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植筋锚固极限承载能力分析 被引量:55
1
作者 周新刚 王尤选 曲淑英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82-86,共5页
混凝土植筋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但植筋锚固与常规的钢筋锚固有很大的不同,规范中没有相应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了混凝土植单筋与植群筋在拉拔力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讨论了粘结胶厚度、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多根植筋组合效... 混凝土植筋在工程上有广泛的应用,但植筋锚固与常规的钢筋锚固有很大的不同,规范中没有相应的设计计算理论。研究了混凝土植单筋与植群筋在拉拔力作用下的破坏形态与破坏机理,讨论了粘结胶厚度、混凝土强度、锚固深度、多根植筋组合效应等因素对混凝土植筋锚固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分析了锥体-粘结复合破坏形态下的锚固承载能力,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文中公式可供实际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植筋 锚固性能 锥体-粘结复合破坏 极限承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德海 邢纪波 +1 位作者 朱浮声 杨顺存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采用梁 颗粒模型BPM2(beam particlemodel)模拟了混凝土在单轴受压状态下的破坏过程·在模型中用3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每种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便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数值... 采用梁 颗粒模型BPM2(beam particlemodel)模拟了混凝土在单轴受压状态下的破坏过程·在模型中用3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每种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便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混凝土宏观破坏是由于其内部细观裂纹产生、扩展、连接的结果,揭示出混凝土破坏形态随材料性质分布的非均匀性变化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观计算力学 数值模拟 非均质脆性材料 混凝土破裂和传播 梁-颗粒模型 WEIBULL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拉伸断裂的细观数值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德海 朱浮声 邢纪波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5-70,共6页
根据混凝土试件拉伸和三点弯曲的物理模型,用梁-颗粒模型BPM 2D(B eam-Particle M ode l)模拟了混凝土拉伸和三点弯曲试件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坏的全过程。在梁-颗粒模型中用三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每种类... 根据混凝土试件拉伸和三点弯曲的物理模型,用梁-颗粒模型BPM 2D(B eam-Particle M ode l)模拟了混凝土拉伸和三点弯曲试件微裂纹的萌生、扩展直至试件宏观破坏的全过程。在梁-颗粒模型中用三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细观数值模型,每种类型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韦伯(W e ibu ll)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混凝土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和三点弯曲载荷-位移曲线,以及混凝土试件破坏过程最大应力分布图和裂纹扩展图。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混凝土破坏过程实际上就是微裂纹萌生、扩展、贯通,直到宏观裂纹产生导致混凝土失稳断裂的过程。通过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揭示出混凝土在拉伸条件下裂纹尖端的拉应力集中是裂纹扩展的动力,混凝土组成材料力学性质的非均匀性是造成裂纹扩展路径曲折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细观力学 数值模拟 拉伸 三点弯曲 断裂 梁-颗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劣大气条件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新刚 初明进 +3 位作者 吴江龙 李强 隋志军 高中勤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6-68,65,共4页
滨海混凝土结构由于长期受空气中氯离子和湿度变化等比较恶劣的大气条件的影响 ,其耐久性较低 ,在设计基准期内就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钢筋腐蚀、顺筋开裂等破坏 ,使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可靠性降低。通过实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检测 ,分析了有... 滨海混凝土结构由于长期受空气中氯离子和湿度变化等比较恶劣的大气条件的影响 ,其耐久性较低 ,在设计基准期内就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钢筋腐蚀、顺筋开裂等破坏 ,使结构的使用功能和可靠性降低。通过实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检测 ,分析了有氯离子存在的大气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破坏机理、影响因素等 ,并结合工程中所采用的维护、修复方法和实际应用效果 ,提出了混凝土结构维护、修复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耐久性 钢筋腐蚀 氯离子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混凝土的抗冻性与寿命预测模型 被引量:29
5
作者 刘志勇 马立国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4,共4页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高强混凝土抗冻性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试验结果对高强混凝土冻融循环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基于冻融累积损伤的幂函数模型 ,认为冻融累积损伤的数学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 ,同时应用累...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高强混凝土抗冻性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试验结果对高强混凝土冻融循环寿命预测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 ,提出了基于冻融累积损伤的幂函数模型 ,认为冻融累积损伤的数学模型明显优于传统的动弹性模量衰减模型 ,同时应用累积损伤幂函数模型量化评估了非引气条件下掺加纳米粉体和缓凝剂对高强混凝土冻融循环使用寿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混凝土 抗冻性 冻融循环 累积损伤 动弹性模量 引气 寿命预测 使用寿命 试验结果 缓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意载荷激励下梁单元的局部动力效应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曲淑英 王心健 曲乃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4-46,67,共4页
