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免疫层析试条光电信号处理及特征量选取 被引量:8
1
作者 高跃明 李天麒 +3 位作者 林传阳 潘少恒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2-668,共7页
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即时检验技术。在前期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仪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小波算法对A/D采样后的荧光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选用中值滤波剔除基线漂移,最后比较了采用测试线峰值和面积作为特征量的定量检测... 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技术是一种正在兴起的即时检验技术。在前期荧光免疫层析定量检测仪的研究基础上,采用小波算法对A/D采样后的荧光信号进行去噪处理,选用中值滤波剔除基线漂移,最后比较了采用测试线峰值和面积作为特征量的定量检测效果。数据显示,去噪后信噪比提高10 d B,相对均方差减小30.4%;采用峰值和面积值作为定量特征量的测量CV值分别为5.1%和0.4%,测量误差分别为9.1%和0.9%。结果表明采用积分面积作为特征量对荧光信号进行定量检测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层析 定量检测 特征量 基线漂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661-2666,共6页
研究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人体信道传输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准静态场模型,设计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出模型电导率分别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时体内电信号沿轴向和径向传输的电位增益。结... 研究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人体信道传输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植入式医学传感器体内通信的准静态场模型,设计实验平台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计算出模型电导率分别为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时体内电信号沿轴向和径向传输的电位增益。结果表明,植入式医学传感器的体内通信信号在准静态场频段内沿轴向衰减明显,沿径向稳定传输;信号增益受频率变化的影响较小;当电导率为各向异性时信号增益明显大于各项同性的情况;并比较了体内通信对射频通信在信号增益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 传感器 体内通信 建模 增益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建模与收发器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8期732-737,共6页
建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场的电磁模型,为收发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电容效应的人体上臂模型,分析人体内部耦合电流的传输特性。以FPGA为平台设计出FSK调制器、全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电路和信号解调器,并辅以发... 建立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准静态场的电磁模型,为收发器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包含电容效应的人体上臂模型,分析人体内部耦合电流的传输特性。以FPGA为平台设计出FSK调制器、全数字锁相环位同步电路和信号解调器,并辅以发送端低通滤波、信号保持和接收端前处理电路,构成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收发器。模型的传输增益特性具有高通特性,在100 kHz以下与实验数据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收发器可以5 Kb/s速率实现数字基带信号的可靠通信。建模与设计工作为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实现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通信 电流耦合 准静态建模 电容效应 收发器 位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上臂传输的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2期9738-9741,共4页
背景:基于人体组织的导电特性,研究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内的传输特性,对实现植入式医疗仪器的人体充电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上臂的分布及衰减情况。方法:将人体上臂抽象成由皮肤、脂肪、肌肉、骨骼4... 背景:基于人体组织的导电特性,研究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内的传输特性,对实现植入式医疗仪器的人体充电和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人体上臂的分布及衰减情况。方法:将人体上臂抽象成由皮肤、脂肪、肌肉、骨骼4层组织构成的同心圆柱体,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微弱电流耦合信号在上臂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分析了多种情况下模型中电流密度的分布,并将体表电位的衰减率与仿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仿真结果表明肌肉层是人体内耦合电流传导的主要路径,皮肤层中的电流随频率提高而增大;人体内的传导电流远大于位移电流,但随频率的提高,位移电流逐步增大,传导电流减小;皮肤干湿程度对肌肉层中总电流密度大小有一定影响,湿皮肤时肌肉层中总的电流密度大于干皮肤时的情况;耦合电流的体表电位具有较大衰减,随频率提高成一定的高通特性,且是否考虑人体组织电容效应对建模的准确性具有显著影响;人体实验与仿真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耦合信号 人体传输 建模 电容效应 人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优潮流问题的凸松弛技术综述 被引量:49
