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灌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赵书光 张翠娥 +3 位作者 嵇东 张亚楠 李明 杨海峰 《长江蔬菜》 2025年第2期81-83,共3页
蔬菜产业是连云港灌南县农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述了“十二五”以来灌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发展... 蔬菜产业是连云港灌南县农业支柱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述了“十二五”以来灌南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和成效,分析了当地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十四五”期间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南 蔬菜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葡萄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宝玉 董礼花 +1 位作者 张亚楠 李明 《落叶果树》 2022年第5期88-89,共2页
灌南县是江苏鲜食葡萄主要产区,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2000 hm^(2)(3万亩),总产量5万t。主栽品种为夏黑、阳光玫瑰。多采用单膜或双膜避雨促早栽培模式,应用H形与“一”字形整形、水肥一体化、园艺地布覆盖等技术,进行标准化、省力化管理... 灌南县是江苏鲜食葡萄主要产区,目前全县葡萄种植面积2000 hm^(2)(3万亩),总产量5万t。主栽品种为夏黑、阳光玫瑰。多采用单膜或双膜避雨促早栽培模式,应用H形与“一”字形整形、水肥一体化、园艺地布覆盖等技术,进行标准化、省力化管理,减量化肥、农药用量施用,产品达到绿色产品标准。然而在葡萄病虫害防治中,全面应用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的园区较少,还存在过度依赖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施用农药不够科学合理、农药安全间隔期常被忽视等问题。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管理经验总结了葡萄病虫害的综合绿色防控技术,为全面提高果品质量安全,保证灌南地区葡萄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农药防治 葡萄病虫害 水肥一体化 果品质量安全 鲜食葡萄 阳光玫瑰 省力化 促早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与建议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亚丽 赵书光 +3 位作者 张翠娥 刘丹红 卢双长 杨静 《上海蔬菜》 2023年第4期74-77,共4页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当地传统蔬菜产业的振兴和食用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了灌南县...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宣传推介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当地传统蔬菜产业的振兴和食用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实现全面脱贫、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文介绍了灌南县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原则、发展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产业 食用菌产业 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 发展对策 江苏灌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2020—2021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吴云 张亚楠 张亚丽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第5期130-132,共3页
为验证配方肥的田间试验效果,比较肥料投入、产量等指标,灌南县耕地质量保护站在我县开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对照比较配方施肥,灌南县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微观调节肥料用量和比例,发挥配方肥料施用的最优效果。试验结论得出:配方... 为验证配方肥的田间试验效果,比较肥料投入、产量等指标,灌南县耕地质量保护站在我县开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对照比较配方施肥,灌南县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微观调节肥料用量和比例,发挥配方肥料施用的最优效果。试验结论得出:配方施肥区产量比常规施肥区产量高17 kg/667m^(2),增产4.19%;农学效率比常规施肥高1.99%,施氮产投比高0.86;配方施肥区比常规施肥区化肥节本增收13.7元/667m^(2),增产增收40.8元/667m^(2),增收效益54.5元/667m^(2)。可见,试验的肥料农学效率较好,经济效益有效提升,农户增产增效,有效指导农户科学施肥,降低投入,降低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配方施肥 效果分析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南县葡萄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宝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12-15,共4页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模式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葡萄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1年以后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得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栽培模式也由传统的露地栽培向设施栽培转变,葡萄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2011年以后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使得生产技术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但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产业化发展受限、盲目追求产量、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率低、品牌意识薄弱等,制约着灌南县葡萄产业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文献查阅、访问座谈、搜集互联网数据等方式,全面分析与深入思考,提出了灌南县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强品牌宣传与建设等,以促进当地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产业 现状分析 发展对策 灌南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书光 张翠娥 +3 位作者 张亚楠 张亚丽 周宏大 周忠明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季节性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菌株引进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袋制作、无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割袋、出菇环境管理、采收、转潮次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总结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季节性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菌株引进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袋制作、无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割袋、出菇环境管理、采收、转潮次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总结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对规模化生产和科研教学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设施化 高效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羊肚菌设施化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张亚丽 张翠娥 +4 位作者 张亚楠 嵇海婷 赵书光 刘丹红 马双剑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5期53-55,共3页
