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实一体化理念下县域中职学校改革思政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1
作者 杨敏斌 《广西教育》 2025年第8期44-48,共5页
中职思政课程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育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中职学校尤其是县域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陈旧、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学习参与度... 中职思政课程是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育中职生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目前,中职学校尤其是县域中职学校的思政教育仍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陈旧、思政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学生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均不高等。对此,中职学校可以在深入理解理实一体化理念内涵、作用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生动的教学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设计科学的项目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同时通过校企联合落实实践教学,将理实一体化理念有机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不断推进思政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实一体化 县域中职学校 思政课程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推进劳动教育评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究--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2
作者 杨陈斌 《广西教育》 2025年第5期44-47,共4页
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只有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才能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劳动教育是中职学校... 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中职学校只有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的实践探索,才能充分利用国家数字技术发展的红利,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劳动教育是中职学校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同样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探索。近年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深入分析以往劳动教育的评价方法、消极影响和成因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字化劳动教育平台、采集多样化劳动数据、实施过程性评价、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有效举措,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县域中职学校的劳动教育监测评价体系,推动了中职学校劳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劳动教育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现代学徒制的建构与实践——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明海 《广西教育》 2023年第8期32-36,共5页
本文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当前的中职教育教学实际,论述农村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树立校、企、村三方共建共管共育的教学理念;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构建全新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 本文以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结合当前的中职教育教学实际,论述农村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提出树立校、企、村三方共建共管共育的教学理念;全方位推进校企联动,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构建全新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融合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县域中职学校 现代学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构建“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共育机制的实践研究——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4
作者 杨敏斌 《广西教育》 2023年第8期37-40,共4页
本文论述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共育机制的背景,以及构建“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过程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专业建设和优势企业的精准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并改革教学... 本文论述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构建“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共育机制的背景,以及构建“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的过程和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重视专业建设和优势企业的精准对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并改革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双师”教学团队;找准六个融合培育载体,提升校企共育质量;校企联动深度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等发挥“三引三进六融合”校企共育机制作用的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引三进六融合” 校企共育 县域中职学校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问题及对策——以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5
作者 杨敏斌 《广西教育》 2020年第38期81-83,共3页
本文针对县级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缺少科学的整体规划、数字化资源不足、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主体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数字化校园应用;完善管理体系... 本文针对县级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中缺少科学的整体规划、数字化资源不足、教师信息化素养不高、管理制度不完善、学生主体性不足等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促进数字化校园应用;完善管理体系,规范数字化校园管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推动教学资源库建设;建立多元化的课程系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中职学校 数字化校园 建设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学徒制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的研究——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6
作者 潘慧玲 《广西教育》 2023年第8期41-43,共3页
本文论述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推进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提出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协同优化专业课程教... 本文论述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解决社会就业矛盾、推进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育人模式的创新,提出建立校企一体化的教学管理机制、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校企协同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校企共建专业教师队伍、校企共建工匠工坊、校企紧密对接联合招生等县域中职学校实施校企一体化育人机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校企一体化 育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校企联动育人”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以钦州市灵山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7
作者 李芬林 《广西教育》 2023年第8期28-31,共4页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论述县域中职学校构建“校企联动育人”机制的内涵,分析“校企联动育人”的现实困境,提出政府要为校企联合育人提供保障、调整校企合作方向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产学研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 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论述县域中职学校构建“校企联动育人”机制的内涵,分析“校企联动育人”的现实困境,提出政府要为校企联合育人提供保障、调整校企合作方向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深化产学研推动企业的创新发展、加强与企业联合开展培训工作、重视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强化学生服务乡村振兴的情怀培养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中职学校 乡村振兴 “校企联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
8
作者 滕祥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9年第15期246-246,共1页
随着汽车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市场扩展速度随之增长。培养社会需要的汽车维修人才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基础情况不是特别理想,... 随着汽车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汽车运用与维修的市场扩展速度随之增长。培养社会需要的汽车维修人才是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发展的重要机遇。然而,目前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基础情况不是特别理想,学生普遍积极性不高。职业技术学校必须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不断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够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行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运用与维修 课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G车联网技术的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方法
9
作者 张东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3期99-101,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5G车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支撑手段。特别是在“新基建”战略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5G车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与交通行业的持续快速发展,5G车联网技术逐渐成为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的重要支撑手段。特别是在“新基建”战略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5G车联网技术与新能源汽车的深度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这一技术变革,如何有效整合5G车联网技术与专业实训教学模式,构建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5G车联网技术在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实训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结合中职教育特征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实际需求来看,实训教学应充分引入新兴技术理念,通过多元化方式,促进中职新能源汽车专业的长久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车联网 新能源汽车 实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技术在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滕强 《中国新通信》 2023年第3期77-79,共3页
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育当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但是由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也就... 计算机技术在中职教育当中的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推进教学模式的优化改革。但是由于目前的计算机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之中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这也就导致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效果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为了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需要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出发,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期推动中职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中职 信息化教学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的实践探索