5
作者 林哲 胡泽春 宋永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3717-3727,共11页
求解最优潮流问题(optimal power flow, OPF)的凸松弛技术可将非凸的OPF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在精确松弛的前提下获得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近10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优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回顾电力系统优化领... 求解最优潮流问题(optimal power flow, OPF)的凸松弛技术可将非凸的OPF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并在精确松弛的前提下获得原问题的全局最优解。近10年来,该项技术已成为国内外电力系统优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首先,回顾电力系统优化领域凸松弛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半正定规划松弛、二阶锥规划松弛、二次凸包络松弛的基本概念与数学形式。接着,对于凸松弛技术的精确性,总结并梳理保证精确松弛的充分条件和构造更紧凸松弛的方法。最后,从技术手段与应用场景两个方面对OPF凸松弛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优化 最优潮流 凸松弛 二阶锥规划 半正定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电导率对人体通信信号传输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曾雪芝 高跃明 +3 位作者 潘少恒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3年第1期21-25,共5页
肌肉组织具有良好的电导率且占据人体较大体积,研究肌肉电导率在人体通信中的作用,有助于掌握电流耦合信号传输特性,提高人体建模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电流耦合信号在肢体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研究不同频率下肌肉电导率的变化引起... 肌肉组织具有良好的电导率且占据人体较大体积,研究肌肉电导率在人体通信中的作用,有助于掌握电流耦合信号传输特性,提高人体建模的准确性。采用有限元法建立电流耦合信号在肢体传输的准静态场模型,研究不同频率下肌肉电导率的变化引起各组织层总电流密度分布的变化,重点分析肌肉各向异性电导率对耦合电流信号传输的影响,最后通过实验测量验证有限元模型。结果表明,超过64%的电流信号流经肌肉层,并且肌肉电导率越大流经肌肉层的电流越多;在1 kHz^1 MHz范围内,肌肉各向异性电导率对人体信号传输有较大影响;考虑肌肉电导率各向异性的模型更接近人体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电导率 各向异性 人体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DC-DC变换器中新型功率管驱动电路 被引量:1
7
作者 苏东来 韦孟宇 +1 位作者 高跃明 阴亚东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51-1356,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反向降压(InvBuck)型负压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的功率管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将输入的脉宽调制(PWM)信号生成两路非重叠的正压驱动信号,然后利用负压DC-DC变换器中飞电容的电压反转产生负压驱动信号。该驱动电路中所...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反向降压(InvBuck)型负压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的功率管驱动电路。该驱动电路将输入的脉宽调制(PWM)信号生成两路非重叠的正压驱动信号,然后利用负压DC-DC变换器中飞电容的电压反转产生负压驱动信号。该驱动电路中所有MOS管以及功率管的漏源电压(V_(DS))均不超过输入电源电压(≤V_(IN)),因而可用标准CMOS工艺实现。采用SMIC 0.18μm标准CMOS工艺完成了电路设计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900 kHz开关频率和5 V电源电压下,当PWM信号占空比在20%~90%范围变化时,本电路联合驱动功率管产生-0.99~-4.47 V的输出电压,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误差不超过0.7%,在输出最大电流100 mA时转换效率均大于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电容 反向降压型变换器 非重叠 负压 功率管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ntendo Wii Balance Board的平衡测量及神经反馈训练提高健康人平衡能力的初步研究(英文)
8
作者 南文雅 曲晓婷 +3 位作者 万峰 韦孟宇 胡勇 Rosa Agostiho 《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神经反馈训练在提高认知能力及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具有积极效果,但其在健康人平衡能力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研究.本文对神经反馈训练用于提高健康人平衡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经济有效地检测平衡能力及神经反馈后的平衡能力变化,首先研究了... 神经反馈训练在提高认知能力及治疗精神疾病方面具有积极效果,但其在健康人平衡能力方面的作用还没有研究.本文对神经反馈训练用于提高健康人平衡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为了经济有效地检测平衡能力及神经反馈后的平衡能力变化,首先研究了作为平衡测量系统的Nintendo Wii Balance Board(WBB),实验结果表明WBB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及灵敏度.对一位年轻健康的受试者做了连续5天的神经反馈训练,并在神经反馈训练前后用WBB测量了其平衡能力.神经反馈训练以后,该受试者左脚睁眼站立的平衡能力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 神经反馈训练 压力中心 NINTENDO WII BALANCE BOA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内传导通信调制方案分析