以设施大棚季节性栽培羊肚菌,出菇快、产量高为示范,推广“蔬菜大棚+羊肚菌”轮作、“葡萄大棚+羊肚菌”套种技术新模式,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抓手,围绕设施类型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栽培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 以设施大棚季节性栽培羊肚菌,出菇快、产量高为示范,推广“蔬菜大棚+羊肚菌”轮作、“葡萄大棚+羊肚菌”套种技术新模式,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抓手,围绕设施类型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栽培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环节研究,总结出苏北地区羊肚菌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设施化 高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地区食用菌设施化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刘丹红 张亚丽 +2 位作者 赵书光 苏文英 李明 《上海蔬菜》 2021年第1期89-90,92,共3页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江苏连云港政府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现代高效农业重点产业推进,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等有...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现代高效农业发展,江苏连云港政府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食用菌产业作为现代高效农业重点产业推进,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等有效举措,在灌南县、灌云县、东海县、赣榆区等地,重点推广杏鲍菇、金针菇、秀珍菇、双孢菇等中高档珍稀食用菌新品种的应用,及液体菌种发酵制备、净化室流水线接种等设施化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当地食用菌全产业链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该文详细介绍了苏北地区食用菌设施化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设施化栽培技术 苏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海地区食用菌设施化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亚丽 赵书光 +2 位作者 张翠娥 苏文英 吴云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5期306-308,共3页
“十三五”以来,为加快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淮海地区把食用菌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在灌南、灌云、丰县、铜山等县区重点推广杏鲍菇、金针菇... “十三五”以来,为加快推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淮海地区把食用菌产业列为农业主导产业,通过科学规划、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等一系列关键措施,在灌南、灌云、丰县、铜山等县区重点推广杏鲍菇、金针菇、毛木耳、秀珍菇、双孢菇等中高档珍稀食用菌新品种和净化室流水线接种等设施化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有力推动了淮海地区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设施栽培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段木栽培
10
作者 赵书光 郑永德 黄毅 《食药用菌》 2024年第3期162-171,共10页
香菇栽培技术发展历史可分为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三阶段,香菇段木栽培源于砍花法栽培,简介砍花法栽培流程,并从选场、择树砍伐、剔枝、截段、菌种准备、打孔接种、发菌管理(假困山、困山)、催蕾、立架、出菇管理、采收、干... 香菇栽培技术发展历史可分为砍花法栽培、段木栽培、代料栽培三阶段,香菇段木栽培源于砍花法栽培,简介砍花法栽培流程,并从选场、择树砍伐、剔枝、截段、菌种准备、打孔接种、发菌管理(假困山、困山)、催蕾、立架、出菇管理、采收、干制等方面详细介绍香菇段木栽培的工艺流程及操作细节,解析其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段木栽培 出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球盖菇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
11
作者 苏文英 纪伟 +3 位作者 刘晓梅 赵书光 秦裕营 任立凯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54-3562,共9页
【目的】分析大球盖菇遗传多样性并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获得新菌株,为因地制宜选育适宜当地栽培品种及大球盖菇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0个大球盖菇菌株(编号为D1~D10)进行活化培养,测量其菌落直径,观察并记录菌... 【目的】分析大球盖菇遗传多样性并通过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技术获得新菌株,为因地制宜选育适宜当地栽培品种及大球盖菇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对10个大球盖菇菌株(编号为D1~D10)进行活化培养,测量其菌落直径,观察并记录菌丝均匀度、密度等长势情况,计算菌丝生长速率。通过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10个菌株进行PCR检测,以RAPD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图分析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筛选菌丝生长速率最快的菌株作为出发菌株(CK),对其原生质体进行诱变处理后,挑选与CK产生较明显拮抗现象的诱变菌株,测定诱变菌株不同继代菌丝生长速率,并对诱变菌株及CK进行RAPD-PCR检测。【结果】筛选获得菌丝生长速率最快(0.477 cm/d)的菌株D6,该菌株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浓密,为CK。从6条谱带清晰、多态性较好引物中扩增出多态性比率为88.5%;当遗传相似性系数为0.73时,10株供试大球盖菇可分为三大类群;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技术诱变大球盖菇菌株CK的原生质体,经筛选获得6株菌丝生长速率较快且与CK产生较明显拮抗现象的优势菌株。同一诱变菌株在不同继代过程中菌丝生长速率差异不明显,CK的菌丝生长速率最低,菌株D32的菌丝生长速率最高,且显著高于同一继代下的其他菌株(P<0.05)。遗传差异分析结果显示,6株优势菌株与CK间存在遗传差异,核苷酸序列较CK发生改变。【结论】10株大球盖菇菌株遗传基础较集中,筛选获得6株诱变效应明显且稳定的菌株,分别为D32、D36、D42、D73、D118和D133,可用于大球盖菇新品种选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遗传多样性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
