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对小儿外科门诊医生专业技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周玉玺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在小儿外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医生专业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医生29名为对照组;2022年9月—2023年8月同一批小儿外科门诊医生2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在小儿外科门诊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医生专业技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门诊医生29名为对照组;2022年9月—2023年8月同一批小儿外科门诊医生29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联合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专业技能、迷你临床评估(Mini Clinical Evaluation,mini-CEX)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药品清点、健康体检、病历记录、医患沟通、治疗方案决定及消毒隔离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mini-CEX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方法、技能提升、绩效考核、定期培训及考核方法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用于小儿外科门诊中效果显著,能提高医生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水平,可获得较高的管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基于潜在风险的管理模式 小儿外科门诊 专业技能 综合素质 迷你临床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暂时性肠套叠28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俊峰 张广平 +2 位作者 韩建强 刘永东 胡强 《海南医学》 CAS 2016年第9期1515-1517,共3页
目的总结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89例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 目的总结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289例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儿暂时性肠套叠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以呕吐、腹痛为首发症状;患儿的平均年龄为31.5个月,其中大于2岁的患儿占51.6%,男性多于女性。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暂时性肠套叠具有独特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其套叠直径小[(1.64±0.32)cm],套叠长度短[(2.56±0.76)cm];所有患儿均未经灌肠整复或手术治疗,自发复位;随访1个月,9例患儿再次出现肠套叠。结论小儿暂时性肠套叠主要是小肠的一过性套叠,在小儿肠套叠中并不少见,具有自发复位的特点,无需特殊治疗;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暂时性肠套叠及观察随访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暂时性肠套叠 临床特点 自发复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自发复位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广平 李俊峰 +3 位作者 韩建强 刘永东 王慧 胡强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206-208,21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自发复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小肠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手术组,将可能影响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自发复位的13项因素...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自发复位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小肠型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手术组,将可能影响小儿小肠型肠套叠自发复位的13项因素(性别、月龄、病程、发热、腹痛、呕吐、腹部包块、果酱样便、腹胀、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套叠直径、套叠长度)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预测因素是否与患儿小肠套叠的自发复位有关。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发热、腹部包块、果酱样便、腹胀、腹腔积液、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套叠直径和套叠长度9项因素与小肠套叠能否自发复位密切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有6项因素可预测小肠套叠患儿是否需紧急手术,其作用强弱依次为果酱样便、套叠直径、腹部包块、病程、套叠长度、腹胀。结论小儿小肠型肠套叠大部分是暂时性的,具有自发复位的特点,果酱样便、套叠直径、腹部包块、病程、套叠长度、腹胀是患儿小肠套叠自发复位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小肠型肠套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下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整复成功率与水压值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俊峰 管哲明 +2 位作者 杜浩文 刘传阳 胡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3-55,69,共4页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水压值与整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4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套叠长度、水灌肠整复成功时的水压力值、整复... 目的分析B超引导下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水压值与整复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人民医院2015年9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54例小儿肠套叠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套叠长度、水灌肠整复成功时的水压力值、整复成功率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儿454例,整复成功452例,整复成功率达到99.3%。整复未成功2例,中转手术探查,麦克尔憩室1例,回盲部淋巴瘤1例。当水压值为7 ~ 9 kPa时肠套叠整复成功49例,占总例数的10.9%;当水压值为9.1 ~ 11 kPa时肠套叠整复成功61例,占13.5%;当水压值为11.1 ~ 13 kPa时肠套叠整复307例,占总例数的67.9%;水压值为13.1 ~ 15 kPa时,肠套叠整复成功35例,占总例数的7.7%。结论 B超引导下水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安全可行,当水压值为11.1 ~ 13 kPa时,整复成功率最高且未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水灌肠 肠套叠 整复成功率 水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永东 胡强 +1 位作者 李俊峰 高希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总结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治疗、疗效及短期随访经验。