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1例
1
作者 钊昕 孙玉宝 +3 位作者 杨健 李军 孙慧敏 赵广亮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1期82-84,共3页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PMTD)在胃肠道肿瘤中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1%[1]。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腺癌、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2]。而原发性十二指肠...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uodenum,PMTD)在胃肠道肿瘤中较为罕见,约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1%[1]。其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有腺癌、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淋巴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2]。而原发性十二指肠鳞癌(primary duoden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PDSCC)是罕见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类型,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笔者报道1例PDSCC的诊治过程,结合相关文献,以加深对此病的了解及认识,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肿瘤 十二指肠肿瘤 鳞癌 局部切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复杂腹腔感染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
作者 宋连强 许加友 +1 位作者 周健 于文胜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复杂腹腔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研究组23例患者行腹腔三腔引流管冲洗引流,对照组23例患者行被动的腹腔引流,所有患者的治疗根据早期目标导...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复杂腹腔感染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研究组23例患者行腹腔三腔引流管冲洗引流,对照组23例患者行被动的腹腔引流,所有患者的治疗根据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方案指导复苏。针对围手术期cIAI感染源的处理,需要贯彻损伤控制的理念,行经皮脓肿穿刺置管引流(PAD)、置腹腔引流管冲洗引流、腹腔开放疗法等的阶梯式处理方案。围手术期cIAI早期根据病区致病菌流行特点选择经验性治疗用药,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明确后,调整抗生素。早期合理联合应用肠内肠外营养并加强免疫调控。结果外科综合治疗后两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二次手术率、切口愈合时间、抗菌药物使用天数、术后肠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在肠瘘愈合时间、腹腔脓肿发生率、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cIAI外科综合治疗原则包括积极复苏、处理感染源、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肠内肠外营养以及免疫调控等。术后腹腔三腔引流管持续负压冲洗引流及早期肠内营养在治疗胃肠道肿瘤围手术期cIAI具优势,可明显缩短肠瘘愈合时间、降低腹腔脓肿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复杂腹腔感染 外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脉高压术后血栓形成的早期护理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冬梅 董艳 韩玉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78-580,共3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5月~2007年5月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112例,其中门静脉血栓形成19例的临床...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临床表现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9年5月~2007年5月行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患者112例,其中门静脉血栓形成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19例中17例康复出院,1例放弃治疗,1例再出血死亡。结论: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不典型,必须加强认识,早期干预,发现异常及早抗凝、溶拴治疗是防治脾切除加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 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治:附26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许东奎 孙宝友 +2 位作者 孙作成 薛洪千 王孟春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57-558,共2页
为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治方法与预后因素。笔者回顾性总结1 7年间收治的2 6例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2 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溃疡1 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结果显示,术后切口感染裂开6例... 为探讨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诊治方法与预后因素。笔者回顾性总结1 7年间收治的2 6例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的诊治经过及预后情况。2 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胃溃疡1 7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9例。结果显示,术后切口感染裂开6例。术后死亡8例,均为Child C级患者。1 8例痊愈出院。5例腹腔镜穿孔修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在穿孔发生后1 2 h内进行手术的1 0例中,无1例术后死亡;超过1 2 h的1 6例中,有8例术后死亡。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预后与肝功能状况及手术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尽量选择创伤小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并发症 消化性溃疡穿孔/病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Z38通过调控TGF-β通路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阳 徐文广 +6 位作者 董艳 赵春武 徐有超 赵浩钧 单宝强 孙西文 孙钰凯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讨lncRNA-Z38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lncRNA-Z38稳定过表达的胃癌细胞系(AGS、MKN74细胞),通过细胞成球实验检测过表达lncRNA-Z38对胃癌细胞肿瘤特征的影响。对过表达lncRNA-Z38的AGS细胞... 目的:探讨lncRNA-Z38对胃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构建lncRNA-Z38稳定过表达的胃癌细胞系(AGS、MKN74细胞),通过细胞成球实验检测过表达lncRNA-Z38对胃癌细胞肿瘤特征的影响。对过表达lncRNA-Z38的AGS细胞及对照细胞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筛选出可能参与调控胃癌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采用WB等技术验证lncRNA-Z38通过调控该信号通路参与提高胃癌细胞的干性。结果:成功构建lncRNA-Z38过表达细胞株,细胞成球实验提示lncRNA-Z38过表达细胞的成球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细胞(P<0.05)。通过测序筛选出lncRNAZ38过表达胃癌细胞中的199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1238个、下调基因761个;经KEGG富集分析得到其中变化最显著的通路为TGF-β信号通路(P<0.05)。WB实验结果提示,lncRNA-Z38高表达胃癌细胞中TGF-β信号通路组成基因编码蛋白ID3、BMP6显著上调(均P<0.05)、GDF-5、WNT8B显著下调(P<0.05)。结论:在胃癌中高度表达的lncRNA-Z38通过调控TGF-β信号通路提高胃癌细胞的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AGS细胞 MKN74细胞 lncRNA-Z38 高通量检测 TGF-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22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宝友 周洁璐 +1 位作者 孙辉 孙作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经胸乳晕入路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22例。结果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1例,中转传统手术1例。