的免疫抑制作用,与激素联合应用能强化免疫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角膜移植 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偏头痛及脑血管病中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风杰 张富强 +3 位作者 许福亮 李雪梅 刘百波 马传香 《疑难病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41-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对偏头痛、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以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给予vWF水平测定。结果 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对偏头痛、脑血管病的影响。方法 以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给予vWF水平测定。结果 偏头痛、脑梗死、脑出血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这些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 ,为选择治疗药物、判断疗效和预后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偏头痛 脑血管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淋巴瘤患者血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测定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传香 纪恩美 +2 位作者 侯秀君 王云海 李大启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72-473,共2页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洪美 王亚利 +1 位作者 纪恩美 马传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n =2 0 )和健康查体儿 (n =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状况 ,为估计病情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n =2 0 )和健康查体儿 (n =13)采用改良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 (APAAP)法对照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 (CD3+ ,CD4+ ,CD8+ ,CD4+ CD8+ )含量。结果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急性期CD4+ ,CD8+ 细胞百分率及CD4+ CD8+ 比值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意义 (P <0 .0 5 ) ;恢复期CD4+ ,CD8+ ,CD4+ CD8+比值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明显性 (P >0 .0 5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及比例失调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 小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老年脑血栓栓前状态微循环重要改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公宝 纪恩美 +2 位作者 郭宝强 许福亮 马传香 《中国微循环》 1995年第3期148-150,共3页
本文对101例脑栓前状态(栓前组)症状明显的中老年患者及23例均经CT检查证实为脑血栓形成(栓后组)患者进行了手甲襞微循环检测。栓前组患者高血压97例,占96.5%;栓后组均为高血压。结果发现:栓前组微血管细短、排列紊乱者60例,占59.4%,... 本文对101例脑栓前状态(栓前组)症状明显的中老年患者及23例均经CT检查证实为脑血栓形成(栓后组)患者进行了手甲襞微循环检测。栓前组患者高血压97例,占96.5%;栓后组均为高血压。结果发现:栓前组微血管细短、排列紊乱者60例,占59.4%,红细胞中度聚集者75例,占74.2%,重度聚集者26例,占25.8%,血流速度缓慢者98例,占97.0%,有白微栓者74例,占73.3%,总积分为7.01±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栓后组血流速度均缓慢,其他指标与栓前组基本一致(P>0.05)。单纯红细胞中、重度以上聚集而无白微栓者栓前组27例,占26.7%,栓后组6例,占26.1%。本资料显示:脑血栓前状态微循环改变显著,血压升高,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白微栓为其主要特征。脑血栓的形成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红细胞聚集型和红细胞聚集+白微栓型,可作为预防和治疗用药的重要依据,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栓前状态 脑血栓 微循环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甲基吡嗪抗血小板活性及抗栓治疗 被引量:19
9
作者 李公宝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1997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关键词 四甲基吡嗪 血小板 药理学 抗栓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检测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纪恩美 马传香 +3 位作者 解丽君 王云海 许富亮 李公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373-374,共2页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习惯性流产 (HA)的发病因素。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110例HA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用TYXN - 91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狼疮抗凝抗体 (LA)。同时选择 5 0例来自本院门诊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 ,观察两者...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习惯性流产 (HA)的发病因素。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110例HA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用TYXN - 91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狼疮抗凝抗体 (LA)。同时选择 5 0例来自本院门诊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 ,观察两者阳性率并进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ACA阳性率占 4 9.1%,LA占 2 1.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PA与自然流产和死胎有关 ,因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常规筛查ACA ,LA ,以便查明原因、对症治疗是很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抗体 习惯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表现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风杰 宋书凯 +2 位作者 许福亮 陈彦 马传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对心脑血管病及偏头痛的影响。方法 以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偏头痛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进行vWF水平测定。... 目的 探讨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对心脑血管病及偏头痛的影响。方法 以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偏头痛患者分别作为病例组 ,正常体检者和无血管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 ,进行vWF水平测定。结果 病例各组患者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表明上述疾病有共同的发病基础 ,可能与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有关 ,vWF可作为一个标志物 ,为选择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脑血管病 心血管病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核抗体检测及其在风湿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福亮 单智 +4 位作者 宫延明 纪恩美 李公宝 王云海 马传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 检测风湿病中的抗核抗体 (ANA) ,了解ANA对风湿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方法 ,检测风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 ANA阳性 ,特别是高滴度阳性时 ,应考虑为风湿病所致 ,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检测 ,最后确诊 ;ANA阴... 目的 检测风湿病中的抗核抗体 (ANA) ,了解ANA对风湿病诊断的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方法 ,检测风湿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结果 ANA阳性 ,特别是高滴度阳性时 ,应考虑为风湿病所致 ,并进行相关的实验检测 ,最后确诊 ;ANA阴性 ,可帮助排除多种风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核抗体 检测 风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患者血浆sIL-6受体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13