方法2005年至2012年我们收治17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儿,其中经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3例。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治疗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治疗患儿中,13例行经肛门... 目的总结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治疗、疗效及短期随访经验。方法2005年至2012年我们收治17例乙状结肠冗长症患儿,其中经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3例。回顾性分析14例手术治疗患儿临床资料。结果14例手术治疗患儿中,13例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1例行经腹Soave术。术后随访8例,最短半年,最长4年,均无吻合口瘘、吻合121狭窄及便秘等并发症。3例行药物、灌肠、饮食疗法等保守治疗6个月,症状好转,2~3d排便一次。结论小儿乙状结肠冗长症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钡灌肠检查,确诊后应积极临床治疗。首选保守治疗,但症状改善缓慢,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满意者宜转手术治疗,手术首选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损伤小,恢复快,无瘢痕,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 乙状 外科手术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宏利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型隐睾患儿47例,脐上横切口,先行腹腔镜探查,根据睾丸发育情况处理:睾丸发育良好者游离精索及输精管周围筋膜,分离皮肤与肉膜,将睾丸牵引至囊袋内,睾丸萎缩者...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方法行腹腔镜治疗的腹腔型隐睾患儿47例,脐上横切口,先行腹腔镜探查,根据睾丸发育情况处理:睾丸发育良好者游离精索及输精管周围筋膜,分离皮肤与肉膜,将睾丸牵引至囊袋内,睾丸萎缩者行切除术,睾丸未发育者直接结束手术。回顾性收集分析38例常规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47例患儿中,彩超未定位的隐睾7例全部经腹腔镜准确定位,达到100%。与常规手术治疗组比较,腹腔镜治疗组患儿的术后住院天数减少,住院费用增高(P<0.05),但是腹腔镜治疗组发烧、阴囊肿胀、切口感染减少,术后抗菌药应用减少(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未发现睾丸萎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效果更好,并发症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腹腔型隐睾 腹腔镜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造瘘护理体会 被引量:4
7
作者 宋丽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29期214-215,共2页
回顾分析肠造瘘患儿的护理资料,总结肠造瘘护理体会。肠造瘘围手术期心理护理以及造瘘口护理对患儿的康复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小儿肠造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胸壁恶性神经鞘瘤1例
8
作者 王宏利 周健 李俊峰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75-75,共1页
胸壁恶性神经鞘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0个月。6个月前发现背部一肿物,无特殊不适,无明显消瘦,肿物逐渐增大。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右胸后壁见一肿物,位于第7~10肋间,固定。胸部CT检查显示:T... 胸壁恶性神经鞘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患儿,男,10个月。6个月前发现背部一肿物,无特殊不适,无明显消瘦,肿物逐渐增大。体查:一般情况良好,右胸后壁见一肿物,位于第7~10肋间,固定。胸部CT检查显示:T8、T9椎体旁见4.5cm×4.5cm×4.0cm软组织影,位于皮下,相应肋间隙增宽,肋骨椎体无明显破坏,部分突入胸腔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神经鞘瘤 胸壁 小儿 胸部CT检查 肋间隙 骨椎体 肿物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鞘膜水囊肿的病理解剖及术后复发原因分析
9
作者 周健 盛显忠 +1 位作者 王洪才 胡强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42-43,共2页
对85例(90侧)小儿鞘膜水囊肿在手术中进行了解剖观察,并对其中的17例,复发病例的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鞘膜水囊肿均有腹膜鞘突管,但粗细不一,与水囊相连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型、微孔型和多囊型。术后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只注重切... 对85例(90侧)小儿鞘膜水囊肿在手术中进行了解剖观察,并对其中的17例,复发病例的复发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小儿鞘膜水囊肿均有腹膜鞘突管,但粗细不一,与水囊相连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型、微孔型和多囊型。术后复发的原因可能是手术只注重切除鞘膜水囊,而未能彻底切除腹膜鞘突管或未能真正做到在内环处的高位结扎所致,最后提出了手术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膜水囊肿 腹膜鞘状突 病理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和横形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小儿中后位尿道下裂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6
10
作者 管哲明 刘传阳 +2 位作者 刘青 刘永东 胡强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782-786,共5页
目的研究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和横形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对中后位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中后位尿道下裂患儿(平均年龄为3.4岁)为研究对象,手... 目的研究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Snodgrass术)和横形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Duckett术)对中后位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5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8例中后位尿道下裂患儿(平均年龄为3.4岁)为研究对象,手术采用Duckett术式(85例)和Snodgrass术式(73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术式的术后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随访患儿满意度。结果对于中位型尿道下裂、尿道板发育好、阴茎曲率<30°且保留尿道板的阴茎伸直理想的患儿,Snodgrass术式平均手术时间(110.68±23.16) min,明显短于Duckett术式的平均手术时间(151.05±20.16) min(P <0.05);Sondgrass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56%(7/45),低于Duckett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89%(13/45)(P <0.05)。对于后位型尿道下裂,Duckett术治愈率65.00%(26/40),高于Snodgrass术治愈率32.14%(9/28)(P <0.05),且Duckett术较Snodgrass术满意度更高(P <0.05)。结论近期随访显示,对于中位型尿道下裂、尿道板发育好、保留尿道板的阴茎伸直理想的患儿,Snodgrass术式具有明显优势;对于后位型尿道下裂,Duckett术式较Snodgrass术式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尿道板纵切卷管尿道成形术 横形带蒂岛状包皮皮瓣尿道成形术 尿道瘘 尿道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肠套叠的病因学新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巢俊 陶书杰 +2 位作者 王辉 卢荟羽 严庆涛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591-595,600,共6页
