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胃炎镜下病理特点与幽门螺杆菌血清抗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萍 李军民 +1 位作者 吕祥瑞 王慧 《中国内镜杂志》 2018年第8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血清抗体类型与慢性胃炎发生率及其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疗的上腹部不适的患者6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Hp呼气实验检查Hp,并采用酶联免... 目的探讨不同菌型幽门螺杆菌(Hp)血清抗体类型与慢性胃炎发生率及其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疗的上腹部不适的患者6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胃镜检查,所有患者均行Hp呼气实验检查Hp,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患者血清中Hp抗体类型,采用Logistic分析Hp感染与慢性胃炎发生及其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 650例患者中慢性胃炎93例,以Hp(-)为对照组,Hp(+)组患者慢性胃炎风险是Hp(-)患者的1.6倍,Hp(+)Cag A-Ig G+患者慢性胃炎是Hp(-)患者的2.3倍,Hp(+)Cag A-Ig G-患者慢性胃炎是Hp(-)患者的1.8倍。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27例中,以Hp(-)为参照,Hp(+)组患者CAG是Hp(-)患者的2.1倍,Hp(+)Cag A-Ig G-患者CAG是Hp(-)患者的1.9倍,Hp(+)Cag A-Ig G+患者CAG是Hp(-)患者的2.9倍;CAG伴不典型增生(Dys)患者13例中,以Hp(-)为参照,Hp(+)组患者是Hp(-)患者的2.4倍,Hp(+)Cag A-Ig GCAG伴Dys是Hp(-)患者的3.5倍,Cag A-Ig G+的慢性胃炎患者炎症反应程度明显比Hp(-)及Cag A-Ig G-的患者高,且炎症活动度明显更高。结论 Hp(+)Cag A-Ig G+感染加重慢性胃炎患者胃黏膜患者的炎症反应,同时促进慢性胃炎向CAG伴Dys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A-IgG+ 幽门螺杆菌感染 胃炎 病理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母细胞瘤4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封琳 靳丹 +1 位作者 潘毅 张连郁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状、肾小球状及基底细胞状排列,并可见幼稚的黏液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还可... 目的探讨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40例肾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细胞呈小管状、乳头状、肾小球状及基底细胞状排列,并可见幼稚的黏液样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还可见平滑肌、横纹肌、骨、软骨及脂肪组织。40例中混合细胞性15例,富于间质性10例,囊性部分分化性4例,高分化上皮性1例,有间变成分6例,肉瘤性成分4例。临床分期:I期15例,Ⅱ期20例,Ⅲ期4例,Ⅳ期1例。40例中29例获得随访,10例失访,1例拒访。29例中生存期超过10 a者5例(囊性部分分化性4例,高分化上皮性1例),超过5 a者10例(混合细胞性6例,富于间质性4例),14例复发者中5例(间变成分3例,肉瘤性成分2例)有血行转移而死亡,生存期8~37.5个月,另9例复发后手术切除仍健在。结论肿瘤组织分化程度、肿瘤复发、血行或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肾母细胞瘤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骨骼肌损害的嗜酸性肌筋膜炎5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云 瞿千千 +2 位作者 王孟丽 刘海燕 吕海东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93-1495,共3页
目的探讨伴骨骼肌损害的嗜酸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5例伴骨骼肌损害的嗜酸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淋巴细胞CD4、CD8、CD20和CD68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 目的探讨伴骨骼肌损害的嗜酸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5例伴骨骼肌损害的嗜酸性肌筋膜炎的临床特征及组织病理学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淋巴细胞CD4、CD8、CD20和CD68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肢体肿胀,肌肉疼痛无力,均以肢体远端为主。其中4例患者局部皮肤有色素沉着和橘皮样改变,3例出现双手握拳困难,呈“空心拳”征。肌电图检查肌源性损害4例,血清肌酸激酶升高3例。5例患者骨骼肌和筋膜组织病理活检:均可见不同程度的肌筋膜增厚和小血管增多,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在与深筋膜相邻的骨骼肌组织中可见部分肌纤维变性坏死,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提示炎性细胞主要为CD8+和CD68+淋巴细胞浸润。结论嗜酸性肌筋膜炎可累及相邻的骨骼肌组织引起肢体远端无力,肌肉和筋膜组织活检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肌筋膜炎 骨骼肌损害 肌纤维坏死 临床特点 病理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吕祥瑞 皇甫娟 +1 位作者 王孟丽 赵云龙 《癌症进展》 2021年第14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n=19)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124),NSCLC组患者中腺癌89例,鳞状细胞癌35例。比较治疗前SCLC组和NSCLC...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43例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将患者分为小细胞肺癌(SCLC)组(n=19)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n=124),NSCLC组患者中腺癌89例,鳞状细胞癌35例。比较治疗前SCLC组和NSCLC组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抗原21-1(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比较治疗前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SCC-Ag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SCLC与NSCLC及NSCLC分型的诊断价值,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与肺癌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NSCLC组患者的血清NSE、ProGRP水平均明显低于SCLC组患者,血清CYFRA21-1、SCC-Ag水平均明显高于SCLC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和SCLC组患者的血清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NSCLC组中腺癌患者的血清NSE、ProGRP、CYFRA21-1、CEA水平均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患者(P﹤0.01),NSCLC组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SCC-A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NSCLC与SCLC分型,NSE、CYFRA21-1、SCC-Ag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833、0.765、0.794,P﹤0.01),ProGRP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78,P﹤0.01);对于NSCLC中腺癌和鳞状细胞癌分型,CYFRA21-1、CEA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64、0.912,P﹤0.01),NSE具有中等诊断价值(AUC=0.727,P﹤0.01),ProGRP具有较低诊断价值(AUC=0.659,P﹤0.01)。