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与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皮炎的疗效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金外淑 陈勇 +1 位作者 周慧 赵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 目的:研究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简称面部皮炎)及对皮肤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12月笔者医院门诊面部皮炎患者13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5)与研究组(n=66)。两组均对面部皮炎进行常规处理,对照组给予他克莫司与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贻贝粘蛋白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皮肤屏障指标(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经表皮水分丢失量)、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上升,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下降,且研究组表皮皮脂含量、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自觉症状与客观体征积分下降,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81.54%(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贻贝粘蛋白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抗组胺药能有效改善面部皮炎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恢复皮肤屏障功能,且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重组贻贝粘蛋白 抗组胺药 疗效 皮肤屏障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湿疣防控关键要素的研究进展及相关防治策略探索
2
作者 李雪 王琪 +2 位作者 程晓磊 隋长霖 曲燕 《中国性科学》 2025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尖锐湿疣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长期反复治疗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尖锐湿疣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微生物感染、行为因素和免疫抑制等。此外,人乳头瘤病毒(HPV)... 尖锐湿疣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长期反复治疗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也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尖锐湿疣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微生物感染、行为因素和免疫抑制等。此外,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接种、治疗方案选择、心理干预均可影响尖锐湿疣的发病或复发。因此,不仅要做好宣传教育、行为干预等预防措施,还应加大HPV疫苗的接种及更有效的治疗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等,以减少尖锐湿疣的感染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瘤病毒 危险因素 复发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女性皮肤老化 被引量:7
3
作者 张东妍 康尔恂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0-572,共3页
关键词 雌激素 皮肤老化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皮肤透明质酸含量及角质层含水量与年龄的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康尔恂 陈宏泉 +1 位作者 吕全兴 王福胜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6期449-450,共2页
透明质酸(HA)是皮肤最重要的保湿物质,研究表明,皮肤干燥、粗糙、皱纹、失去弹性和润泽感等老化表现与HA有关.(1,2) 本文对年龄增长过程中皮肤HA含量和角质层含水量随年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皮肤干燥 年龄变化 透明质酸 含水量 角质层 酸含量 女性 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在女性面部皮肤的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康尔恂 吕全兴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78-179,共2页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在女性面部皮肤中的表达。探讨皮肤形态特点和老化与雌激素的关系。显示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亚型(ERα,ERβ)在皮肤均有表达,其中ERα只表达在皮脂腺细胞核中;ERβ在皮肤表达广泛,是皮肤的主要雌激素受体,真...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在女性面部皮肤中的表达。探讨皮肤形态特点和老化与雌激素的关系。显示雌激素受体的两种亚型(ERα,ERβ)在皮肤均有表达,其中ERα只表达在皮脂腺细胞核中;ERβ在皮肤表达广泛,是皮肤的主要雌激素受体,真皮成纤维细胞、表皮基底细胞、皮脂腺细胞、毛囊外毛根鞘细胞、汗管内皮细胞均有ERβ表达。皮肤是雌激素重要的靶器官,可从各个方面影响皮肤的结构和功能。毛发的生长和脱落,皮脂分泌、皮肤老化进程都与雌激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皮肤 雌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
6
作者 初美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4期129-129,共1页
目的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2010年收治31例患儿,其中1~5岁25例,6~7岁6例。观察皮肤红斑触痛,眼及口周裂纹,红斑蔓延全身,发生松弛型大疱、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伴有发热,给予足量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 目的探讨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9~2010年收治31例患儿,其中1~5岁25例,6~7岁6例。观察皮肤红斑触痛,眼及口周裂纹,红斑蔓延全身,发生松弛型大疱、皮肤剥脱、尼氏征阳性伴有发热,给予足量抗生素、激素及对症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 31例住院患儿经过7~14d有效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者主要诊断准确,及时治疗有效护理是预防感染是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方法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张秋华 朱爱茹 +3 位作者 康尔恂 孙月眉 李航 程芳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2年第4期202-204,207,共4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中国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方法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中国医学数据库:万方、同方和维普2000~2009年收录的319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文献归纳总结,并根据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判... 目的分析近10年来中国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方法使用的合理性。