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国产芳纶产业技术 筑高新材料强国之梦 记国家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基地-泰和新材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曙光 《中国个体防护装备》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1前言 当今世界,新技术、新材料正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其中,高性能纤维材料异军突起,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环境保护、现代通信、轨道交通等领域日益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芳纶 纤维产业 高新材料 强国之梦 国防军工 化纤业 高性能纤维 技术引进 聚苯硫醚 特种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对位芳纶骨架材料弯曲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震 唐凯 +2 位作者 吴迪 于宏广 孙宇 《橡胶工业》 CAS 2017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介绍对位芳纶长丝作为胶管骨架材料的特点,研究捻度对芳纶长丝静态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捻度的增大,拉伸强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钩接强力略微增大后减小,在低捻度及较高捻度下的钩接强力高于拉伸强力;打结强力基本不变,且... 介绍对位芳纶长丝作为胶管骨架材料的特点,研究捻度对芳纶长丝静态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捻度的增大,拉伸强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钩接强力略微增大后减小,在低捻度及较高捻度下的钩接强力高于拉伸强力;打结强力基本不变,且明显低于拉伸强力;拉伸断裂伸长率逐渐增大,钩接和打结断裂伸长率基本不变,且均低于拉伸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纶 弯曲性能 拉伸强力 钩接强力 打结强力 针织胶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在复合材料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邱召明 刘晓丽 +1 位作者 王忠伟 李春霞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6年第6期31-34,共4页
介绍了对位芳纶的发展现状及性能特点,以及在航空航天、防护/武器装备、汽车工业、造船产业、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对位芳纶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纤维基材,提高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纤维界面活性,提... 介绍了对位芳纶的发展现状及性能特点,以及在航空航天、防护/武器装备、汽车工业、造船产业、体育运动器材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分析了对位芳纶在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应注意合理选择纤维基材,提高纤维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纤维界面活性,提高芳纶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等有关事项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纶 复合材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位芳纶在复合材料领域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双成 李春霞 +1 位作者 邵正丽 许德胜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52-56,61,共6页
简介了对位芳纶在航空航天、风电、桥梁加固、船舶、汽车、体育运动用品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指出国内对位芳纶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开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位芳纶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最后提出... 简介了对位芳纶在航空航天、风电、桥梁加固、船舶、汽车、体育运动用品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指出国内对位芳纶复合材料的应用与开发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很多技术难点,同时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位芳纶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最后提出未来一段时期的主要技术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位芳纶 复合材料 应用 研发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及其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董旭海 顾裕梅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89,共4页
一、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制度,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简称[2006]175号文);为进... 一、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相关政策为指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规范实施股权激励制度,2006年9月30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境内)实施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国资发分配[2006]175号,简称[2006]175号文);为进一步规范实施股权激励,2008年10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资发分配[2008]171号,简称[2008]171号文,与[2006]175号文统称国资委版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制度 国有上市公司 规范实施 试行办法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现状 国资 国务院国资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纺丝甬道技术在氨纶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之泰 韩虎 《合成纤维》 CAS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以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舒适氨纶项目为背景,对其连续聚合工艺中采用的关键设备——纺丝甬道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改造。研究了氨纶丝条在甬道中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新型甬道的创新改造,分析了甬道的物理结构及加热保温回... 以烟台泰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造的舒适氨纶项目为背景,对其连续聚合工艺中采用的关键设备——纺丝甬道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改造。研究了氨纶丝条在甬道中的变化过程,进行了新型甬道的创新改造,分析了甬道的物理结构及加热保温回收系统对纺丝性能指标的影响,制定了甬道加热系统的工艺参数和使用维护方案,以保证甬道能合理满足工艺要求。实践证明:在新型甬道中纺出来的氨纶的力学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纺丝甬道 技术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技氛围中大学教师的困境与新定位
7
作者 吴昊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5-37,共3页
现代高科技发展所带来教学的变化,使得传统的知识传授型的老师角色定位不再有效。教师必须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塑造的新教学条件,不断进行转型或转换,以新的方式重新定位。
关键词 现代科技 大学教师 困境 新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子公司间资产划转业务财税处理
8
作者 马瑞军 《中国经贸》 2022年第16期73-75,共3页