血清肿瘤标志物ProGRP与肺癌病理类型高度相关(r=-0.848,P﹤0.05),NSE与肺癌病理类型中度相关(r=-0.755,P﹤0.05),CYFRA21-1与肺癌病理类型低度相关(r=-0.313,P﹤0.0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病理类型具有明确相关性,可为肺癌的病理类型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肿瘤标志物 病理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例食管癌肉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吕祥瑞 潘苗苗 彭春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09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7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随访。结果食管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呈息肉样,有... 目的探讨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生物学行为。方法回顾7例食管癌肉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并对其随访。结果食管癌肉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肿瘤多位于食管中下段,呈息肉样,有短蒂与食管壁相连,突向腔内。镜下癌与肉瘤两种成份共存。免疫组化示:癌成份Keratin(++),其中2例癌细胞Vimetin(+);肉瘤成份Vimetin(++),其中2例Keratin(+)。结论食管癌肉瘤是具有癌和肉瘤两种成份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较低,其组织来源可能是同一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癌肉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例胃肠道间质瘤病理与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付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1期128-129,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之间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标记CD117、CD34、SMA、S-100蛋白4种抗体于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确诊24例间质瘤,对其进行临床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分析。结果免疫组化显示24例GIST中CD117阳性表达率为87.5%,CD34的阳性表达率为79.2%;SMA的阳性表达率为41.7%;S-100的阳性表达率为8.3%。结论CD117、CD34对胃肠间质瘤特异性表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GIST多发于中老年,肿瘤细胞形态多样,结构多样;免疫组化CD117和CD34阳性表达是确诊间质瘤最有诊断价值的依据,但间质瘤良、恶性诊断上仍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等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间质瘤 病理学 免疫组化 CD117 CD34 S-1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皮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吕祥瑞 靳双周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23期32-3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21例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观察分析,并对1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血管外皮细胞瘤成年人多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组织学上为低度... 目的探讨血管外皮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21例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进行观察分析,并对14例进行了随访。结果血管外皮细胞瘤成年人多见,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组织学上为低度恶性肿瘤,但是部分恶性程度较高。本组低度恶性血管外皮瘤(15例)、高度恶性血管外皮瘤(6例)。随访14例,随访时间平均4年,其中6例死亡或转移。免疫组化示:Vimentin(++)、FactorⅧa(-)、HLA-DR(-)、CD34(-)、SMA(-)、desmin(-)、myosin(-)。结论血管外皮瘤是从血管外皮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大都表现为恶性,极少数也有良性经过。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和病史相结合有助于该病的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皮瘤 软组织肿瘤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皮瘤病理20例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陆晓旻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血管外皮细胞瘤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子宫及腹膜转移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艳萍 张欢宇 +4 位作者 周胜理 陈小原 聂宝 郭玉琪 孔令非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1例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年龄56岁,行乳腺小叶癌手术(第1次手术),术后5 a发生子...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1例ILC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免疫组化检测及随访结果。结果 患者年龄56岁,行乳腺小叶癌手术(第1次手术),术后5 a发生子宫及腹膜转移;遂进行子宫切除及腹膜清扫手术(第2次手术);子宫手术后标本免疫组化示细胞角蛋白7、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P120(细胞质)、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ATA-3均为局灶阳性表达。E-钙黏蛋白、P63、甲状腺转录因子1、P16、PAX-8均阴性表达。病理诊断为乳腺浸润性小叶癌伴子宫及腹膜转移。患者第2次手术后随访5 a,经正规内分泌治疗存活至今。结论 ILC子宫及腹膜转移转移少见,临床诊断困难,容易与女性生殖系统自身肿瘤混淆,明确病理诊断对临床治疗非常重要,组织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查对鉴别诊断具有重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小叶癌 子宫转移 腹膜转移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付刚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7期924-925,共2页