12
作者 叶世超 赵书光 杨静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2期52-54,共3页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制约着其种植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传统的农药防治方法渐渐不再适应食用菌产业需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研究和... 在食用菌产业发展过程中,病虫害问题始终制约着其种植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食用菌病虫害防控技术得到了大幅提升。传统的农药防治方法渐渐不再适应食用菌产业需求,对环境和人体的安全性存在一定风险。因此,研究和应用新的病虫害防控技术对于保障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食用菌主要病害防控技术1.1褐腐病褐腐病又称白腐病、水泡病,该病害会威胁草菇、双孢菇等子实体的生长。该病害由黄褐孢菌等真菌引起。食用菌褐腐病症状包括子实体表面出现褐色、白色或水泡状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使菌组织变软。受感染的子实体会出现发臭、腐烂和变质等现象,导致产量下降并影响食用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腐病 病虫害问题 农药防治 白腐病 病害防控 食用菌产业 病虫害防控技术 双孢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富硒蛋白的营养结构特性及对铅毒性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雪莉 胡秋辉 +4 位作者 纪阳 俞安淇 仲磊 赵立艳 范育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25-133,共9页
铅主要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对人体免疫和代谢等系统造成损伤,补充硒可以显著改善铅暴露对机体的危害。本研究以杏鲍菇富硒蛋白(selenium-enriched protein from Pleurotus eryngii,SePEP)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 铅主要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并在体内积累,对人体免疫和代谢等系统造成损伤,补充硒可以显著改善铅暴露对机体的危害。本研究以杏鲍菇富硒蛋白(selenium-enriched protein from Pleurotus eryngii,SePEP)为原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测定蛋白硒形态及结构。通过细胞实验探究蛋白体外模拟消化产物对Pb^(2+)引起的RAW264.7细胞毒性的缓解作用。结果表明,SePEP硒含量为(360.64±3.11)mg/kg,硒形态主要包括硒代蛋氨酸(SeMet,(48.04±0.64)%(相对含量,下同))、硒代胱氨酸(SeCys_(2),(31.91±0.51)%)和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14.65±0.36)%)。硒的添加显著促进了氨基酸的生成,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α-螺旋结构相对含量由(20.30±0.87)%增加至(25.00±1.60)%,无规卷曲结构相对含量由(20.38±0.84)%减少至(13.85±1.66)%,总巯基与二硫键含量及表面疏水性均显著增加(P<0.05)。添加75μg/mL SePEP消化产物后,Pb^(2+)处理的RAW264.7细胞存活率由接近50%显著升高至(76.95±6.95)%,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释放量降低57.45%,并且3种促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5),说明SePEP消化产物对Pb^(2+)暴露引起的RAW264.7细胞损伤有缓解作用。本实验研究成果可为研发安全、有效的改善铅毒性的功能富硒蛋白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杏鲍菇蛋白 体外模拟消化 Pb^(2+)细胞毒性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菇和双孢蘑菇高效循环栽培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
14
作者 侯立娟 王琳 +5 位作者 赵书光 葛静波 马金骏 王浩东 张亚丽 魏启舜 《中国科技成果》 2023年第20期9-10,共2页
食用菌是重要的菌类作物,也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草菇和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两者是典型的草腐菌代表,草腐菌的栽培在食用菌循环经济中实现了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 食用菌是重要的菌类作物,也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的重点产业,在乡村振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江苏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草菇和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两者是典型的草腐菌代表,草腐菌的栽培在食用菌循环经济中实现了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无废生产,是农业秸秆的高值化利用途径,对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义.目前随着草腐菌产业的发展,仍存产量低且不稳定、缺乏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及经济效益未最大化等共性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栽培技术规程 栽培关键技术 草腐菌 食用菌 草菇 农业秸秆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不同有机肥对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叶世超 赵书光 +1 位作者 贾玉书 杨静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5年第3期159-161,共3页
以江苏省灌南县为试验地点,考察不同有机肥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状况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有机肥施用方式下,番茄的株高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N_(4)(复合肥占70%+生物有机肥占30%)条件下的番茄株高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施肥配比;番茄... 以江苏省灌南县为试验地点,考察不同有机肥施用方式对番茄生长状况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有机肥施用方式下,番茄的株高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N_(4)(复合肥占70%+生物有机肥占30%)条件下的番茄株高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施肥配比;番茄单果质量、单株结果数、纵径、果形指数、单株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均在N_(3)(复合肥占80%+生物有机肥占20%)条件下表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不同有机肥施用方式下,番茄茎粗、横径与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差异。综合考虑,N_(3)(复合肥占80%+生物有机肥占20%)条件下番茄生长状况、产量及质量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番茄 产量:生长状况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