最初的资产转移只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2014年企业改制中推进企业所得税待通的通知》,将这种原来仅限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划转”。作为一种重组优惠政策加以推广,允许所有制企业在符合条件... 最初的资产转移只发生在国有企业之间。随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在2014年企业改制中推进企业所得税待通的通知》,将这种原来仅限于国有企业之间的“划转”。作为一种重组优惠政策加以推广,允许所有制企业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也可享受。集团母子公司资产划转涉及的资产多样可以是所持股权、存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也可以是不动产:土地、房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子公司 资产划转 财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如何加强上市公司风险管控
9
作者 丁连涛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第7期183-183,共1页
当前,我国上市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对于风险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上市企业风险控制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此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市公司 风险管控 企业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体系 上市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超滤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司会芳 李琳 +3 位作者 杨文华 王春雷 宋西全 王同华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55,共7页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分别以氯化锂(Li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IA超滤膜,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对铸膜液体系及膜结构和性能的影... 以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为膜材料,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分别以氯化锂(LiC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MIA超滤膜,研究了聚合物浓度、添加剂的种类对铸膜液体系及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MIA、LiCl、PVP和PEG含量的增加,铸膜液的黏度增加;随着PMIA、PVP和PEG含量的增加,铸膜液的热力学稳定性降低,但是LiCl的加入使铸膜液的热力学稳定性提升.通过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分析可知,随着PMIA、LiCl和PVP含量的增加,膜的孔隙率和纯水通量降低,而PEG的增加则使膜的孔隙率和纯水通量先增加后降低,当PMIA质量分数为12%,PEG质量分数为6%时,膜纯水通量高达707.43L/(m2·h),所有膜对BSA都具有较高的截留率,均在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 超滤膜 相转化 添加剂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虎 李伟婷 +3 位作者 魏会芳 王小艳 孙昌 许长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6-79,共4页
为有效控制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过程并指导其染色工艺的优化,采用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定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不同染色条件下的上染速率曲线,并将上染速率曲线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 为有效控制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过程并指导其染色工艺的优化,采用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定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不同染色条件下的上染速率曲线,并将上染速率曲线与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动力学。结果表明: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在低pH值下具有更高的初始上染速率和上染量,提高染色温度可加快纤维上染;酸性橙Ⅱ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过程适合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描述,其主要通过静电吸附作用上染酸性染料易染氨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易染氨纶 酸性橙Ⅱ 上染速率 染色动力学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三元共聚纤维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建良 沈恒根 +3 位作者 邓召良 毕景中 任仲恺 吕继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5,共5页
通过共聚将3,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子中制备了新型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三元共聚物,并对其流变性能、热性能、成纤能力以及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三元共聚物表现为非牛顿流体,且随着3,4’... 通过共聚将3,4’-二氨基二苯醚引入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子中制备了新型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三元共聚物,并对其流变性能、热性能、成纤能力以及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间位芳香族聚酰胺三元共聚物表现为非牛顿流体,且随着3,4’-二氨基二苯醚加入量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步降低;得到的该类新型三元共聚物无熔点,起始分解温度为365.8℃,成纤能力随着3,4’-二氨基二苯醚加入量的增加略有降低;得到的纤维断裂强度以及弹性模量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当加入量为20%左右时,纤维耐热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改性 三元共聚物 纤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染色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伟婷 贾秋梓 +4 位作者 朱晓娜 韩虎 杜金梅 黎雅琴 许长海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8-11,共4页
应用弱酸性染料尼龙山红S-B、尼龙山黄S-L和尼龙山蓝S-R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试氨纶的上染率,分析了影响染色工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弱酸性染料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率随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染料质量分数为2%(... 应用弱酸性染料尼龙山红S-B、尼龙山黄S-L和尼龙山蓝S-R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染色,通过测试氨纶的上染率,分析了影响染色工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弱酸性染料对酸性染料易染氨纶的上染率随染料质量分数的增加而降低。当染料质量分数为2%(omf),染色温度为90℃,保温时间为60 min,染液pH值为4时,可获得较佳的染色效果,在该条件下染色的氨纶纤维耐皂洗色牢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酸性染料 染色 易染氨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硫醚纤维与聚醚砜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3
14
作者 姜细思 林荣 +1 位作者 吴成燕 占海华 《合成纤维》 CAS 2013年第11期33-37,共5页
