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工科视域下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烟台大学为例
1
作者 刘霞 王欣欣 晋刚 《科教导刊》 2024年第11期72-74,共3页
实践教学已成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针对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统计梳理当前我国物联网工程实践... 实践教学已成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针对CNKI数据库中2013-2023年物联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通过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高频关键词统计梳理当前我国物联网工程实践教学研究的重点。并以烟台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为例,从教学改革理念、培养体系等方面,分析理论、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融合一体的现实路径,对新工科视域下物联网工程一流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物联网工程 实践教学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类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入——基于双师协作教学设计的探索与思考
2
作者 欧世峰 李浩瑞 +1 位作者 高颖 陈兰英 《科教文汇》 2025年第4期103-106,共4页
在信息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授课过程,有助于在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目标。该文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 在信息类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授课过程,有助于在培养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实现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目标。该文通过分析研究生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师协作的教学设计,即通过主讲教师和辅讲教师分工教学的模式对研究生进行授课,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期为我国信息类研究生专业课教育发展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元素 研究生专业课程 教学设计 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
作者 高颖 刘雨辉 欧世峰 《海外英语》 2024年第20期103-105,108,共4页
作为承接基础课程群、开拓国际视野的专业英语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基于当前高速发展的新工科背景,文章分析了电子类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挑战,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方面的不足。随后,文章建设性地提... 作为承接基础课程群、开拓国际视野的专业英语课程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基于当前高速发展的新工科背景,文章分析了电子类专业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挑战,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培养学生专业英语能力方面的不足。随后,文章建设性地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电子类专业英语课程改革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其核心是将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的综合能力作为专业英语课程设计的培养目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英语教学 专业英语 教育教学 电子 毕业设计(论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堂”的物理实验启发式教学实践——以“光的偏振”教学为例
4
作者 朱楠 徐秋爽 +1 位作者 丁双红 潘康路 《科教导刊》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培育创新、提高学生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提出基于“微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微堂课”为平台,构建课前线上预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课后线上拓展的教学模式... 为充分发挥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在培育创新、提高学生科学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方面的作用,提出基于“微课堂”的大学物理实验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微堂课”为平台,构建课前线上预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教学、课后线上拓展的教学模式。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也在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课堂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 启发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信息融合舰船目标识别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吴文静 王中训 +1 位作者 但波 邢子杰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舰船目标识别的信息源主要来自现代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形成的舰船目标信息,包括高分辨距离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对海探测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基于单模态信息对海上舰船目标识别的能力有限,而利用多模态信... 舰船目标识别的信息源主要来自现代高分辨率成像雷达形成的舰船目标信息,包括高分辨距离像、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息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对海探测环境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基于单模态信息对海上舰船目标识别的能力有限,而利用多模态信息融合将更有益于实现对海上目标高效的侦察监视和识别。首先,对单模态舰船目标识别方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目前不同舰船目标识别方法存在的优势和不足;然后对多模态信息融合舰船目标识别常用数据集进行介绍,并对新方法、新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舰船目标识别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后续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舰船目标识别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距离像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合成孔径雷达 多模态信息融合 舰船目标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墨水屏的设备巡检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东升 王中训 高阳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8期45-49,共5页