9
作者 王汉 刘涛 +5 位作者 魏紫良 刘开剑 王志炯 潘少恒 韦孟宇 高跃明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电流耦合心内传导通信(conductive intracardiac communication,CIC)方式已被证明适用于多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LCP)的同步。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电流耦合CIC收发器分析调制方式和信道长度(10mm-110mm)... 目的:电流耦合心内传导通信(conductive intracardiac communication,CIC)方式已被证明适用于多腔无导线心脏起搏器(Leadless Cardiac Pacemaker,LCP)的同步。本文基于自主设计的电流耦合CIC收发器分析调制方式和信道长度(10mm-110mm)对收发器性能的影响。方法:以FPGA为平台,结合外围电路设计出可实现OOK和CPFSK两种调制方式的电流耦合CIC收发器。通过离体猪心实验,检测所设计收发器的通信性能,并探究信道长度对收发器性能的影响。结果:实验表明,采用简单的调制技术,在较低的传输功耗下实现LCP是可行的;两种调制方式的传输误码率均处于较低水平(<2.80×10^(-5));在该信道长度内误码率波动明显,最大差值达100倍;OOK方式随信道长度的变化趋势比CPFSK方式更平缓。结论:OOK方式用于心内传导通信时准确性良好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通信 电流耦合 CIC收发器 误码率 OOK CPFS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在CT扫描不全时对放疗计划剂量的影响——以鼻咽癌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敏 张达 +6 位作者 王炳杰 何勇 廖雄飞 姚杏红 袁珂 杨凤 黎杰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23年第8期669-680,共12页
目的:在放疗临床中,当CT扫描不全时由于射线散射体积不足,会影响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对此一般有两种近似处理方法:(1)复制最后一层CT并延申5 cm;(2)在最后一层增加5 cm等效水。本文以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为例,研究了不做处理、采用以... 目的:在放疗临床中,当CT扫描不全时由于射线散射体积不足,会影响剂量计算的准确性。对此一般有两种近似处理方法:(1)复制最后一层CT并延申5 cm;(2)在最后一层增加5 cm等效水。本文以鼻咽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为例,研究了不做处理、采用以上两种处理方式与完整CT患者在计划系统中计算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CT扫描完整的初治鼻咽癌患者21例,其原CT命名为CT0,在靶区往脚方向最后一层截断后,头方向有靶区的CT部分命名为CT_(cut),方法1处理为CTcopy,方法2处理为CT_(water)。在CT_(cut)、CT_(copy)和CT_(water)上设计放疗计划P_(cut)、P_(copy)和Pwater,将这些计划的射野信息复制到CT0,重新计算剂量,得到计划P_(cut0)、P_(copy0)和P_(water0)。分别对比P_(cut0)和P_(cut)、P_(copy0)和P_(copy)以及P_(water0)和P_(water)的剂量参数。结果:P_(cut0)和P_(cut)比较,预防照射区PCTVln剂量学参数D_(95)、V_(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方法一,P_(copy0)和P_(copy)对比,PCTVln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方法二,P_(water0)和P_(water)比较,剂量学参数D_(95)、V_(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靶区PTV0-1和PTV1-2有类似的结果,P_(cut0)和P_(cut)比较,剂量学参数D_(90)、D_(95)、V_(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_(copy0)和P_(copy)比较,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_(water0)和P_(water)比较,仅D95、V5760等参数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拟靶区PTV2-5在所有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P_(copy0)和P_(copy)对比时,危及器官D_(1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截断对剂量的影响仅限于CT最后一层2 cm范围内,两种近似处理方式都可以纠正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偏差,物理师可根据临床实际选择近似处理方法,但需要严格限制危及器官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CT扫描不全 射线散射体积 近似处理 剂量学
原文传递
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人体实验与衰减特性分析
11
作者 高跃明 潘少恒 +2 位作者 麦炳源 韦孟宇 杜民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S2期5005-5008,共4页
目的:获取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人体信道衰减特性。方法:采用前期设计并验证的人体通信原理实验装置开展多名志愿者的人体实验。结果:对人体输入不同大小安全电流,产生的电位衰减近似相同;理疗电极较心电电极具有更小的信号衰减;发送电... 目的:获取电流耦合型人体通信的人体信道衰减特性。方法:采用前期设计并验证的人体通信原理实验装置开展多名志愿者的人体实验。结果:对人体输入不同大小安全电流,产生的电位衰减近似相同;理疗电极较心电电极具有更小的信号衰减;发送电极面积越大信号衰减越小;接收电极的差异对信号检测效果影响较小;直径较粗的人体部位具有较小的信号衰减;信号衰减率随收发电极距离的增大而减小。结论:人体是安全电流激励的线性响应系统;发送电极与人体的接触阻抗越小越利于信号传输;肌肉是体内电流传输的主要路径;输入电流产生的耦合电位在发送电极附近急速衰减,约20cm后以近似稳定的电位传遍全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通信 电流耦合型 人体实验 衰减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