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丝关键工序对细支卷烟燃烧温度及主流烟气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5
1
作者 田忠 陈闯 +4 位作者 许宗保 周顺 王孝峰 张亚平 何庆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9-26,共8页
为探索制丝关键工序与细支卷烟品质的关系,分析了切丝宽度以及烘丝工艺对于细支卷烟燃烧温度、烟气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并对主流烟气成分释放与细支卷烟燃烧温度的关系做了探讨。结果表明,KLD薄板烘丝较HXD气流烘丝的感官质量更好;... 为探索制丝关键工序与细支卷烟品质的关系,分析了切丝宽度以及烘丝工艺对于细支卷烟燃烧温度、烟气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并对主流烟气成分释放与细支卷烟燃烧温度的关系做了探讨。结果表明,KLD薄板烘丝较HXD气流烘丝的感官质量更好;此外,低切丝宽度会导致细支卷烟产品燃烧锥温度、焦油、以及危害性指数的上升,但同时也会增加烟气香味成分含量,提高卷烟香气量和满足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丝宽度 烘丝工艺 细支卷烟 燃烧温度 主流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卷烟纸性能对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综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田忠 王宏伟 +5 位作者 王孝峰 鲍穗 方鼎 陈闯 许宗保 张亚平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0-35,共6页
为考察卷烟纸透气度和定量对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燃烧锥最高温度和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了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大,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的燃烧锥最高温度、HCN、CO、NH_... 为考察卷烟纸透气度和定量对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燃烧锥最高温度和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的影响,采用偏最小二乘(PLS)回归法建立了多因素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卷烟纸透气度的增大,常规卷烟和细支卷烟的燃烧锥最高温度、HCN、CO、NH_3和烟气危害性指数均有降低的趋势,且不利于感官综合特性的提升;随着卷烟纸定量的增大,两种卷烟的燃烧锥最高温度和CO有升高的趋势,NH_3、烟气危害性指数以及感官综合特性有降低的趋势;卷烟纸透气度和定量对两种卷烟部分指标(如苯酚、HCN释放量、香气、烟气以及口感特性等)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烟纸透气度 定量 燃烧锥温度 有害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烟灵敏度与抽吸轻松度性能测定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何庆 徐迎波 +5 位作者 宁勇 周顺 张亚平 王孝峰 田振峰 陈开波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9,共5页
利用蠕动泵和压力计的结合,以触发抽吸流量和抽吸真空度两项指标表征电子烟的灵敏度和抽吸轻松度性能。结果表明,触发抽吸流量可直接反映电子烟的灵敏度性能,触发抽吸流量越小,电子烟灵敏度越高。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 利用蠕动泵和压力计的结合,以触发抽吸流量和抽吸真空度两项指标表征电子烟的灵敏度和抽吸轻松度性能。结果表明,触发抽吸流量可直接反映电子烟的灵敏度性能,触发抽吸流量越小,电子烟灵敏度越高。对于不同类型的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吸轻松度关系不同,整体式电子烟抽吸真空度与抽吸轻松度呈负相关,而分段式电子烟呈正相关。这与分段式电子烟的打孔稀释有关。此外,不同规格电子烟以及同一规格的产品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表明,目前电子烟的加工均一性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烟 灵敏度 轻松度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烤烟烟叶的热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郭耸 宁敏 +5 位作者 徐迎波 王程辉 周顺 李权威 杨昌庆 安怀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6期343-345,共3页
[目的]通过热分析手段来研究烟草的热解动力学行为。[方法]利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等容条件下典型烤烟烟叶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其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SY-1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比较明显的放热峰,均位于1... [目的]通过热分析手段来研究烟草的热解动力学行为。[方法]利用C80微量量热仪研究了等容条件下典型烤烟烟叶热分解性能的影响,并对此进行了分析,确立了其热解动力学模型。[结果]研究表明,SY-1热分解过程分为3个比较明显的放热峰,均位于100-275℃,果胶和半纤维素热解所产生的热量在整个热解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SY-1的初始分解温度、3个峰的峰值温度增大;从0.2到0.8 K/s的升温速率范围内,SY-1的热解反应动力学机理保持不变,热解动力学模型可用文中所述方程式表示。[结论]研究烟叶的热解特性对于进一步探讨烟支的燃烧特性、改善卷烟产品的燃吸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烤烟烟叶 热解行为 表观动力学模型 C80微量量热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淀粉对茶多酚的吸附性能及其复合物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骆慧敏 宁敏 +2 位作者 徐迎波 王程辉 杜先锋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3-480,共8页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 采用双酶法制备玉米多孔淀粉,以玉米多孔淀粉作为载体吸附茶多酚,研究玉米多孔淀粉吸附茶多酚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优化吸附条件。探讨了吸附热力学规律,用Freundlich和Langmuir方程拟合并绘制等温吸附线,研究表明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吸附规律(R2>0.99)。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线计算微分吸附热,吸附热符合氢键键能范围,通过测定该复合物对DPPH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见复合物仍保持较高的抗氧化能力,多孔淀粉复合后的茶多酚自氧化速度显著减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淀粉 茶多酚 吸附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敏感γ-聚谷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的溶胀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马霞 李路遥 +1 位作者 张缅缅 于海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333-338,共6页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的持水性、生物相容性且没有细胞毒性的水凝胶,该文在不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条件下,将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以3∶7,4∶6,5∶5,6∶4,7∶3的质量配比进行反应,制得p...