本文通过对任意荷载激励下梁单元局部效应的修正 ,探讨了不同荷载激励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计算结果表明 ,考虑局部效应可以使动内力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在进行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 ,通过考虑局部效应 ,可在计算模型大大简化的同... 本文通过对任意荷载激励下梁单元局部效应的修正 ,探讨了不同荷载激励下结构的动力响应 ,计算结果表明 ,考虑局部效应可以使动内力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在进行大型复杂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时 ,通过考虑局部效应 ,可在计算模型大大简化的同时获得较为精确的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单元 局部效应修正 动力响应 结构振动 任意载荷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混凝土破坏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德海 朱浮声 邢纪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90-793,共4页
用二维梁-颗粒模型BPM2D(Beam-Particle Model in Two dimensions)模拟了混凝土动态破坏过程.梁-颗粒模型BPM2D是在离散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法开发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 在模型中用三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数值试样.每种类型梁单元的... 用二维梁-颗粒模型BPM2D(Beam-Particle Model in Two dimensions)模拟了混凝土动态破坏过程.梁-颗粒模型BPM2D是在离散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元法开发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 在模型中用三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数值试样.每种类型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韦伯(Weibull) 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同时梁单元的强度随应变率不同而变化.利用此模型分析了混凝土板在弹体冲击条件下的破坏过程,并给出不同弹体初始速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应力波传播过程.通过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较,表明梁-颗粒模型可有效应用于计算和模拟脆性材料动态破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数值模拟 侵彻 冲击载荷 应力波 梁-颗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梁-颗粒模型在岩石材料破坏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德海 邢纪波 朱浮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33-36,共4页
用三维梁-颗粒模型BPM3D(beam-particlemodelinthreedimensions)对岩石类非均质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梁-颗粒模型是在离散单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中的网格模型提出的用于模拟岩石类材料损伤破坏过程的数... 用三维梁-颗粒模型BPM3D(beam-particlemodelinthreedimensions)对岩石类非均质脆性材料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梁-颗粒模型是在离散单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中的网格模型提出的用于模拟岩石类材料损伤破坏过程的数值模型。在模型中,材料在细观层次上被离散为颗粒单元集合体,相邻颗粒单元由有限单元法中的弹脆性梁单元联结。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韦伯(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岩石类材料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材料内部裂纹通过断开梁单元来模拟。通过自动生成的非均质材料模型对岩石类材料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岩石类非均质脆性材料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岩石材料宏观破坏是由于其内部细观裂纹产生、扩展、贯通的结果。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之间的对比分析,揭示出岩石试样宏观破坏模式随细观层次上韦伯分布参数的变化而不同。与实际矿柱破坏形态的对比分析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岩石类非均质材料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非均质材料 数值模拟 梁-颗粒模型 破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向等压荷载历史后混凝土超声波探伤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逯静洲 林皋 +1 位作者 王哲 肖诗云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5年第3期313-319,共7页
采用两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对其施加三向等压荷载历史作用,分别测量载前和载后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超声波速.首先研究了经历过三向等压荷载历史后超声波速的劣化以及混凝土强度与声速的关系.然后,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劣化来定义... 采用两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对其施加三向等压荷载历史作用,分别测量载前和载后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超声波速.首先研究了经历过三向等压荷载历史后超声波速的劣化以及混凝土强度与声速的关系.然后,用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劣化来定义混凝土的损伤,研究了损伤与超声波速降低的关系.根据试验数据拟合得到损伤的演化方程,从中可以看出损伤与超声波速的降低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且有明显的超声波速降低临界值.研究表明,根据超声探伤方法测得的声速,结合混凝土经历的荷载历史和配比等因素,可以为工程提供较为可靠的损伤估计值,对实际工程的指导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损伤 三向等压 荷载历史 超声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起重设备的局部动力效应和抗震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曲淑英 王心健 +1 位作者 曲乃泗 杨春秋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80-83,共4页