11
作者 宁河 马雪梅 《电子乐园》 2018年第8期290-290,共1页
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的就业心理指导,出现种种心理障碍,通过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各学科中渗透就 业心理教育,把就业心理纳入德育教育系列和融入就业指导过程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 职业学校毕业生 就业心理障碍 就业心理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
12
作者 李明海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54-58,共5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教师绩效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这为教师绩效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中职学校尤其是县... 教师队伍建设是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驱力,教师绩效考核方式改革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与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这为教师绩效考核方式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中职学校尤其是县域中职学校,要深刻认识开展教师数字化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深入分析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结合学校实际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通过智慧教学系统加强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进行反馈和指导,借助数字化平台落实教师奖惩机制,从而不断深化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高质量发展 教师绩效考核 数字化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13
作者 邓开旅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40-44,共5页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更科学、翔实地了解校情和生情,分析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师德教育内容的数字化转型和师德...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中职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充分的调查研究,更科学、翔实地了解校情和生情,分析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真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师德教育内容的数字化转型和师德教育方式的数字化转变,从而更好地促进师德师风建设数字化转型的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德师风 县域中职学校 数字化转型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能大赛视角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14
作者 韦凤园 《前卫》 2024年第34期0130-0132,共3页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向.但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很难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本文以技能竞赛为...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的电子商务正逐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向.但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很难培养出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本文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对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技能大赛促进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套以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竞争力为目标的一系列改革举措,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行业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能大赛 电子商务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数字化培训的实践
15
作者 潘慧玲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50-53,72,共5页
随着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教育发展正向着数字化方向不断转型,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也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职学校优质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中职学校是我国中... 随着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教育发展正向着数字化方向不断转型,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也不断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教师培训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职学校优质化发展的重中之重。县域中职学校是我国中职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有着教师结构性缺编严重、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特殊性。因此,县域中职学校要通过构建数字化培训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与自主学习,制订个性化培训计划满足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数字化培训的积极性,深入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数字化培训实践,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中职学校 教师专业能力 数字化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建构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探索
16
作者 杨敏斌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59-65,共7页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县域中职学校而言,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实现优质发展的有效路径。县域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面... 随着教育数字化的深入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对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县域中职学校而言,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学校实现优质发展的有效路径。县域中职学校要充分认识构建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面临的困难和建设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意义,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明确建设目标与原则,结合校情、生情做好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入先进的管理平台加强技术支持和数据安全管理等措施,从而推进数字化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县域中职学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县域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17
作者 卢民积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45-49,共5页
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县域中职学校亟需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县域中职学校要深刻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涵,正确认识教育数... 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是新时代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因此,县域中职学校亟需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从而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县域中职学校要深刻理解教育数字化转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内涵,正确认识教育数字化转型对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具体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鼓励和帮助教师参与教育数字化创新项目、校企联动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推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县域中职学校 教师专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职学校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的思考
18
作者 陈银鼎 《广西教育》 2024年第20期66-72,共7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探索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又有助于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职学校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绩效考核体系,制订明...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与教育领域的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探索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既有助于充分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又有助于推进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职学校应该通过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绩效考核体系,制订明确的数字化绩效考核指标,不断扩大数字化绩效考核的应用范围,突出教学业绩考核、能力提升考核等措施,积极探索实施教师绩效考核数字化改革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中职学校 数字化绩效考核 教师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特色竹编文化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 被引量:1
19
作者 潘小云 《天工》 2025年第3期49-51,共3页
竹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新的制造技术、材料、观念、理论的冲击下,竹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挑战。地方传统竹编手工艺与地方特色文化密不可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特色竹编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人... 竹编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新的制造技术、材料、观念、理论的冲击下,竹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极大挑战。地方传统竹编手工艺与地方特色文化密不可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特色竹编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知识。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理论下,消费者对产品的环境保护效益和健康效益的重视度较高,同时更加重视产品的体验、互动、情感、个性化价值。为了激发地方特色竹编手工艺创作的活力,推动地方特色竹编文化的传承发展,以地方特色竹编文化价值为立足点,探究现阶段地方特色竹编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产品创新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系统的、针对性的产品创新设计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特色 竹编文化 产品设计 产品创新 非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20
作者 宾振爱 莫忠阳 《汽车与驾驶维修》 2025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面临技术快速更新与人才短缺的双重挑战[1],中职学校作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紧随产业发展形势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面临技术快速更新与人才短缺的双重挑战[1],中职学校作为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需要紧随产业发展形势下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适应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检修,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的核心课程,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职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检修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产教融合的背景,探讨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与实践路径,旨在为新能源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中职教育 新能源汽车 电机驱动系统检修 教学模式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