手术时问65~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15~1...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6月,我院经胸乳晕入路行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22例。结果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21例,中转传统手术1例。手术时问65~190min,平均110min,术中出血量15~120ml,平均40ml。术后住院3~6d。无神经、甲状旁腺损伤及其他并发症发生。20例随访5~23个月,平均14个月,乳沟、乳晕切口均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复查B超均未复发。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行,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切口隐蔽,颈部美容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近期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孙作成 柳林 +1 位作者 许加友 郑成竹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30-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MI)对5例肥胖症病人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病人的体质量指数(BMI)对5例肥胖症病人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结果5例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病人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6个月,减肥效果良好。结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有效,具有安全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检查 减肥手术 人体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周志鹏 盛波 +2 位作者 孙充兵 陈栋 张艳君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5期340-343,共4页
目的:探讨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确诊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 目的:探讨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确诊并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无复发生存率,评估PCNA蛋白与胃癌生物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PCNA蛋白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肿瘤组织(13.3%vs 36.7%,P<0.05)。PCNA蛋白的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病理组织的Lauren分型、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相关(P<0.05)。Kaplan-Merier曲线显示,PCNA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术后无复发生存率较阴性表达患者明显降低(P<0.001)。结论:PCNA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高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增殖细胞核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那莹 高方凯 +3 位作者 高红雷 崔景利 刘向东 徐慧民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912-914,共3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8例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5月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8例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腹膜透析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结果:8例患者平均(45.2±9.5)岁,均为女性,均因终末期肾病行腹膜透析;2例已行血液透析,6例维持腹膜透析。术中应用普理灵3-0聚丙烯不可吸收缝合线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时间平均(11.6±5.3)min,平均住院(4.3±1.2)d,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第2天试用腹膜透析,1~2周过渡至术前的透析量与频率。术后随访4~13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腹膜透析并发隐匿性腹股沟疝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囊高位结扎术 腹腔镜检查 腹膜透析 隐匿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肠综合征的治疗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宝友 刘海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0期888-890,共3页
正常人的小肠为3~5m,有人认为,切除小肠70%或更多才会出现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1],但如果剩余肠道合并有其他疾病,如克隆病或缺血,其代偿能力将降低,因此出现SBS时切除小肠的长度因人而异。
关键词 短肠综合征 外科手术 肠道代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
11
作者 邢美兰 徐冬梅 +2 位作者 吕红梅 董艳 段素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08年第17期169-170,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升高的趋势,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达50%以上,严重的可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致死性肺栓塞日益受到重视.下腔静脉滤器置人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升高的趋势,血栓后综合征的发生率更高达50%以上,严重的可引起致命性的肺栓塞.因此,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致死性肺栓塞日益受到重视.下腔静脉滤器置人联合手术治疗能有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致死性肺栓塞的发生.我科于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手术治疗11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给予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胃束带手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及机制分析
12
作者 孙作成 柳林 +2 位作者 徐文广 许加友 郑成竹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BMI选择32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4个月以... 目的观察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肥胖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BMI选择32例重度肥胖症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术后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症状,经保守治疗治愈。术后随访24个月以上,减肥效果良好,各项指标稳定。结论应用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重度肥胖症效果明显,具有安全微创、可调节、可恢复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腹腔镜术 金手指 可调节性胃束带术 体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治疗腹部复合伤并发低位肠瘘一例
13
作者 孙宝友 刘海珍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9年第11期1011-1012,共2页
1病例介绍 患者 男,39岁,2005年4月因腹部外伤行小肠部分切除,降结肠造瘘术后肠瘘1个月以“肠瘘、腹腔感染、切口裂开”入院。查体:体温39.5℃、血脉130/80mm Hg、心率90次/min,急性病容,气管切开,右锁骨下静脉置管。
关键词 肠外瘘 营养支持 腹部损伤 多出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及护理
14
