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梁威 卓瑞立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2-1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SS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脊柱内镜手术对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LSS)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1—2022-12濮阳市油田总医院脊柱外科行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的单节段LS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路方式分为椎板间入路组和椎间孔入路组,各53例。比较2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评价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入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椎间孔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的VAS评分、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2组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椎板间入路组患者的改善效果优于椎间孔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椎间孔入路比较,椎板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LSS患者,能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消除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改善腰椎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脊柱内镜手术 椎板间入路 椎间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手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2例
2
作者 梁威 卓瑞立 孙韶东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5,共1页
患者1:男,47岁,腰痛7年余,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于2022年7月3日至我院就诊,诊断为L5~S1椎间盘脱出伴坐骨神经痛。2022年7月4日患者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经左侧椎板间入路行内镜下L5~S1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约70 min,生理盐水灌... 患者1:男,47岁,腰痛7年余,加重伴左下肢疼痛、麻木3个月,于2022年7月3日至我院就诊,诊断为L5~S1椎间盘脱出伴坐骨神经痛。2022年7月4日患者在全身麻醉俯卧位下,经左侧椎板间入路行内镜下L5~S1髓核摘除术。手术时间约70 min,生理盐水灌注时间约60 min。患者麻醉复苏后诉会阴区麻木,双下肢剧痛、麻木,臀部症状尤重,伴双下肢抽搐,烦躁,心率加快。查体:鞍区皮肤感觉明显减退,下肢肌力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椎间孔镜 类脊髓高压综合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明阳 张大鹏 崔志栋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4年第8期772-778,共7页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 目的:研究椎间植骨面积对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单节段腰椎后路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52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术后1周椎间植骨面积进行测量,依据测量结果中椎间植骨面积/平均终板面积进而得到植骨面积占比分为3组:椎间植骨面积不超过一侧椎弓根区域为A组17例,男9例,女8例,年龄(56.0±11.5)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一侧椎弓根但未达到对侧椎弓根为B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0±14.0)岁;椎间植骨面积超过对侧椎弓根为C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49.5±12.8)岁。术后3、6、12个月及末次随访均行X线及CT检查,记录每次随访时椎间融合Brantigan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3组性别、年龄、手术节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与ODI,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36个月。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VAS、ODI均显著改善(P<0.05)。与术前比较,3组术后1周椎间隙高度均有所恢复;末次随访时,B、C两组椎间隙高度丢失量较少,两组椎间隙高度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6个月,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B组(P<0.05);术后12个月,B、C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3组改良Brantigan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5);术后6、12个月,B、C组植骨融合率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后路腰椎减压椎间植骨融合手术可显著改善患有腰椎退行性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但随着植骨面积的占比增加,患者早期植骨融合率及融合评分均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融合术 椎间植骨 腰椎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单侧双路内镜与通道下减压比较
4
作者 卓瑞立 梁威 崔志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95-2298,2301,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通道下减压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LS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2...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与通道下减压对腰椎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治疗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要求的LSS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医患沟通结果,将患者分为两组,27例采用UBE术治疗(UBE组),33例采用小通道直视下减压术治疗(通道组)。比较两组围术期、随访及影像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BE组患者的手术时间[(45.9±7.6)min vs(54.4±2.9)min,P<0.001]、术后3 d阿片类药物使用量[(215.6±49.3)mg vs(260.4±67.5)mg,P=0.006]、术后1 d CRP[(15.6±3.7)mg/L vs(17.9±2.1)mg/L,P=0.004]、术后下地时间[(1.2±0.4)d vs(1.6±0.2)d,P<0.001]、术后住院时间[(5.1±1.3)d vs(6.0±0.8)d,P=0.002]显著少于通道组。随时间推移,两组VAS、O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术后2个月UBE组ODI评分显著优于通道组(P<0.05)。影像方面,术后两组椎管面积显著增加(P<0.05),UBE组椎旁肌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无显著变化(P>0.05),通道组CSA显著减小(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椎管面积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相应时间点UBE组CSA显著大于通道组(P<0.05)。[结论]UBE、小通道直视下减压术均是治疗LSS的有效方法,但UBE可降低患者术后麻醉药物用量、术中组织损伤及术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 恢复进度 椎旁肌截面积
原文传递
UBE下腰椎管减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
5
作者 刘源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905-909,共5页
目的总结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并发症并确定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记录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行UBE下腰椎管减压术的162例单节... 目的总结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并发症并确定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记录并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行UBE下腰椎管减压术的162例单节段LSS患者的并发症。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存在并发症分为病例组与对照组。人口统计学参数包括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情况、手术时间、伴随疾病情况(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手术节段、并发症情况。放射学参数包括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程度、腰椎管狭窄程度、是否存在间盘钙化。单因素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9.87%(16/162),其中术后复发1.85%(3/162)、硬膜囊撕裂3.09%(5/162)、硬膜外血肿1.23%(2/162)、减压不充分1.85%(3/162)、术后感染0.62%(1/162)、神经根损伤1.23%(2/162)。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P<0.001)、椎管狭窄程度(P<0.05)和椎间盘钙化(P=0.02)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结论UBE下椎管减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LSS治疗技术,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复发、硬膜囊撕裂、减压不充分、术后感染、硬膜外血肿、神经根损伤。高龄、严重的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钙化是发生上述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手术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梁威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2期376-379,共4页
脊柱内镜手术临床应用愈来愈普遍,近年来其特有的并发症类脊髓高压综合征也屡见诸论著及案例报道。本文总结其症状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策略。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是颈项部疼痛,其他表现如下肢疼痛、麻木、无... 脊柱内镜手术临床应用愈来愈普遍,近年来其特有的并发症类脊髓高压综合征也屡见诸论著及案例报道。本文总结其症状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及处理策略。类脊髓高压综合征最常见的表现是颈项部疼痛,其他表现如下肢疼痛、麻木、无力,会阴部痛麻不适、坠胀感,头痛、肌肉紧张、抽搐,出汗,胸闷、腹胀,往往伴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与灌注压大、硬膜损伤、椎管狭窄程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类脊髓高压综合征重在预防,术中一经发现,应暂停手术,及时对症处理,尽快结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内镜 椎间孔镜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ta内镜与UBE内镜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比较
7
作者 梁威 孙韶东 +2 位作者 李国钰 卓瑞立 冯纪川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10-415,共6页
[目的]比较Delta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内镜减压治疗LSS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 [目的]比较Delta内镜与单侧双通道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治疗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6月内镜减压治疗LSS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46例采用Delta内镜治疗,54例采用UBE内镜治疗。比较围术期、随访及影像结果。[结果]Delta组在手术时间[(94.2±15.6)min vs(102.3±13.9)min,P=0.007]、切口长度[(1.3±0.1)cm vs(2.2±0.2)cm,P<0.001]和术中透视次数[(3.5±0.4)次vs(6.4±0.6)次,P<0.001]均显著优于UBE组。两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腰、下肢VAS评分、ODI指数均逐渐改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负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末次随访椎管面积、硬膜囊横截面积均增加(P<0.05),但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ta内镜与UBE内镜腰椎管减压术治疗LSS均能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相比之下,Delta内镜在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和透视次数方面优于UBE内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症 Delta内镜 单侧双通道内镜 腰椎管减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