分别以聚拳硫醚(PDS)、聚醚砜(PES)切片为原料,在一位4头的熔融纺丝实验机上,制备了PPS及PES纤维,并对两者结构与性能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PS和PES的初生纤维都具有光滑的表面,PES的流动性能比PPS差,表观黏度也比PPS要... 分别以聚拳硫醚(PDS)、聚醚砜(PES)切片为原料,在一位4头的熔融纺丝实验机上,制备了PPS及PES纤维,并对两者结构与性能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PPS和PES的初生纤维都具有光滑的表面,PES的流动性能比PPS差,表观黏度也比PPS要大;PPS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90—100℃,结晶温度为130.09℃,熔融温度为279.56℃,初始热分解温度为500℃,半寿温度为625℃;PES纤维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25cc,初始热分解温度为460℃,半寿温度为600℃,没有结晶温度和熔融温度;PPS纤维为半结晶聚合物,结晶速率为0.045s^-1,而PES纤维属于无定形或极低结晶度材料;PES纤维和PPS纤维都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阻燃性,都非常适合应用在阻燃及耐高温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纤维 聚醚砜纤维 结构与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芳纶的技术现状和发展方向 被引量:47
15
作者 宋翠艳 宋西全 邓召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5-128,135,共5页
对间位芳纶的商业化现状作了介绍,分析了相关技术路线,着重总结了间位芳纶产品的5大性能特点:耐热、阻燃、电绝缘、化学稳定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并因这些特性被大量应用于环保、防护、产业用纺织品以及电绝缘等领域。在间位芳纶技术发展... 对间位芳纶的商业化现状作了介绍,分析了相关技术路线,着重总结了间位芳纶产品的5大性能特点:耐热、阻燃、电绝缘、化学稳定及优良的力学性能,并因这些特性被大量应用于环保、防护、产业用纺织品以及电绝缘等领域。在间位芳纶技术发展方向方面,从低成本工艺路线、差别化产品以及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开发3个方面提出了相关看法和建议,阐述了间位芳纶广阔的发展前景,期望通过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以及应用领域扩展来推动间位芳纶的技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性能 应用 技术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芳纶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22
16
作者 朱传涛 张曙光 林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芳纶在高性能纤维材料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简要介绍了芳纶的主要品种,并对我国芳纶行业目前的产能规模、配套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等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芳纶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 芳纶在高性能纤维材料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简要介绍了芳纶的主要品种,并对我国芳纶行业目前的产能规模、配套产业集群、领军企业等进行了阐述,着重介绍了芳纶在国防军工、航天航空、轨道交通、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应用,并提出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 技术发展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度间位芳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测试 被引量:6
17
作者 任仲恺 杨文华 张爱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15,共3页
阐述高强度间位芳纶的制备及产品力学性能特点。通过优化聚合反应釜径高比,改进搅拌设备,在聚合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剂,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间位芳纶,对其表面形态和系列制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出的间位芳纶表... 阐述高强度间位芳纶的制备及产品力学性能特点。通过优化聚合反应釜径高比,改进搅拌设备,在聚合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改性剂,制备了一种高强度间位芳纶,对其表面形态和系列制品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新工艺制备出的间位芳纶表面致密,纤维内部分子取向性增强,断裂强度达到4.7 cN/dtex以上,断裂伸长率不低于30%,其纱线和面料力学性能较同规格的常规间位芳纶纱线和面料有明显提升。认为:高强度间位芳纶的制备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改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高强度芳纶 纺丝工艺 聚合体黏度 断裂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位芳纶基导电纤维的性能与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宋翠艳 陈延平 邓召良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74,共3页
介绍了间位芳纶基导电纤维的特性,如优良的阻燃、耐高温、导电、机械加工特性等,阐述了芳纶基导电纤维在防护服装、工业过滤等领域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间位芳纶 导电纤维 防护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染间位芳纶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关振虹 李丹 +2 位作者 宋金苓 冷向阳 宋西全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8-32,共5页
为提升间位芳纶的染色效果,从分子结构改性出发,引入易染基团。采用溶液聚合法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砜(DDS),在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子结构中引入砜基,通过调整DDS的加入量调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砜基的含量,采用湿法... 为提升间位芳纶的染色效果,从分子结构改性出发,引入易染基团。采用溶液聚合法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4,4′-二氨基二苯砜(DDS),在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分子结构中引入砜基,通过调整DDS的加入量调控聚合物分子结构中砜基的含量,采用湿法纺丝工艺制备改性间位芳纶。测试了改性间位芳纶及其织物的染色性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和色牢度。结果表明:随着DDS引入量的增加,改性间位芳纶的染色性能得到明显提升,当间苯二胺与DDS的量比为7∶3时,采用阳离子红染色后改性间位芳纶的K/S值为3.82,比常规间位芳纶提高1.39;采用阳离子蓝染色后改性间位芳纶的K/S值为5.83,比常规间位芳纶提高2.74,采用分散蓝、分散红对纤维染色也具有较好的染色效果。此外,改性间位芳纶织物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其断裂强度为3.6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5.21%;与常规间位芳纶织物相比,改性间位芳纶织物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无明显变化,耐干湿摩色牢度和耐日晒色牢度提升1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聚合 湿法纺丝 间位芳纶 易染 染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纺氨纶生产中配料比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卫庆 许钦一 魏会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7,共3页
简述氨纶在纺织行业尤其是毛纺行业中的应用,并根据氨纶的生产过程,介绍当前氨纶的技术改性进展情况。针对干法纺丝氨纶生产中,主要原料PTMEG、MDI和胺的添加配比对氨纶的断裂强力、定伸强力和断裂伸长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 简述氨纶在纺织行业尤其是毛纺行业中的应用,并根据氨纶的生产过程,介绍当前氨纶的技术改性进展情况。针对干法纺丝氨纶生产中,主要原料PTMEG、MDI和胺的添加配比对氨纶的断裂强力、定伸强力和断裂伸长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通过聚氨酯的组成和结构对其进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CR值(MDI与PTMEG的物质的量比)越高,即原料配比中硬链段越多,氨纶丝应力越高,强度越高,断裂伸长越大;氨纶生产中配料比对产品其他性能(如耐热性、染色性等)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纶 聚氨基甲酸酯 配料比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