作者 徐冬梅 邢美兰 +1 位作者 李秀霞 王亚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08年第13期1461-1462,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穿孔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 围手术期并发症 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治疗 肝源性溃疡 肝硬化病人 低蛋白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王阳 孙作成 李丹丹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LGCS)治疗胃间质瘤(GSTs)的临床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 采用LGCS切除10例胃底部、6例胃体前壁、8例胃体后壁、7例胃窦部GSTs.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0.2min,术中出血量10~50ml... 目的 探讨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LGCS)治疗胃间质瘤(GSTs)的临床价值及发展前景.方法 采用LGCS切除10例胃底部、6例胃体前壁、8例胃体后壁、7例胃窦部GSTs.结果 3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5~90min,平均60.2min,术中出血量10~50ml,平均32.0ml.肠道功能恢复时间12~36h,术后48~72h恢复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4~8d,随访6个月~18个月,术后胃动力障碍1例.结论 LGCS手术治疗 GSTs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在外科手术向微创方向快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镜 胃间质瘤 双镜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报告(2021) 被引量:4
16
作者 岳雯雯 黄鑫 +16 位作者 刘腾 吴建林 陈磊 李宇 仲明惟 孙少川 姜飚 王彬 孙作成 李光 隋永领 毕维民 李玉明 刘世君 胡三元 刘少壮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外科协作组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724-728,733,共6页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及子库-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SGOP)统计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及子库-胃袖状切除术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SGOP)统计分析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集到山东省10个地市、14个分中心上传的1431例患者数据。患者术前BMI为39.9(35.3,44.6)kg/m^(2),31(26,36)岁,男女占比为28.8%与71.2%。术前合并肥胖相关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32.2%)、原发性高血压(32.0%)、高脂血症(37.8%)、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65.1%),33.3%的育龄期女性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手术方式包括单纯胃袖状切除术561例(52.3%)、胃袖状切除术合并肝活检447例(41.7%)、合并其他手术47例、修正手术7例、胃水球置入术7例、胃大弯折叠术2例、胃袖状切除术+双通道术1例。截至2021年12月31日,SDBMSR-SGOP共收集到186例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数据,其中月经异常发生率为88.2%,高雄激素血症发生率为54.8%,卵巢多囊样改变发生率为78.0%。结论:SDBMSR、SDBMSR-SGOP的构建为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病例登记、质量控制与临床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是山东省减重与代谢外科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症 糖尿病 2型 减重与代谢手术 胃袖状切除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初次报告(2019) 被引量:4
17
作者 黄鑫 +16 位作者 刘腾 吴建林 陈磊 孙少川 郑春宁 陈心锐 刘世君 姜飚 隋永领 李宇 孙作成 李玉明 姜立新 王超 刘志民 胡三元 刘少壮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0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地区减重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 目的:统计分析山东地区减重手术开展情况。方法:基于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病例注册系统(SDBMSR),统计分析截至2019年12月31日减重与代谢手术情况,并对患者人口学信息、肥胖相关疾病、手术信息等进行统计学描述与分析。结果:SDBMSR共收集来自山东省10个地市、14个分中心提供的531例登记数据。对有效数据进行分析,患者术前BMI为41.5(26.2,106.0)kg/m^2,女213例(64.4%),平均(31.5±8.8)岁;男118例(35.6%),平均(31.0±9.3)岁。数据库所有数据手术方式均为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39.6%的患者术前合并2型糖尿病,52.9%的患者术前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4.9%的患者术前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结论:SDBMSR为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大数据登记与质量控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目前数据,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是山东省减重与代谢手术的主流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状胃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糖尿病 2型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术后经Braun吻合口肠套叠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庆顺 李蕾 +2 位作者 翟升永 于磊 曲建军 《腹部外科》 202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该文报道1例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经Braun吻合口肠套叠病人,该例病人7年前因“贲门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重建术,2021年4月16日病人因“左上腹疼痛2 d伴排气排便减少1 d”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腹部CT检查,... 该文报道1例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经Braun吻合口肠套叠病人,该例病人7年前因“贲门恶性肿瘤”行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重建术,2021年4月16日病人因“左上腹疼痛2 d伴排气排便减少1 d”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行腹部CT检查,提示左上腹部分肠管结构紊乱,周围可见渗出影,部分肠管可见“同心圆”征,诊断考虑肠套叠伴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治疗,术中见Braun吻合口远端约15 cm的输出袢肠管逆行套叠到吻合口上方的输入袢之中,手法复位后见约20 cm肠管缺血坏死,切除包括Braun吻合口在内的坏死肠管并重建Braun吻合口。全胃切除Uncut Roux-en-Y吻合术后并发肠套叠较为罕见,目前关于此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并不明确,处理不当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作者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肠套叠这一并发症进行了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对此类并发症的认识和重视,并在以后的消化道重建中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 Uncut Roux-en-Y吻合 肠套叠
原文传递
阑尾“荷包脓肿”1例
19
作者 宋伟宁 刘钦文 滕成明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45-345,共1页
关键词 阑尾切除术/副作用 阑尾脓肿/继发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孙作成 高红雷 +1 位作者 徐文广 许加友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6-387,392,共3页
目的观察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潍坊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58例食管裂孔疝病人(Ⅰ型26例,Ⅱ型8例,Ⅲ型20例,Ⅳ型4例)行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 目的观察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治疗食管裂孔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潍坊市人民医院自2008年5月至2012年8月间收治的58例食管裂孔疝病人(Ⅰ型26例,Ⅱ型8例,Ⅲ型20例,Ⅳ型4例)行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5~3.0h,术中出血量50~150mL,其中32例采用不可吸收线缝合修补疝缺口,26例应用补片修补疝缺口。58例行胃底270部分折叠术(Toupet术)。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4~48h,进食时间36~72h,术后住院时间4~6d。随访时间1~50个月,42例病人临床症状完全消失,16例临床症状部分缓解,无明确复发病例。结论完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联合抗反流术是根据病人情况采用个体化的修补方式,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裂孔疝 补片 抗反流术 胃底折叠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