对大型环形起重机设备进行抗震分析时,考虑了局部动力效应的影响及不同标高处系统加速度谱值的变化,推导了大型环形起重机设备在42.5 m标高处的地震作用及地震响应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实际设备的分析与计算,探讨了局... 对大型环形起重机设备进行抗震分析时,考虑了局部动力效应的影响及不同标高处系统加速度谱值的变化,推导了大型环形起重机设备在42.5 m标高处的地震作用及地震响应计算公式。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通过对实际设备的分析与计算,探讨了局部动力效应及加速度谱值变化的影响,这对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分析 环形起重设备 局部动力效应 地震组合 加速度谱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筋混凝土压弯构件的恢复力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新刚 吴江龙 +1 位作者 初明进 李强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14-118,共5页
植箭技术是一种新的钢筋锚固技术,在解决新老混凝土连接、钢筋漏埋、错埋等钢筋生根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改造中.为研究植筋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两组六个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一组为整体浇注的构件,一... 植箭技术是一种新的钢筋锚固技术,在解决新老混凝土连接、钢筋漏埋、错埋等钢筋生根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结构加固改造中.为研究植筋构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设计制作了两组六个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一组为整体浇注的构件,一组为植筋构件,通过试验,对比分析了两组构件在反复周期荷载作用下的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极限承载能力、极限变形能力与延性,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比分析表明,在植筋锚固长度大于20D的情况下,植筋压弯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极限变形能力和延性等主要力学指标都与整浇构件相当,植筋构件的抗震性能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弯构件 植笳锚固 反复周期荷载 延性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式动力基础的振动分析与加固处理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新刚 吴江龙 +2 位作者 邢纪波 李强 刘建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93,共3页
根据一大块式曲柄连杆机构的机器钢筋混凝土基础的振动测试与振动分析 ,诊断了基础发生工程事故的原因 ,并结合工程特点 ,在不改变基础设计的动力参数的情况下 ,确定了灌浆加固处理方法 ,并介绍了灌浆加固处理的效果。
关键词 大块式动力基础 振动分析 加固处理 振动测试 灌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屈服强度不同材料的厚壁球壳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阮澍铭 张泽华 +1 位作者 付在春 邓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1-33,共3页
本文对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简称具有S-D效应)材料的厚壁球壳进行了极限分析。证明材料的拉压屈服强度不同对结构承载能力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所获得的反映材料拉压屈服强度不同的极限荷载公式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 极限荷载 屈服准则 工程力学 厚壁球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压强度不同、具有圆孔的大薄板材料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阮澍铭 张泽华 《力学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6-38,共3页
本文对拉压强度不同(简称具有S-D效应)的具有圆孔的大薄板材料作了极限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极限荷载随着材料的压拉强度之比k呈双曲函数增加.考虑到材料具有不同拉压强度的观点,本文的分析结果更具有一般性。
关键词 拉压强度 S-D效应 极限荷载 薄板 材料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丸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德海 朱浮声 邢纪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43-1146,1152,共5页
采用二维梁-颗粒模型BPM2D(beam-particle model in two dimensions)模拟了刚性弹丸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过程。离散元法(DEM)和有限元法(FEM)等数值计算方法各有其优势,同时也都存在不足之处:离散元法适于处理由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 采用二维梁-颗粒模型BPM2D(beam-particle model in two dimensions)模拟了刚性弹丸侵彻无钢筋混凝土的过程。离散元法(DEM)和有限元法(FEM)等数值计算方法各有其优势,同时也都存在不足之处:离散元法适于处理由连续介质向非连续介质转化的破坏问题,但对于连续体计算结果精度不高;有限元法适于预测材料破坏的区域,但难以直接用于计算脆性材料破坏过程,因此将两种方法结合可以形成一种较好的混合模型。梁-颗粒模型BPM2D是基于离散元法,结合有限元法开发的二维数值计算模型,采用3种类型梁单元形成混凝土数值试样,每种类型梁单元的力学性质均按韦伯(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混凝土细观结构的非均匀性,同时梁单元的强度随应变率不同而变化。利用此模型分析了弹丸侵彻下混凝土的破坏过程,并给出侵彻过程弹丸减速度-时间历程曲线。比较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表明梁-颗粒模型可有效应用于计算和模拟脆性材料动态破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数值模拟 侵彻 减速度 梁-颗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电流变体的复合砂浆梁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逯静洲 李庆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102,共6页