小儿肠套叠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诱发。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与饮食,肠道感染,季节,气候,胃肠激素的变化,小儿特殊的回盲部解剖结构及回肠末端及回盲瓣淋巴组织增生等多... 小儿肠套叠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小儿继发性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诱发。小儿原发性肠套叠病因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与饮食,肠道感染,季节,气候,胃肠激素的变化,小儿特殊的回盲部解剖结构及回肠末端及回盲瓣淋巴组织增生等多因素有关。目前其主要因素更倾向于回肠末端及回盲瓣淋巴组织增生形成牵引点,加之小儿回盲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小儿肠壁较薄可塑性强,在肠蠕动比较强的情况下,末端回肠套入升结肠形成肠套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病因学 超声 肠道淋巴组织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永东 胡强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274-275,共2页
目的:总结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13年经本院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反应性淋巴结结核6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疗效及预后。结果63例经确诊的患儿根据局部症状分别采... 目的:总结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的外科治疗方式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2013年经本院手术治疗的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反应性淋巴结结核6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方式、疗效及预后。结果63例经确诊的患儿根据局部症状分别采用脓肿切开引流术、病灶清除一期缝合手术,愈合时间分别为19d,8d,随访6个月~3年,复发率为4.8%,0%.结论婴幼儿卡介苗性淋巴结结核较少见,且容易漏诊、误诊,早发现、早诊断,病灶清除一期缝合手术可缩短病程,减少复发及手术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介苗 淋巴结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巨结肠外科治疗进展
13
作者 盛显中 胡强 +1 位作者 刘俊枝 张学衡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0年第2期74-76,共3页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1948年以前对此病的治疗均采用姑息性结肠造瘘的术式,此后,对此病的外科治疗发展较快,手术种类很多,各具优缺点。本文结合各家之长,就外科治疗此病的四种基本术式、诸多改良术式的应用和优缺点做...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1948年以前对此病的治疗均采用姑息性结肠造瘘的术式,此后,对此病的外科治疗发展较快,手术种类很多,各具优缺点。本文结合各家之长,就外科治疗此病的四种基本术式、诸多改良术式的应用和优缺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 巨结肠 手术 结肠造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外科病房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法丽 王艳芹 宋丽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4037-4037,共1页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儿童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小儿外科收治对象年龄小、机体免疫力弱、手术影响大、侵入性操作多、陪护人员多,增加了小儿外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难度,近年来我科不断完善病房各项制度,控... 医院感染是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因素,儿童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小儿外科收治对象年龄小、机体免疫力弱、手术影响大、侵入性操作多、陪护人员多,增加了小儿外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难度,近年来我科不断完善病房各项制度,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外科 病房管理 医院感染控制
原文传递
护士长强化管理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及职业倦怠的影响
15
作者 宋丽丽 王术英 刘雅萍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23期139-142,共4页
目的护士长强化管理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的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实施护士长强化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的儿... 目的护士长强化管理对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的2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2023年1—6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对照组,2023年7—12月实施护士长强化管理模式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的儿科护理管理质量、工作积极性、职业倦怠评分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操作能力、服务态度、病房管理、危急事件应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工作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情感枯竭、去人性化倾向评分低于对照组,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管理满意度为96.43%(27/28),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7,P<0.05)。结论护士长强化管理可提升儿科护理管理质量,调动儿科护士工作积极性,改善儿科护士职业倦怠,且能提升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护理管理 护士长强化管理 管理质量 职业倦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克尔憩室远端索带压迫致肠梗阻1例报告
16
作者 孙一萌 辛旺 刘永东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年第9期713-714,共2页