针对大型工厂人工巡检过程繁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结合电子墨水屏的设备巡检系统设计方案,用来解决人工巡检过程繁琐、提高厂区数据智能化等问题。该系统软件部分前端采用Vue+ElementUI框架,后端采用Java编程语言,与PLSQL数据库进行数据... 针对大型工厂人工巡检过程繁琐的现状,提出了一种结合电子墨水屏的设备巡检系统设计方案,用来解决人工巡检过程繁琐、提高厂区数据智能化等问题。该系统软件部分前端采用Vue+ElementUI框架,后端采用Java编程语言,与PLSQL数据库进行数据交互,硬件搭配电子墨水屏与手持机等设备支撑。经现场测试,系统与手持机、墨水屏等设备搭配使用,可以实现设备巡检任务的设置、自动刷新、巡检提醒,以及设备信息同步、记录巡检明细等功能,符合厂家智能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墨水屏 设备巡检 TPM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氰基吡啶电子受体的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
7
作者 汪青松 张富俊 +5 位作者 徐慧慧 陈思浛 张千峰 童碧海 陈平 孔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83,共11页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 合成了4种以2-氰基吡啶为电子受体的发光材料,考察了不同电子给体对材料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5-(10H-吩噻嗪-10-基)吡啶腈(PTPN)的单晶结构中,吡啶环之间的分子间氢键及吩噻嗪基团之间的C-H···π分子间相互作用使吡啶环与噻吩基团之间形成共平面的构型,导致其发光由薄膜中的520 nm蓝移至400 nm.4种化合物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中的发光波长在434~520 nm之间.化合物5-(10H-吩噁嗪-10-基)吡啶腈(PXPN),PTPN和5-[9,9-二甲基吖啶-10(9H)-基]吡啶腈(DAPN)的光致发光量子效率(PLQY)在0.17~0.57之间,具有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发光性质,延迟荧光寿命在4.1~5.3μs之间,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在0.045~0.069 eV之间.化合物5-(3,6-二叔丁基-9H-咔唑-9-基)吡啶腈(BCPN)的PLQY为0.91,发光寿命为12.4 ns,为荧光发射.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测试表明,4种材料均发射绿光,其中DAPN的综合器件性能最佳,掺杂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855 cd/m^(2),峰值电流效率(CE)、功率效率(PE)和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37.6 cd/A,12.6 lm/W和10.4%.基于化合物BCPN的器件形成了高效的电致激基复合物,器件的最大亮度可达2367 cd/m^(2),峰值CE,PE和EQE分别为29.3 cd/A,11.5 lm/W和9.4%.该研究表明,氰基吡啶受体能形成稳定的分子间氢键,可用于TADF材料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激活延迟荧光 有机电致发光 氰基吡啶 电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稀释效应对O_(2)近红外气辉星载测风的影响
8
作者 李昊天 李发泉 +3 位作者 李娟 王后茂 武魁军 何微微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利用星载光谱成像干涉仪测量O_(2)(a^(1)Δ^(g))日辉的多普勒频移信息是目前实现全球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先进技术手段,观测谱线O 19 P 18(7772.030 cm^(-1))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在40~80 km的空间区域进行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风速测量,... 利用星载光谱成像干涉仪测量O_(2)(a^(1)Δ^(g))日辉的多普勒频移信息是目前实现全球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先进技术手段,观测谱线O 19 P 18(7772.030 cm^(-1))的多普勒频移,可以在40~80 km的空间区域进行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风速测量,然而其探测精度受大气散射的具体影响尚不明晰。文章旨在分析光稀释效应对临近空间大气风场探测的影响,并对其引起的测风误差进行定量评估。首先介绍了O_(2)(a^(1)Δ^(g))光谱和大气散射的光谱特性。采用最新的HITRAN光谱参数、光化学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大气模型计算得到O_(2)(a^(1)Δ^(g))不同反应机制的贡献。结合光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得到O_(2)(a^(1)Δ^(g))的体辐射率,并分析了太阳天顶角对体辐射率分布的影响,基于爱因斯坦系数和谱线强度分别计算得到O_(2)(a^(1)Δ^(g))在不同温度和自吸收效应条件下的光谱辐射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地理气象因素对大气散射光谱造成的影响。其次,介绍了临边观测多普勒非对称空间外差光谱仪(DASH)的测量技术原理,描述了如何去除大气散射分量以生成纯净的气辉干涉图,基于DASH仪器概念对获取干涉图像的正演过程进行了阐释。再次,针对反演问题引入了“剥洋葱算法”,在考虑自吸收效应和光稀释效应影响的情况下,消除了目标层上方大气层贡献,解决了干涉图像中目标层信息的提取问题。最后,通过误差分析得到了大气风场探测精度廓线及其随地理气象因素影响的变化规律,证明光稀释效应的存在降低了干涉图对比度并增加了测量噪声,这对临边观测权重和有效信噪比产生了不利影响。研究表明,在45~80 km的切线高度范围内,测风精度受大气散射的影响较小,其误差约为2~3 m·s^(-1);而在45 km以下,测风精度受光稀释效应的影响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急剧增大,且受地表反照率、气溶胶和云量等因素的影响而显著升高,在同时考虑三种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其探测下限最低约为40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光稀释效应 测量精度 大气风场 光学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自动标注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杨诗曼 王中训 +1 位作者 吴文静 于乐凯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32,40,共10页
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更智能、高效处理图像信息的迫切需求使得图像自动标注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对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将图像自动标注的主体框架分为特征提取和标注模型两部分;其次对传统图像自动标注方法和深... 图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以及对更智能、高效处理图像信息的迫切需求使得图像自动标注的需求日益增大,因此对图像自动标注方法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首先将图像自动标注的主体框架分为特征提取和标注模型两部分;其次对传统图像自动标注方法和深度学习的图像自动标注方法进行分析,从特征提取以及标注模型的角度展开研究;最后对图像自动标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标注 图像 特征提取 标注模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模并合激发谐频脉泽辐射的泵波模拟