本文开展了将电流变体智能材料直接埋置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砂浆材料中的可行性、具体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的研究。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构,调节施加在电流变体上的电压,用锤击法测定其在不同电场... 本文开展了将电流变体智能材料直接埋置在土木工程中常用的砂浆材料中的可行性、具体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的研究。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构,调节施加在电流变体上的电压,用锤击法测定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自振频率,观察分析频率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改变施加在电流变体上的电压确实可以改变复合梁的整体振动特性,尤其是对第一、二阶频率影响比较明显。本文的研究为电流变体在实际工程结构振动控制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体 砂浆 复合梁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单轴拉伸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德海 朱浮声 邢纪波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8-1011,共4页
用三维梁–颗粒模型BPM3D(Beam-Particle Model in Three Dimensions)对岩石材料在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梁–颗粒模型是在离散单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中的网格模型提出的用于模拟岩石类材料损伤破... 用三维梁–颗粒模型BPM3D(Beam-Particle Model in Three Dimensions)对岩石材料在单轴拉伸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梁–颗粒模型是在离散单元法基础上,结合有限单元法中的网格模型提出的用于模拟岩石类材料损伤破坏过程的数值模型。模型中材料在细观层次上被离散为颗粒单元集合体,相邻颗粒单元由有限单元法中的弹脆性梁单元联结。梁单元的力学性质按韦伯(Weibull)分布随机赋值,以模拟岩石材料力学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材料内部裂纹通过断开梁单元来模拟。通过自动生成的非均质材料模型对岩石材料的破坏机理进行研究。岩石在单轴拉伸状态下破坏过程细观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岩石材料宏观破坏是由于其内部细观裂纹产生、扩展、连接的结果。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了模型的适用性。根据数值模拟结果对岩石材料的破坏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 单轴拉伸 数值模拟 梁-颗粒模型 破坏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流变体-砂浆复合梁结构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逯静洲 李庆斌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构,调节施加在电流变体上的电压,用锤击法瞬态击振测定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自振频率,对频率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变片埋置位置对复合梁的整... 利用电流变体作为驱动元件与基体砂浆材料结合制成智能悬臂梁结构,调节施加在电流变体上的电压,用锤击法瞬态击振测定其在不同电场强度下的自振频率,对频率随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变片埋置位置对复合梁的整体振动特性的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变体 砂浆 复合梁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流平混凝土在梁板加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新刚 吴江龙 +3 位作者 初明进 刘方孝 田荣军 隋志军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8-19,共2页
结合一实际工程的加固处理 ,研究了应用自流平混凝土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下加钢筋混凝土次梁 ,改变原有钢筋混凝土梁板受力体系 ,提高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加固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与经济技术效果。... 结合一实际工程的加固处理 ,研究了应用自流平混凝土 ,在钢筋混凝土楼板下加钢筋混凝土次梁 ,改变原有钢筋混凝土梁板受力体系 ,提高钢筋混凝土楼盖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的加固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施工、技术措施与经济技术效果。实践证明 ,这种方法既能提高梁板体系的承载能力 ,也能提高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 自流平混凝土 防火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净浆裹骨料工艺增强机理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常大勇 赵若鹏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11-18,共8页
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混凝土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AEP(即净浆裹骨料)工艺的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观察发现,AEP工艺使混凝土粗骨料-水泥石界面的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采用AEP工艺后,粗骨料表面为定向排列的板状... 本文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对混凝土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AEP(即净浆裹骨料)工艺的增强机理进行了探讨。观察发现,AEP工艺使混凝土粗骨料-水泥石界面的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采用AEP工艺后,粗骨料表面为定向排列的板状Ca(OH)_2结晶消失,而代之以纤维状的C-S-H凝胶,界面区密实度提高,从而使界面粘结强度提高。分析认为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是由于AEP工艺改善了混凝土的均匀性,减少了水分向粗骨料表面的集中;同时,包裹在骨料周围的净浆,有利于在界面区形成C-S-H凝胶,这两方面作用的结果使混凝土的界面结构得到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P 工艺 混凝土 界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