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吕献鹏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玻璃酸钠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CLA、AS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外旋、内旋、外展、前屈等肩关节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腔内注射联合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效果优于单纯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玻璃酸钠 腔内注射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关节活动度 肩关节功能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主观疼痛、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的影响
2
作者 刘高威 张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对比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与物理因子治疗对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主观疼痛、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机械性腰痛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 目的 对比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与物理因子治疗对机械性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主观疼痛、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118例机械性腰痛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给予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功能障碍(RDQ)评分、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22%,对照组为76.27%;治疗后观察组VAS、RDQ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曲、伸展、左侧屈度及右侧屈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肌、伸肌及旋转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较物理因子治疗机械性腰痛LDH疗效更佳,可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提高腰部活动度及躯干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性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机械脉冲力脊椎矫正 物理因子 主观疼痛 腰部活动度 躯干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鲁霞 崔瑞想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3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统计术后患者发生腰背...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统计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影响因素。结果:9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16例,发生率为16.67%(16/96),设为发生组;未发生腰背部疼痛80例,设为未发生组;两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水泥注入量、手术入路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年龄>70岁、骨折椎体数量>2个、术前骨密度T值<-2.5、骨水泥渗漏、合并筋膜受损、骨折椎体不愈合、平均椎体压缩率>50%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骨折椎体数量>2个、术前骨密度T值<-2.5、骨水泥渗漏、合并筋膜受损、骨折椎体不愈合、平均椎体压缩率>50%均为影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年龄>70岁、骨折椎体数量>2个、术前骨密度T值<-2.5、骨水泥渗漏、合并筋膜受损、骨折椎体不愈合、平均椎体压缩率>50%均为影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发生腰背疼痛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腰背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建民 王义生 杜庆民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1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DHS,DCS,股骨近端锁定板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28例,DCS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15例,PFNA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 目的探讨DHS,DCS,股骨近端锁定板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28例,DCS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15例,PFNA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随诊7~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它三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PFNA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HS、DC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缩短术后负重时间。但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反粗隆间骨折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敏灸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后的疗效增益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卢华锋 任珊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5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后,予以热敏灸治疗的疗效增益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拟行PTED手术的...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手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后,予以热敏灸治疗的疗效增益作用。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拟行PTED手术的LDH患者76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PTED手术;研究组患者在PTED手术的基础上,联合热敏灸治疗(时间为术后第2-15天)。分别于入院时、术后第2天、术后第15天(即研究组热敏灸结束时)、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指数进行评价,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总体疗效的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入院时显著下降(P<0.05),术后第15天和3个月时,两项指标处于不断下降趋势。与术后第2天比较,研究组患者在第15天(热敏灸结束时)的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获得进一步显著改善(P<0.05),且研究组术后第15天和3个月时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研究组的优良率为97.2%,对照组为8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手术治疗LDH可取得较好疗效,术后联合热敏灸治疗可起到一定程度的增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痹症 经皮椎间孔镜 热敏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申银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4期259-260,共2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腰背疼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腰背疼痛患者共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给予常规性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药物治疗以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在接受骨质疏松疼痛护理之后,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0%。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要明显较高,两组之间治疗效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骨质疏松疼痛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科学的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疼痛护理方案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 腰背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郑鹏 刘高威 杜庆民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5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3—2018-02间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03—2018-02间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86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观察组行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Lysholm评分优良率与HS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联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可促进膝关节功能康复,提高膝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缓解膝关节屈曲障碍,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程建民 王义生 杜庆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年第8期816-817,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h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h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 骨质疏松
原文传递
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8
9
作者 程建民 杜庆民 王义生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5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股骨近端锁定板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组28例,DCS组23例,股骨近端...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动力髁螺钉(DCS)、股骨近端锁定板和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四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3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其中DHS组28例,DCS组23例,股骨近端锁定板组15例,PFNA组27例,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等指标。结果随访7~2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下地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三组(P〈0.05),术后并发症少。结论PFNA在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方面明显优于DHS、DCS及股骨近端锁定板,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缩短术后负重时间。但对严重粉碎性骨折及反粗隆间骨折应慎重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老年人 内固定 疗效
原文传递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知识认知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高威 张茹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3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知识认知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康复知识认知评分,且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对康复知识认知评分的独...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知识认知评分的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3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在2020年3月至2022年4月收治,均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当前康复知识认知评分,且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对康复知识认知评分的独立因素。结果:235例患者对疾病知识有一定了解,对健康行为知识、康复知识了解欠佳,知识问卷评分为(15.98±4.15)分,态度问卷评分为(18.69±3.32)分,行为问卷评分为(39.18±3.12)分,康复知识认知总分为(73.85±5.98)分。同时,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年龄、文化程度、病程、职业是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康复知识了解的关键因素(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健康行为认知、康复知识认知水平偏差,有待提高。影响患者对康复知识认知的因素包括职业、病程、文化程度、年龄,对此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个性化健康教育,促进患者养成良好疾病认知,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康复知识评分 调查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