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的持水性、生物相容性且没有细胞毒性的水凝胶,该文在不经过任何化学处理的条件下,将γ-聚谷氨酸(γ-polyglutamic acid,γ-PGA)与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以3∶7,4∶6,5∶5,6∶4,7∶3的质量配比进行反应,制得pH敏感型水凝胶。对制得的水凝胶进行性能和结构表征,研究不同单体配比的水凝胶在不同p H值溶液(pH值分别为4.0,7.4,9.0)中的溶胀动力学,同时对制备的水凝胶进行了药物缓释性能初步研究。结果表明,γ-聚谷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具备pH敏感性,溶胀度随着γ-聚谷氨酸量的增加而减小,保水率及热稳定性均随着γ-聚谷氨酸量的增加而升高。溶胀性能研究表明不同pH值的溶液媒介对水凝胶的初始扩散行为没有影响,都属于non-Fickian扩散模式,而且不同水凝胶样品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溶胀速率的变化趋势类似,说明了在γ-PGA/PVA水凝胶的溶胀初期,水分子的扩散速率与网络大分子的松弛速率相当。不同配比的水凝胶在相同pH值环境中,水的扩散系数随着水凝胶的溶胀速率的增大而增大,且溶胀速率值又会随着PVA含量的增加而增大。药物缓释研究显示Gel3/7、Gel4/6、Gel5/5、Gel6/4、Gel7/3的包埋率分别为79.87%、75.75%、74.00%、73.50%和70.25%,说明5组水凝胶样品包埋效果较为理想,p H值的变化对5组水凝胶样品的释放性能的影响是一致的,均在p H值为7.4的缓冲溶液中药物释放较快,在p H值为1.2的缓冲溶液中释放较为平缓,释放周期加长;随着γ-PGA含量的增加,PVA含量的减少,药物的释放速率也随之减小,最终的平衡释药百分数变小,释药周期加长。研究结果为γ-聚谷氨酸/聚乙烯醇水凝胶材料在生物技术、医学以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 动力学 PH值 Γ-聚谷氨酸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鸢尾根黄酮提取工艺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任少伟 宁敏 +5 位作者 徐迎波 王程辉 徐志强 胡永华 董秀丽 张文成 《安徽化工》 CAS 2015年第1期36-38,41,共4页
以鸢尾根为原料,采用食用级乙醇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鸢尾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p H值为7的条件下,用10(v:m)倍于鸢尾根的70%乙醇,提取2 h/次、2次,鸢尾黄酮提取效果最好,得率在5%以上,提... 以鸢尾根为原料,采用食用级乙醇水为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选出鸢尾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温度为80℃、p H值为7的条件下,用10(v:m)倍于鸢尾根的70%乙醇,提取2 h/次、2次,鸢尾黄酮提取效果最好,得率在5%以上,提取物中黄酮含量大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尾根 黄酮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气吹扫尼古丁长期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程攀 何庆 +5 位作者 张晓宇 张永学 张文欣 汪志伟 赵庆中 高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4-840,共7页
目的研究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进行载气吹扫尼古丁法致大鼠吸入,每日分别定时暴露1、2、4 h,确定为低、中、高剂量组。对照... 目的研究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对大鼠心血管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均分为4组。实验组进行载气吹扫尼古丁法致大鼠吸入,每日分别定时暴露1、2、4 h,确定为低、中、高剂量组。对照组在标准条件下饲养。90 d后,测定大鼠心功能,心、肺、血清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处理组血压明显升高,血清SOD活性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心、肺血清IL-1β、TNF-α、IL-10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结论载气吹扫尼古丁吸入的大鼠血压升高,心功能存在障碍,机体氧化-抗氧化失衡并且心肺发生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和交感、副交感系统的同时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心血管功能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xtraction of Lignin from Tobacco Stem using Ionic Liquid 被引量:4
9
作者 Ming-hui Fan Shao-lin Ge +2 位作者 Zhao Zhang Ying-song Xie Quan-x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2018年第5期725-730,736,共7页
Lignin only accounts for about 6%of total mass in tobacco stem,but it inuences the harmful substances in the side stream smoke of cigarette in a significant way.Traditional researches focus only on the determination o... Lignin only accounts for about 6%of total mass in tobacco stem,but it inuences the harmful substances in the side stream smoke of cigarette in a significant way.Traditional researches focus only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lignin content.In the present work,we investigate four typical imidazolium-based ionic liquids for efficient extraction of lignin under mild conditions and 1-ethyl-3-methylimidazolium diethylphosphate([Emim][DEP])shows the best results.The pretreatment of stem using water at 80℃for 30 min can not only remove most of the sugars but also loose the microbers.The extractive rate of lignin reaches 85.38%at 150℃for 4 h and the purity of lignin is 9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bacco stem PRETREATMENT LIGNIN Ionic liqu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甜香胶囊香精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迎波 徐志强 +3 位作者 田振峰 肖作兵 吴曲阳 牛云蔚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18,共3页
试验以羟丙基-β-环糊精做为壁材,以焦甜香型香精作为芯材制备出缓释香精胶囊。试验重点考察了搅拌时间、转速、固形物含量和芯壁质量比对香精粒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并对缓释香精进行了热重分析(TGA)测定。
关键词 胶囊香精 制备 粒径 热重分析(TGA)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