甲状腺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分泌器官,位于颈部气管旁,甲状软骨下,因其形似盾甲,故称为甲状腺[1].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制造、身体激素敏感性、能量使用速度进行调整,若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状腺肿瘤等疾病,极易影响患者正常... 甲状腺是机体内极为重要的分泌器官,位于颈部气管旁,甲状软骨下,因其形似盾甲,故称为甲状腺[1].甲状腺通过分泌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制造、身体激素敏感性、能量使用速度进行调整,若甲状腺功能异常,出现甲状腺肿瘤等疾病,极易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工作,对甲状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有助于后续治疗的展开[2].冰冻切片是一种利用低温快速冷冻病理组织,待冷冻达到一定硬度后,对其进行切片送检的一种诊断方法.该项方式相比石蜡切片而言,诊断速度更快,诊断方式较为便捷,常用于术中诊断,帮助施术者明确患者病变情况,如范围、性质等,以正确进行手术操作.本研究以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冰冻切片、石蜡切片检查,并将石蜡切片结果作为标准,对照探究甲状腺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蜡切片 甲状腺素 冰冻切片 诊断价值 病理组织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 分泌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沉积性肌病病理讨论
11
作者 吕海东 杨斌 +4 位作者 吕祥瑞 许予明 郜建伟 秦东香 李树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1年第1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脂质沉积性肌病 肌纤维 肉毒碱 肌电图 线粒体肌病 酶组织化学 缺乏症 多发性肌炎 临床表现 神经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激酶-1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2
作者 付刚 《黑龙江医学》 2020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腺苷激酶-1(TK-1)的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测定3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的血清TK-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腺苷激酶-1(TK-1)的水平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4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诊治的78例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测定3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的血清TK-1,进行比较分析,探讨血清TK-1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的血清TK-1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的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组患者的血清TK-1阳性率均与患者的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灶最大径、淋巴结转移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血清TK-1阳性NSCLC患者的3年存活率28.57%显著的低于TK-1阴性患者的51.16%(P<0.05);血清TK-1阳性NSCL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21个月显著的短于阴性患者的27个月(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清TK-1水平及阳性率显著的升高,并且与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腺苷激酶-1 病理学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中乳腺癌病理诊断的价值探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巍 《实用医技杂志》 2019年第3期366-367,共2页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与化学治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现阶段手术诊断的主要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穿刺活检,该... 乳腺癌为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给女性患者正常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危害其生命安全,临床上针对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与化学治疗,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关系到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现阶段手术诊断的主要方式为彩色多普勒超声穿刺活检,该检查方法对患者造成较大损伤[1,2]。本次研究对乳腺癌诊断中的手术病理检查及针吸细胞病理技术检测进行对比分析现,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患者 细胞病理 技术检测 手术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恶性淋巴瘤21例内镜和病理诊断分析
14
作者 刘建民 付刚 +1 位作者 封琳 刘卫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3期2599-2600,共2页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淋巴瘤/诊断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粘液瘤临床病理观察(附10例报告)
15
作者 陆晓旻 《河南肿瘤学杂志》 1997年第3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心脏粘液瘤 病理 发病率 心脏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16
作者 王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9期3-5,共3页