梅克尔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小肠畸形,最常见的三种并发症是梗阻、穿孔、炎症,儿童期最常见的症状是消化道出血,其次为肠梗阻。由梅克尔憩室韧带引起的小肠梗阻非常罕见,梅克尔憩室本身较难诊断,容易与急腹症混淆(如小儿阑尾炎)。迄今,全... 梅克尔憩室是常见的先天性小肠畸形,最常见的三种并发症是梗阻、穿孔、炎症,儿童期最常见的症状是消化道出血,其次为肠梗阻。由梅克尔憩室韧带引起的小肠梗阻非常罕见,梅克尔憩室本身较难诊断,容易与急腹症混淆(如小儿阑尾炎)。迄今,全世界仅有少数病例报告。由于大多数影像学特征无特异性,因此术前诊断并不准确。本例患儿以类似急腹症的临床表现入院,未出现明显的梅克尔憩室及其索带存在的征象。患儿男,12岁7个月,由于痉挛性间断腹痛3 d加重3 h入院,早晨呕吐。既往体健,无手术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克尔憩室 小肠梗阻 小儿阑尾炎 术前诊断 消化道出血 影像学特征 病例报告 急腹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网膜瓣包绕胃肠道吻合口防治糖尿病大鼠消化系吻合口漏的疗效 被引量:6
17
作者 潘瑞艳 严庆涛 +5 位作者 曲俊生 韩海林 徐继马 薛玲喜 张义军 曲梅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9期3107-3111,共5页
目的:探讨大网膜瓣包绕消化系吻合口在防治糖尿病大鼠消化系吻合口漏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30只,适应饲养环境1 wk,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2 mo后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制备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目的:探讨大网膜瓣包绕消化系吻合口在防治糖尿病大鼠消化系吻合口漏的疗效.方法:♂Wistar大鼠30只,适应饲养环境1 wk,采用高糖高脂饮食喂养2 mo后联合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5 mg/kg)制备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大鼠模型,模型稳定7 d后分两组进行胃肠道手术,对照组(大网膜未包绕吻合口残端,n=11)和实验组(大网膜包绕吻合口,n=13).结果:对照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27.3%,实验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8%,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29),大鼠存活率显著提高.结论:大网膜瓣包绕吻合口预防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漏是可行的,采用大网膜瓣包绕吻合口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胃肠道手术吻合口漏的发生,提高大鼠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吻合 糖尿病大鼠 吻合口漏 大网膜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UPJO引发肾积水儿童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广信 李俊峰 +5 位作者 张广平 张传光 刘永东 韩建强 商希峰 胡强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0期1224-1227,1230,共5页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引发肾积水儿童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例UPJO引发肾积水组患儿的患肾标本作为观察组,8例肾外伤等儿童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肾实质、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 目的:研究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引发肾积水儿童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方法:20例UPJO引发肾积水组患儿的患肾标本作为观察组,8例肾外伤等儿童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分别取肾实质、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观察组取狭窄段)、远端输尿管(观察组取靠近狭窄段的1~2 cm)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其CTGF的表达和分布差性。结果:HE染色可见对照组肾脏各部位无明显病理改变;观察组肾实质见肾小球数目和面积减少、肾小管间质中纤维化明显、呈灶状分布,肾盂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移行上皮细胞被挤压变形;CTGF主要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胞、肾盂上皮细胞、输尿管上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胞浆中表达;与对照组比较,除远端输尿管外,观察组肾实质、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CTGF阳性颗粒面密度值和光密度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肾实质、肾盂、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的CTGF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童UPJO引起的肾积水患肾组织中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改变,CTGF在患肾的高表达可能是其发生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肾盂积水 先天性 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临床疗效以及美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祥霞 王晶 +3 位作者 张泽敏 李瑶 王谦 于子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疗效以及愈后美学情况。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36例重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者伴有骨外露患者,共40个创面。男20例,女16例;年龄5~66...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在治疗深度创面中的疗效以及愈后美学情况。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3月,收治36例重度皮肤软组织缺损或者伴有骨外露患者,共40个创面。男20例,女16例;年龄5~66岁,平均36.2岁。19例为交通事故伤,17例为工业机器伤。采用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36例患者的40个创面,观察治疗后伤口变化情况以及首次彻底清创后创面和3个月随访时创面体积并计算伤后3个月后创面愈合率情况。结果:PRP联合育红生肌膏治疗创面后,观察的40个创面中有3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且完全愈合,其余2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治疗前测量创面体积为(19.8±5.6)ml,治疗后3个月时创面体积为(2.5±1.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愈率为95%。结论:PRP联合育红生肌膏可加速创面愈合且修复后创面外形更加饱满、线性更加流畅,符合现代美学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PRP) 深度创面 创面修复 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椎板截骨回植探查术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法丽 刘法娟 +1 位作者 宋丽丽 李雪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0期36-37,共2页
总结行椎板截骨回植探查术的 14例脊髓栓系综合征婴儿的护理。提出术前保护膨出部位皮肤 ,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体位护理及脑脊液漏的护理 ,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表现 ,及时行早期功能锻炼。
关键词 婴儿 脊髓栓系综合征 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