10
作者 刘功林 宁昊 +4 位作者 倪素兰 李传洋 张子龙 李耀坤 陈耀 《空间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6-65,共10页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 损失锥电子驱动的电子回旋脉泽辐射是解释太阳射电尖峰暴的主要机制,然而在强磁化条件下,其主要激发的基频辐射在日冕中存在逃逸困难的问题,谐频辐射的激发可有效解决该问题.最近有研究提出一种新型谐频辐射机制,即损失锥电子激发的基频X模(X1)和Z模通过波模并合产生谐频辐射.然而其相应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论证.研究针对Z+Z和Z+X1并合产生谐频的新型辐射机制开展了并合条件分析,发现该过程的并合条件很容易满足,并可在很宽的传播角范围内激发谐频X2辐射.基于此开展泵波粒子模拟可验证非线性波模并合过程的发生,模拟得到谐频辐射的有效激发,且并合过程能量转换率在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辐射机制 PIC模拟 太阳射电辐射 非线性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改革与探索--以“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课程设计”为例
11
作者 吴世娥 贺鹏飞 《科教文汇》 2025年第1期119-123,共5页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5G实践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2.0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如何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满足新基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社会对5G实践与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与此同时,虚拟仿真实验2.0的建设也在持续推进。如何开展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满足新基建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该文以“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课程设计”为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组织与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虚拟仿真教学设计方案与实践过程,该课程实现了虚拟仿真与理论知识、实践拓展的融合,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 虚拟仿真 新基建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船舶SO_(2)排放速率反演方法
12
作者 何微微 刘翔宇 +4 位作者 张会亮 唐奇欣 曹其航 钟士桐 孙明琨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9-200,共12页
排放速率对于研究污染气体扩散的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的时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放速率反演方法。首先通过自主设计的SO_(2)紫外相机系统,基于紫外成像测量原理和光谱定标法获取烟台港一艘客货船排放尾气羽流... 排放速率对于研究污染气体扩散的动力学特性及污染物的时空演化规律至关重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排放速率反演方法。首先通过自主设计的SO_(2)紫外相机系统,基于紫外成像测量原理和光谱定标法获取烟台港一艘客货船排放尾气羽流中的SO_(2)浓度信息。随后利用Farneback光流算法检测羽流图像中光流的运动方向及强度,对光流向量进行可视化处理,计算得出图像中船舶尾气的排放速度。最后,结合SO_(2)的浓度信息与计算得到的排放速度,对结果进行分析,实现SO_(2)排放速率精确反演。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反演方法能够有效估算SO_(2)排放速率,对船舶尾气排放监测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尾气 SO_(2)紫外相机 光谱定标 图像处理 排放速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13
作者 何东升 宋杰 娄树理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101,共9页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得与角度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多普勒频率及其变化率获取目标辐射源的速度,将所得速度信息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相结合,计算目标辐射源详细信息,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提出的算法在准确定位静止和运动目标辐射源方面的优越性,径向距离相对误差为0.8507%。同时,进行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定位 相位差变化率定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智能手机“物理光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
14
作者 丁双红 王中训 晋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35期165-168,共4页
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传输及交互功能,利用智能手机在传感、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功能,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物理光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的各个阶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信息化功能... 利用移动互联网提供的信息传输及交互功能,利用智能手机在传感、信息采集、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功能,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的“物理光学实验”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的各个阶段,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信息化功能,可以提高实验课程的管理效率,补充实验设备的不足,引导和启发学生将信息化技术更多地运用于获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升创新能力,有效地提高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手机传感器 微信教学平台 移动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调制式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庆磊 王中训 穆鹏华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101,共8页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控制需要建立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副边反射式脉冲调制方法。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副边开关管调制信息,由原边减法放大器、波峰跟随器和数模转换器组成的智能跟随解调电路解调信息,配合具有纠错功能的二进... 针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闭环控制需要建立通信链路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副边反射式脉冲调制方法。根据理论分析,设计了副边开关管调制信息,由原边减法放大器、波峰跟随器和数模转换器组成的智能跟随解调电路解调信息,配合具有纠错功能的二进制脉冲编码方案,实现无线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详细论述了解调电路结构和脉冲编码实现方法,并使用集成于原边处理器内的解调电路方案制作200 W实验装置。通过系统测试,信息传输速率2 kbps时,误码率小于1.5%,电能损耗小于1%,受负载与传输距离的变化影响是可控的。该方法使用元件少,集成度高,满足系统闭环控制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能与信息同步传输 反向通信 脉冲调制 解调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流专业群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晋刚 贺鹏飞 +1 位作者 王中训 李辉 《科教导刊》 2022年第35期13-15,共3页