方法对中国医学数据库:万方、同方和维普2000~2009年收录的319篇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文献归纳总结,并根据各种变应原检测方法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判断其使用方法的合理性。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不合理方法构成比的变化趋势。结果 319篇文献中,使用合理方法检测变应原的构成比为58.8%,不合理检测为41.2%。且使用不合理方法检测变应原的构成比呈逐年增长趋势。结论中国部分临床医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变应原检测方法使用的适应证掌握不准确,使用不合理检测方法占很高比例,有的检测方法使用甚至缺乏科学依据,有待管理部门制定统一标准,使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过敏原检测更加合理和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变态反应性 变应原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mpol对UVB所致无毛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薛小文 陈宏泉 +2 位作者 王桂芝 康尔恂 周淑佩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1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评价Tempol对UVB所致无毛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方法:72只无毛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UVB照射对照组(B组)、外用0.36% Tempol 1 h后照射UVB组(C组)、外用0.36%Tempol 2 h后照射UVB组(D组)、外用0.36% Tempol 4 h后照射UVB组(E... 目的:评价Tempol对UVB所致无毛鼠皮肤光老化的防护作用。方法:72只无毛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UVB照射对照组(B组)、外用0.36% Tempol 1 h后照射UVB组(C组)、外用0.36%Tempol 2 h后照射UVB组(D组)、外用0.36% Tempol 4 h后照射UVB组(E组)和外用0.36% Tempol 8 h后照射UVB组(F组)。末次UVB照射后取其背部皮肤,在显微镜下观察真皮内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含量的变化及病理形态学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丙二醛(MDA)及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B、C、E和F组真皮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均增粗、断裂、排列紊乱,皮肤丙二醛含量均显著升高,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下降,与A和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外用0.36% Tempol对UVB所致无毛鼠皮肤光老化具有防护作用,有效防护时段可能在用药后1~4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 UVB TEMPOL 丙二醛 羟脯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胜肽修复水光术后敏感皮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郎小乔 曲燕 +2 位作者 蒲欣悦 林清霞 孟慧娟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和评估乳胜肽修护精华液在水光注射术后缓解敏感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疗美容门诊水光术后16例就医者,就医者在水光术后均使用乳胜肽修护精华液+保湿霜,... 目的:观察和评估乳胜肽修护精华液在水光注射术后缓解敏感皮肤、修复皮肤屏障的有效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2022年6月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医疗美容门诊水光术后16例就医者,就医者在水光术后均使用乳胜肽修护精华液+保湿霜,并于水光术后3 d、7 d、14 d分别进行普通拍照、VISIA拍摄、皮肤镜图像采集,并填写就医者自我评价调查问卷。结果:①皮肤镜下检查,4例(4/16)就医者术后7 d皮肤状态基本恢复术前水平,3例(3/16)就医者术后14 d仍可见较明显分枝状毛细血管,但程度较前减轻,其余就医者皮肤状态基本恢复术前水平;②VISIA拍摄示4例(4/16)就医者术后7 d红色区深度、范围恢复到与术前相近,3例(3/16)就医者水光术后14 d红色区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但颜色深度、范围较前改善;③就医者自我评价调查问卷反馈,15例就医者评分≤8分,1例就医者评分为10分。结论:在水光注射术后使用乳胜肽修护精华液对修复术后敏感性皮肤、缓解不适症状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胜肽修护精华液 敏感皮肤 水光注射 VISIA 皮肤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0
作者 雷小兵 高冬 +4 位作者 张江安 吕敏贤 冉立伟 刘安 谭升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05-705,共1页
慢性荨麻疹病因复杂,临床上很难用单一抗组胺药控制.我们应用咪唑斯汀(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联合甘草酸二铵(甘利欣,连云港正大天晴制药有限公司)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与单用皿治林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咪唑斯汀 甘草酸二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狼疮16例误诊分析 被引量:16
11
作者 雷小兵 王俊民 +3 位作者 谭升顺 曾维惠 郑焱 王福胜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57-759,共3页
目的 探讨寻常狼疮的临床特点和病因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通过对本科门诊近 3个月遇到的 16例在院外误诊为其他皮肤病的寻常狼疮资料进行研究 ,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  16例分别误诊为结节病、皮肤纤维瘤、鳞状细胞癌、湿疹、... 目的 探讨寻常狼疮的临床特点和病因 ,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通过对本科门诊近 3个月遇到的 16例在院外误诊为其他皮肤病的寻常狼疮资料进行研究 ,分析其误诊误治的原因。结果  16例分别误诊为结节病、皮肤纤维瘤、鳞状细胞癌、湿疹、深部真菌感染、脂溢性皮炎、盘状红斑狼疮等 ,根据皮损组织病理结果及临床抗痨药物治疗有效 ,最后全部确诊为寻常狼疮。结论 本病皮损的临床表现可有多样 ,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 ,加之近年又有增多趋势 ,而临床医生又缺乏对本病的足够认识 ,这些是造成误诊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狼疮 识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5例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总IgE、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月眉 张秋华 +3 位作者 程芳 康尔恂 田丰英 唐宁波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性鼻炎患者的特应性体质与过敏原。方法对哮喘门诊1195例检测过敏原的患者档案加以分析。结果 1195例中支气管哮喘1167例(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215例),单纯过敏性鼻炎28例,哮喘患者中伴鼻炎788例(67.52%)。过...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性鼻炎患者的特应性体质与过敏原。方法对哮喘门诊1195例检测过敏原的患者档案加以分析。结果 1195例中支气管哮喘1167例(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215例),单纯过敏性鼻炎28例,哮喘患者中伴鼻炎788例(67.52%)。过敏原阳性932例(77.99%)。常见的过敏原依次为粉尘螨(73.82%)、屋尘螨(73.07%)、霉菌(27.89%)、猫上皮(19.95%)、狗上皮(19.42%)、刺槐(16.63%)等。结论哮喘患者多数伴有过敏性鼻炎并且过敏原阳性率高。