目的:观察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K-ras、SOS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K-ras蛋白... 目的:观察K-ras、SOS1蛋白阳性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8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K-ras、SOS1蛋白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男性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女性;TNMⅢ、Ⅳ期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存在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K-ras蛋白阳性率高于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ras、SOS1阳性患者18个月生存率低于K-ras、SOS1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ras蛋白与结直肠癌病情进展有关,K-ras、SOS1蛋白均为阳性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ras蛋白 SOS1蛋白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祁世方 刘建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棘细胞型、角化过度型和色素型占80.0%,51岁以上发病者占71.1%,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5.6%,临床诊断误诊率34.4%,误诊为色素痣、... 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病临床与病理特征。方法对90例脂溢性角化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棘细胞型、角化过度型和色素型占80.0%,51岁以上发病者占71.1%,头面颈等暴光部位发病者占45.6%,临床诊断误诊率34.4%,误诊为色素痣、寻常疣或扁平疣占误诊病例的67.7%。结论年龄和日光照射可能是脂溢性角化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临床常易误诊为色素痣、寻常疣或扁平疣,误诊原因与病理类型和组织学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诊断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临床与肌肉病理特点
18
作者 李诗瑶 瞿千千 +5 位作者 崔文豪 王孟丽 吕正 周亚光 赵炯博 吕海东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探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IB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36~68岁,平均49.8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2~12年,平均6.2年。5例患者均以双下肢无力... 目的探讨散发性包涵体肌炎(sIBM)的临床和肌肉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sIBM患者的临床和肌肉病理资料。结果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发病年龄36~68岁,平均49.8岁;出现症状至确诊时间为2~12年,平均6.2年。5例患者均以双下肢无力隐匿起病,症状缓慢进展,逐渐发展为四肢无力。脑神经正常,四肢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上肢近端肌力Ⅲ~Ⅴ级,远端肌力Ⅲ~Ⅳ级;下肢近端肌力Ⅱ~Ⅴ级,远端肌力Ⅲ~Ⅳ级。5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EMG检查示4例呈肌源性损害,1例呈肌源性和神经源性共存的混合性损害。肌肉病理表现为肌纤维大小不等,可见萎缩和肥大肌纤维,散在有变性坏死肌纤维,伴炎性细胞浸润。5例患者均可见镶边空泡,4例可见炎性细胞侵入非坏死肌纤维现象。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组化染色可见CD8和CD68阳性淋巴细胞浸润。结论sIBM好发于中老年人,除上肢远端指屈肌和下肢股四头肌无力以外,部分患者早期可有下肢远端肌无力。肌肉病理发现肌纤维中有镶边空泡和炎性细胞浸入非坏死肌纤维是确诊sIBM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性包涵体肌炎 临床表现 病理特点 镶边空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4、色素瘤核蛋白18、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
19
作者 张涛涛 任志敏 吕祥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4(TLR4)、色素瘤核蛋白18(Mel-18)、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诊的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资料... 目的分析Toll样受体4(TLR4)、色素瘤核蛋白18(Mel-18)、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收诊的4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年龄、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资料,检测TLR4、Mel-18、HMBOX1表达情况。比较子宫内膜癌不同病理分期、组织分级TLR4、Mel-18、HMBOX1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情况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关系。结果不同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TLR4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l-18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Mel-18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的子宫内膜癌患者HMBOX1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学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HMBOX1阳性和阴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Mel-18表达与病理学分期关系密切(P<0.05),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HMBOX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P<0.05)。对TLR4、Mel-18、HMBOX1两两分析发现,TLR4、Mel-18、HMBOX1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TLR4、Mel-18、HMBOX1表达协同影响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 色素瘤核蛋白18 HMBOX1基因 子宫内膜癌 病理分期 组织学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诊断肺癌的病理结果分析
20
作者 王泽英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818-820,共3页
目的探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9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与分析活检前诊断结果、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从性别差异上分... 目的探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确诊肺癌病理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39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统计与分析活检前诊断结果、病理组织诊断结果以及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从性别差异上分析病理分型诊断结果差异。结果活检中检出80例肺癌患者;病理组织诊断确诊61例腺癌、38例鳞癌、22例小细胞癌、7例不确定癌、11例其他癌;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进行16类肺癌类型诊断;从性别上来看,男性肺癌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且男性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其他类型肺癌上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可进行准确的肺癌病理诊断,且能够从性别上进行肺癌病理分型,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