教育部实施的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探索专业群协同发展、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产教融合新模式等问题,地方高校应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流专业群,发挥一流专业“群”优势,课程建设... 教育部实施的一流专业“双万计划”对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探索专业群协同发展、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资源共享共建、产教融合新模式等问题,地方高校应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流专业群,发挥一流专业“群”优势,课程建设“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共建”,并联合企业群探索“1+1+X”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专业群建设水平,服务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新旧动能转换和新工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校 信息技术 一流专业 专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Λ_(b)→Λτ^(+)τ^(-)衰变过程新物理理论
17
作者 刘文凤 李营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22年第3期269-276,293,共9页
对Λ_(b)→Λτ^(+)τ^(-)中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效应进行了模型无关的研究。考虑所有可能的算符结构,给出了Λ_(b)→Λτ^(+)τ^(-)过程的螺旋度振幅解析式,对该过程的分支比、轻子对前后不对称性以及纵向极化分数等物理观测量进行计算。... 对Λ_(b)→Λτ^(+)τ^(-)中可能存在的新物理效应进行了模型无关的研究。考虑所有可能的算符结构,给出了Λ_(b)→Λτ^(+)τ^(-)过程的螺旋度振幅解析式,对该过程的分支比、轻子对前后不对称性以及纵向极化分数等物理观测量进行计算。发现分支比在10^(-7),且VA算符和SP算符对分支比和轻子前后不对称性的影响较大。若假设新粒子只参与b→sτ^(+)τ^(-)过程,R(Λ_(b))_(τ^(+)τ^(-)/e)对矢量算符比较敏感。现有LHCb实验可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测量结果将有助于寻找新物理效应并为构造新物理模型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子 半轻衰变 新物理 轻子味普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3D的车间可视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鹏飞 贺鹏飞 +2 位作者 张颖 张桐敬 聂荣 《信息技术》 2024年第3期43-48,共6页
针对当前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存在的渲染速度慢、渲染效率低等问题,引入视锥体剔除渲染算法,基于Web3D技术设计了可视化车间系统。该系统采用B/S框架,利用Three.js技术实现场景的3D加载,实现了在浏览器上进行虚拟化仿真模拟。使用八叉树和... 针对当前三维可视化系统中存在的渲染速度慢、渲染效率低等问题,引入视锥体剔除渲染算法,基于Web3D技术设计了可视化车间系统。该系统采用B/S框架,利用Three.js技术实现场景的3D加载,实现了在浏览器上进行虚拟化仿真模拟。使用八叉树和轴对称包围盒的视锥体剔除渲染算法,提高了三维场景的渲染速度。并通过综合车间的实际验证,实现了车间设备的工作状态实时监控,生产数据展示更加立体、直观,有效提升了车间可视化系统运行效率和交互性能,满足了现代化车间的管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可视化 B/S架构 Three.js 视锥体剔除 三维车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嘉男 李建福 王晓丽 《高压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3,共11页
氮在常压下是非常稳定的元素,以氮气分子形式存在。研究发现,氮在高温高压下能够形成聚合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分解产物为无污染的氮气,从应用角度上看,它能够作为新型环保高能量密度材料。随后,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 氮在常压下是非常稳定的元素,以氮气分子形式存在。研究发现,氮在高温高压下能够形成聚合结构,这种结构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而且分解产物为无污染的氮气,从应用角度上看,它能够作为新型环保高能量密度材料。随后,人们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得到了氮在高压条件下的相图,并且合成出立方偏转氮、层状聚合氮等结构。然而,纯氮聚合结构的合成条件比较严苛,在常压下很难保存。人们又转向分子结构氮和惰性气体氮化物等,希望能够得到常压下稳定的高能量密度氮结构。为此,针对目前高能量密度氮的理论和实验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未来高能量密度氮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材料 聚合氮 高压科学 氮单键 氮双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3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凯 娄树理 王岩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2-740,共9页
为有效解决小目标难以召回、易发生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特征增强的YOLOv3改进算法。为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训练时利用Mosaic和Mixup方法联合数据增强。首先,为改善小目标检测召回率低的问题,延伸原特征融合网络至更浅层,... 为有效解决小目标难以召回、易发生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融合和特征增强的YOLOv3改进算法。为增强模型的泛化性能,训练时利用Mosaic和Mixup方法联合数据增强。首先,为改善小目标检测召回率低的问题,延伸原特征融合网络至更浅层,并添加自底向上特征金字塔,使浅层特征层的细节和定位信息更多地传递至深层;其次,提出一种特征增强模块,增大感受野,使浅层特征层获得丰富的深层语义信息,优化特征层的表达能力;最后,将GIoU作为回归损失函数,以降低漏检率,实现更准确的回归。在Pascal VOC2007和VOC2012上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前提下,mAP(mean average precision)值提高4.4%。结果充分证明本文算法能有效提升小目标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数据增强 特征融合 特征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