作者 许福亮 李公宝 +1 位作者 王云海 马传香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23-323,共1页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风湿病 s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
14
作者 许福亮 胥青萍 +2 位作者 李公宝 纪恩美 马传香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237-237,共1页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1~46岁,血站正常献血员。结直肠癌患者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2~66岁,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且均已确诊。1.2 方法 试剂盒为美... 1 材料与方法1.1 检测对象 正常对照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21~46岁,血站正常献血员。结直肠癌患者组35例,男26例,女9例,年龄42~66岁,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且均已确诊。1.2 方法 试剂盒为美国BiosoureIntern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直肠癌 SICAM-1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检测
15
作者 纪恩美 李大启 +2 位作者 李公宝 马传香 许福亮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303-303,共1页
关键词 恶性肿瘤 血清 SICAM-1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磷脂抗体检测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纪恩美 马传香 +3 位作者 解丽君 王云海 许富亮 李公宝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437-438,共2页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习惯性流产 (HA)的发病因素。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110例HA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用TYXN 91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狼疮抗凝抗体 (LA)。同时选择 5 0例来自本院门诊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 ,观察两者阳... 目的 从免疫学角度探讨习惯性流产 (HA)的发病因素。方法 用ELISA法检测 110例HA患者血清抗心磷脂抗体 (ACA) ,用TYXN 91智能血液凝聚仪检测狼疮抗凝抗体 (LA)。同时选择 5 0例来自本院门诊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检测 ,观察两者阳性率并进性统计学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ACA阳性率占 4 9.1% ,LA占 2 1.8%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APA与自然流产和死胎有关 ,因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患者常规筛查ACA ,LA ,以便查明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抗体 习惯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血光量子充氧回输对糖尿病微循环障碍的疗效观察
17
作者 李公宝 李邦雷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对糖尿病并高粘血、微循环障碍的疗效作用。方法糖尿病患者21例,采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治疗。结果治疗前,经血液流变学、抗凝血酶活性(AT-Ⅲa)检测,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 目的探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对糖尿病并高粘血、微循环障碍的疗效作用。方法糖尿病患者21例,采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治疗。结果治疗前,经血液流变学、抗凝血酶活性(AT-Ⅲa)检测,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粘血及微循环障碍;治疗后,经血液流变学检测:低切变及高切变粘度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1);空腹血糖降低有非常显著性(P<0.01),AT-Ⅲa活性增强有显著性(P<0.05),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100%。结论该方法有明显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氧饱合度,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微循环障碍 血液流变学 光量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 併高粘血症及自血光量子充氧回输疗效观察
18
作者 李公宝 郭宝强 李邦雷 《微循环技术杂志(临床与实验)》 1996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糖尿病患者21例,经血液流变学、抗凝血酶活性(AT-Ⅲa)检测,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粘血状态.采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治疗后,结果显示: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变及高切变粘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 糖尿病患者21例,经血液流变学、抗凝血酶活性(AT-Ⅲa)检测,均较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粘血状态.采用自体血光量子充氧回输治疗后,结果显示:红细胞压积、全血低切变及高切变粘度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缩短(P<0.001);AT-Ⅲa显著升高(P<0.005),空腹血糖显著降低(P<0.001),症状明显好转,有效率100%.该法具有明显增加血氧饱和量,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粘滞血症 光量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春娟 杨晶涵 +4 位作者 张丽丽 张娇娇 王菁华 孙家梅 徐栋花 《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4-689,共6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已有研究表明,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影响机体免疫稳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具有低免疫原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已有研究表明,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可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影响机体免疫稳态,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SLE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病因、发病机制不明。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研究及生物技术的深入发展,同种异体MSCs移植治疗技术在SLE的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对不同来源的MSCs在SLE的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和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探究SLE MSCs治疗优化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调节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G-CSF对小鼠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20
作者 常婧 戴淼 +2 位作者 马传香 桂树娥 邵明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研究小鼠PC方案化疗后不同时机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A)、晚期治疗(B)、预防用药(C)、阴性对照(D)四组,然后按PC方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继以在外周血中... 目的研究小鼠PC方案化疗后不同时机运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早期治疗(A)、晚期治疗(B)、预防用药(C)、阴性对照(D)四组,然后按PC方案给予小鼠腹腔注射。继以在外周血中白细胞(WBC)低于正常低值(A组)、外周血WBC降至正常低值一半(B组)及化疗后48h外周血WBC仍在正常范围时(C组)分别连续给予皮下注射rhG-CSF,对照组(D组)给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代替。观察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结果①化疗后预防组外周血白细胞值未降至正常范围以下,A组较B组低于正常值的持续时间短、rhG-CSF连续用药后至正常水平恢复时间快。②与治疗组相比,预防用药组化疗后外周血WBC下降的最低值和用rhG-CSF后上升的最高值均高于治疗组,A组又较B组疗效好。③rhG-CSF用药前后相应时间点预防组的WBC值高于治疗组,其中A组高于B组。结论化疗后应用rhG-CSF可有效升高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预防用药较治疗用药、早期用药较晚期用药更能够恢复小鼠化疗后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重组 小鼠 预防用药 化学疗法 白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