烟台地区过敏原主要为尘螨、霉菌、动物上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过敏性鼻炎 过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先进 沈永年 +1 位作者 吕桂霞 刘维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2,F0003,共5页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 目的构建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方法自临床标本选取3个红色毛癣菌菌株,经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及接种后追加应用的方法,促进红色毛癣菌感染动物模型建立;采用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方法验证感染结果。结果在应用适当剂量糖皮质激素干预下,红色毛癣菌动物接种后10d左右,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均显示感染成功。结论糖皮质激素干预下可建立稳定的红色毛癣菌感染豚鼠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红色毛癣菌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联合环磷酰胺治疗SLE模型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素荣 周翠英 +2 位作者 王福胜 高冬 刘梅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94-59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SLE模型鼠的疗效。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2.5mg/kg构建SLE模型鼠,3个试验组在造模后24h分别给予中药清热解毒补肾方(B)、环磷酰胺(C)、中药+环磷酰胺(D)灌胃治疗,对...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SLE模型鼠的疗效。方法80只小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PS)2.5mg/kg构建SLE模型鼠,3个试验组在造模后24h分别给予中药清热解毒补肾方(B)、环磷酰胺(C)、中药+环磷酰胺(D)灌胃治疗,对照组(A)给予灌胃蒸馏水。15天后观察测定各组动物死亡率、24h尿蛋白含量、肾脏免疫复合物沉积情况。结果D组动物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分别<0.05,0.01);各治疗组(B,C,D组)动物24h尿蛋白及动物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尤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最为明显(P分别<0.05,0.01)。结论中药清热解毒补肾方及西药环磷酰胺对狼疮样模型小鼠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而两者联用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狼疮样小鼠模型 清热解毒补肾方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蛎壳状银屑病样二期梅毒疹1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德华 王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8-108,共1页
关键词 梅毒 银屑病样 蛎壳状 二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6例面部皮炎患者临床及致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16
作者 曲燕 孟现广 杨秀莉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6年第10期611-613,共3页
对166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部分患者行皮肤斑贴试验与点刺试验。其中,女性(138例)多于男性(28例),年龄2~89岁,平均(30+12)岁;春季发病率为3.85%,高于夏季(0.56%)、秋季(0.84%)和冬季(3.33%);接触性皮炎与激素依赖... 对166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部分患者行皮肤斑贴试验与点刺试验。其中,女性(138例)多于男性(28例),年龄2~89岁,平均(30+12)岁;春季发病率为3.85%,高于夏季(0.56%)、秋季(0.84%)和冬季(3.33%);接触性皮炎与激素依赖性皮炎是面部皮炎最常见的类型,分别占30.7%和21.1%;皮肤斑贴试验和点刺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69.05%、72.22%,是寻找致敏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皮炎 斑贴试验 皮肤点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传玉 周素荣 +1 位作者 周翠英 梅元武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为NPLE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NPLE患者和20例非NPLE患者CSF常规、生化、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PLE组的CSF压力、细胞数、蛋白质... 目的探讨神经精神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的改变规律,为NPLE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18例NPLE患者和20例非NPLE患者CSF常规、生化、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与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进行相关分析。结果NPLE组的CSF压力、细胞数、蛋白质、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ANA)均较非狼疮性脑病SLE患者升高;疾病活动指数(SLEDAI)与脑脊液压力、蛋白定量、细胞数、IgG呈正相关。结论神经精神狼疮患者脑脊液CSF的细胞数、蛋白质、ANA升高、并与疾病活动情况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神经精神狼疮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介苗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姚先平 张向平 矫爱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5年第1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治疗带状疱疹 卡介苗 疗效观察 聚肌胞 注射液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定植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冬 王福胜 康尔恂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1期84-85,共2页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金黄色葡萄球菌 特应性皮炎 外用治疗 定植 大环内酯类免疫抑制剂 成人 免疫抑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苍耳子致接触性皮炎1例 被引量:9
20
作者 高冬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70-570,共1页
患者女,38岁.因双膝部红斑、水疱伴瘙痒5 d,于2002年6月12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6 d前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偏方:"单味苍耳子20~30个轻轻捶破,加香油50 g"混合外敷双侧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第1天用药后无异常,第2天用... 患者女,38岁.因双膝部红斑、水疱伴瘙痒5 d,于2002年6月12日至我院皮肤科就诊.6 d前患者因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偏方:"单味苍耳子20~30个轻轻捶破,加香油50 g"混合外敷双侧膝关节,每日1次,每次30min.第1天用药后无异常,第2天用药后即出现局部皮肤发红,有烧灼感,外用复方地塞米松软膏(皮炎平)治疗,2 d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接触性 苍耳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