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动性肺结核相关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改变及ESAT6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1
作者 盖林林 孙维策 +1 位作者 褚锦锦 徐栋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867-2873,共7页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变化及结核分枝杆菌ESAT6对人源THP-1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肝素钠抗凝全血和血清,采用淋巴细胞液分离肝素钠... 目的探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中单核-巨噬细胞M1/M2极化的变化及结核分枝杆菌ESAT6对人源THP-1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收集14例活动性肺结核(活动性肺结核组)和10例健康人(健康对照组)肝素钠抗凝全血和血清,采用淋巴细胞液分离肝素钠全血中单个核细胞(PBMCs),通过实时-定量PCR仪检测确诊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s中HLA-DR、CD11C、CD68、CD206、Arg-1的mRNA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因子(IL-2、IL-6、TNF-α、IFN-γ、IL-4等)的分泌情况。将人源THP-1细胞经佛波酯(PMA)诱导分化,将其变成巨噬细胞样细胞后,分为M0组、M1组、M2组、M0+ESAT6组,刺激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HLA-DR、CD11C、CD68、CD206、Arg-1的mRNA水平。ESAT6分别刺激THP-16 h、12 h、24 h后,流式技术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IL-2、IL-6、TNF-α、IL-4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活动性肺结核组外周血PBMCs中M1极化表型分子HLA-DR、CD11C、CD68的mRNA表达水平均上调(P<0.05);M2极化表型分子CD206 mRNA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Arg-1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M1极化相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IL-6、TNF-α、IFN-γ水平均上升(P<0.05),抗炎性细胞因子IL-4水平降低(P<0.05)。体外诱导THP-1巨噬细胞分化为不同表型,细胞M1极化表型分子HLA-DR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F=21.83,P=0.000),两两比较结果显示,M1表型组、M0+ESAT6表型组均较M0组明显上调(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D68 mRNA表达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480,P=0.135)。细胞M2极化表型分子CD206、Arg-1 mRNA水平在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33,P=0.3597;F=6.059,P=0.068)。M1极化相关的促炎性细胞因子IL-2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4在各组细胞培养不同时间节点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M0和ESAT6表型组相比,M1表型组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在培养12 h、24 h均显著升高(P<0.05,P<0.05,P<0.001,P<0.001;P<0.05,P<0.05,P<0.01,P<0.01);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向M1极化的能力增强,向M2极化的能力减弱。结核分枝杆菌ESAT6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向M1极化,影响肺结核病情活动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巨噬细胞 极化 活动性肺结核 6KD早期分泌靶向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配合措施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韩凯 张汝彦 王玉 《糖尿病新世界》 2024年第17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在胃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采取肠内营养的护理配合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的... 目的分析在胃癌伴糖尿病患者术后采取肠内营养的护理配合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潍坊市中医院收治的60例胃癌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措施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肠内营养的护理配合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营养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营养状况评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护理配合措施应用于胃癌伴糖尿病患者中,能够维持其稳定的血糖水平,纠正血糖异常指标,保障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为患者争取更为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配合措施 胃癌伴糖尿病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马文娜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第11期150-151,共2页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130例)和饮食组(1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饮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并比较不...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该院收治的26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130例)和饮食组(130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饮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饮食护理,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护理前后血糖、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心理情绪。结果饮食组患者血压和血糖达标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饮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以及Zung焦虑量表(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舒张压以及S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饮食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护理效果良好,不仅能维持患者血糖和血压平稳,同时还能改善其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高血压 饮食护理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平 程勇 王豪夫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34-536,共3页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298例(439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术后效果均满意,静脉曲张消失,下肢行走后酸胀、乏力症状较...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病人298例(439条肢体)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术后效果均满意,静脉曲张消失,下肢行走后酸胀、乏力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切口感染发生,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术后有200例出现不同程度皮肤瘀斑,未特殊处理,术后1~2周均自行消退;小腿下段及足踝内侧皮肤出现麻木及感觉障碍33例,永久性损害3例;行走后仍有沉重、乏力感41例,配穿医用弹力袜后,症状大多缓解;小腿切口麻木7例;活动性溃疡5例,术后定期换药,1~3个月均完全愈合。术后随访1~42个月,总复发率为5.24%。随访过程中因患肺癌死亡1例。结论腔内激光闭合联合局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安全,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激光 静脉曲张 手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凝联合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赵平 于四海 +1 位作者 程勇 尹春辉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2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PESI)及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sPESI)将其分为中高危25例,高危13... 目的探讨抗凝联合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9年4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PESI)及简化肺栓塞严重指数评分(sPESI)将其分为中高危25例,高危1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抗凝治疗,25例中高危患者及2例高危患者采用系统溶栓治疗,5例高危患者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给予系统溶栓治疗,6例高危患者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后行肺动脉导管接触溶栓治疗。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38例患者中,35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治疗后,中高危及高危急性肺栓塞患者的B型钠尿肽、D-二聚体水平、Miller指数低于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抗凝联合溶栓治疗中高危急性肺栓塞效果较好,可纠正低氧血症,改善肺动脉开通状况,调节B型钠尿肽及D-二聚体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 溶栓 急性肺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6
作者 赵平 程勇 朱继超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1-153,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取出滤器时间、滤器取出率、血栓拦截率及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成功植入,其中1...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取出滤器时间、滤器取出率、血栓拦截率及并发症。结果 35例患者成功植入,其中15例患者植入先健Aegisy腔静脉滤器,20例患者植入维心IIIicium腔静脉滤器。手术时间(17.6±5.8)min, 24个滤器在(14.5±2.3)d后顺利取出,滤器取出率68.6%,取出滤器上或造影发现有血栓者10例,血栓拦截率28.6%,3例出现滤器倾斜。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在骨折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拦截脱落的血栓,降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腔静脉滤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